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性课外阅读指导的尝试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gyan12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书是学生学习语言、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所以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学会读书,喜爱读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张田若先生曾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读懂的过程,就是阅读能力形成的过程,就是语感形成的过程,语言积累的过程。”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我常常发现一些教师的课外阅读指导有严格的规定性,内容统一,进程同步,管理划一等,不能照顾学生的水平差异和个性特点。结果阅读能力强些的孩子把它当作一项作业,阅读能力差点的孩子根本就是勉强抓了个头,最后不了了之。这样的做法使得学生在认识上对阅读的概念与行为“拘谨”起来,把它视作很“专业”的东西敬畏起来,不会随时随地、随心所欲地进行阅读,最终导致许多孩子不爱看书。
  我听说过这样一件事情:作者的儿子在美国上学,一天在路上遇到邻居家的小孩,只比他儿子高一二个年级,他儿子想跟那个小孩子一起玩,那个小孩兴高采烈地说,他很忙,要去图书馆。教师布置了一个题目,让学生们列出自己身边的一些日常生活用品的名称,查出它们的化学成分,并写出一些基本的化学元素的名称。至于具体选择哪些日常生活用品,并没有具体要求,比如厨具类就有铁锅、不锈钢锅,糕点类也有奶油蛋糕、巧克力蛋糕、苹果派、草莓果酱夹心饼等,名目繁多,教师并不作统一的要求,只要你有理有据就可以。后来听说,这项作业孩子们做得五花八门,觉得好玩极了。他们通常都先选自己好奇的东西,然后去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通过这项作业孩子们读了大量文章,某些方面的知识远远超过了大人。
  听了这个故事,我对孩子阅读价值取向的认识发生了变化,阅读的指导原则和方法也随之改变。
  1.阅读目标的选择性
  课外阅读不是我们原有的阅读教学的延伸和加强,所以目标的确定不应以培养阅读能力为首要,更不应违背孩子的个人喜好而做统一的要求,要尊重孩子,根据他们各自不同的特点自行确定其阅读的内容。这样的阅读才是一种无负担的享受,还了生命多彩的真面目,又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孩子们的阅读能力。
  2.阅读材料的广泛性
  课本上的材料大多是文学类的,偶尔有些其他材料也是不能满足孩子的求知欲的,更何况有一些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因此,需要让孩子阅读报刊杂志,补充些科技类读物。如:生活小常识、自然知识、人类未解之谜、科技类读物等;另外也可以让孩子看看通讯报道、时事评论、人物传记等。科技的发展使阅读媒介大大扩大,网络使孩子可以进行更有趣、更立体、更复杂的阅读。因此,应该充分运用这个有效的工具,让孩子在自由选择中驰骋,在自由阅读中走向更广阔的世界。这样说,并不是任孩子自己选择,为了提高阅读质量,教师还是要进行宏观调控。我在选择阅读内容方面注意了以下几点:
  (1)与学生的认知水平一致原则。随着教学的进行,学生的知识水平、认识能力进步很快,教师编选内容时要注意学生的识字量、识字能力等因素,内容应尽量与学生的认知水平一致,文字覆盖面应稍稍大于学生的识字量。
  (2)趣味性原则。所编、选的内容应注意引起学生的兴趣,如图文结合的图画书,情节离奇的故事,令人称奇的太空知识、动物知识等。
  (3)高尚情趣原则。文章能给学生一些心灵的启示,能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
  (4)适于朗读原则。朗读最大的特点是能再现文章的节奏和韵律,让学生能从中感受到语言文字所传达出来的美和感染力。当然,教师优美的朗读是促进孩子阅读兴趣的强化剂。
  3.阅读的实践性
  在课外阅读中,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学生自主阅读的反馈者和服务者。这个实践的过程可以是个体学习,互不干涉,拿着自己的书本甚至是其他实践材料躲起来,不受干扰地钻研。这样的阅读是人性化的,是很多孩子需要的。也可以是小组学习,共同讨论,分工合作,共同完成,这种形式可以帮助孩子们共同提高。当然,如果家长有时间,我们也非常赞成各年龄阶段的亲子阅读。因为,一个温暖情境的组成,不只是一个地点和一本书。人,才是引导孩子学习“与书对话”的关键。在阅读情境中,父母可以成为孩子阅读的引导人,引导孩子选书、看书、读书,引导孩子发问、讨论、思考,进而引导孩子对阅读的兴趣。场地可以是教室、阅览室、操场、花坛边、卧室、书房……哪里适合就到哪里去;时间可以是课间,可以是放学后,可以是周末假期,什么时候方便就在什么时候。这两方面的选择就更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了。
  4.评价的鼓励性
  学生学习、发展到什么阶段,达到了什么样程度,结果如何,都需要进行总结性评价。课外阅读一段时间也需要进行总结性的评价。单纯运用考试的方式是比较枯燥的,更何况课外阅读的开放性、广泛性和特殊性也不允许采用单一、统一要求、统一步调、统一内容的评价标准。只要能够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消除学生的自卑感,增强自信心,评价的目的就达到了。
  我构建了两大平台:在静态展示上,我在教室墙壁上开辟出了一个阅读专栏,每个小朋友都是一支小春笋,每看一本书后都要在一节竹笋上写出自己的感受,谁看的书越多,春笋长得越高。这样一来,学生不甘落后的天性被激发起来,阅读的积极性一下子就提高了。在动态展示方面,我经常采用的是在读书交流会中对学生进行总结性的评价。学生可以挑选自己喜欢的书籍,如科普类、动画类、文学类……进行介绍书籍或谈自己阅读感受的交流活动。在评价中,对较差的学生,多从该学生身上挖掘一些优点,提出一些要求不是很高的建议;对较好的学生,则重点抓住优点予以肯定,提建议时要求高一些,促使各层次学生精益求精。这样评价时既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了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又让学生互相了解了很多新书,为以后读书指明了方向,真可谓一举两得。至于暴露出的问题,教师要善于诱导其他学生提出,让他们辩论,让他们的思想进行激烈碰撞。
  我们鼓励儿童阅读,只因阅读是件快乐的事。只要有了兴趣,孩子就会热爱阅读,就可以丰富自己的人生,进而发现另一个美丽缤纷的世界。
其他文献
摘要: 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课程应该是学生语文学习发展的“自由乐园”,应是知识人文性和文化多元性的交相融合。语文教学的公开课更应是值得观摩学习的,可所谓的创新教学似乎又是“过而无度”。本文探讨语文教学公开课的奇怪现状,旨在还语文教学以真实面貌,以期散发多彩的人文和文化光彩。  关键词: 高中语文教学 公开课 误区及探析    新课程语文课堂教学认为,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的实质关系是教学过程创新主体之间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其中对文言文的欣赏与掌握应是语文素养的内涵之一。而中学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因为白话文的词汇、成语、语法等现象与文言文存在极深的渊源,所以文言文读得多学得好的人,在运用现代汉语时,往往多一份雅致和凝重,少一份苍白和飘浮。  然而就语文课堂教学现状而言,文言文教学是素质教育比较薄弱的环节。“
曾经有一门生在作文中模仿《忆江南》词,写道:“读书苦,最苦是语文,阅读写作无趣味,作业试卷一大堆,能不厌语文?”因而,能不能将语文课上得生动活泼一点,如何将语文学习的效率提到一个新的高度,成为我们思考的首要问题。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得到了复旦中学师生共同编写的语文校本教材《高中文化专题读本》,心头顿时犹如江面拂过了一阵轻风。这是上海市第一本由中学生参与编写的语文教材。打开读本,爱情作品、网络文学以
阅读教学中的创新精神,简而言之,就是在阅读活动过程中读者对阅读对象作主观审视,进行创造性的、批判的理解,从而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和观点,即培养独立探索、独立创新的高层次的审美品位和人文情操。当然,创新精神是一个高层次的要求,它的培养建立在创新意识的基础之上。有了创新意识才能逐渐地形成创新精神。而阅读教学本身就给学生创造意识的激发和培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调动自己的生活经历,渗透自我的情
新课标下的高考,文言文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其在试卷中的分值很大,而文言文的翻译又是学生难以得高分的部分,现将文言文翻译的一些方法和技巧加以概括。  1.首先了解一下文言文文段的特点:从体裁上说,选文均为史传作品,主要以叙述为主,议论较少。从选文内容上说,选文的主人公大多为有声名的文臣武将,人物皆为正面形象,选文主要围绕该人物展开记叙,叙述其生平简历和突出事迹。文章思想性强,选文一般突出人物敬业奉公的
周一到周六,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51岁的中科院院士张平文在闲暇之余的唯一爱好,就是在未名湖畔散步.从湖南农村考入北大,再到留校任教,他在燕园已度过33载光阴.一路走来,他成
期刊
摘要: “如何让学生在感动中学好语文?”本文针对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激发的问题,着重从四方面进行论述:1.营造氛围,引发感动;2.强化阅读,体会感动;3.实践生活,寻找感动;4.习作表达,学会感动。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 学生 情感激发    所谓感动,就是思想上和情感上的认同,就是心灵之弦的共鸣。只有拥有感动的语文课堂才是生动活泼的,也只有拥有感动的语文教学才能真正实现语文教学的目的。那么,在
摘要: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强调:“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情感体验的培养,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就从《雨铃霖》解读,谈谈情感体验的培养。  关键词: 解读 《雨铃霖》情感体验    我们的先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学遗产,古典诗词就是经典的文学作品的一
摘要: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扬长补短,逐步形成富有个性的语文学习方式。通过阅读和思考,领悟其丰富内涵,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在新的目标要求下,语文课堂问题的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技巧谈谈自己的见解,作为抛砖引玉。  关键词: 语文教学 课堂提问 技巧    课堂提问是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一环,问题的设计
朗读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朗读可以规范学生的口语,增强学生的语感,加深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达到学习语言和积累语言的目的。为了有效地进行朗读训练的指导,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课堂上,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营造宽松、愉悦、积极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严格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朗读是一种特殊的技能,要形成这种技能,就要教给学生一套科学的训练方法。教学中,还要保证有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