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包开发与探索

来源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sprite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数控技术专业是具有装备制造业优势和特色的重点学科,依托数字化网络技术平台开展教学资源包的建设和应用,主动对接装备制造业产业需求,整合教育资源,增强专业设置的前瞻性、适应性和灵活性,提升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和服务能力,打造并推动学习型社会的建设,使“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成为可能。
  關键词 数控技术;教学资源包;装备制造业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02-0062-02
  Development and Exploration of Teaching Resource Package for
  Numerical Control Technology Specialty//ZHAO Hongli
  Abstract Liaoning Provincial College of Communications is a pro-
  fessional CNC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advantag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key disciplines, the constru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teaching resource package based on the platform of digital network technology, active docking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
  try needs, integrating education resources, enhance the forward-looking, adaptability and flexibility of professional settings, and en-
  hance core competitiveness service ability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uild and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learning oriented society,
  so that everyone can learn, everywhere can learn, from time to time to be possible.
  Key words CNC technology; teaching resources package;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1 引言
  装备制造业是辽宁省的第一大支柱产业,数控技术是装备制造业中不可或缺的重点学科,是夯实产生工匠精神的战略性产业,是装备制造业能力和水平的象征。数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包本着“互联网 O2O”[1]复合教学模式开发,包括核心课程的考试题、数字化虚拟制造技术模拟、教学动画和视频、企业生产实例、企业维修案例、企业的岗位需求和文化理念等,力争促进学生有需求、有愿望、主动、自愿地去学习,实现与学校课堂教学以及企业生产实践教学的对接。具体思路和内容如下。
  2 数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包开发思路
  汇集优质教学资源,打造数字化制造技术平台 数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将汇集数控技术专业90%以上课程和企业实践的网络教学资源,采用先进网络技术,形成具有教学与管理、技术培训与社会服务、教改成果推广与应用、信息采集与发布等多项功能的开放式数字化网络平台系统。如通过此平台,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在数控技术专业的教学过程中检测加工过程中工装、刀具、工件是否会相互发生碰撞,在刀具选择、机床装备选用等方面省去昂贵并且耗时的试切削加工和数控程序验证。
  教师、学员和工程人员可以在一个虚拟的环境中学习产品的制造流程,包括工程图纸、毛坯材料、刀具系统、工艺规程、工艺装备、数控编程加工、产品装配、运行模拟仿真等知识和技能;也可以在生产制造产品前,出于重用现有知识和优化流程的考虑,对产品的生产流程进行虚拟仿真,达到最佳效率、最低成本、最优工艺方案和途径,以至于将来发展到生产系统全部仿真,作为数字化制造的核心开发领域。
  促进就业与创业,降低专业人才培养成本 专业教学资源包依托学校数字化网络信息技术,可为在校学生、企业组织和社会人员提供丰富、灵活、多样、个性化的学习方式与手段。学生可以通过资源库提供的就业与创业平台、网络课程库、习题库、职业鉴定技能库、双证书考试认证及学分互认、专业测试系统、虚拟实训系统等进行自学、复习、思考和体验,使用费用低廉,提升技能水平迅速,有利于降低材料和能源消耗,节约教育成本。利用资源包中的虚拟技术,还可以开展人机互动的训练,快速熟练掌握本专业就业岗位的基本操作技能。通过资源包中核心课程的就业岗位指标,结合相关岗位企业员工需求信息,可以有效地指导学生和待就业人员理智择业,甚至是自主创业,以此来吸引学员自主学习资源包中各门核心课程的知识和技能,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率,再根据就业和创业形势的现状和未来趋势,引导数控技术专业人才补充新技术、新技能,达到资源共享,人尽其才。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水平 通过资源包建设,数控技术专业将校企合作共同形成标准、规范的课程体系,建设主要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教材、教学过程设计,并配有相应的多媒体课件、习题库、试题库、行业技术标准、动画视频、企业案例资料及其分析,让教师全员参与资源包各课程的建设,丰富教师的企业实践技能,优化教师的教学方案设计,全方位掌握专业人才培养的重点和特色,实现全省全国数控技术专业各门主干核心课程教学资源的共享和利用,促进职业院校专业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发展,提高课程开发能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促进校企深度合作,提升资源库服务与辐射能力 数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遵循“共建共享、边建边用”的原则[2],建成后将在学校、社会、行业企业之间实现共享。由企业深层次参与的教学资源库建设和应用推广,将增强学校与企业的联系,实现技术交流与培训的功能,使学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合作更加紧密。学校可借助教学资源库平台更好地为企业提供员工培训和技术支持服务,从而提升资源库服务与辐射能力。
  打破时空限制,促进终身学习 借助校园网络开发平台,将数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集成为资源库。这种资源库具有开放性、通用性的特点,支持“互联网 O2O”复合教学模式。打破学习时空的限制,把学习者从固定化的学习模式中解放出来,实现随时随地学习的终身学习模式,努力让每名学生和社会人员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3 数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包建设内容
  总体方案 数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包按“专业标准—核心课程—特色资源”层次体系设计,开发中紧跟教学、行业发展的需求,利用“互联网 教育”[3]理念,实现“课堂学习 在线/移动学习 终身学习”的学习方式,建成以就业和创业为导向、考试认证为依据、学习训练为基础的教学资源,开展企业与文件、职业鉴定、双证书、考试试题、学分互认、数字化虚拟制造等模块体系,为课堂教学和训练补充企业元素和能量,满足教学管理要求,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理念。整体方案结构如图1所示。
  教学资源包建设内容
  1)专业标准库。专业标准库建设依据“服务辽宁老工业基地发展、促进学生就业”的办学方向,经省内外企业和院校的调研,企业家、教育专家、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的建议指导,创新各年级各门课程的职业教育模式,本着“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指导方针,撰写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明确目标和体系、教学环节设置等内容,制定标准化指标体系。
  2)课程资源包。专业核心课程建设主要指优化整合数控专业的8门专业核心课程,校企合作共同确定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和课程标准,主要包括课程简介、授课计划、教学设计、电子教案、教学课件、教材、实验实训指导书、职业鉴定试题库、课程试题库等教学文件和相关课程的动画、视频资源。
  3)特色资源库建设。
  ①数字化虚拟制造技术开发,实现数控生产加工和产品生产流程网络化、虚拟化。
  ②创建企业生产案例库,将企业产品生产的全过程进行展示,包括从工程图绘制设计开始,经毛坯、工艺装备、加工装备的选择,到工艺过程卡、工序卡的设计,最后形成半成品、成品的全过程。
  ③数控大赛案例库,将近3年来国家和省市的数控技能大赛作品以教学实例的形式进行教学分解、任务驱动,形成展示案例。
  ④企业文化与交流平台库和企业岗位与课程对接平台库建设,将近3年毕业生工作单位和校企合作单位的企业文化、主旨精神面貌展示出来,将数控技术专业每门核心课程的就业方向和企业岗位需求列举出来,让学生提前进入工作状态,明确定位人生的发展方向。
  ⑤毕业生精彩人生名片展示库,将学校优秀毕业生中在企事业单位任重要岗位或发挥重要作用的岗位能手以名片的形式分享给在校学生,可以互相交流沟通,发挥传、帮、带的作用,鼓励学生爱岗敬业、努力奋斗、人尽其才。
  4 结论
  数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包的开发与建设力争让数控技术的优质资源发挥应有的作用,把资源库的内容植入学校的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中,实现传统教学与在线教学的融合;学生可以通过移动终端实现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终身学习,实现跨地域、无边界、云信息、大用户的资源共享和应用,为全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孟欣欣.“互聯网 ”时代基于O2O的云南省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研究[J].亚太教育,2016(7):115.
  [2]付奎亮.基于资源共建共享的微课程开发实践探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4):66-68.
  [3]刘金松.互联网 教育[J].上海教育,2015(35):16-17.
其他文献
摘 要 从中外合作办学英方指定课程“Creative Computing”的设计出发,探讨MOOC环境下媒介素养类国际化课程的目标、内容、学习活动、评价方式以及未来发展途径,致力于媒介素养类国际化课程的设计与传播研究。  关键词 MOOCs;Creative Computing;国际化课程;中外合作辦学;媒介素养类国际化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
摘 要 在阐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内涵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设计原则的基础上,以苏教版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第四章“应用文档设计与制作”中的“研究报告美化”课程为例,分析基于翻转课堂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过程。  关键词 翻转课堂;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自主学习;信息技术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8)21-0088-
摘 要 以瑜伽课程为研究对象,探讨高校体育教学俱乐部课程设计开发应遵循的原则,以及俱乐部模式下瑜伽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在此模式下,通过对瑜伽课程各要素的分析,构建体育教学俱乐部瑜伽课程模块化教学体系,并对该体系中瑜伽课程内容的设置与课程实施等进行研究,旨在为高校体育教学俱乐部的课程改革和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瑜伽;课程设计;高校体育俱乐部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B  
摘 要 依据相关政策文件、标准规范,对灾后基础教育技术装备建设中存在的差距、困难和问题进行调研摸底,以此为依据,探索装备重建办法与策略,从而积极推进灾后重建教育装备工作。  关键词 教育技术装备;教育信息化;三通两平台;数字校园  中图分类号:G48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8)15-0012-04  1 前言  宝兴县位于四川盆地西部边缘,雅安市北部,辖三镇六乡5
摘 要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随着新的科学技术和科技成果不断涌现而出现的对国家发展战略有重大影响的产业,其所需的技能型人才主要依赖于技工院校的培养,但现阶段技工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不足以支撑该产业的发展。通过构建“产、教、研、学、销、创”“六位一体”的螺旋式人才培养模式,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源源不断地提供人才支撑。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六位一体;技能型人才;技工院校;产教融合  中图分类号:G718.1
摘 要 中小学图书馆作为中小学校文献信息获取的重要场所,为学校内部各项教育活动、教学活动、教研活动提供所需的服务,是中小学教育现代化的重要表现。在中小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图书馆的教学资源,丰富与拓展教学内容,并对学生积极做好引导工作,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图书馆的借阅活动,不断扩展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关键词 中小学;图书馆(室);图书馆管理;全民阅读  中图分类号:G25
摘 要 微课因其独特的优势,在各级学校教学中得到广泛重视和应用,就小学数学教学而言,应用微课可以增强教学效果。以“圆的面积”教学为例,对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 微课;小学数学;课件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8)01-0093-03  1 前言  小学数学教学被认为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由于小学生思维方式尚不完善,而数学
摘 要 针对初中数学翻转课堂和微课的应用,以等腰三角形性质教学为例,分析微课和翻转课堂的特点与优势。  关键词 微课;初中数学;教学模式;翻转课堂;几何画板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8)09-0104-03  1 引言  新课改革要求初中教学能够体现学生积极主动、合作交流、勇于探索的精神,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实现这些,很多学生上课走神,解
摘 要 以上海海洋大学电气工程专业为例,对电气工程的课程先拆分、再融合,创建计算机应用技术课程群。通过对课程群中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教学、教学效果和团队建设的优化,力图探索出新形势下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途径[5]。初步结果表明,学生对课程群中课程的学习热情高涨,在省市级科创比赛中名列前茅,满意率高。  關键词 电气工程专业;课程群;计算机应用技术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
摘 要 从多模态话语分析角度,以中国慕课《大学英语口语》国家精品课程教学视频为语料,分析中国慕课平台国家精品课中一名主讲教师输入话语特征和非语言模态协同特征。结果显示,教师的输入语言特征促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可理解性输入,是深受师生欢迎的关键。因此,教师要善于调用手势、头部动作、PPT、镜头聚焦切换等非语言交际模态,协同语言模态,以提升慕课教学质量和吸引力。  关键词 教师话语;多模态性;慕课视频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