服装设计师: 设计最贴近你的幸福

来源 :中学生天地(B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iyun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时候,我是芭比娃娃的“裁缝师”,后来我是设计助理、服装设计师,如今我是设计工作室的主理人。但无论是哪个身份,只有当我拿起针线的那一刻,我才能感受到自己在扎扎实实地生活——我享受着人们穿着我设计的衣服时幸福的表情,更享受他们的满足感给我带来的快乐。
  装设计这条路,我从小就下了决心。
  小时候,我最喜欢做的事就是给家里的芭比娃娃做衣服。小学门口有一家裁缝店,每天一放学,我就飞奔到店门口,只有从废弃的布料堆里拣出花花绿绿的剩余布料,然后回家剪剪缝缝,制成娃娃的小裙子。每当小朋友们来我家或是过年时亲戚朋友来做客,我都会把这些“杰作”展示给他们看,这是我最得意的时刻。
  不过为了做这些娃娃的衣服,我可没少受苦。还记得有一次我發现妈妈的睡衣面料特别漂亮,摸起来也很舒服,我便趁她不在家时,偷偷地裁了两块袖口布料,打算给娃娃做一件精美的礼服。我自认为裁得十分完美,不会被看出,但没成想还是被妈妈发现,还挨了一顿揍。后来每次我一调皮捣蛋,妈妈都会把我捡来的碎布料和小衣服扔出去,不过好在家附近的垃圾回收工总是来得很晚,我每次都会趁妈妈不注意,转身偷偷把它们捡回来。
  从那时起,我就确定自己愿且只愿走服装设计这一条路。高三那年,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父母,他们极力反对,因为在他们看来,“服装设计”本质上就是裁缝,而裁缝在他们那个年代的人眼里社会地位是不高的。他们觉得一个女孩子如果喜欢画画,想学习设计,最起码得学一个广告设计或产品设计这类在他们看来比较体面的专业。于是,倔强的我和父母大吵了一架,甚至为此休学一年。父母最终拗不过我,答应让我去追逐自己的梦想。
  从服装设计专业毕业,成为了一名真正的服装设计助理后,我才发现服装设计师并不像我幻想中那样光鲜亮丽。
  理想中的办公场所是CBD写字楼、惬意的沙发椅,实际的工作地点却在远离市中心几十千米且没有公交车到达的郊区,每次想要进城还得拜托货车师傅载一程;理想中的工作状态是每天在设计图纸上挥洒创意,而真实的工作状态是——为了找到一颗合适的扣子翻遍整个城市的服装市场,为了一个完美的印花在工厂印花机前站一整天。
  不过,再多的苦,当看到自己设计的衣服在秀场被展示时,单品数量在订货会上再创销售新高时,就都烟消云散了。为了有更长的销售周期,品牌的服装设计部每年都要出五季新品,而每次的新品时装秀于我们而言,都像是一次心跳加速、肾上腺素飙升的极限运动。
  有一场秀,我到现在回想起来,还有种“命悬一线”的感觉。秀展当天,我们搭了一个大型舞台,但就在观秀嘉宾陆续入场时,才发现嘉宾席上的一排灯光出了问题,我们只得派出二十几个工作人员奋力抢修灯光。舞台出现问题的同时后台也炸开了锅,原定安排的一位走秀模特因为身体状况不能前来,很多套必须展示的新品服装没办法上场。就在走投无路之时,一位模特告诉我们她有一个外国模特朋友就在台下,可惜他是男生,而我们准备的所有服装全是女装,最后一件压轴服装还是一件女式长礼服。
  没办法,事发紧急,有总比没有强。我们立刻调整方案,找翻译人员和男模特所在的经纪公司联系,几经辗转,才成功“借”到他帮我们走秀。好在我们这次的新品设计中恰好有几件偏中性风的衣服,而男模特又比较瘦,他穿上后,衣服码数虽小了些,但也别具特色。
  本以为后台的战况已告一段落,没想到我的挑战才刚刚开始。为进一步凸显我们品牌的中性风格,唯一的男模特被安排穿上最隆重的礼服压轴出场。而为了更好地完成秀服的惊艳效果,我被安排给他做一个配套的头饰。现场就那么点材料,时间又只剩下十到二十分钟,我当时整个人几乎是崩溃的,颤抖着手赶着最后的时间做完了头饰。虽然因为灯光的原因,时装秀推迟了几分钟,但当男模穿着礼服压轴出场结束整场秀时,外面的声音从刚开始的惊讶变成议论再到最后掌声雷动。在后台忙着整理秀服的我们虽然看不到外面的场景,但掌声已经是对我们所做努力的最好肯定。
  我一直以来的梦想就是开一间属于自己的个人工作室——一间能将我的存在感体现在每一件衣服里,让设计服饰的一针一线都变成我的个性化表达的工作室。2016年底,这间SLP工作室终于成型。我将它定义为半私人订制工作室。在这里,顾客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款式、布料、颜色,而我通过分析每个人的体态、气质和性格,对每件衣服进行定制化的精细调整,以更好地贴近顾客本身,展现每个人不同的个性。
  我享受顾客穿上我设计的衣服时的喜悦,更享受因为他们对衣服的喜欢给我带来的快乐。我还清楚记得自己成立工作室后卖出的第一件作品,那是一件我在没有设计稿的情况下“凭空”制作出来的橘红色礼裙。时间倒退到一年前,我偶然间得到了一匹非常漂亮的布,衬得皮肤分外耀眼,总想在这块布上做些创意。我站在布匹前,跟随自己的感觉在上面掏了两个洞,接着又尝试用了多种材料、多种方法去缝制,还在边缘裁出流线型,并保持原有材料的质感——这件衣服是我情绪及灵感爆发的结晶。
  衣服制成后,我将它发在了社交平台,没过多久就有人联系我,说想要买下这件独特的裙子。在与她交流中我才得知原来过几天就是她的婚礼,婚礼上要用的衣服基本已经准备好,就差一件小礼服,她意外看到了我做的这件衣服非常喜欢,一定要前来试穿。为了能让她达到最完美的着装效果,我决定根据她的身材再赶制一款改良版。由于婚礼在即,加上制作这件衣服的手续复杂,我只得抽出单独的时间亲自赶制,几天后,这条裙子终于赶在她婚礼前送到她的手里。
  婚礼当天,我收到了她发来的照片,看着照片中她穿着我设计的衣服安静地站在那里,浑身上下散发着甜蜜,我想,或许这就是幸福吧。
  在我眼中,一件完美的衣服会让大家在穿上时有一种亲切感,并且愿意每天穿它,就像是小时候我们穿妈妈织的毛衣一样,这种亲切感是其他东西所无法替代的。至于对工作室的打算,我并不期望它能做到多大,只要它一直在,让我有能力来为他人提供亲切感和幸福感,对我来说就是最大的肯定及满足。   都说,最好的修行就是专注生活,从制作芭比娃娃的小礼服开始,服装设计就已经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通过服装设计这一语言,我无时无刻不在向世界传递着我的思想,感受世界的温度——借由设计衣服,我收获喜悦,也成就自己。
  (采写:陈羽豪)
  服装与服饰设计
  老师说
  Q1: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哪些职业呢?
  胡 迅:毕业后有部分学生进入企业做设计师,慢慢成长为品牌主设计师或者设计总监;也有的会从事服装营销、销售方面的工作,时尚买手就属于这一范畴;也有学生从事时尚编辑、时尚传播人(博主)、时尚评论员、时尚教育者等工作;还有很大一批学生会选择自设品牌,自主创业。
  Q2:我不会画画,也不擅长服饰搭配,我可以选择服装类或时尚类专业吗?
  胡 迅:对于想学习偏服饰设计类专业的学生来说,绘画、审美等艺术能力是必备的,因为进入服饰设计专业必须要通过艺考。但服装学院下有一个偏向工程学的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它注重服装工业化流程、人体工学等,是不需要通过艺考的。如果有同学对时尚和服饰感兴趣却没有美术基础,可以考虑选择这个专业。
  学长学姐说
  Q1: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有哪些基础和重点课程呢,请简单介绍这些课程都学习些什么内容?
  杜狄加:首先是理論类基础课程,如色彩、图形设计、服装史,其次如时尚绘画、饰品绘制、立体裁剪、缝制工艺等特定专业技能方面的课程。服装设计是偏向设计的专业,所以重点课程基本为各类设计课,如男/女装设计、童装设计、内衣设计、礼服设计等。这些课程的主要内容基本是:先了解这些衣服是做给哪些人群,不同类型衣服版型上的区别,风格上的差异,然后学习如何出效果图、打版、制作成衣等具体操作。
  Q2:国内外的服装设计专业有什么不同?
  杜狄加:国内外院校的服装设计专业最大的区别在于专业设置。国外的服装设计会被拆分成各种小品类设计专业,如男/女装设计、运动服设计、内衣设计、鞋履/包设计等,专业区分更加细致;而国内把这些内容都包含在服装与服饰设计这一个专业内,学生不光要学设计,还要学营销、化妆、摄影、打版、品牌策划等内容,接触到的学习内容相对宽泛一些,所以需要学生在专业学习中寻找未来的职业方向。
  我有问题,我有一个问题,我有许多问题……
  有问题?与其纠结,不如来问他。
  请把困扰你的问题写成2000字以内的信,寄给本刊特邀“知心哥哥”——夏烈老师;而他愿做一名“信使”,邀请一位合适的“神秘答主”,来与你笔上对谈,一起“为爱找方法”。
  请将信件寄往“浙江省杭州市文三路求智巷3号中学生天地杂志社”,收信人注明“夏烈老师”;或通过电子邮件发送给责任编辑(邮箱就在本页底)。
其他文献
姚远同学:  你好!  你在来信中探讨了“尊重”这个严肃而又重要的话题。你的问题提得好,提得尖锐。我觉得你是一个会思考的学生,同时,也为你的正直感动。  心理学大师弗洛姆曾经这样说:“尊重生命、尊重他人、也尊重自己,是生命进程中的伴随物,也是心理健康的条件。”可以说,人因尊严而活,他人以及社会对你尊严的认可,也就是尊重。尊重是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关系,但同时也非常容易受到自我观念、社会舆论、时代风气
冬至大如年  一大早,宗族祠堂的大门被打开。祭神祭祖后,合家围坐在一起吃“冬至圆”。就这样,一代代三门人在冬寒中举行“大如年”的祭拜礼,该是怎样沉甸甸的祈望,支撑着这一年一度,主导着古俗的传承。  三门祭冬  作为“二十四节气”的重要组成部分,2016年入选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  好无聊啊,去吃火锅吧  麻辣咸香是重庆火锅的代名词。可饱腹驱寒,亦可驱赶馋虫,重庆火锅是平凡生活中的小确幸。在寒冷的冬
我知道,属于千禧的时代大概已经落幕了。  千禧书社,是一家小小的民营书店,位于南城沧海路49号,开张于2000年初夏。  沧海路算是南城有年头的地方了,窄窄的马路只能容下两辆汽车并行,两边全是清一色的灰色居民楼。道旁的香樟在多年风雨中长成了一路的翠盖浓荫,从沧海路东头到西头,便是我走了6年的上小学的路。  2000年可算是个好辰光。那时候庞大的书城还未出现,也没有遍地开花的教育书店吸引着一批又一批
小调查:耐性,你站住!  快节奏的生活和碎片化的时间正逐渐消磨着我们的耐性,大家似乎变得浮躁、急于求成。耐性,你站住!一起来投票吧,看看以下哪几条戳中了你。  A. 看不完一整本书,看电视剧也容易中途弃剧;  B. 不喜欢和不熟悉的人聊不熟悉的事情,事情说两遍别人还没听懂,就不想说了;  C. 懒得听微信语音,打字一目了然多好;  D. 遇到不会做的题,心情急躁第一时间就放弃了;  E. 手机浏览
裴昊同学:  你的信写得很好!折射出你的思考与追问,一种建立在大量阅读之后的敏锐、独立与审慎的态度——这是少年在成长过程中非常难得的优秀品质,希望这种品质可以伴随你终身。要知道,有多少成年人,在世事的磨炼与时间的浸泡之后,日渐变成众口一词的顺流而下者了。  同时我也很高兴,能在双向的“盲选”中,与你的这封信相遇。对你所提出的问题,作为一个写作者,我与你深有同感。  我喜欢城市(你在信中用了“城邦”
家乡年末有个习俗,村民要扮成神仙绕着村庄表演,祈求来年风调雨顺。村子里会选出一个最好看的孩子站在队伍前面,表演观音座下的童子。小时候我特别喜欢这个角色,一旦没选上就会失望地痛哭三天。  高考时我其实还比较懵懂,多少有点随大流地选择了汉语言文学专业。而大学里相对自由的环境,再次唤醒了我的天性。每次学院有晚会,我总是第一个报名,而我或搞笑或“耍贱”的表演,总会成为全场焦点。我享受舞台,享受聚光灯打在身
现实中见到的圈 9,和我想象中的二次元少女有些不同——穿着宽大的黑色羽绒服,戴着黑色的口罩,俨然一个酷酷的街头女孩。唯有口罩上的动漫图文,泄露了属于二次元少女的萌。采访时,圈9思路清晰,言语中流露出些许超越同龄人的笃定与成熟。也许,正是这样一个可爱、自信又带点酷劲的女孩,才能成为敢爱敢唱,希望用声音传递力量的二次元歌手。  圈 9,真名史兆怡,1996年出生于湖南常德,2016年毕业于广州星海音乐
刘昊然  中国内地男演员,就读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代表作品有《唐人街探案2》《琅琊榜之风起长林》等。曾参加国防教育特别节目《真正男子汉》,将它作为自己18岁的“成人礼”,经过军营的洗礼后,刘昊然表示:“我不是小鲜肉,男子汉更适合我!”  记=本刊记者 朱诗琪 钱梦佳  刘=刘昊然  记:在你看来,怎样算是真正的“男子汉”?  刘:在我看来男生的成熟感不完全取决于年龄,更多的是由内而外的,包括你的
对很多爱看《冲上云霄》《壮志凌云》等影视作品的同学来说,“飞行员”这个职业应该是和“高大上”“高冷范儿”“制服精英”等词汇联系在一起的吧。甚至有朋友开玩笑说:“飞行员一举手,一投足,就在千里之外啦!”然而作为一名驾驶空客A321的“空中飞人”,我深深明白这个光鲜职业背后的艰辛不易。在飞行前,我们需要反复检查飞行计划,以及飞机各系统的参数,保证飞行顺利。而在飞行过程中,我们必须全神贯注,时刻预防、正
演讲交际能力  黄梦媛(杭州第二中学):初中毕业那年,我想去肯德基店找一份实习工作来消磨暑期时光。本以为只是简单的沟通,没想到进了肯德基店后,我需要过五关斩六将,向好多人介绍自己。从点餐台的服务员到领班,再到经理,我磕磕绊绊地把能介绍自己的所有词汇都用了出来。虽然最后因为年龄的问题,他们婉拒了我,但是也让我体验了一次在陌生人面前表达自己的机会。现在,我已经上了高中,在一次次和社团成员外出做活动的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