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歌与诗人是双向的,在你选择了诗歌的同时,诗歌也在选择它喜爱的诗人,用卡夫卡的话说:“好比一只笼子,在选择一只鸟。”
在中国诗坛上,柳沄的诗超凡脱俗,一尘不染。聆听柳沄谈及对诗的感悟那是一种享受:我写诗,但更多的时候是在认真地读诗,在我看来,无论诗歌观念如何变换,占据着报刊诗歌版面的始终是两类作品——诗人写的诗和写诗的人写的诗。最有意思的是,这两类作品经常出自同一个诗人的笔下,甚至他上午写的是诗,是个诗人,而到了下午,他极有可能就是个写诗的人。
古往今来,诗人与写诗的人是那么不一样。这里指的不是诗不一样,而是人不一样。事实是,越是优秀的诗人就越跟他身处的那个时代格格不入,从这个意义上讲,那些八面玲珑,四处逢迎的人,是不可信的。
柳沄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在精力出现问题的同时,信心好像也出现了问题,有时,他会非常惧怕那张陈旧的桌子。习诗这么多年,他几乎只重复做一件事情,那就是尽自己的所能把“龙”画好。对此,他看得很简单:只有把“龙”画好了,才有可能谈得上“点睛”。但这并不意味着他是一个技术主义者,他十分清楚,技术无法取代情感,无法像情感那样渗透到心灵。
“在接受你采访之前,我曾在某张报纸上读到一篇英国人写的名为《思想家都到哪里去了》的文章,他在拿20世纪和21世纪初与19世纪做了一番比较之后,非常肯定地说‘这是一个微不足道的时代’。”柳沄笑称,正因为如此,我们的任何一次思考和对存在与人性上的挖掘以及那种具有反省力度的思想追问,在今天都显得格外弥足珍贵。
“比起才华上的不足,包括我在内的一些诗人,更像是思考的不够。”柳沄说:“人一思考,上帝就会发笑。”而这恰恰是米兰·昆德拉经过长时间的思考而得出的结论。
诗的感觉如此重要,但维持这种感觉更重要。那么,是不是可以这样讲呢:要想把诗写到那个份上,得活到那个份上。
只为自己的心情去做一个诗人多好啊,那样你会避开许多烦恼甚至屈辱,比如你不必去花钱买奖,不必以政客竞选的方式向读者推销自己,也不必为了发表而跟一个你内心一点都不喜欢的人上床……说到底,诗歌的用处仅仅在于它无用,“无用之用,方为大用”,柳沄的说法介乎语录。
不开花的昙花
友人抱进来一盆昙花
他很郑重地告诉我
——这是一盆
开过花的昙花
我满怀感激和欣喜
将它摆放在朝南的窗台上
那儿是阳光最明媚的地方
此后,因这盆昙花
而更加明媚
我开始幻想
它开花时的样子:那
短暂而又漂亮的花朵
在我的注视下,低着头
自己反复嗅着自己
当这样的情景
再次浮现于我的眼前
屋子里所有的物件全都消失了
便觉得,即使
明天早上就是世界末日
我也会在今天傍晚
为它浇水
半年过去了
一年也很快过去了
这盆曾经开过花的昙花
用很长的时间生长
用更长的时间
拒绝开放
我依然在等
并在等待中从未相信
——那一遍遍浇给花盆里的水
仅仅是让枯萎
变得漫长
在中国诗坛上,柳沄的诗超凡脱俗,一尘不染。聆听柳沄谈及对诗的感悟那是一种享受:我写诗,但更多的时候是在认真地读诗,在我看来,无论诗歌观念如何变换,占据着报刊诗歌版面的始终是两类作品——诗人写的诗和写诗的人写的诗。最有意思的是,这两类作品经常出自同一个诗人的笔下,甚至他上午写的是诗,是个诗人,而到了下午,他极有可能就是个写诗的人。
古往今来,诗人与写诗的人是那么不一样。这里指的不是诗不一样,而是人不一样。事实是,越是优秀的诗人就越跟他身处的那个时代格格不入,从这个意义上讲,那些八面玲珑,四处逢迎的人,是不可信的。
柳沄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在精力出现问题的同时,信心好像也出现了问题,有时,他会非常惧怕那张陈旧的桌子。习诗这么多年,他几乎只重复做一件事情,那就是尽自己的所能把“龙”画好。对此,他看得很简单:只有把“龙”画好了,才有可能谈得上“点睛”。但这并不意味着他是一个技术主义者,他十分清楚,技术无法取代情感,无法像情感那样渗透到心灵。
“在接受你采访之前,我曾在某张报纸上读到一篇英国人写的名为《思想家都到哪里去了》的文章,他在拿20世纪和21世纪初与19世纪做了一番比较之后,非常肯定地说‘这是一个微不足道的时代’。”柳沄笑称,正因为如此,我们的任何一次思考和对存在与人性上的挖掘以及那种具有反省力度的思想追问,在今天都显得格外弥足珍贵。
“比起才华上的不足,包括我在内的一些诗人,更像是思考的不够。”柳沄说:“人一思考,上帝就会发笑。”而这恰恰是米兰·昆德拉经过长时间的思考而得出的结论。
诗的感觉如此重要,但维持这种感觉更重要。那么,是不是可以这样讲呢:要想把诗写到那个份上,得活到那个份上。
只为自己的心情去做一个诗人多好啊,那样你会避开许多烦恼甚至屈辱,比如你不必去花钱买奖,不必以政客竞选的方式向读者推销自己,也不必为了发表而跟一个你内心一点都不喜欢的人上床……说到底,诗歌的用处仅仅在于它无用,“无用之用,方为大用”,柳沄的说法介乎语录。
不开花的昙花
友人抱进来一盆昙花
他很郑重地告诉我
——这是一盆
开过花的昙花
我满怀感激和欣喜
将它摆放在朝南的窗台上
那儿是阳光最明媚的地方
此后,因这盆昙花
而更加明媚
我开始幻想
它开花时的样子:那
短暂而又漂亮的花朵
在我的注视下,低着头
自己反复嗅着自己
当这样的情景
再次浮现于我的眼前
屋子里所有的物件全都消失了
便觉得,即使
明天早上就是世界末日
我也会在今天傍晚
为它浇水
半年过去了
一年也很快过去了
这盆曾经开过花的昙花
用很长的时间生长
用更长的时间
拒绝开放
我依然在等
并在等待中从未相信
——那一遍遍浇给花盆里的水
仅仅是让枯萎
变得漫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