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丽:志同道合共促中匈发展

来源 :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bypig_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到匈牙利,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恐怕就是裴多菲、李斯特和邬达克。崇尚自由与爱情,拥有浪漫主义情怀的钢琴大师以及布满了复古色彩的各式建筑的匈牙利,是最早承认新中国的第一批国家之一。如今,两国建交已达65周年,《经济》记者专访了匈牙利驻华大使齐丽——一位在中国生活十余年的优雅女士。
  《经济》:您如何看待中匈两国在过去的65年里取得的外交成果?当前,中匈关系处在什么阶段?
  齐丽:两国最卓有成效的外交就是,在过去的65年里,无论国际社会发生何种深刻的变化,都未能撼动两国之间友谊与合作关系的平稳发展。即使在两国政府之间的纽带并非很紧密的时期,我们的文化交流和民间往来依然能克服艰难险阻、漂洋过海地继续着。这在国际社会上,是非常难得的。
  也正是这种平稳持续的外交关系,让2014年成为匈牙利与中国外交友好关系达到新高度的一年。仅仅这一年,两国高层频繁交流,达成不少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的共识。而我尤其想要强调,刚刚过去的这一年对匈牙利来说举足轻重。实际上,我们不仅要庆祝与中国正式建交65周年,还要与中东欧的一些国家庆祝加入欧盟10周年。之所以要同时提及这两个值得庆祝的事件,是因为它既是机缘巧合,又在情理之中。匈牙利与中国的合作离不开中国和欧盟的友好关系,而欧盟的存在也为中匈两国的发展提供了很多契机。作为最早承认新中国的国家之一,匈牙利现在已经拥有10年与中国、欧盟同时构筑合作框架的宝贵经验。而这一点,也是极其重要的外交成果。
  中国有个成语叫“志同道合”,这可以用来形容中匈两国的关系。以过去的65年为基础,相信两国在未来可以在更多的领域达成更成功的合作。
  《经济》:中匈建交65周年,经贸合作也取得了长足发展,您如何形容两国的经济合作关系?
  齐丽:全面快速发展,这是蹦入我脑海的第一个词。
  匈牙利一直是中国在欧洲区域的投资对象。两国的经济往来一直卓有成效,尤其是近些年。自从2010年匈牙利政府实施“向东开放”政策以来,很多领域诸如旅游、投资、贸易、金融等都见到了成效。在过去十年间,匈牙利对中国的出口额已经增长了十倍,而刚刚过去的一年是有史以来中国对匈牙利投资的最高点。值得关注的是,越来越多的中国投资者将匈牙利作为欧洲投资的“第一站”。而这些投资中,不乏高科技、高附加值的产品。
  我尤其想要说的是,两国的一些经济政策存在不谋而合的巧合:“向东开放”迎合了中国的“一带一路”政策。这种碰撞的结果就是“全面快速发展”,当前比较显著的一个成果就是中塞匈铁路合作项目。该项目预计投资总额为28.9亿美元,是对全长374公里、从贝尔格莱德到布达佩斯的已有铁路段进行更新换代。目前匈牙利的投资比例尚未确定,但匈牙利、塞尔维亚的铁路公司正在加紧制定具体的建设方案。建成后,匈塞铁路将成为中国产品到西欧最快捷、方便的运输路径。
  此外,这条铁路还会为其他的国际建设项目提供基础。去年12月,在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议上提出的中欧陆海快线正是匈塞铁路的升级版。
  《经济》:您在中国生活这些年感受到中国的哪些投资环境比较吸引匈牙利的投资者?相比之下,匈牙利的投资状况又是怎样的?
  齐丽:我以为,中国最吸引匈牙利投资者的是广阔无限的市场,而匈牙利当然也有很多让国外投资者跃跃欲试的理由。
  作为欧洲地区人均吸引外资额最高的国家之一,匈牙利具有许多得天独厚的条件。难以复制的先天地理位置不得不提。匈牙利在欧洲板块的正中心,不管是制造业还是服务业抑或物流业,通过匈牙利到达欧洲各个国家都极其便利,可以说,匈牙利就是整个欧洲的“中转站”。此外,匈牙利具有优良的基础设施和现成的工业用地以及工业园区,劳动力成本和质量在经过长期的发展后也达到了良好的平衡。匈牙利政府对海外投资提供多方面的优惠政策和友好的投资环境:比如现金补贴和税收减免。如果中国的企业去匈牙利直接投资建厂,会得到来自政府的厂房建设补贴和职工培训补贴。中国不少知名企业都在匈牙利直接投资,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设立在匈牙利的公司业务遍及整个欧洲市场。
  《经济》:匈牙利是唯一一个把中文纳入双语教学的欧洲国家。您个人如何看待汉语学习?文化的相互交流会为两国交往带来哪些影响呢?
  齐丽:我个人非常喜欢中文,年轻的时候就是从匈牙利公派到清华大学读中文系的。只是工作后,练习口语的时间变得很少,所以现在口语不如当初了,但是对中文的学习从未间断。而提到匈牙利本土,对汉语的喜爱和学习可以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匈牙利是一个只有1000万人口的小国家,却拥有教授汉语课程的学校共27所,涵盖了从初等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各个阶段。此外,我们还设立了4所孔子学院,提供中文、汉文化和传统中医药学的授课。在2014年11月,“中东欧汉语教学培训中心”在布达佩斯罗兰大学孔子学院正式挂牌成立,作为中国境外的第一个中文教师培训机构,它是绝无仅有的,这种创新模式将为中东欧16国培训本土的汉语教师。在专门的汉语教学机构之外,匈牙利的诸多大学本身也开设汉语课程。
  最初,匈牙利中匈双语学校的学生绝大多数都只是中国人,很少有匈牙利当地人光顾,可是现在,基本上可以对半分了。在匈牙利居住着不少中国人,他们在这里读书或者工作,因此,学习汉语,就不仅仅是帮助来自不同国家的人交流这样简单,而是提供了一个互相了解的平台。这种效果在经济领域非常明显——在一个热爱汉语的国家,中国企业的投资和发展更容易成功,也会更顺利。
  记者手记
  1月30日下午,我终于见到了心心念念的采访对象——匈牙利驻华大使齐丽女士。
  其实,早在采访前,我就从见过齐丽的同事那里了解过这位大使的很多信息,诸如身高让很多男生汗颜、中文好得不得了、大家闺秀的气质中又带着小家碧玉的羞赧等。因此,没见面以前实际上自己就充满了期待和幻想。然而,所有的形容都比不上亲见亲为。
  到了大使馆官邸,稍等片刻,齐丽女士就出现在会客室里。她一头时尚又干练的棕色短发,穿着黑色套装,身材修长,目测身高至少175cm。优雅地就坐后,她并没有急于开始采访,而是问我们是否第一次过来,有没有迷路。也许,这看上去只是寒暄,可是她用中文说出来,在我看来,已经足够迷人了。以至于,我都把正事忘在脑后,不断八卦她在中国的生活经历与趣事。
  她告诉我,在中国的十多年绝大多数时间都在北京,以至于有一次出差去上海,她甚至以一个地道的北京人的身份不习惯那个城市。她最喜欢的地方是中国云南,因为风景秀丽且奇特,她还喜欢很多中国小吃,比如炸酱面、煎饼和麻婆豆腐爱运动,超爱中文并且文言文学得不错。采访过后,齐丽还邀请我和同事作为贵宾参加当晚在朝阳SOHO举办的匈牙利音乐会。这一切不经意的发自内心的友好举动都让我感动,她大概就是这样把自己融入到了北京的日常生活,也是这样的真挚感情不断在努力地推动中匈两国的友好发展。
其他文献
个人账户为什么做不实?统筹层次为什么提不高?如何厘清养老保险与财政的关系?带着这3个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当务之急,《经济》记者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探讨在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这3个困局的解决之道。  做实个人账户为什么那么难?  《经济》:2000年我们就在辽宁开始试点做实个人账户。可是按照您的统计,个人账户空账额逐年走高,到2012年年底已经达到了2.6万亿元。有
期刊
2014年10月11日,由《经济》杂志社和中国长城学会共同主办的“中国梦之旅——长城魂”主题绘画大赛在中国长城艺术馆落下帷幕。  由中国美术家协会党组副书记、秘书长徐里,中国美术馆副馆长胡伟,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艺委会办公室主任丁杰,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协办公室主任刘健,中国美协理事、中国长城书画院执行副院长邹立颖组成的终评评委会,对入围终评的150幅作品根据其作品立意、专业技
期刊
由经济日报指导、《经济》杂志主办、天津市武清区承办的“因为有你”中国首届“点亮民族精英品牌”全国大学生创意大赛校园行活动于今年9月正式启动,至今已走进4所高校,分别与北京建筑大学、首都体育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和北京语言大学的同学们探讨了大学生创意就业的重要性以及民族品牌发展的现状和不足。从校园行现场和微信平台关注度来看,此次大赛受到了大学生们的广泛欢迎。  记者在活动现场了解到,大学生们都非常关注民
期刊
当前,“因为有你”中国首届“点亮民族精英品牌”全国大学生创意大赛已进入“走进20所、互动100所、推广1000所”校园宣传推广阶段,活动现场通过采访、问卷调查、视频录制、互动抽奖、微信洗照片等环节的设置,有效地调动了大学生对本次大赛的参与热情。同时,为秉持“塑造民族精英品牌、唤醒学生创新意识,传递社会正能量,树立时代新榜样”的办赛宗旨,更好地将“进取、创新、发展、共赢”的精神及理念根植到大学生群体
期刊
政府应该避免让高层的计划与底层实施出现中空  发展智慧城市,无论是对新加坡还是对其他地方而言,都是一段很长的路,但无论是发展交通、医疗还是其他领域的智慧化,其目的都是改善人们的生活,让人们能够体会到更多的舒适与便利,因此我们开展工作的基础应该是以人为本。  具体到某一个项目而言,我们可以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来解决当前城市存在的问题,这就是一种智慧的方式。以公交方面为例,如果等车的乘客能够收到公交车到
期刊
起航(北纬70°东经33°)  醒来,已是凌晨三点,窗外还是白昼。  安静的街道上,鲜有车辆穿梭,沿街的店铺早已关门,偶尔还能见到三两个人蹲在小酒吧门口抽烟。第一次在大白天体验“夜生活”,感觉新鲜极了。  心里有了期待的事情,时间就过得飞快。约定的酒店大厅里,陆陆续续走进戴着统一标识的人们:一名俄罗斯女探险队员,三名从莫斯科飞来的俄国乘客,随船的中国摄影师咸老师,先前在机场碰见的金马。当然,还有我
期刊
国家外管局9月30日宣布在银行间外汇市场开展人民币对欧元直接交易,人民币与欧元至此可直接兑换,不必借助于中介货币。英国随即兑现9月12日的决定,于10月14日成功发行30亿元以人民币计价的国债,此举成为全球范围内首个中国以外的国家发行的以人民币计价的国债,发行规模在非中国发行的人民币债券中最大。  一场“人民币热”正在欧洲盛行。李克强总理10月的欧洲之行涉及人民币的货币合作协议内容主要包括:德方欢
期刊
上期,本刊以《政府放权,绣球抛给商会》就政府机构改革职能转移外出,商会作为社会组织如何承接进行了讨论。商会承接政府职能转移只是商会功能的一项,而商会自身能力建设在新时期正发生着改变或转型。广东省作为社会组织改革创新试验点,走在了全国前列。本期《商会论道》邀请有着商协会领导15年经验的广东高科技产业商会执行会长兼秘书长王理宗就“互联网时代下商会如何生存”等话题进行探究。  商会是一个信息交流和沟通的
期刊
黑色的墨汁在大师们的笔下或化身为茂密的森林,或晕散为重叠的山峦,一边保持着自己的高傲节操,一边“哪里需要哪里搬”……笔触斗转间,一幅幅近看得见树木、小溪,远看得见夕阳、峰峦的写实主义山间景色,一幅幅让人初看眼花缭乱、茫然不知所措的抽象主义作品跃然纸上。  他们说“这代表我的祝愿和希冀”;他们说“有一种酣畅淋漓之感”;他们说“我们的未来将在这里起航”……  这是2015年9月12日上午10点到12点
期刊
一个百年老号如何成为影响全球的品牌企业?正值兄弟(中国)商业有限公司成立十年之际,记者在与公司董事、总经理尹炳新的交流中,透过他的这几句“干货”寻到了答案——Brother全球宪章,由此成为受各利益相关方信赖的企业。  百年前的三个信条  日本兄弟(Brother)工业株式会社于1908年起源于日本。如今以生产销售打印办公设备闻名全球,尹炳新说,公司起初却是以缝纫机起家。  兄弟工业的历史,从安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