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感培养的基本策略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p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加强学生语感培养不仅是汉语言特殊性的要求,也是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和审美情趣的要求。《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学的目的在于“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自此,语文教育工作者开始关注并重视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语感培养。
  一、发挥教师主导地位,指导语感实践
  1.指导学生加强诵读策略
  诵读是感知教材的主要方式,是获得语言美感的一项主要语感实践。学生在诵读中必须调动所有的感官,这是一个综合的心理过程,能形成学生的立体思维,使其从各方面感知作品,获得较多的审美感受。
  例如:《月光启蒙》课文,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变换节拍的方法,使同一段话产生了不同的读法,同时也带来了不同的语言感受。
  生1: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老——鼠老鼠你别怕,找——只花猫来帮你。
  生2:小老鼠,嘿嘿,上灯台,嘿嘿,偷油吃,嘿嘿,下不来,嘿嘿。老鼠老鼠哟你别怕,找只花猫来帮你哟,来帮你。
  ……
  学生1给人带来的小老鼠机灵可爱,而学生2带来的小老鼠刚开始偷油吃时给人带来一种快乐的感受,而后又呈现了一种戏谑的感受。可以说两种读法都是学生自己的独特体验,给文字注入自己的情感。
  2.协调语言的听说读写策略
  倾听中增强语感,评说中体验语感,诵读中习得语感,写作中积淀语感。
  3.联想、想象激活语感策略
  联想指的是由一件事感悟到其他的事,或者读书时对于书中某一句话,觉得同平日所读过的书中某一处有关系,引起顿悟和触发。一位教师在教学古诗《游园不值》中“春色满园关不住”一句时是这样引导学生理解的:哎,真可惜,诗人赏花游园的好兴致全让一堵门给挡了,只好无精打采的往回走,正在这时,他却又有了一个惊喜的发现(课件上跳跃出一朵含笑的杏花)。一枝红杏就如此美丽,园内一定还有更多美景吧。让红杏为我们引路,让音乐伴我们去神游(此时课堂上响起舒缓的背景音乐,师生共同闭目想象)。园子大吗?花儿多吗?你看到了哪些美景?该师巧妙地以联想为桥梁,将语言文字与生活体验连接在一起,使学生融入诗中所描绘的意境,从而迸发出对美好春天的喜爱之情。通过想象得到语言文字的感悟和思想情操的陶冶,产生的语感也就更显得丰富了。
  4.精选语段品读策略
  品味语句的连贯性,品味课文内容梗概,品味语感的技法。
  二、发挥教材凭借功能,重视语感分析
  1.分析感悟语言知识策略
  (1)分析标点知识,训练学生语言运用的情味感
  标点符号也是作者表情达意的载体之一。在某些词境,语言文字难以表达的意思和情感,却由标点符号把它表现的淋漓尽致。细究起来,各种标点在语言中都积极参与了情感的表达,所以改动一个标点或增删一个标点,语言的语调和语气都会改变,表达的情感也会不同。因此,教师可以借助标点符号知识,指导学生去比较、推敲、品味,培养语言的情味感。
  (2)分析词汇、语法知识,训练学生语言运用的规范确当感
  语言的规范确当感主要体现在词汇的运用方面,既要适境得体,又要注意感情色彩的变化。借助词汇的词义及色彩等语言知识,引导学生去比较、推敲、品味,可以培养学生领悟语言运用的规范确当感。例如:学生在体味“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这一句中的“狡猾”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借助贬义词褒用的有关知识引导学生去体会文中那个天真纯朴、聪明可爱的孩子的内心活动,体会我与老师间的真挚情感,将“狡猾”替换成“聪明”等对比体味,语言的组合都有其固定的规则,语法知识则是这些组合规则的理论总结,指导学生运用这些理论知识去比较、推敲、品味语言,定能训练学生对语言运用的规范确当感。
  (3)分析写作知识,训练学生运用语言的和谐统一感
  一篇文章在总体上必须符合多样统一的规则。这就要求作者在尽可能的情况下变化语言的形式,统一材料的组合,使语言表达的更加准确、连贯和生动。在长期的写作实践中,古今中外的著名作家为我们创造了多种写作技巧和文章的章法,如“烘云托月法”、“卒章显志法”等。阅读文章时,教师应指导学生借助这些写作知识去训练语感。
  2.归纳总结课后“思考与练习题”策略
  充分利用课文后“思考与练习题”中有助于培养学生语感训练内容,将它们分门别类重新组合,形成一个从初级到高级的语感训练题序列,让学生循序渐进的渐次提高语感能力。课后“思考与练习”往往揭示了课文的知识,在常规情况下,一般按照字、词、句、篇的排列方式逐步深入的呈现出课文重点,教师要善于总结归纳,培养学生充分利用课本资源培养语感。
  三、发挥学生主动性,积极实践体验
  1.广泛阅读,积累语感
  小学语文教材中,每学期所有的语言材料最多也只有近40篇,因此,广泛的课外阅读成为必然。比如:学习了《送元二使安西》,可以让学生读一读高适的《别董大》;学习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可以让学生读一读《安徒生童话》;学习了《草船借箭》,可以让学生读一读《三国演义》等。
  2.生活实践,补充语感
  叶圣陶先生说:“要求语感的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所以,学生若要补充语感,可以通过观察大街上的广告牌,门柱上的槛联摘录下来,读一读、比一比,诸如“穿奥康,走四方”、“滴滴稻花香,浓浓三峡情”之类的广告语以及“正是莺歌燕舞日,恰逢花好月圆时。”等春联,短小精悍,琅琅上口,正是语感训练的好素材。同时,学生自己平时也可以注意听广播、电视的播音,尤其是多听电视散文、诗歌,利用已有的语感去捕捉大千世界中的语感因素,不断的去听取、记忆、分析、比较,补充增强语感。
  3.身临情境,体验语感
  (1)多种感觉器官配合,体会语言的形象感
  可以借助挂图、实物等教具给学生以直觉感,勾起学生的回忆与联想,或者利用电教手段,展现语言描写的场景,激起学生身临其境的真切感。总之,让学生的耳、眼、脑等多种器官协同参与,立体感悟,将语言文字转化为一个个生动的形象。
  (2)多种心理因素融合,体会语言的意蕴感
  学生在阅读时需要思维、想象、情感等心智活动的全部投入,教师则适时点拨引导,帮助学生感受新知时联想到已知,联想到新展现的场景,感悟到作者的言外之意、文中之情。
  (3)多种能力结构综合,体会语言的情趣感
  由于小学生的思维带有很强的具体形象性且表现欲强,根据小学生的这种特点,教师可以尝试运用多种手段将文中的意思和情趣表现出来。遇到对话描写当场分角色练一练,遇到状物的画一画,遇到写景的当一回小导游,遇到人物的模仿演一演等等。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于学生的语感培养若能从教师、教材、学生结合发展的角度去研究,那么定能逐渐摆脱小学语感教学中的误区,顺应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实施正确的思想教育,开展积极地语文美育,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促进语文教学的发展。
  (作者单位:安徽省合肥市临泉路第一小学)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我国的古诗词历经数千年的传承,所涉及的题材极其广泛,其创作手法也非常多样,凝结着古代文人先贤精湛巧妙的写作技巧。让学生在鉴赏古诗词中汲取写作技巧也是广大语文教师长期探究的课题,在鉴赏古诗词中汲取其所蕴含的写作技巧,对于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同步提升是一条可取的捷径。  【关键词】古诗词鉴赏 写作技巧 同步提升  我国的古诗词历经数千年的传承,所涉及的题材极其广泛,其创作手法也非常多样,凝
【内容摘要】初中历史教学培养学生的历史时空感,教师要能够根据情况利用多种途径,如历史教材、历史地图、插图和板图、历史课本剧、多媒体技术等,将学生由机械性记忆转变为具象思维,这是培养学生历史时空感的基础,同时在教学实践中还要注意教会学生注意历史地点的动态变化,并建立起注意时空结合的观念。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 历史时空感 培养  历史新课标发行后,其明确规定要求学生“初步学会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对
【内容摘要】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课程改革步伐的推进,素质教育已成为一种新的教学观念。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和文化相结合的学科,如何将素质教育更好的融入,是许多教育工作者正在讨论的问题,中学阶段是英语学习的基础,为进入大学的学习和人际交往做下了很好的铺垫,也是学生对英语产生兴趣和爱好的磨合期。  【关键词】中学 素质教育 英语教学  我国目前已把实施素质教育作为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一个首要问题。全面
【内容摘要】写作能力是全面衡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标准之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日渐深入,作文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日益凸显。但是学生写得“无绪”,教师教得“无序”。作文教学存在着极大的随意性、盲目性。应该引导学生树立生活语文的观念,培养学生的写作个性。教师要注意丰富学生的生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接触自然,关注生活,就要从生活的源泉中汲取写作素材。教师应该鼓励学生采用自由灵活的写作方法,摒弃形式主义。
【内容摘要】概念教学以完善和纠正学生的前科学概念、帮助学生构建科学概念为根本任务,把单纯的教知识变为教知识结构,加强前后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为学生后续的学习、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生物学重要概念教学是概念建立、转变和传递的过程,处于生物学科的中心位置。  【关键词】初中生物学 重要概念 概念引入 概念建立 概念传递  一、概念及概念教学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与《义务教育生物课
【内容摘要】散文教学内容的确定是一门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探讨的艺术。唯有建立正确的语文课程观念,注意课程标准、教科书与教学内容以及学情之间的关系,才可能打开解读散文教材的思路,重视阅读教学中教学内容的选择与优化,从而合理设计和实施教学方案,快速提升语文老师的专业化水准,提高语文阅读课教学的质量与效益。  语文课堂、高考的语文试卷几乎是散文的主场,但不少老师对散文教学的体认还停留在“形散神聚”等外在形式
如今的课堂教学越来越注重有效性,是为了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参加丰富多彩的活动,不断提高学生们的综合素养。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也在众多语文研究者的智慧推动下,紧跟时代的需求,以人为本,根据学生当下的学习要求,需要我们教师进一步体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我们常见的第一课时教学有以下几个步骤:审题——自读课文——学习生字——理解词语——了解内容 ——划分段落等。老师们通常都十分重视对课
【内容摘要】学生主体内在的创造潜能是巨大的。及早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中学生 创造力 培养  “创造”一词,《现代汉语词典》这样解释:“想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做出新的成绩或东西。”教育科研早已证明:学生主体内在的创造潜能是巨大的。及早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那么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一、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
【内容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物质生活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也越来越普遍。随着社区教育的开展,人们在社区中就能够学到各方面的知识,丰富了自己的生活。作为社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成人教育也在不断发展中得到了广泛的开展,为社区的成人带去了丰富的知识。本文就社区成人教育的管理方式做了简要分析,并对提高社区成人教育的管理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社区 成人教
作文历来在语文考试中占有极大的比重。考试作文分数的高低,决定了语文成绩的优劣。考试作文如何取得高分呢?笔者认为,应着重从以下五方面下功夫:  首先,应拟就一个能吸引眼球的标题。  要拟出一个好题目,得先在审题上努力,明确应试文章与自由创作的不同。自由创作是按照作者自己的写作意图来写的,应试写作主要是按照考官的命题意图来写,只有充分体现命题者意图的作文才有可能得高分。故要全面透视命题细节、弄清命题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