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制订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ng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一节优质的课堂需要制订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制约和影响着一节课的整体效果。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语文课堂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课堂,需要语文教师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本文主要论述了新课标下高中语文教学目标设置的要求与原则,并提出了新课标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高中语文;教学目标;原则;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高中语文教学目标作为指导教学的依据以及检验教学效果的评价依据,如果没有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则不可能达到检验教学效果的目的,语文教师也无法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因此,新课程标准对高中语文教学目标的设置有明确的要求:一是教学目标要用学生能够理解的语言表述,尽可能用具体的要求来明确学生应该学到什么,应该如何学;二是教学目标应该尽可能分为若干个具有联系的子目标,以便学生逐个掌握;三是应让学生明确了解教学目标,学生和教师应该清楚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四是教学目标应该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综合能力为主。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制订需要语文教师综合考虑这样几个要素。一是教学目标的制订要以学生的学习基础与学习能力为前提,同时把握好高中语文整体的教育目标。高中语文是对基础语文教育的继续深入,对高中生的语文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再加上高考等升学压力的影响,高中语文需要在教学目标的制订上体现学生的不同要求,以促进学生毕业后更好地适应社会。二是教学目标的制订要考虑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与国家对人才培养的需求。高中生作为国家未来发展的主力军,个人的成长发展与国家的命运密切相关,因此,在培养中需要将实现个人价值放在教学目标的重要位置,这值得语文教师的重视。三是需要考虑高考的升学要求。语文教师必须透彻解读和理解新课程标准与高考要求的关系,既要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又要为考试服务,为学生的成长服务。
  一、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制订原则
  (一)高中语文教学目标的制订应遵循整体性与针对性相统一的原则
  整体性要求高中语文教学目标在制订过程中应该综合考虑学生对知识能力、过程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掌握,需要语文教师通过三维目标直接体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与此同时,整體性原则还要求语文教师要充分考虑高中语文教材编写的要求、学生的理解水平、大纲与单元的计划等,并且要对这些要求进行综合的考虑与整合。针对性原则是要求高中语文教学目标要能够针对学生的具体学情,针对某一篇文章,针对教师的教学风格,针对教学情境等进行独创性的设计。
  (二)高中语文教学目标的制订应遵循系统性与独立性的原则
  高中语文教材的课文排列是一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系统性原则要求高中语文教学目标的制订与设计也应该形成一个递进的、具有层次性的目标体系,从而由浅入深,让学生根据教学目标能够拾级而上,最终达到教学目标。独立性原则是高中语文每一个单元有其不同的教学目标,每一篇文章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教学整体,每一篇文章有其相应的教学目标。比如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二单元主要的目标是让学生养成对唐诗宋词的鉴赏能力,可以用想象与联想的方式来感受唐诗宋词的意境,并且懂得中国古诗词的格律知识。系统性与独立性兼顾统一的原则是要求语文教师在制订目标时,要将每一单元每一课的教学目标与语文教材整体的教学大纲要求相联系。
  二、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制订策略
  (一)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应该有的放矢
  由于当前高中语文教材是按照一定的单元进行编写,因此教学目标的设计首先应该根据单元的要求单元化,每个单元有独特的学习与教学目标,语文教师在制订教学目标前,应系统地理解和学习单元的提示语,抓住单元提示语的核心与关键。这不仅有助于语文教师制订教学目标,还能够对语文教师的教学方法选择与学生的学法进行相应的引导,同时又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学目标还应该根据每一课的要求,将单元化的教学目标具体落实到每一课单独的教学目标上,比如本节课学生应该通过学习掌握什么样的能力?应该培养什么样的情感?这种具体化与清晰化的教学目标更能够让课堂教学变得充实高效。
  (二)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应该体现因材施教的层次性与针对性
  因材施教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语文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不仅要充分了解教学内容、教材,还要充分了解学生,尤其是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与层次性,这要求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必须有一定的梯度和层次。比如同一篇文章的教学目标对基础好和基础弱的学生应该是不同的。教学目标的层次性与针对性并非区别对待学生,而是语文教师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用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达到他们能力范围所及的学习目标。
  (三)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需要凸显教师的教学风格
  每一位教师有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与教学经验,因此,应该将这些教学经验与独特的个人教学风格融入教学目标制订中。不论是经验丰富的教师还是年轻的教师,都可以在教学目标的制订上融入自己不同功底的教学风格,彰显自己的个人气质。尤其在多媒体广泛应用于教学的当下,语文教师只有将自己的教学风格与教学魅力融入教学中,才能够吸引学生,才能够在多媒体的冲击下形成独树一帜的教学风格。
  参考文献
  [1]陆玉.新课标下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语文[J].新课程(教师版),2006(8).
  [2]郭新平.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目标制订的原则[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10(21).
  (编辑:马梦杰)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如何构建高效初中语文课堂就成为当前教师所面对的重要问题。初中高效语文课堂的成功构建,可有力提高学生对语文科目的学习兴趣,并通过教师创新性教学方法的使用,实现学生阅读习惯、写作能力、语文思维等方面的综合培养。基于此,本人在文中首先探讨了构建高效语文课堂的基本前提,然后通过素质教育目标及本人实际教学经验,讨论高效初中语文课堂的若干建设策略。希望这些策略能够为我国广大初中语
该论文重点研究了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新方法--凸轮机构的谐综合(Harmonics Synthesise,简称HS法).该方法将凸轮机构的传动函数(周期为2π)按付立叶数展开成谐波函数的迭加,取
【摘要】目前,新课改的实施,给教育带来了一次翻天覆地的改变,通过最新的课改创新尝试,我国很多小学的课程教学发生了变化,很多科目的课堂有效率得到了大大的提升,但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许多教师采用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仍然比較单一,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是比较弱,导致课堂效率低下。课堂效率低下的原因主要表现在学生不能自主学习,课堂的听课效率低,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仍然需要老师不断的提醒,语文课较为枯燥无聊,课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应当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良好的动机有助于学生明确学习目的以及端正学习态度,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兴趣以及挖掘学生潜能。为了使学生的学习动机得到激发,就需要加强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精神。本文主要是關于自主探究精神的研究,以及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小学语文教学学生自主探究精神培养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自主探究”精神;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摘要】阅读是小学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学生对语文的理解能力和对语文的灵活运用能力,对小学生后续的其他学科的学习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理念下,必须重视如何提高阅读教学质量,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主要探究了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理念下的阅读教学改革。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阅读;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也出现了新的教学方式,即群文阅读教学。群文阅读在原有阅读教学重视学生阅读数量和阅读速度的基础上,更加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阅读意义的构建。因此,群文阅读不但可以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而且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而议题的选择又是群文阅读教学的重中之重。作者结合两个学期的课题实践研究,总结出小学语文群文阅读议题选择要具有开放性、可议性、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各级实际教学越来越重视情感教育,也促进了我国语文教学的发展。在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领悟文章,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和良好品行。因此,本文对初中语文教学中加强情感教育的措施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初中语文;情感教育;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对于学生来说,初中时期是其认识世界和认识生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