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da54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数学课堂教学必须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自觉地与信息技术进行有机的整合。下面我就结合我多年来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实际,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总结一下。
  一、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创新兴趣。
  兴趣是力求认识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这种倾向是和愉快的情感体验相联系的,它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由有趣——乐趣——志趣逐级发展。多媒体计算机通过声、象、动画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以其新颖性、艺术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学生创设符合心理特点的教学情境,不断地给学生以新的刺激,使学生的大脑始终保持兴奋状态,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增强学习兴趣。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学生一旦对数学产生兴趣,将达到乐此不疲,废寝忘食的地步,他们会克服一切困难,充满信心的学习数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学生的学习兴趣来源于所接受的信息,信息的传递方式适合学生的口味,学生就容易接受,兴趣就浓。因此,作为教师就要很好地把握多媒体及网络信息资源这个教学工具,最大限度的为学生传递更容易接受的信息,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出更多的聪明才智。
  二、练习形式多样化,实现课堂教学有效及时的反馈、矫正。
  多媒体的交互性能提供各种丰富多采、生动活泼、容量大、反应快的反馈信息,多媒体可以实现对学生课堂联系的及时反馈。学生学习知识的目的在于灵活运用知识,课堂练习是加强对知识的巩固和运用的最好方式。初中学生稳定性差,易疲劳,在巩固环节思想最容易溜号,只有不断的改变练习形式,不断给学生以新的刺激,才能使他们保持旺盛的战斗力。多媒体的最大成功之处在于化学习被动为主动、抽象为具体,通过带娱乐性的练习,能轻松巩固已学知识,从而切实激发学生发自内心的学习兴趣,真正做到"减负提素"之目的。如在练习中编制各种形式的选择题、填空题、是非题等,用Authorware编制软件来判断学生解答的正确与否,根据练习的情况,给予必要表扬、鼓励或重复练习等。
  三、启迪思维,提供创新空间,对所学知识进行拓展。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生活中各种数量关系的科学。一堂课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能运用本课内容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现代多媒体手段的运用,能充分挖掘教材,有利于丰富表象,引发联想,启发思维,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启迪学生进行全方位、立体的思维,展开想象的翅膀。如在二次函数图象的性质的教学时,用几何画板制课件,让学生操作看a的正负性的变化引起图象开口的变化;│a│的大小的变化引起开口大小的变化情况,使学生在操作中获取直接经验,启迪学生的思维的发展。
  四、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突破重点和难点。
  多媒体发展进入到课堂教学中,给教学带来了新的生力,使数学教学有了质的转变,本来枯燥无味的课堂因多媒体的作用而使得本身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活泼且易懂明了。特别是在几何图形课、应用题课的表现更加突出。在中学教学中,数学课本是静止的,借助多媒体,创设动态情境,以鲜明的色彩,活动的画面把活动过程全面展现出来,那么既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化抽象为具体,又可促进思维导向由模糊变清晰。例如:在教学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时,学生往往对运算顺序这一重点掌握不好,利用PowerPoint制作的幻灯片就可以突破这一重点。先出示混合运算试题让学生判断每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把学生说的先算部分用红色闪烁的线条标出来且配以声音,再现知识点,以此突出重点,加深学生对这一知识的理解。
  五、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启动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操作能力。
  思维的创造性程度是衡量思维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良好的思维能力不是凭空而生的,它依赖于扎实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与一个人的思维素质所受的思维训练密切相关。根据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系统性、应用的广泛性等特点,教师要为学生开拓思维空间,帮助学生破除因循守旧的思想,增加思维的自由度,鼓励学生探索,启发学生发现问题,互相讨论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利用多媒体技术中图文并茂、综合处理功能,可以将例题编制成一题多解的形式,让学生有选择性加以示演比较,通过比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一题多解、灵活运用已学知识的好习惯。
  现代信息技术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有独到之处。在课题研究中,数学教学中开设数学建模的选修课,在中学生中开展数学建模的研究,通过数学建设模选修课的设立,借助网络工具,揭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身边的世界,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通过跨学科的整合,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在设计方案、市场调查、查阅资料、加工信息等过程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总之,教学改革伴随着多媒体手段的普遍运用,课堂教学效率将会不断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将得到全面发展。初中数学的课程改革只有巧借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异性能,才能使二者的有机整合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从而达到优化数学的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目的。
其他文献
小学数学而言,作业是不可或缺的部分,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延伸,按照新课改的要求,科学合理地设计和批改作业能更好地服务于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批改作业是检查学生学习情况,取得反馈信息的手段,是小学数学教师的一项常规工作,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提高。也是每位教师做好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师批改作业应该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学习兴趣的培养和能力的提升,应该做到科学性、实效性。因此,研究小学作
期刊
一、自主学习的内涵  20世纪50年代开始,自主学习就已成为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和教育实践的需要,自主学习也被我国列入十分重要的位置上。目前自主学习已经不仅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存在于学习领域,而且作为一项重要的课程目标存在于课程论领域,还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存在于教学论领域中。尽管国内外对自主学习的定义不尽相同,但其实质都是学习者主导自己的学习,学习目标、过程及效
期刊
该研究采用个例研究的方法,在山东省四个县(区)进行调查和分析.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结构病防治工作的情况,我们选择了山东省两个经济发展水平较好的县(区)-历城区和邹平县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数学课的目的,不仅是传授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学会思考问题的方法,以达到培养创新人才的要求。只有精心设计好课堂教学,才能调动学生积极性,才能让学生自主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下面结合本人教学实践,谈谈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点做法。  一、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学中基本上是:教师讲,学生听;教
期刊
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我国在经济、文化、政治领域都开始了改革之路,众所周知,我国是世界人口大国,也是个农业人口大国,农村公共服务事业的发展不仅事关农村的健
该研究采取了完整的健康教育模式,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从需求评价、过程评价、效果评价三个方面来考察以同班同学为同伴教育者在中专学校的可行性及效果,为以后在中专
【摘要】数学学习活动基本上是数学思维活动,而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工具,所以掌握数学语言是顺利地、有成效地进行数学学习活动的重要基础之一。我们应当把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和数学知识的学习紧密地结合起来,将它看成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语言  这样才能更好地锻炼学生思维的条理性、逻辑性和准确性。  一、学会阅读数学,从中感悟数学语言  数学语言具有高度抽象性,因此数学阅读需要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