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提高林木种苗生产质量的有效措施

来源 :安徽农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73959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逐渐加快以及人们对林业在生态环境保护中重要作用认识的不断深入,市场上对优质林木种苗的需求越来越大,林木种苗市场得到快速发展。该文分析了榆林市林木种苗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如苗木质量监督检验未实现全覆盖、种苗供给量过大、种苗质量整体不高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科学规划、加强技术培训、加大对乡土树种的开发和利用等措施,以期为提高榆林市林木种苗生产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林木种苗;质量;措施;榆林市
  中图分类号 F30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1)19-0052-02
  在林业的可持续建设中,林木种苗的质量发挥着关键性作用,不仅对林业产业未来的发展有关,还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林业的经济效益[1]。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林业的发展对林木种苗质量的要求更高,在数量、多样性、品质上均有更高的要求。因此,林业发展要重视种苗的发展,需要林业部门投入更多的资金及技术支撑[2]。榆林市地处陕西省最北部,近年来,当地积极推进林木种苗产业发展,在种苗的育苗技术、数量、品质、品种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20年榆林市林木种苗育苗面积5842hm2左右,种苗总产量6亿株左右,种类主要为樟子松、油松、侧柏、沙地柏等。虽然榆林市林木种苗产业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整体基础相对比较薄弱,种苗质量整体水平不高。
  1 榆林市林木种苗生产存在的问题
  1.1 苗木质量监督检验未实现全覆盖 目前,榆林市林木种苗的监督管理还有空白地带。林业系统中的一些工程所用的种苗一般都会经过检验程序,而其他系统中用到的林木种苗一般不会经过专业部门的相关检验检疫程序,导致种苗管理比较混乱,整体质量水平堪忧,给当地生态环境建设及林业可持续发展造成的损失无法估量[3]。
  1.2 种苗供给量过大而积压 榆林市林木种苗生产未提前根据市场需求作出科学的调研预测,规划缺乏合理性,在前几年种苗市场巨大的经济效益带动下,盲目跟风现象明显,整体供给量大于市场需求量,导致苗木积压现象严重,且积压品种过于单一、结构失衡等,缺乏大规格的绿化苗木。以榆林市主要的育苗树种樟子松为例,2020年苗木育苗面积5842hm2、总产量6亿株左右,其中樟子松的育苗面积就达到2610hm2(在总育苗面积中占比44.68%),产量9200万株(占全市总苗木产量的15%),且以2011—2013年培育的苗木为主,规格相近,而榆林市平均每年对樟子松种苗的需求量不到1000万株,供给远远大于需求,导致大量积压。
  1.3 种苗质量整体不高 很多部门及人员质量意识不强、不太重视林木种苗的质量管理,市场上整体存在大规格苗木紧缺、小规格苗木数量过剩的情况[3]。在扶持政策缺乏、资金不足的情况下,林木种苗生产中还存在无证经营等现象,重数量、轻品质,导致一些品质低劣、有病虫害的种苗被应用到林业造林或园林绿化中,影响了后续苗木的成活,或者即使能够成活也是长势参差不齐,影响林分生态、绿化效果的发挥。
  1.4 法规建设尚不完善 目前,我国在林木种苗市场管理方面的法规建设整体上不完善,管理上较为混乱,约束作用不强,导致质量监管不到位、技术手段落后等,影响到林木种苗的规模化、集约化生产,且服务体系建设相对缺乏,组织化水平不高,难以保证林木种苗质量,对林木种苗产业的稳定发展不利。
  1.5 生产技术水平相对偏低 目前,榆林市的林木种苗生产人员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技术过硬的高素质人才相对缺乏,需要加大对高素质技术人员队伍的建设。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林木种苗生产技术人员参加新技能学习培训的机会不多,因此其知识结构无法及时更新、技术水平无法有效提高,培育出的林木种苗质量也难以得到保证。目前,榆林市林木种苗质量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即为良种化程度不高、标准化实施力度不够[3-4]。
  2 提高林木种苗质量的应对措施
  2.1 结合市场需求,科学规划 在造林总体规划的指导下,提前掌握当年的造林任务及市场上对林木种苗的需求量,在此基础上加大林木种苗生产企业与相关设计单位的沟通合作,针对现有的林木种苗类型、苗木规格等科学规划设计当年的苗木生产计划。先由林业部门与林木种苗生产单位根据需求量签订好订单,之后林木种苗生产单位再按照需求进行种苗培育,确保生产与市场需求充分衔接,避免出现苗木供求不平衡现象;尤其是一些绿化造林工程,需要大规格优质林木种苗,可提前针对性、选择性地进行培育,推行订单生产。
  2.2 加强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培育优质种苗技术水平 定期或不定期以讲座、现场指导等方式邀请专家、学者对林木种苗技术人员进行培训,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每年安排一些技术人员到外地考察、学习其他区域在林木种苗质量管理方面的经验及新技术,以此不断提高技术人员的能力,为培育优质林木种苗提供技术及人员方面的保障[4]。
  2.3 加大对乡土树种的开发及利用 榆林市当地林木种质资源非常丰富,具有当地沙区、黄土丘陵区域的特点,应对这些种质资源开展全面调查,并逐渐形成具有当地特色的林木种质资源数据库。结合种质资源调查资料,制定科学的林木种质资源保护措施,加大对特色种质资源库的建设及完善,并对其中的重点保护资源建立起动态监测保护制度。
  乡土树种的抗逆能力强,适应能力强,栽植后成活率高,而管护成本相对更低,因此要重视对榆林市当地乡土树种的选育,因地制宜挖掘出优质苗木,并加大良种选育力度,推广标准化、集约化育苗生产,不断提高林木种苗培育的现代化水平[4-5]。充分发挥榆林市的资源优势,并在此基础上加大林木种苗新品种的引进力度,以进一步实现苗木类型的多样化,提高其在种苗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榆林市的气候干旱、土壤瘠薄,应结合市场需求,选育出抗旱能力强、抗瘠薄土壤的生态树种,包括文冠果、长柄扁桃等,可大大提高培育出的林木种苗质量。针对现有长势不佳的林木种苗品种,可从外地引入适合在当地培育的新品种,以逐渐对现有树种进行更换,实现林木种苗的优良化及多样化。
  2.4 加大资金和技术投入,推动种苗标准化生产 加大资金和技术投入,提高育苗环节的技术含量,为林业成果向实际生产转化创造良好条件。对于近年实践应用效果很好的营养钵育苗技术、组培育苗技术等,可加大推广力度。对于有条件的企业,政府可在政策及贷款方面给予倾斜,促使其在育苗基础设施(包括道路、水电、育苗设施等)、机械化经营设备等方面不断升级完善,并加强与科研院所的沟通合作,积极进行育苗新技术的研究探讨[5]。结合目前榆林市林木种苗生产的实际需求,尽快对当前主要的苗木类型制订出苗木质量分级地方标准,为林木种苗的标准化生产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田习财,史万光.提高林木种苗生产质量的有效措施探究[J].种子科技,2021(3):99-100.
  [2]蒋清志.提高林木种苗生产质量的措施探究[J].农家参谋,2018(8):20.
  [3]刘春梅.浅析提高林木种苗质量的措施[J].南方农业,2018,12(35):37,39.
  [4]卢文国,梁伟,彭宸.林木种苗高质量生产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J].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20(11):38-39.
  [5]叶伟,姬慧霞.榆林市林木種苗生产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与对策[J].陕西林业科技,2021,49(1):109-112.
  (责编:徐世红)
其他文献
自十六届五中全会确立美丽乡村建设目标以来,我国对村落规划建设的重视程度逐年上升,加之城镇居民回归自然传统村落的愿望日益强烈,传统村落的开发与保护逐渐成为热点问题。新型旅游资源的开发,需要打造具有自然和谐、舒适闲散、文化传承等特点的村落植物景观。在未来的传统村落建设过程中,需要考虑将植物群落为纽带,力求延续村落乡土地域价值,充分发挥经济社会效益,与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该文从植物景观的作用与价值方面,对苏州传统村落建设提出适合当地环境、充分体现特色并尊重历史文化的植物种类和景观配置模式,以期为美丽乡村建设的植
摘 要:该文结合宿州市创建文明城市过程中城区园林绿地养护管理的基本经验、成效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文明城市创建背景下,城区园林绿化养护管理要坚持正确的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理念、对标文明城市创建要求重点开展5项专项行动、有针对性改进养护技术和管理手段,以期为宿州市文明城市创建及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文明城市创建视角;宿州市  中图分类号 S731.2 文献标识码 A
目的 研究冠状动脉造影发现的起源于左冠状动脉窦的右冠状动脉(RCA)的特点及临床表现,分析其开口类型、走行路径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4年1月—2019年10月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周浦医院心内科临床诊断为冠心病、并行冠状动脉造影及冠状动脉支架介入治疗(PCI)的病人12000例,筛选出左冠状动脉窦开口的右冠状动脉(RCAOFLCS)病例70例,分析其临床表现,右冠状动脉开口走形类型及发生冠心病的特点.结果 RCAOFLCS发生率为0.58%(70/12000);RCA单独开口于左冠状动脉窦、左右冠状动脉
摘 要:利用富集培养法,从北方寒区施用阿特拉津的玉米地土壤中,分离出1株阿特拉津高效降解菌GH1,结合其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将菌株GH1初步鉴定为产脲节杆菌(Paenarthrobacter ureafaciens)。菌株GH1在36h内能完全降解100mg/L的阿特拉津,这为北方寒区特定环境中阿特拉津的修复提供了良好的菌株资源。  关键词:阿特拉津;生物降解;16S
摘 要:安徽淮北平原年平均气温15℃左右,无霜期210d,年降水量900mm,常见土壤类型为沙土和盐渍土,林业生产大部分是农田林网和四旁绿化,适合种植杨树。该文从良种壮苗、苗木培育、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淮北平原杨树高效栽培技术,以期为提升淮北地区杨树栽培水平提供参考。  关键词:杨树;栽培技术;淮北平原  中图分类号 S792.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1)
摘 要:为探索贵州毕节烟区烟叶适宜的移栽方式,设置杯罩井窖式移栽、地膜井窖式移栽和免地膜漏斗式移栽3个处理,分析其对烤烟的生长发育和产质量的影响。結果表明:处理3(免地膜漏斗式移栽)叶片干物质积累速率移栽后15~35d和移栽后75d至采毕均以漏斗式移栽最高,分别为0.86g/d、1.38g/d,产值、上等烟比例、上中等烟比例和均价最高,分别为52089.0元/hm2、53.6%、85.6%和22.
摘 要:为探索烟草免地膜漏斗式移栽适宜的施肥方法,特进行了移栽后不同天数基肥条施、穴施的大田试验,分析不同处理对烤烟农艺性状、干物质积累、经济性状以及内在化学成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3(基肥条施,移栽后35d追肥)烤烟的农艺性状综合表现好,干物质积累量多,内在化学成分协调性好,且产值、上等烟比例和均价最高,分别达52120.5元/hm2、47.5%、21.04元/kg。  关键词:烤烟;漏斗
摘 要:为了丰富城市的园林景观,营建四季常绿、鲜花怒放的缀花草坪,设计了“马蹄金+猫爪草+夏天无+剪刀股”“马蹄金+老鸦瓣+蒲公英”“马蹄金+紫花地丁+夏枯草”等10个组合。并对马蹄金缀花草坪的建植管理技术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从选址、除草、整坪、播种到养护管理的一系列技术方案,应用液压喷播机播种、整坪前灭生性除草剂除草、生长期选择性除草剂除草、合理施肥、适时修剪间苗、针对性开展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
摘 要:皖槐1号刺槐是安徽省林科院发现的自然杂交优良单株,经多次反复测定和区域试验,优选出速生新品种。其侧根发达,能形成根网,有效防止水土流失和防风固沙,可以很好地应用于西北和沿海防护林建设;具有速生、干直、材质优良的特性,是园林绿化、国家储备林建设的优选树种。该文介绍了皖槐1号刺槐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小根段扦插育苗技术,以期为皖槐1号良种刺槐的应用推广提供参考。  关键词:皖槐1号;刺槐;生物学特性
摘 要:小麦栽培技术的更新对于保证小麦高产稳产至关重要。立体匀播作为一种新型栽培技术,具有高产、高效、节约成本等优势。该文探讨了小麦立體匀播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的特点及对小麦光合生产和产量形成的影响,并指出了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及方向,以期为丰富小麦栽培理论提供依据。  关键词:小麦;立体匀播;光合生产;产量形成  中图分类号 S5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