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教育研究》2014·01A要目

来源 :江苏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fang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贺 斌 慕课:本质、现状及其展望
  邵朝友 国际经合组织公民关键能力的建置及启示
  尚正永 王聿涛 卢晓旭
  江苏省教育发展水平区域差异的定量评价
  崔美虹 县域教育共同体的文化考察与重构
  吴永君 学校共同体建设:推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张怀明 初中数学教师学科教学知识形成的个案研究
  季春华 严亚雄
  太阳比灯照得远:在专业自由中实现整体性发展
  周 婷 为了“每一个”的小班学习文化
  胡金平 解析叶圣陶以生活为旨归的三个教育命题
  刘久成 郭兆明
  苏中地区农村小学教育科研负责人角色认同的调查研究
  汪树林 数学教育:在哲学思想牵引下自由呼吸
  李家君 关于赣榆县中小学课程基地建设的观察与思考
  许建国 区域推进:精品课题建设的站位与行动
  周英俊 初中教育科研发展的现状研究
  李 勤 从言语接受走向言语表达
  王海峰 情境自觉:小学情境数学的应然追求
  蒋敏杰 放缓节奏,等待数学成长
  徐美娟 初读:打好阅读教学的第一根基桩
其他文献
摘要:政府、行业企业、德国职教集团以及学校为主体的“四位一体”现代学徒制的实施,提高了师资水平及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了人才就业能力,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经济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该模式尚有改进之处。  关键词:“四位一体”现代学徒制;实施;成效;不足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5)06-0058-04  现代学徒制是对传统学徒制的传承与发展,它以
摘要:职业教育应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培养企业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中等职业学校在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同时,应大力开展校企合作。“校中厂”和“厂中校”是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中职学校;双任双进;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5)06C-0073-04  根据地方经济建设需要,培养行业企业需要
时常听到一些老师在抱怨,抱怨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课堂上老师提问时,班里的学生思维反应迟钝、答非所问,更有甚者还会冒出一些怪异的想法,搞得老师措手不及。不知我们的老师在抱怨的同时,有没有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是学生真的“差”,还是另有原因?有人说,课堂的实质是交往。在师生之间的交流中,教师的提问是桥梁。好的提问,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激活学生的思维,引领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好的提问,更需要教师做有心
摘要:南京幼儿高等师范学校是一所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的学校,在教学团队建设方面有自己鲜明的特色和丰富的经验。  关键词:英语学科;优秀教学团队;特色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4)01-0067-02  南京幼儿高等师范学校(以下简称南京幼师)根据英语教学团队青年教师多、分布专业广、教师勤奋严谨的特点,精心打造优秀教学团队。  确立目标
摘要:对江苏省无锡立信中等专业学校信息化建设进行现状分析,并以该校为例,提出中等职业学校教育信息化平台建设的目标、思路,技术规范,总体架构、建设内容和建设策略。  关键词:中职学校;教育信息化平台;建设;架构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4)09-0063-03  一、学校教育信息化平台建设现状  江苏省无锡立信中等专业学校(以下简称“无锡
摘要:采用适当的ESP词汇教学方法能激发学生ESP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ESP学习能力。生化制药技术专业ESP词汇具有专业词汇量巨大、新词汇多、单词长且结构复杂等特点。ESP词汇教学可采用分类法、归类法、对比法等,促进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教学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基础水平和具体教学内容灵活多变地选用不同的词汇教学模式,帮助学生轻松快速地记忆、掌握和应用ESP词汇。  关键词:高职院校;生化制药技术
摘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成为国家的发展导向,高职院校应该主动适应形势,进行新的角色转换:开放办学生产创新机制,营造氛围培育众创文化,搭建众创平台汇集大众才智,参与众创实践提升自身竞争力。  关键词:众创空间;大众创新;万众创业;高职院校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5)10C-0060-04  众创的本义是创新机制的民主化,目的是加快创新人才培
成尚荣 真正知道那些“通过考试无法知道的”  杨九俊 用高尚的价值观照亮校园  曹月红 只因我们在一起  张康桥 朝向建构爱与学习的共同体  朱志平 中小学生成性教学区域推进研究  卢佳芬 玩出一片天  张洪洪 童话的“深”与“浅”  吉宇益 等  童话:蒙养之维C  张学青 让童话成为童话  陈国安 让童话成为课程  王兆平 追寻共同的发展  盛伟华 科研方法:让课题研究更具品位与价值  姚姝颖
2014年4月14至15日,由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本刊特约记者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研究所组织的第二期江苏职业教育文化寻宝主题教研会——“张謇职业教育思想研究”在南通举行。江苏各市职教教研机构负责人一行二十余人参加了本次文化寻宝活动,追寻张謇足迹,现场体会张謇职教思想的当代传承,受益良多。集张謇职教思想的学术研究、思想宣传、文化建设、素质教育、遗产传习于一体。  与会专家和代表首先汇聚在南通纺织职业技
摘要:十年课程改革已取得一定成绩,但与“顶层”预设的理想境界相距甚远。“让我们和课程一起成长”作为课改新十年背景下学校课程领导的价值追求和实践策略,其意蕴是:让我们自己参与课程建构,让我们在课程建构中成长。其价值是:通过个体经验促进课程成长,通过建构课程促进自我成长。其推进策略为:让师生在反思学校课程建设的得失中成长,在认同学校课程建设的价值中成长,在探究学校课程建设的框架中成长,在实践学校课程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