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型启发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itialD20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具有严密性,数学知识之间有着深刻的内在关联。学生学数学的过程其实质是构建数学知识系统及相应认知结构的完整过程。因此,传授新知识时教师应重点抓住新旧知识的联系点,通过设置“原型题”搭桥铺路,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
  关键词:数学;原型启发;认知结构;优化
  什么是认知结构?简单点讲就是学生的知识。在数学教学领域,它是学生数学知识观念的全部内容及其组织。良好认知结构是学数学的关键,一旦建立起来必将成为学生学好数学的重要能量释放。笔者认为,如能在教学中以“过渡题”“比较题”“缩减题”为原型进行启发教学,对于优化学生认知结构无疑很有帮助。
  一、 “过渡题”——由此及彼,知识迁移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就是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和改组,而良好的认知结构则来自于教材结构的有效转化,这需要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高效组织。笔者认为,一切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建立在学生已有认知结构基础上,为了促进知识正迁移,可以尝试在准备题与例题之间设计一道“过渡题”,从而由此及彼引导学生进入学习。如教学“凑十法”时,教学准备题如下:
  (1)9 =109 1 5=
  (2)10 3=10 4=
  上述两道算式题显然是为了下面的“凑十法”教学做铺垫的。因此,讲解完该练习题后,很多教师就直接导入新课:例1,皮球盒里有10个空格,现已装了9个皮球,后来老师再拿来2个花皮球,问现在一共有多少个皮球?为了能更快引入“凑十法”,教师启发学生可以从盒子外拿几个皮球放入盒内。这时问题就来了,有学生说不用麻烦,直接口算就有11个,有的学生虽说出放进盒里1个,但追问为什么时,竟反问:盒子不是只剩下一个空格子了吗?
  针对上述情形,在学生做完“准备题”后,教师设计了一道承上启下的“过渡题”以此消除学生认识差距:在磁板左侧贴9只小猴子,右侧贴3只小猴子,让学生从左往右数出共有13只小猴子。演示完后告诉学生这种方法虽然可行但很麻烦,让学生都想想其他算法,随后展开“过渡题”教学。
  师:左侧有多少只小猴子?(9只)
  师:从右侧移动几只到左侧,左侧的小猴子就能凑够10只呢?(1只,师演示)
  师:右侧还剩多少只?(2只)
  师:现在左侧有10只,右侧有2只,这样共有几只小猴子?
  “一共13只”,学生一下子就答出来。这样的“过渡题”设计既联系了“准备题”旧知识,又为下面“凑十法”这个新知识点讲授做出铺垫。以“过渡题”为原型启发,让学生对“凑十”内容与方法初具感知,同时又把新旧知识从理性上连成一体,使学生的认知结构更具深度、广度。
  二、 “比较题”——同中辨异,异中求同
  在小学数学教材内容安排中,许多题目貌似相同相近,造成学生理解题意时极易混淆出现错误。以百分数应用题教学为例,如下列两道题。
  (1)果园里有桃树125课,比李树多25%,李树有多少棵?
  (2)果园里有李树100课,桃树比李树多25%,桃树有多少棵?
  像这类分数应用题结构与形式非常相似,如果学生缺乏深刻理解,不善于辨析异同就会思维混乱、做题时无从下手。笔者认为,教师应把教学重点放在结构分析上,在教学中运用“比较”的题目作为原型有助于提高学生辨析能力。例如,有一台空调原价是1600元,现价降价了12%,现价每台空调是多少元?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搞清楚已知条件,关键句以及“单位1”。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用线段图表示(略),并说出现价与原价间的数量关系:
  原价(问题)(1-12%)=现价(已知)
  借助线段图的直观性,这时再次引导学生根据线段图的已知条件和数量关系,编成另外一道百分数应用题:有一台空调现价是1408元,比原价降低了12%,原价每台空调售价是多少?并把比较题和改编题作为一个题组出现,要求学生同时解答,最后教师小结,对比板书(略)。由于学生是在分析比较题的基础上,并以比较题为原型,通过改编以题组形式进行对照解答,这样有利于学生深刻理解两类应用题间的联系和区别,从而让学生体验和经历知识形成过程。
  三、 “缩减题”——化繁为简,抽丝剥茧
  数学是把含有各种数量关系的数学问题以文字信息呈现。小学数学中有些应用题内容虽然不尽相同,但其结构形式却十分相似,这就是我们常常提到的“同构异素”问题。如(1)(2)这两道题:
  (1)据科学测算,每只猫头鹰全年能消灭1200只田鼠左右,而一只田鼠一年至少能糟蹋掉20千克稻谷,照这样计算,某区域有15只猫头鹰专吃田鼠,这样折算下来一年能减损多少千克稻谷?
  (2)某钢铁厂,原先炼8吨钢需耗费120吨水。经过改进设备后,每吨钢材可以节约用水2吨水。照这样计算,钢铁厂一天炼钢75吨,这样可以节约多少吨水?
  (1)(2)看起来比较繁杂,解题时学生往往是思维无序,其主因是学生无法清晰准确理解题中结构。此时通过设计“缩减题”,让学生在做题中逐步厘清题目结构形式。例如,一吨的纸张能做5000本笔记簿,2.8吨纸张可以做多少本笔记簿?学生解答后,把“2.8吨”转化成间接条件,原题扩编成:一吨的纸张可以做5000本笔记簿,一吨废纸可以生产 0.7 吨的新纸,4吨的废纸能做成多少本笔记簿?通过改编,就把一道一步的应用题扩编成了两步连乘题目。通过题中“2.8 吨”这个条件的转化,学生很快就弄清了扩编后题目的结构形式并迅速解答。随后教师再引导學生展开联想,通过原型题的启发,以类推方式做上述两道题,并结合原题把它们的算式再次比较,在“抽丝剥茧”教学中找出结构形式的共同点,学生掌握了解题方法,同时又优化了认知。
  总的来说,运用原型启发是优化学生认知结构有效教学法。不过教无定法,构建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绝不是一时一刻及生搬硬套可以完成的任务,数学教师应基于教学需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策略,并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总结经验与方法,让自己熟谙教学规律,这才是关键。
  参考文献:
  [1]杨永良.如何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J].北京教育(普教版),2017(4):58.
  [2]刘孝华.优化学生认知结构的教学策略[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7(1):127-128.
  [3]冯开艾.构建认知结构培养解题能力[J].教育,2017(30):79.
  作者简介:
  黄俊杰,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盘陀中心学校。
其他文献
摘 要:传承和发扬中华的传统文化是每个初中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就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有效策略进行简单的分析研究。  关键词:传统文化;传承文化;初中语文  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华文化的全面发展和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而语文学科正是每个学生都要学习的母语课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不但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对于
摘 要:含英咀华的阅读能力、深中肯綮的理解能力、生动形象的表达能力以及丰富多彩的文化储备、健康优美的审美情趣和悲悯大爱的人文精神,都是具有良好语文素养的表现。“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课外阅读是高中阶段学生提升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围绕“听、说、读、写”四项基本能力的提升,分阅读“输入”和培养能力“输出”两个阶段,以“静心阅读”为主题,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尝试。  关键词:课外阅读;语文
摘要:初三复习课沉闷、枯燥,学生存在着兴趣不足、倦怠的情况。在复习课上我们应该留给学生更多的独立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学会自己独立探索和认知,更多地去自己寻求问题的答案。对于物理复习课,可以挑选几个物理发展史上的古老发明并进行加工,设计成一堂中考复习课,以增强知识性、内容教学的趣味性,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既有所学,又有所获,掌握了科学的思维方式,又培养了自己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老发明;新探
摘要:课程游戏化应以幼儿为主体,强调儿童本位的思想,以幼儿为核心,“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当然孩子的游戏水平与他们的生活经验也是息息相关的,如果幼儿有较高水平的生活经验,那么他们的游戏水平也会相应提高。在游戏化的道路上,我们要注重关注幼儿主体。  关键词:课程游戏化;生活化;适宜性;全面发展  在“自由、自主、愉悦、创造”的游戏精神的大背景下,我班级实施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幼儿园课程游戏化。从时间
摘 要:亲子运动会能激发每一个孩子喜欢运动、爱上运动;通过家人陪伴着孩子比赛和亲子游戏的形式,让孩子体验到运动的快乐,增强亲子间、家长与家长间、家长与老师间的情感交流,培养幼儿良性的竞争意识,感受合作成功的喜悦。  关键词:幼儿园;亲子运动会;科学家教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可见,家园合作共育在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发展中有着重
摘要:近些年来,国内的中小学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构建高效课堂已成为当前课程改革后对课堂教学的首要基础和前提。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也已融入了人们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在教授小学数学这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时,教师要充分借助信息技术提供的便利,为学生创造一个高效的课堂,以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学习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效课堂;信息技术;构建策略  步入21世纪后,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说
摘要:“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大赛”。笔者认为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职业教育的核心和优势就是学生的职业能力。这就决定了职业教育的特色是其职业性,也就是技能性。技能水平的高低就是学校办学水平的高低。自2010年起,杭州市临平职业高级中学机电专业在技能竞赛辅导中引入“闯关教学”模式。教师开发“闯关教程”,设计“闯关流程”,组建竞赛辅导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训练热情,取得了丰硕的成
摘 要:二十一世纪是人才竞争的时期,如何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满足社会需求,顺应时代发展变化的综合型人才,是我国高校争相研究的话题。为了满足人才培养的需求,教育在时代的变迁中几经变化,教师的培养成为教育改革一大关键。而在对整个教师职业生涯的研究过程中,发现:青年教师的培养,尤其是地方高校青年教师的培养,是整个教育发展生涯的核心关键。为了在教育改革过程中尽一份微薄之力,笔者根据所学知识,结合多年工作经
摘要: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当结合实际情况,真正做到尊重学生数学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精心为其挑选生活化、扩散性、标准化的数學例题。这既是保证学生以例题为载体夯实所学数学知识的有效手段,更是切实优化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构建起有效教学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初中数学;例题;有效教学  例题是学生数学系统学习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夯实数学学习基础、扩散数学思维、发展数学能力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摘 要:正确的审美观能够让社会风气得到积极的改善,对于构建文明和谐社会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教育领域中美育是非常重要的教育内容,对于实现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美术教学则是实现美育的重要途径,美术能够带给学生美的享受,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小学美术是美术课程的初级阶段,能够为学生审美能力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给学生在美术课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