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聚上海,共谋智慧良策

来源 :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yuxuan365200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政府应该避免让高层的计划与底层实施出现中空
  发展智慧城市,无论是对新加坡还是对其他地方而言,都是一段很长的路,但无论是发展交通、医疗还是其他领域的智慧化,其目的都是改善人们的生活,让人们能够体会到更多的舒适与便利,因此我们开展工作的基础应该是以人为本。
  具体到某一个项目而言,我们可以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来解决当前城市存在的问题,这就是一种智慧的方式。以公交方面为例,如果等车的乘客能够收到公交车到达的信息,在车上的乘客可以获取更多他们想知道的信息,这就很成功了。另外,出于对成本与风险的考虑,这些技术并不能一开始就在所有地方推广,而应该进行前期的尝试,在新加坡,无人驾驶的公共汽车项目就是最先在校园里进行短途试用的。
  在智慧城市的建设中,政府应该避免让高层的计划与底层实施出现中空或者断层。因此,我们在制定计划时就应该为实施者留有空间。在新加坡,我们的做法是公开数据,政府会把从不同领域得到的数据集合起来提供给实施者,而这些实施者则会把这些数据用于不同的建设项目,产生更大的价值。同时,在这些数据采集、公布、分享的过程中,政府也要注意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出台关于相关的法律法规。
  “一城一策”因地制宜
  智慧城市的基础可以分为两个主体分别来讲,从政府层面看,通过对不同领域的智慧化建设,可以更好地服务老百姓和企业,扩大他们在城市中可以享受到的服务。从百姓层面看,对于政府开展的智慧城市建设,他们应该切实地感觉到无论在安全或者其他领域上生活质量的提升。
  每座城市应该根据自己不同的现状来制定发展策略,就我们威海而言,临海城市本身具有一定的发展基础,通过信息技术手段的提升,我们自身的旅游业、海洋开发等领域都会得到很好的提升。另一方面,排除了原来粗犷的开发模式,对于环境的保护、资源的合理利用、城市运转的效率等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另外,除了产业以外,民生也是政府需要考虑的内容,不仅仅是大城市,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像威海这样的中小城市也出现了很多过去大城市才有的“城市病”,例如堵车等问题,所以提升公共服务的效率也是发展智慧城市的诉求之一。
  顶层设计遵从3个原则
  2012年,住建部牵头开展智慧城市建设。2013年1月19日,辽源成为住建部首批智慧城市试点,当时被评为一类最好。
  辽源在顶层设计方面遵从了3个原则,第一个原则是“市长视野、企业视角、百姓感受”。“市长视野”是站在政府的角度考虑问题,如地方政府缺什么,存在的主要矛盾、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企业视角”是围绕经济转型、产业结构调整、带动新产业发展、构建良好的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等方面;“市民感受”则是让老百姓真真切切感受到便利、实惠,实现便民、惠民和利民。
  第二个原则是将新型城镇化建设理念融入到智慧城市建设中,走集约、绿色、低碳、智能的新型城镇化道路,重点解决城乡二元矛盾。辽源的城镇化率高于吉林省其他城市,达56.4%,同时也带来了如土地集约、交通拥堵等诸多问题,其中城乡二元矛盾特别突出。
  第三个原则是结合辽源自身实际进行顶层设计。辽源智慧城市有5个方面的建设目标,即围绕五大领域进行建设。首先是围绕产业发展,注重产业转型;二是社会建设,对突发事件和社会矛盾实现可控;三是城市管理,对管理的区域和人员实现精细化、网格化管理;四是民生服务,让老百姓感受到便利、实惠,即便民、利民、惠民;五是围绕农业农村,要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农业的产业化,增加农民收入。
  顶层设计不是罗列项目
  顶层设计很重要,但是要做好顶层设计,首先要问自己,什么是顶层设计?很多人对顶层没有了解,我个人认为顶层就是推动智慧城市的制度、体制和机制,解决一些问题的方法和原则。拿多少钱来购买服务,购买哪些服务,服务的内容是什么,购买或推动智慧城市的顺序是什么,这些都很重要,都应该在顶层做好。但是顶层设计里面有一个误区,就是从简方案,即我要花多少钱,我要干什么,说到底就是一个一个项目的罗列,这些是不应该在顶层设计里面做的,它没有真正的思想。而顶层设计是一座城市发展的指导原则。
  有了顶层设计,就要严格按照顶层设计走下去,走PPP(政府与私人组织合作建设基础设施)模式,走BOO(由政府给予特许权,由私人组织进行建设、经营产业项目)模式。我们所有的政策、所有的资金都要按照这个走。同时也要有一个统筹机构,按照每个行业、每个部门、每个领域的不同想法和需求走,但不能脱离最初的顶层设计。我认为,现在做的是先把思路缕清楚,然后再统一书记、市长和各个部委领导的思想,最后再汇聚资源,开展建设。
  “神经网络”实现精确感知
  在一座城市中,人们的生活、企业的生产、政府的服务希望达到持续的提升,如果只依靠政府的管理,是远远不够的,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引入智慧城市的概念。在浦东的建设中,智慧城市的发展提供了一套生态自然和谐、经济和谐发展的“神经网络”,这套网络连接着城市的各项基础设施,如何运用好这套网络就需要管理者拥有对城市更加精确、更加细致的感知,智慧城市的发展就为政府提供了这种可能。
  从浦东来看,在“十二五”智慧城市建设中,我们提出了“智慧引领模式变更”的思路,通过发展智慧城市,要让老百姓的生活更加便利、企业的发展有足够空间、政府的管理更加高效,并且还要实现三者在社会中的和谐促进。
  另外,我认为“人”也是智慧城市推广的重要影响因素,信息技术全方位融入我们的生活,需要人们的接受和适应,否则只是政府的单方面推进,那些真正惠及百姓的项目也需要足够的群众认识基础,通过宣传让老百姓了解到智慧城市可以为他们的生活带来便利与舒适,这样就可以稳步推进相关项目,并取得持续的发展。
  智慧城市既是名词也是动词
  其实智慧城市这一概念并没有明确的定义,我们都是在过程中慢慢摸索、总结,即使是在国外很多早期就开始注重智慧城市发展的国家,对于智慧城市的定义都还是有区别的。我认为,智慧城市可能既是一个“名词”,也是一个“动词”,它既可以理解为把城市建设成一种拥有足够信息技术融合度的城市,也可以理解为“建设”这一实施过程。在中国,我们把它理解为智慧的推进城镇化建设,无论是作为经济发展的抓手或者是民生提高的保障,智慧城市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一个必然趋势,也是一种内生的必然联系,我们一定要这样做才能够实现更好的发展。
  从我工作的地方来看,乐从是个小地方,很多人也许会有疑虑,这么小的地方推进这么大的工程会不会有问题,但在我来看,这就是一种拉动内需的方式,乐从这里是从内需着眼决定发展智慧城市的,并非跟风。在我看来,无论是经济还是社会管理,智慧城市既是手段同样也是目的。
  就大数据、物联网而言,我认为应该是内生动力引导的,不应该是我们需要建物联网或者大数据产业所以就去投入人力物力去建设,当前中国很多地方的产业面临转型升级,这都是推动新兴产业融合到传统产业的内生动力。与其我们找到一个企业让他在这里建设,完成后离开,不如我们通过自身的需求寻找合适的项目,并且要求后续的服务,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进行。企业在当地运作这些项目的过程中,也会想出更多的运作模式,促进产业在这里聚集,这样的循环对于整个地区而言是作用巨大的。
其他文献
日前,受欧美股市大跌影响,沪指维持2380点附近震荡格局。房地产、环保、中药等板块涨幅靠前,而物流、电力、传媒板块则跌幅靠前。稳增长政策预期和改革动作不断升温,引发资金进场预期,那么,在第四季度,哪些板块或将有亮眼表现?为此,《经济》记者专访了华融证券首席策略研究员付学军。  三大驱动因素支撑慢牛行情  《经济》:自7月份以来,A股市场在一片担忧声中稳步上行,指数一度实现五连阳,创下2013年2月
期刊
成为第一个发行以人民币计价国债的西方国家,英国从9月12日宣布该决定到进行路演并明确具体数额,只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尽管2014年以来,欧洲国际货币市场对人民币青睐有加,英国伦敦的此番决定如此果断、迅速,在令外界赞叹的同时,也引发了浮想联翩:一向对国际金融市场敏感又颇具远见的英国政府是要抢占人民币外汇市场的先机吗?英国政府这样决定有什么缘由?英国驻华大使馆公使衔参赞郭骏(Mark Gooding)接
期刊
“银行贷款额度扩张已经走到了尽头,唯一的出路就是资产证券化。”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的这句话说出了很多银行的心声,盘活银行的信贷资产,成为转型的必然方向。  一向为资本充足率和不良贷款率所困扰的银行业,或将可以松口气。  信贷多了一个退出通道  今年5月,五部委联合发布“127号文”,明确指出金融机构应加快推进资产证券化业务常规发展,盘活存量、用好增量。9月,银监会发文,鼓励银行业金
期刊
涌动着的潮汐,伴随着浪花,  激越的涌动着——涌动着  我们起航的欲望!  锚链,太沉重,或许已经锈蚀  曾经的我们,还没有驶出港湾  就失去了方向  面对逆风,暗流与暗礁  我们呼唤,我们呼唤我们的船长!  这是需要船长,  而诞生了船长的时代  面对经济的潮汐,船长说:  经济在转制中试水,  出海的欲望不能沉沦  即使没有帆影,我们也要驶向远方!  我们的丰碑,不是那林立的冰排  而是驶出暗
期刊
初次见到住建部数字中心智慧城市联合实验室首席科学家万碧玉博士是在今年4月联合实验室召开的一次会议上,不高的身材和略带口音的普通话能很容易让人辨认出他是南方人。当时他正在讲述关于地下管网建设的相关内容,语速极快、逻辑思维缜密,这让在场的参会人员很难把注意力转移开。随着工作的展开,与万碧玉博士接触的机会越来越多,越感觉到他是个很随和的人,沉思与微笑是他最常见的表情,也许这也代表了他工作和生活的态度,以
期刊
当前,世界经济呈现出复苏势头,中国经济开局平稳,已进入提质增效升级的新阶段。新形势下的中国经济备受各方关注。由《经济》杂志社、中国商报社、中国贸易报社、中华合作时报社、《企业管理》杂志社、中国经济创新发展联盟等主办的“中国企业诚信与竞争力论坛峰会”已成为“商界领袖与专家学者间定期对话机制”。 2014年9月,2014年(第十届)中国企业诚信与竞争力论坛峰会在北京举行。  以品牌战略践行中国梦  本
期刊
个人账户为什么做不实?统筹层次为什么提不高?如何厘清养老保险与财政的关系?带着这3个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当务之急,《经济》记者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探讨在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这3个困局的解决之道。  做实个人账户为什么那么难?  《经济》:2000年我们就在辽宁开始试点做实个人账户。可是按照您的统计,个人账户空账额逐年走高,到2012年年底已经达到了2.6万亿元。有
期刊
2014年10月11日,由《经济》杂志社和中国长城学会共同主办的“中国梦之旅——长城魂”主题绘画大赛在中国长城艺术馆落下帷幕。  由中国美术家协会党组副书记、秘书长徐里,中国美术馆副馆长胡伟,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艺委会办公室主任丁杰,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协办公室主任刘健,中国美协理事、中国长城书画院执行副院长邹立颖组成的终评评委会,对入围终评的150幅作品根据其作品立意、专业技
期刊
由经济日报指导、《经济》杂志主办、天津市武清区承办的“因为有你”中国首届“点亮民族精英品牌”全国大学生创意大赛校园行活动于今年9月正式启动,至今已走进4所高校,分别与北京建筑大学、首都体育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和北京语言大学的同学们探讨了大学生创意就业的重要性以及民族品牌发展的现状和不足。从校园行现场和微信平台关注度来看,此次大赛受到了大学生们的广泛欢迎。  记者在活动现场了解到,大学生们都非常关注民
期刊
当前,“因为有你”中国首届“点亮民族精英品牌”全国大学生创意大赛已进入“走进20所、互动100所、推广1000所”校园宣传推广阶段,活动现场通过采访、问卷调查、视频录制、互动抽奖、微信洗照片等环节的设置,有效地调动了大学生对本次大赛的参与热情。同时,为秉持“塑造民族精英品牌、唤醒学生创新意识,传递社会正能量,树立时代新榜样”的办赛宗旨,更好地将“进取、创新、发展、共赢”的精神及理念根植到大学生群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