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初中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徐静

来源 :校园英语·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y1988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创造一个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做中學,学中用,从而激发兴趣,学得主动,提高效率。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于经常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多次获得成功的满足,而逐渐形成的一种比较稳定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望。一名英语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英语的持久兴趣,做好学生学习的思想的变化,培养好学习英语的兴趣不变,成为我们教学工作中,值得注意的问题之一。
  【关键词】新生 英语 兴趣
  通过多年来英语教学工作经验来看,有一些不是九年一贯制学校的或者有的新转入的七年级的学生,会出现小学阶段英语成绩很好,学习英语兴趣很浓,一但进入初中后,成绩会突然下降或者不愿学习英语了,为此,我认真研究一下,发现原来这些学生的有思想情绪,学习的兴趣也减退了。做好这一时期学生学习的思想的变化,培养好学习英语的兴趣不交,成为我们教学工作中,值得注意的问题之一。分析一下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对策:
  一、人的因素
  学习的环境中学生和老师问题。学生刚进入一个新的学习环境,身边一切对于学生来说都是那么陌生和冷漠,学生需要有安全感,他们思念家人和母校的一切,缺乏解决问题的信心和勇气。在课堂上,他们害怕在回答问题时出错被其他人笑话,由于烦躁和恐惧回答错的可能性相当大,这时的课任教师与学生接触最多,对于学生来讲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教师绝不错过与学生交流与沟通的机会。
  二、教育方面
  教育是充满情感和爱的事业,教师应多与学生进行情感方面的交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与学生建立起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觉得老师是最值得信任的人,跟老师无话不说、无事不谈,达到师生关系的最佳状态。这种师生关系,并不是大部分学生能独立做的到的。老师应主动向学生说明:任何一位老师也只能根据大多数的学生的学习的特点来确定教法,一般情况下,要满足所有学生的听课和学习习惯,不太可能。这种情况下,学生就要转换角色,主动适应,或者,让学生向老师说明情况,来个因人施教,做好沟通工作。这样,良好的师生关系才有了一定的基础,才不会被丢下。
  教学不仅是教与学的关系,同时也是师生双方思想和感情的交流过程。师生关系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学生的情感和意志,影响学生的认知活动。重视学生情感因素对学生的影响,想方设法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心境,保护学生的自信心,这对培养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很大的作用。
  三、知识方面
  1.一方面化难为易,不断寻求同样知识水准而难度较低方式,让学生掌握。例如:But I was surprised to know that there are seven bones in its neck.该句既有新的知识内容——过去时这种语法,还有没有学习的较难的复合句结构,为了降低难度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我们就可以改用多个简单句来表述。另一方面,在部分学生确有困难时,我们应该设法让他们在教师的耐心帮助下,充满信心,一步步地赶上。决不要因知识的不断延伸,把学生学习兴趣给毁了。
  2.教学中以丰富、有趣、逻辑性强、系统性强的内容及灵活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可以激发学生的动机。语言知识教学要用启发式,启发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
  3.良好的教学方法在于能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教学活动符合的思维规律。要避免课堂教学单一化,要使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进而产生积极的思维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对待这部分学生,教师在授课时可以降低难度和增加信息量,使他们重新获得学习的乐趣。
  4.教学的方法,各个老师会不同,教师要通过调查了解弄清楚他们的对老师教法的看法,即便不做到因人而异,也不要出现明显的台痕。具体做法,一方面与学生沟通,说明你的教学特色,另一方面也可以借鉴学生所反映的原学校教学老师的教学方法,尽可能的变通一下,来个“因材施教”。以获取最佳教学效果。相反,如果教师忽视调查研究,还用你原来的“好方法”去教,极有可能失去一个好学生。
  四、学情调查方面
  有人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有关研究表明,学业成绩好,经常受到教师表扬的学生,其学习兴趣就高,学习信心也足,而兴趣高、信心足反过来又促进了学生的学业成绩,可见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他们的学业成绩和学习信心成正相关。
  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自觉、积极地从情感、知识、技能等方面使用鼓励性评价语言,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为此,教师结合课堂具体实情,灵活运用,做到:评价具体、有针对性、感染力强、激发情感,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成功的体验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学生好好学习的愿望。”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取得不断的成功,会带来内心无比的快乐和自豪感,从而产生对英语的亲切感,有助于激起进一步学习英语的动力。因此,学习结果的反馈,就是将学习的结果信息提供给学生,这也是培养新生的学习兴趣要注意的重要一环。
  总之,影响学生学习英语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我们要根据不同种因素采取不同方法解决。正如一位传人所说那样,一巴掌拍下去的可能是未来的一位发明家,所以,教育教学工作必须细之又细,入情入微,循循善诱,决不要因一次“粗犷豪放”弄丢了一个未来的科学家。
其他文献
【摘要】哈蒂姆和梅森认为翻译是“某种社会语境中进行的交际活动”,且将语境分为三个维度:交际维度、语用维度、符号维度。本文从哈特母和梅森的语境维度理论角度分析电影《卑鄙的我2》中的字幕翻译。  【关键词】语境 交际维度 语用维度 符号维度 字幕翻译  一、引言  翻译作为交际活动涉及到很多因素,其中语境在翻译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字幕翻译亦是如此,李运兴(2001)探讨过字幕翻译的特点、技术限制、文化语
【摘要】随着新课程的改革,需要我们对教学做出一定的变化,在教学中,需要充分的体现学生的主导地位,为了构建高效的英语课堂,要求在我们的教学中不仅要有教授学生的专业知识,更要教他们的学习方法,而教师在教学中也需要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做出一定的改革。因此,在我们的英语教学中就引入了情景教学法的观念,本文就围绕着“情景教学法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做出了一些探究。  【关键词】情景教学法 初中英语  英语
【摘要】高中的英语学习当中,阅读理解是其中重要的环节,也是占据整个英语考试极大分数比重的环节。学生在学习英语的时候应该注重该方面的技巧练习,并且掌握答题技巧,确保自身能够在阅读理解方面取得较高的分数。文章主要从单词积累、安排解题步骤、明确阅读主旨等方面分析答题技巧,期望学生能够在做阅读理解问题时重新梳理思路,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和考试成绩。  【关键词】高中英语 阅读理解 答题技巧  前言  高中试
【摘要】目前一些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迫切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做出思考,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重视学生德育培养迫在眉睫。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时时刻刻渗透情感教育,和谐的课堂氛围促进师生关系,融洽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生,结合英语教材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及其素养,用感人的艺术形象、崇高的思想感情净化心灵,培养学生高深的道德情操。这些都是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因素,使学生的人格不断完善,达到学科教学与德育
【摘要】英语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需要语言来进行传递。言语行为理论是当今语用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奥斯汀认为语言说话在三种意义上做事,即发话行为、行事行为和取效行为。这种语言行为理论对我们的教学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有助于改变传统教学网中重语法轻语境和所指的倾向。在翻译教学中,通过导入这种言语行为理论在让学生明白如何进行取舍译文,如何进行降格处理译文,都能够发挥重大的作用。  【关键词】言语行为 翻译 教
【摘要】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大中城市对于劳动力的需求水平,而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将子女留在农村,从而出现了留守儿童问题。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当前我国教育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他们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以及支持是目前的工作重点。在小学英语教学当中,受到多方条件的影响导致留守儿童作业水平不高,进而影响到了他们的英语学习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发展。因此,教师要加强英语作业设计的创新力度,结合留守儿童的学习
【摘要】英语作为高考中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许多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却依然无法得到优秀的成绩,为此不免灰心。非谓语动词本身在高考英语中占很大比例,同时也是学生们容易混淆的一个知识点,所以掌握正确的学习方式,找到规律很是必要。  【关键词】高考 非谓语动词 重要性  较之于其他学科,英语学科较为复杂甚至难以弄懂,也正因为如此,部分学生便对英语的学习失去了耐心,乃至放棄了对英语的学习。想要掌握和运用
【摘要】小说《追风筝的人》一经出版,就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小说的成功与作者使用意象的写作手法是分不开的。小说的主人公阿米尔和哈桑既是同胞也是主仆,既是朋友又是兄弟。作者巧妙的使用了风筝,石榴树,弹弓和兔唇这些意象来刻画主人公阿米尔和哈桑的关系。  【关键词】风筝 石榴树 弹弓 兔唇 意象  《追风筝的人》是阿富汗裔美籍作家卡勒德·胡赛尼的第一部小说,也是现今唯一一位用英文写作的阿富汗作家。小说以第一
【摘要】本文从韦努蒂的异化翻译理论出发,引发了对于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身份角色的思考,详细地阐述了翻译界关于译者身份主导观点的变化,由“译者隐形论”到“译者显形论”,尽管这两种论断都有各自的理论基礎和目的,但却都有其片面性,因此本文提出了译者角色“无形可见”的新视角、新思考。  【关键词】韦努蒂 译者角色 隐形 显形 无形可见  在翻译这一复杂、繁复的过程中,许多因素在其中发生作用,纵观所有因素,译者
【摘要】在医学专业英语教材和医学文献中,疾病名称随处可见。西方医学对于疾病的命名,在词源方面离不开拉丁词根和希腊词根,病名描述了疾病的病理和症状。但一直以来很多疾病都有广为人知的俗名别称,尤其是以人名和地名命名的疾病,更容易被媒体和大众接受。本文重点讨论利用人名、地名等专有名词命名的疾病名称,选择医学文献和新闻媒体使用频率较高的病名为例,简要概述冠以人名、地名的西医疾病名称的由来,借此丰富医学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