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创设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

来源 :当代家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學生物教学面临学生兴趣缺失教学方式落后的弊端,这使得生物教学整体教学效率和质量都很低下,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有效性。因而必须对中学生物教学给予极高的关注度,分析目前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更加适合的教学方法,从根本上提升中学生物教学效能。文章简要阐述了中学生物教学改革推行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优化教学效能,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关键词:情境创设;中学生物;研究;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08-0107-01
  生物知识内容复杂繁多,对于学生而言面临巨大的学习挑战,而教师教学策略及活动实施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具有直接的影响,所以从教育改革的层面着手分析,深刻剖析生物教学需要完善的部分,采取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不断深化教育改革成效,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从而改变目前学生学习积极性较差的现状,从根本上推动教学工作取得显著的成效,学生掌握更全面的知识。

1.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中学生物教学改革随着新课程的推进取得了不错的成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侧重教学方法的创新以及教学方式的优化,从而让学生对所学内容具有浓厚的兴趣,加深生物教学认知,真正提升学生的生物学习能力及应用能力。在以往的教学中,通常都是教师占据主导地位,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而且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而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不尽如意,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创设问题情境,活跃学生思维,强化学生思考能力,从而促使其教学获得质的飞跃和进步。例如,教师在进行植物细胞渗透吸水和渗透失水的原理教学中,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凉拌黄瓜或是西红柿时,盘子中的水为什么会变多?这些水从何而来?鼓励学生从生活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从而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认知,在思维上能够更加延伸。学生在此过程中成为教学的主体,而且能够改变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继而创新教学形式,让学生知识储备更为全面。

2.创设实践情境,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生物中涉及到很多的实验,以往的实验教学相对比较简陋,而且学生很难亲手参与实验操作,导致学生的知识的认知不够深刻,难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因而中学生物教学中,教师需要创设实践情境,分析学生目前的学习需求和教学现状,提出具有价值性的教学改进方案。对于生物学而言,从本质上分析这属于实验性极强的学科内容,观察和实验构成了中学生物的主要部分,教师对学生加以有效的引导,使其能够在此过程中掌握教学学习技能,通过观察能够获得更强烈的学科认知,领悟实验教学的目的。学生在日常课堂教学活动中通过使用观察仪器对生物的兴趣更为浓厚,比如,显微镜的使用,促使学生的动手和观察能力得以双重提升,教师在对学生的引导过程中能够促使其掌握科学的方法。例如,观察植物细胞教学中,作为技能型实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实验,帮助他们学会临时装片方法,还能连带复习之前学过的知识点,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充分调动起来,达到最佳的实验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实验操作技能。

3.营造学生思考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生物教学中涉及到的知识点很多,而且知识的连接性相对紧密,学生能够从新的知识点联系到旧的知识点,而且还能培养学生动脑思考的好习惯。问题有效解决必须具备良好的前提要素,这其中最关键的是学生具有良好的思考能力,让学生能够思索生物知识点,并且提升其思考的含金量。教师必须问题情境的解答环节进行有效的思考,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考能力,这样才能最大限度激发学生自身的创造性及主动性。

4.创设探究式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思维创造力
  新课程标准下中学生物教学的教学方法有所创新,教学不再是单一化的教学模式,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生物教学中融入探究式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其中,然后根据学生的兴趣,筛选适合他们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生物知识储备能力。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可以运用探究式教学方式,按照学生实际情况,设计探究式问题展开教学,这样能够引导学生获取新的学习方式,具体而言主要是以自主讨论为主,同时还需要融入辩论形式。通过这样的教学引导,学生能够认真观察身边的事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升他们的探究能力。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开展探究式教学过程中,要依据教学内容,创设新颖的问题,积极引导学生思考,鼓励他们通过搜集资料予以有效分析,获取解决问题的方法。创设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激发学生问题意识,更能激发学生勇于表达的意识,师生之间的亲密合作,从而推动问题探究得以有效解决。

5.结语
  总而言之,中学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策略,创设情境教学对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强化教学氛围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文章简要阐述了中学生物教学中创设情境的具体策略及实施方案,从而达到更优化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何自颖.浅谈中学生物教学如何创设问题情境[J].新课程·下旬,2019(03):83
  [2]王扬飞.情境创设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D].福建:福建师范大学,2006.DOI:10.7666/d.y1041257
  [3]陈柯羽.浅析现代信息技术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内江科技,2018.39(06):153-154

其他文献
摘 要:传统的教育方法已适应不了学生发展,教师要积极利用游戏化教学的优势,将其与教学完美融合,提高教学活动中的感染力。挑选适合的游戏活动,增加教学趣味性,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07-0108-02  游戏化教学就是指教师依据教学内容的需求选择适合的游戏活动
摘要:教育领域的发展,教学改革的推进,改变着传统数学教学方式。要求教师制定高效的教学模式,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和发展更多优秀的学生。本文就现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出发,主要讨论了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提升的方法,并对创新路径进行了分析,以提升数学学科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质量;创新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8877(2020)09-009
摘要:新时期,新课改对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在此背景下开展文言文教学,对于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等方面的能力培养更加重视。对于语文学科本身而言,兼具人文性与工具性,教师教学不仅要对学生应用语言的能力与语文素养进行培养,而且也应充分重视学生在语文方面的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形成等。因此,教师应掌握有效的开展文言文教学的策略,以确保预期教学效果的实现。  关键词: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  【中
摘要:基于小组合作背景,开展多样化的小组合作活动将是对传统数学教学活动最好的补充和完善。当下,许多教师都在积极改变教学策略,努力为学生构建许多有趣的小组合作活动,并取得了良好的运行效果。本文将根据这些教师的经验,基于小组合作活动分析小组合作背景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希望能对其他小学教师提供教学帮助。  关键词: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
摘要:政治学科在高中占据着一定的比重,其在培养学生的素养与价值观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现下教育部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求各个学校将核心素养渗透到日常学习活动中,特别是政治教学。本文首先剖析发展核心素养的现实意义,然后探讨具体的课堂转向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政治;课堂转向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8877(2020)10-0081-01  在高中时期进行
通过分析传统的遥感变化检测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面向对象的遥感变化检测方法。本文利用某地ETM+两个时相的遥感影像,将面向对象和传统变化检测方法进行定性定量的比较,从而得出面向对象的遥感变化检测方法的优势。该方法采用了基于相邻影像区域合并异质性最小的面向对象的多尺度分割方法和模糊分类的方法对变化检测图像进行处理,从而提高了变化检测结果的精度。最终得到较理想的实验分析结果。
设X*是由字母表X生成的自由幺半群且A是X*的非空子集,如果A∩AX+=Φ,则称A是前缀码。设{B1,B2}是X的任意2—划分,令A=B2∪B1(Xi/Bi1)∪E,i=1,2,其中E=Bi1+1(B01B1∪B2B1∪B22B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