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微课应用初探

来源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higezui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微课因其独特的优势,在各级学校教学中得到广泛重视和应用,就小学数学教学而言,应用微课可以增强教学效果。以“圆的面积”教学为例,对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 微课;小学数学;课件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8)01-0093-03
  1 前言
  小学数学教学被认为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由于小学生思维方式尚不完善,而数学教学又带有明显的抽象性,如何使教学质量得到保证,成为每个数学教师共同关心的问题。微课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这种局面,由于微课教学较之传统教学具备内容精练、重点突出、课时较短且不受空间、时间限制的优势,将其运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有效增强教学效果。
  2 传统小学数学教学的缺陷
  教师讲解比例过重 由于数学学习带有一定的抽象性,而小学生本身的思考能力有限,数学教学往往需要教师进行大量讲解工作。如在“圆的面积”教学中,教师在讲解知识点的同时,还需要勾画草图辅助教学,这使教师的讲解占据过多课堂时间,学生提问、互动时间因此减少,教师无法充分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同时,过多的讲解还会带来学生注意力难以持久集中的问题。
  学生课堂参与度不高 在新课标要求下,学生应该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但由于教师占据了过多的课堂时间,学生的参与度明显不足,就数学学习来说,这是十分不利的。如在“圆的面积”教学中,涉及圆周率π、直径d、半径r的概念,学生如果未能保持参与度,出现分神的状况,对字母的含义未能理解,难免会影响后续的学习[1]。
  课堂延伸性不足 小学的学习压力相对来说是较小的,而且学习内容也不多,小学生的课外时间相对充裕。应该注意的是,教育是一项长期的事业,不应局限于课堂。传统模式下,教师往往将课堂讲解作为重点,忽略延伸性,这不利于学生思考方式、学习习惯的培育和长期发展。
  3 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优势包括四个方面:课时较短,内容精练,重点突出,不受空间、时间限制。这四个优势能够一定程度上弥补传统数学教学模式的弊端,将教学提升到更高的层次。
  课时较短是指微课时长往往在15~20分钟,只相当于传统课堂时长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调查显示,小学生每堂课中精神集中的时间也就在15~20分钟,微课的时长与此对应,能够在有效的时间里更好地完成教学工作。
  内容精练是指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往往会细心排布知识点,由于课时较短,教师的大量铺垫、讲解内容也因此得以精简。鉴于小学生尚不完善的思考和自主学习能力,精练的内容更有利于其对重点的把握。如在传统模式下教学“圆的面积”一节,教师在介绍圆周率π的概念时,可能引入我国数学家祖冲之以及希腊字母、字母写法等内容;但在微课中,这些内容会被精简掉,只简单介绍π代表圆周率,通常取3.14即可,学生也不会因为好奇其他的内容而分神,影响学习效果[2]。
  重点突出是建立在课时较短、内容精练两个优势之上的衍生优势,是指在较短的课时和精练的内容下,有利于教师将重点进行突出。就“圆的面积”教学来说,重点是圆周率π、直径d、半径r、面积S的意义以及圆面积的计算公式S=πr2。作为教学重点,教师可以将这一公式始终放置于屏幕的上方,并引出公式将其放在屏幕中间,学生能够始终注意到公式,这对于有效掌握、深刻记忆有一定的积极影响。
  不受空间和时间限制是微课的突出优势之一,这一优势是指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利用教学课件进行学习,而不必局限于课堂环境,也不受课时约束。一般来说,小学数学教学的最佳时间为上午第一或第二堂课,这段时间学生的头脑最为清晰。但问题是由于部分学校学生课业负担较重,学生可能存在熬夜学习的情况,上午精神不一定完全集中,给学习带来不良影响。微课出现后,学生可以自行选择在精力最充沛的时间段进行巩固学习,而且地点可以自由选择,有利于提升学习质量和效率[3]。
  4 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可以分为三个环
  节:准备环节、教学环节、结束环节。
  准备环节 准备环节是针对教师课前备课工作而言,包括内容选取、课件制作两个部分。内容选取方面,应遵循基本的循序渐进原则。当前课程为“圆的面积”,那么上一期课程应该是圆的周长类似内容,以确保整个教学带有连续性。内容选取应当遵循整体教学计划,在承上的同时,又有利于启下,这需要教师根据个人计划和教材情况合理安排。课件制作方面,应注意的是知识点的排布。由于“圆的面积”一课主要知识点是公式和字母意义,这些内容均可以在课件制作时加以注意。如前文所说,圆面积的计算公式S=πr2可以始终显示在课件各个页面的页头处,而圆周率π、直径d、半径r、面积S也可以紧随其后,在不影响教学的情况下,始终出现在页面中,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一直接触到相关内容,更牢固地掌握知识。
  小学生的注意力会在课堂开始后第5~15分钟最为集中,如果课件时长为15分钟,重点可以安排在第10分钟左右,并在之后的时间里通过实例加以巩固和强调。
  教学环节 教学环节是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核心环节,应用微课需注意的内容包括语言的引导性、内容的针对性、习题选取三个方面。语言的引导性是教学的关键内容之一,教学的目的是培养人的思考能力。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教师一定要注意语言的运用。比如在讲解过圆面积公式S=πr2后,进行习题练习,教师可以说:“圆的面积公式是S=πr2。”也可以说:“同学们,圆的面积公式是什么?”之后停顿2~4秒,让学生自行思考,再说:“是S=πr2。”這一方式较之第一种方式带有明显的引导性,可以更好地引起学生的注意,也有利于学生更深刻地掌握S=πr2公式知识。   内容的针对性是指所选教学内容一定要和教学目标相吻合。该项工作对于具备教学经验的教师来说并不难,但由于当前可用的教学课件资源较少,教学需要自行制作PPT课件,制作时如何保持教学内容高度符合教学目标就是需要注意的问题了。这有赖于教师在课下积极学习PPT制作知识,提升自身能力,以更好地进行教学工作[4]。
  习题选取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是检测学生知识掌握能力、巩固知识的重要方式。在微课模式下,习题选择遵循三类统一原则,即填空题、选择题、应用题三类常见题目统一出现。填空题可以直接给出条件,并通过课件展示出来。比如:目标圆的半径为r=4.5厘米,求目标圆的面积。这是一道最基本的练习题,学生将r=4.5厘米直接带入公式S=πr2中,得到计算式S=3.14×4.52,答案为63.585平方厘米,习题即完成。
  选择题也可以选择类似的题目作为基本的练习题。应用题环节是习题的重点环节,应遵循基本的承上启下原则,选择1~2道应用题,第一道可以包含上一课时内容,第二道引入下一课时内容。假定上一课时学习的是圆的周长,第一道应用题可以设定为:
  某工厂想购买一个圆盘,但粗心的工人忘记了带上模具。只知道圆盘的周长是1.884米,你能帮他算出买多大的圆盘吗?
  该题目中涉及上一课时知识——圆的周长,圆周长公式为C=2πr=πd,学生可以将数据带入其中,建立基本的等式计算式1.884=2×3.14r,经过计算,得出r=0.3米;再将r的数值带入圆面积公式S=πr2中,得到计算式S=3.14×
  0.32,经过计算,得出S=0.2826平方米。因此,该题目的最终答案为0.2826平方米。这一题目实现了上一课时和本课时内容的结合。
  假定下一课时的教学内容为圆的体积计算,可以在第二道题目中涉及少量内容:
  学校需要一根木杆,但不知道木杆的底面积。现在已经有一根木杆,只知道木杆的周长是0.638米,木杆的底面积应该是多少呢?
  该题目的算法和上一题是类似的,但涉及圆的底面积,为下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做了一定的准备。
  结束环节 习题练习完毕后,进入课堂的结束环节。这一环节的重点是教师对课堂内容的概括和总结,基本原则是突出重点、承前启后。突出重点是指教师针对课堂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和概括,包括公式和字母含义等。概括需注意语言精练,教师可以直接说:“圆的面积公式是S=πr2,S代表面积,π代表圆周率,一般取3.14,r代表圆的半径。”不必再顾左右而言他,使学生能够借此抓住教学的重点。
  承前启后是指教师可以对前一课时的内容稍加提点,并引导学生了解后一课时内容。教师可以说:“圆的周长和面积大家都掌握了,下一课时我们继续学习圆的体积计算,大家可以预习一下。”也要注意语言的概括性和专业性。
  对于课业压力较小的学校、年级较低的学生,教师可以适当布置课后作业,确保学生更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
  5 对微课教学应用的思考
  微课在各级教学中均得到一定程度的应用,其优势明显,但也存在不足。就小学数学教学而言,由于小学生往往多玩好动,能否充分掌握微课内容、认真学习微课知识,就成为未知数。因此,在应用微课的情况下,教师一定要注意阶段性的检查和测试,以此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同时,家长也要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家庭是学生在学校之外最主要的活动场所。微课模式下,教师无法对每个学生进行有效指导,也无法第一时间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掌握程度,可以借由与家长的沟通使这一局面得到改观。以“圆的面积”教学来说,家长首先要督促孩子按时学习,并利用有利的环境帮助他们掌握。各个家庭都有圆形用具,如碗、盘子等,家长可以辅导孩子计算圆形用具的面积,检查学习效果、巩固所学知识。
  6 结语
  总之,微课模式较之传统教学模式优势突出,将其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解决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些问题,使教学知识点更加清晰、直观,也便于学生把握教学重点,同时有助于将教学延伸至课外,全面提升教学成果。因此,教师在未来的教学活动中应加以重视和实践。
  参考文献
  [1]张静.微課在银川市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调查研究[D].银川:宁夏大学,2016.
  [2]张月月.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银川:宁夏大学,2016.
  [3]王建林.“借助微课,翻转课堂”:微课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17):67.
  [4]敖丽丽.微课多样化教学形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26):92,94.
其他文献
摘 要 发展校企合作对职业教育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当前校企合作大多停留在订单式、半工半读等初级阶段,缺少深层互动。专业工作室的建立在校企间构建了有效的沟通渠道,使学校与企业、教师与技术骨干、学生与岗位之间形成深层互动,有效推进专业教学改革与发展,为探索深层次校企合作模式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校企合作;工作室;职业教育;计算机应用;示范校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多媒体与网络技术的出现更使教育产生质的飞跃。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结合造就了无所不包的互联网,深刻地改变了教育教学方式。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新世纪初移动学习成为全球教育的重要关注点之一。中国教育装备领域关于移动学习的研究,也是从这一时期开始的。2003年11月,艾伦、胡又农、孟祥光等在首都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科技报告会上发布了《基于教育专用手机设备的移动平台设计》,较早提出移动学习方案;2003年第七
摘 要 在阐述创客教育的内涵和小学信息技术中引入创客教育理念的价值的基础上,以“初识Scratch——校园一角”为例,探讨创客教育视角下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模式构建。  关键词 小学信息技术;创客教育;教学模式;Scratch  中图分类号:G623.5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8)21-0079-03  1 前言  从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已成为当前教育的共识
摘 要 对中美英高中物理教材,从内容编排和栏目设置两个方面,以“运动的描述”一章为例进行对比分析,并得出启示。  关键词 中美英;教材;高中物理;运动的描述;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9)19-0134-03  1 前言  本文选用中国人教版高中教材《物理》(必修1)(简称人教版教材),美国主流高中物理教材《物理:原理与问题》(P
摘 要 从中外合作办学英方指定课程“Creative Computing”的设计出发,探讨MOOC环境下媒介素养类国际化课程的目标、内容、学习活动、评价方式以及未来发展途径,致力于媒介素养类国际化课程的设计与传播研究。  关键词 MOOCs;Creative Computing;国际化课程;中外合作辦学;媒介素养类国际化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
摘 要 在阐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内涵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设计原则的基础上,以苏教版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第四章“应用文档设计与制作”中的“研究报告美化”课程为例,分析基于翻转课堂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过程。  关键词 翻转课堂;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自主学习;信息技术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8)21-0088-
摘 要 以瑜伽课程为研究对象,探讨高校体育教学俱乐部课程设计开发应遵循的原则,以及俱乐部模式下瑜伽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在此模式下,通过对瑜伽课程各要素的分析,构建体育教学俱乐部瑜伽课程模块化教学体系,并对该体系中瑜伽课程内容的设置与课程实施等进行研究,旨在为高校体育教学俱乐部的课程改革和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瑜伽;课程设计;高校体育俱乐部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B  
摘 要 依据相关政策文件、标准规范,对灾后基础教育技术装备建设中存在的差距、困难和问题进行调研摸底,以此为依据,探索装备重建办法与策略,从而积极推进灾后重建教育装备工作。  关键词 教育技术装备;教育信息化;三通两平台;数字校园  中图分类号:G48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8)15-0012-04  1 前言  宝兴县位于四川盆地西部边缘,雅安市北部,辖三镇六乡5
摘 要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随着新的科学技术和科技成果不断涌现而出现的对国家发展战略有重大影响的产业,其所需的技能型人才主要依赖于技工院校的培养,但现阶段技工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不足以支撑该产业的发展。通过构建“产、教、研、学、销、创”“六位一体”的螺旋式人才培养模式,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源源不断地提供人才支撑。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六位一体;技能型人才;技工院校;产教融合  中图分类号:G718.1
摘 要 中小学图书馆作为中小学校文献信息获取的重要场所,为学校内部各项教育活动、教学活动、教研活动提供所需的服务,是中小学教育现代化的重要表现。在中小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图书馆的教学资源,丰富与拓展教学内容,并对学生积极做好引导工作,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图书馆的借阅活动,不断扩展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关键词 中小学;图书馆(室);图书馆管理;全民阅读  中图分类号:G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