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出来的精彩

来源 :中学英语之友·初三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eha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磨”者,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谓之“研也”。
  “磨”——意味着思想的碰撞和融合,意味着经历反复的修炼和打造,意味着长期的积淀和等待,意味着不断深入的体验和感悟,意味着反复的推敲和揣摩。它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积累过程。它是减少课堂浪费、无效教学的好方法。在多次的“磨课”过程中,我对把握教材深度的必要性、问题情境的有效性、选择学习方式的方向性等有了更深的感悟。
  案例:牛津小学英语4B Unit 8 Part B and C
  一、教学内容:《牛津小学英语》4B Unit 8 Part B and C
  二、教学目标:1.能听懂、会说、读、拼写单词a chair, a blackboard, a picture, a bookcase, a computer, a music room, a playground, an office; 2.能听懂、会说、读、写句型 There’s a/There are some… 3. 熟悉歌曲《 In the classroom 》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能听懂、会说、读、拼写单词a chair, a blackboard, a picture, a bookcase, a computer, a music room, a playground, an office;2.能听懂、会说,会读,会写句型 There’s a/There are some…, 并体会两者之间的区别。
  教学设计示例:
  Step1. Warming up
  Good morning, boys and girls. How are you today? Let’s listen to the English song “What’s in the classroom”, OK?
  Step 2. Revision
  利用实物复习学习用品pen, pencil, schoolbag, ruler, book等。
  Step 3. New sentences
  首先,教师拿出一个书包并让学生注意到其中的一本书,问“What’s in the schoolbag?”并引导学生说:“There is a book.”然后利用其他单个文具用品操练句型。其次,教师出示两本书放入书包并问“What’s in the schoolbag?”并引导学生答:“There’re two books.”教师再多放一些书,并问“What is in the schoolbag?”此时学生不清楚有几本书,教师就引导学生说“There’re some books.”并就此将新句型呈现在黑板上,领读几遍。最后,让学生利用自己身边的物品如文具并以小组形式操练句型,然后让几个小组出来展示。
  Step4. New words
  Let’s play a game!
  T: What’s in the schoolbag?
  S1: There’re some pictures.
  T: What’s in the picture?
  S2: There’s a computer.
  T: What’s in the computer?
  S3: There’s a school.
  T: What’s in the school?
  S4: There’s a music room/an office/a playground/a classroom.
  T: What’s in the classroom?
  S5: There’s a blackboardookcase. There’re some chairs/pictures/…
  通过猜迷游戏引入生词:教师把几张画有椅子、黑板、电脑、书橱、教室的图片放入书包,对话引出单词picture,再通过问“What’s in the picture?”引入单词computer,由句型What’s in the computer?引出其它几个单词。
  Step 5. Practice
  1.听录音并模仿跟读
  2.分别以“开火车”、“看口型猜单词”、“比赛拼字母卡片”“我是造句大王”等游戏巩固单词和句型。
  Step 6. Consolidation
  课件呈现一些图片如盒子里有各种水果、教室里有各种教学设备、学校里有各种教学场所等等,让学生选择喜欢的话题结合所学单词与句型发挥创造力编对话并写在本子上。如“What’s in the…?” There’s a/an…/There’re some… 选取几个好的写在黑板上便于效仿。
  Step7. Homework
  1.Copy the new words four times and read them follow the tape.
  2.Finish part C and make dialogues with your partners.
  这样的教学设计,得到了较高的教学评价:
  教师1:教学环节比较完整,听英语歌曲,活跃气氛,缓释紧张情绪,将学生带入英语课堂。通过这首歌曲的学习,渗透本课的句型“What’s in the classroom?”,可以让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进入到本课的学习。教师2:通过观察各种身边实物,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将新旧知识联系渗透。教师3:从教学设计看,吸取了教师们的建议,枯燥的单词学习后换用课件猜谜的方式教授课堂上见不到的单词,充分利用课件色彩丰富,形象生动新鲜,调动学生的无意注意,并使其向有意注意转化。提高课堂效率。并且也注意到让学生在句子中运用所学的语言,做到了词不离句,句不离篇。教师4:学生自主操练到位且对于There’s和There’re的区别问题区分得比较清晰,为后面的教学作了良好的铺垫。教师5:从课堂效果看,孩子们对新知识的掌握比较好,课堂气氛较活跃,学生们都比较忙,忙着参与游戏,忙着回答问题,参与课堂学习,忙而不乱。教师6:通过一系列有意义的操练后,教师有选择性地提供大量的其他词汇,学生自主选择使用,在和组内成员的讨论中相互学习,合作完成任务 不仅没有仅局限于书本教学,且又做到了联系生活学英语……。
  曾有人这样说:“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之后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之后就能产生许多种思想。”就是在一个个这样的教学案例中,每个教师找出自己的亮点与不足,其他教师亮出自己的观点,进行思维的碰撞,互相反思,总结经验,从而形成一节节更具活力,更具效益的课。
其他文献
生活即语文.立体化语文教学资源的开发触角,就是要伸向广阔的生活和社会,从中寻求语文学习的素材,筛选语文学习的有效资源,使之成为学生语文素养成长的养料之一.生活是丰富多
中药药剂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和合理应用等内容的一门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是中药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中药学
写作,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的综合性体现,也是衡量学生语文素质的重要标志.但是,事到如今,学生不会写作文以至于怕写作文,仍然是作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据本
期刊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新课程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初中语文教学得到了人们的重视,为了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文化素养,作文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占据重要地位。那么教师在初中语
【文题设计】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我们的成熟是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对美好的追求,一是对残缺的接纳。  (1)这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感受和思考?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2)角度自选。(3)立意自定。(4)标题自拟。(5)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导引】  本道作文题审题立意最重要的是要理解“对美好的追求”、“对残缺的接纳”这两个短语的含义。  对美好的追求:是指生活态度要健
运用CNKI博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检索,对265篇发表于2010年至2014年的与《伤寒论》相关的中医临床基础专业研究生论文进行选题分析.发现选题主要包括:名家学术思想、病证分析、
由于小学生年龄幼小,接触的语文知识有限,因此在对文本或者文章进行阅读的时候总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这些表现的主要原因就是阅读能力的不足.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培
记不住单词、说话错误百出,甚至不敢开口说,这是许多学生怕英语的症结。有些学生和家长也问过我:怎样才能学好英语?有没有捷径?我以前都回答:多读、多听。而现在我却多了一个答案:让英语课堂教学生活化,将生活引入英语教学。这也是学好英语的一个好办法。那么,怎样才能实现“生活”与“英语教学”这两者之间的互动呢?下面我将从两大方面谈一些看法。  第一,英语课堂教学要实现生活化。  美国教育家毕特指出:“生活的
[教学案例]星期三上午第三节思品课,我因参加防“非典”会议迟到约1分钟.当我快步走进六(1)班教室时,眼前的情景着实吓我一跳--教室里静的出奇,全体同学肃然而立,俨然一付默
国学经典展现了古人的思想和智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若能引导学生诵读经典,则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教师在指导学生诵读经典,时要坚持鼓励性原则、差异性原则、模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