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现状及对策

来源 :安徽农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zhoucum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加强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对于农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农业经济的不断转型发展以及农业经济效益的不断提升等事关农业生产的诸多方面都具有积极作用与重大意义。但目前,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还不是十分健全,在实际运行中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不断加强农业技术推广规划工作、加大农业技术推广投入力度以及强化技术推广人员的素质培训等,以确保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有序进行。
  关键词: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现状;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1)19-0006-02
  1 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现状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发展可分为恢复发展阶段(1978—1990年)、高速发展阶段(1991—2000年)、多元化发展阶段(2001—2011年)和融合发展阶段(2012年以后)(表1)。据农业部统计,截至到2016年,我国渔业推广、种植业推广、农机化推广与畜牧兽医推广这4个系统共成立了约79000个推广机构,推广机构的数量从上到下逐级递增,省级推广机构260个、市级推广机构2400多个、县级推广机构19600个、乡镇级推广机构56800个,各级推广机构数量的占比依次为(从省级到乡镇级)0.33%、3%、24.81%、71.90%。其中种植业推广机构约为25291个、畜牧兽医推广机构22162个、渔业推广机构4333个、农机化推广机构7696个。由此可见,我国的农技推广机构中,县级和乡镇级占绝大部分,而在推广技术方面,种植业和畜牧业的技术推广力量较为强大。
  2 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问题
  2.1 各方配合不紧密 现代化的农业生产紧紧围绕着农业技术开展相应的工作,而在农业技术以体系化的方式进行推广过程中,需要政府、农户和企业等各方通力配合才能更好地运作,但在实际工作中多方并没有紧密配合起来。一方面,负责推广工作的部门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不够重视,投入也相对较少,使得推广工作不够深入、扎实,没有找到切入点。另一方面,一些部门在主观上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存在偏见,认为投入与见效不呈正比,且推广成本较高,加之有限的推廣经费以及地域、设备等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使得其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积极性一直较为低迷。
  2.2 管理体制不健全 现阶段,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相应的科学合理的法规政策还未形成,没有明确相应的管理权限,在机构性质以及管辖归属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比如乡镇农机推广站主要由乡镇政府负责管辖,而农业局主要负责业务指导。另外,很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社会志愿服务等多方进行工作介入的机制还不够健全。一些单位的标准化建设水平相对不足、工作方式与内容单一、考核标准较为陈旧等都使得无法对其推广效果进行相对科学的评定。
  2.3 技术人员专业综合素质不高 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相应工作主要由乡镇政府进行规划,日常工作压力较大。部分区域尚未施行竞聘上岗制度,使得其人员流转的范围也相对较窄。人员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学历与能力俱佳并极富创新力的专业人才更是少之又少。培训方式较为单一,机会也不多,导致无法切实有效地提高相应的技能水准。尽管有些区域采取了相应的考核制度,但一些不够规范、严谨以及细致等考核问题仍未消除,其专业化的综合素质还有待提升。推广队伍的编制也存在着较为复杂的问题,对于推广队伍的整体稳定性具有很大影响。
  3 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对策
  3.1 加强农业技术推广规划工作 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不能一蹴而就,而是一项长期进行的科学有序工作,在实际开展过程中要综合考量地方农业基础、经济项目以及人口素质等多个方面,进而形成更为综合客观的农业技术推广规划工作。在此过程中,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开展中的责任分工要进行相应的明确与规划,使其工作机制更加标准化,进而更加高效、高质地完成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另外,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有效开展也离不开政府的重视与支持,因此要认真严谨地落实国家出台的政策法规;考虑到其推广工作的长期性,有必要制定不同阶段中的重点任务;借助移动客户端进行更为适时与智能化的技术交流,不断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
  3.2 加大农业技术推广投入力度 把农业技术推广的资金需求规划到相应的财政体系中,每年根据不同区域的不同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拨款,进而提升农业技术推广能效。加大农业技术推广所需的设备与设施等的配置力度,尤其是在一线进行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人员,要在最大程度上满足其在安全与技术等设备上的需求。采取市场化的人事考核方式进行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分配工作;借助志愿者服务平台招募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在不断完善的志愿者推广体系中更好地开展相应的工作。
  3.3 加强技术推广人员的素质培训 为了更好地确保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合理科学与持续稳定,势必要强化推广人员的专业素质,加强推广人员相应的素质培训,整合从业人员以小组形式进行流动的区域推广工作。与此同时,灵活运用相应的人才招聘制度,合理配置水平较高的专业人才,最大程度上确保其能在其位、谋其政,针对性地对各类新型农业项目进行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此外,大力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借助微课等方式推动其进行相应的业务学习,与各大院校的专业导师建立合作,为培养专业水平更高的人才开辟道路。尽可能细化各项推广指标上的考核,通过绩效激励的方式鼓励广大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积极投入其中,努力提升工作效率,进而更好更高效地满足其相应的现实需求。
  4 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对于农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农业经济的不断转型发展以及农业经济效益的不断提升等事关农业生产的诸多方面都极具积极作用与重大意义。但目前,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还不是十分健全,在实际运行中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不断加强农业技术推广规划工作、加大农业技术推广投入力度以及强化技术推广人员的素质培训等,以确保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有序进行。
  参考文献
  [1]曾园义.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有效对策分析[J].种子科技,2020,38(21):137-138.
  [2]谭丽,单淑玲,毛羽.试论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对策[J].农家参谋,2020(10):38.
  [3]冯艳茹.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种子科技,2020,38(07):84-85.
  (责编:徐世红)
其他文献
摘 要:利用富集培养法,从北方寒区施用阿特拉津的玉米地土壤中,分离出1株阿特拉津高效降解菌GH1,结合其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将菌株GH1初步鉴定为产脲节杆菌(Paenarthrobacter ureafaciens)。菌株GH1在36h内能完全降解100mg/L的阿特拉津,这为北方寒区特定环境中阿特拉津的修复提供了良好的菌株资源。  关键词:阿特拉津;生物降解;16S
摘 要:安徽淮北平原年平均气温15℃左右,无霜期210d,年降水量900mm,常见土壤类型为沙土和盐渍土,林业生产大部分是农田林网和四旁绿化,适合种植杨树。该文从良种壮苗、苗木培育、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淮北平原杨树高效栽培技术,以期为提升淮北地区杨树栽培水平提供参考。  关键词:杨树;栽培技术;淮北平原  中图分类号 S792.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1)
摘 要:为探索贵州毕节烟区烟叶适宜的移栽方式,设置杯罩井窖式移栽、地膜井窖式移栽和免地膜漏斗式移栽3个处理,分析其对烤烟的生长发育和产质量的影响。結果表明:处理3(免地膜漏斗式移栽)叶片干物质积累速率移栽后15~35d和移栽后75d至采毕均以漏斗式移栽最高,分别为0.86g/d、1.38g/d,产值、上等烟比例、上中等烟比例和均价最高,分别为52089.0元/hm2、53.6%、85.6%和22.
摘 要:为探索烟草免地膜漏斗式移栽适宜的施肥方法,特进行了移栽后不同天数基肥条施、穴施的大田试验,分析不同处理对烤烟农艺性状、干物质积累、经济性状以及内在化学成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3(基肥条施,移栽后35d追肥)烤烟的农艺性状综合表现好,干物质积累量多,内在化学成分协调性好,且产值、上等烟比例和均价最高,分别达52120.5元/hm2、47.5%、21.04元/kg。  关键词:烤烟;漏斗
摘 要:为了丰富城市的园林景观,营建四季常绿、鲜花怒放的缀花草坪,设计了“马蹄金+猫爪草+夏天无+剪刀股”“马蹄金+老鸦瓣+蒲公英”“马蹄金+紫花地丁+夏枯草”等10个组合。并对马蹄金缀花草坪的建植管理技术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从选址、除草、整坪、播种到养护管理的一系列技术方案,应用液压喷播机播种、整坪前灭生性除草剂除草、生长期选择性除草剂除草、合理施肥、适时修剪间苗、针对性开展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
摘 要:皖槐1号刺槐是安徽省林科院发现的自然杂交优良单株,经多次反复测定和区域试验,优选出速生新品种。其侧根发达,能形成根网,有效防止水土流失和防风固沙,可以很好地应用于西北和沿海防护林建设;具有速生、干直、材质优良的特性,是园林绿化、国家储备林建设的优选树种。该文介绍了皖槐1号刺槐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小根段扦插育苗技术,以期为皖槐1号良种刺槐的应用推广提供参考。  关键词:皖槐1号;刺槐;生物学特性
摘 要:小麦栽培技术的更新对于保证小麦高产稳产至关重要。立体匀播作为一种新型栽培技术,具有高产、高效、节约成本等优势。该文探讨了小麦立體匀播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的特点及对小麦光合生产和产量形成的影响,并指出了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及方向,以期为丰富小麦栽培理论提供依据。  关键词:小麦;立体匀播;光合生产;产量形成  中图分类号 S5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1)1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逐渐加快以及人们对林业在生态环境保护中重要作用认识的不断深入,市场上对优质林木种苗的需求越来越大,林木种苗市场得到快速发展。该文分析了榆林市林木种苗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如苗木质量监督检验未实现全覆盖、种苗供给量过大、种苗质量整体不高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科学规划、加强技术培训、加大对乡土树种的开发和利用等措施,以期为提高榆林市林木种苗生产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林
摘 要:该文介绍了郎溪县涛城镇养殖业产业扶贫的现状及特点,分析了养殖业产业扶贫中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围绕如何提升养殖业产业扶贫,促进贫困户增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养殖业;产业扶贫;现状;问题;对策;郎溪县涛城镇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1)19-0075-02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开发工作战略部署和精准脱贫帮扶工作,进一
摘 要:为改善商洛烟区土壤肥力,促进烤烟生长发育,开展了微生物不同菌剂与不同施用量双因素大田试验,对烤烟植物学性状和农艺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巨大芽孢杆菌和复合菌剂的低水平处理(A1、C1和C2)的植物学性状相对较优;(2)B4处理株高最高,平均为129.7cm,比对照高12.8%,适量应用微生物菌剂对烟株生长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3)烤烟茎围B1最大为13.9cm,与对照相比增加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