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的品牌化

来源 :智囊悦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ljjjxxx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尽管这些故事都有清楚的脉络可循,但走到人类赞助史上的这个阶段,梦想着无品牌的神话过往抑或无广告的乌托邦未来,都没什么意义。假如天平大幅度倾向赞助的品牌,使得原为主人的文化丧失了固有价值,变得与促销工具没两样,打造品牌就会变成烫手山芋。然而,营造更加平衡的关系是可能的——让赞助商与被赞助者都拥有自己的权利,划清界限并捍卫之。身为记者,我知道批判的、独立的——甚至反企业的——文章确实出现在由企业撑腰的媒体上,同样也被夹在汽车和烟草广告之间。这种不纯正的环境会污染文章吗?这是毋庸置疑的。但假如目标是平衡(而非纯正),那么,也许作为大众市场的广告活动中最初温床的印刷媒体,可以传达一些重要的教训,告诉大家该如何应付品牌的扩张行径。
  广告客户普遍对有争议的内容都很感冒,稍觉受到批评就撤掉广告,并不断想办法与所谓的具附加价值产品搭上边——比如吹捧其商品的购买指南及时尚广告。举例来说,庄臣(S.C.Johnson & Co.)便规定在女性杂志上登的广告“不能放在极度有争议的报道旁边,也不能放在与产品之性质及外表相对立的报道内容旁边”。De Beers钻石亦要求自家广告必须远离任何“硬性新闻,以及主题为反爱情或反罗曼史的社论”。此外,一直到1997年,只要克莱斯勒汽车(Chrysler)登广告,便会要求对方:“假如社论含有性、政治或社会议题,抑或有近似挑衅或冒犯的言论,必须事先提出警告”。但广告客户并非总是能随心所欲:文字及广播媒体上总少不了具争议性的报道,就连批评主要广告客户的也很常见。一旦新闻媒体犀利顽强起来,就能提出适切的主张以维护公众利益,尽管这些战役常常赢得悄然无息。另一方面,一旦媒体差劲起来,品牌化对公共话语可能造成的扭曲影响就立即可见——况且新闻界一如我们文化的其他面相,有愈来愈强的压力要迫使它与品牌同流合污。
  这种加速上升的压力,部分是因为受赞助的影视节目与日俱增。包括杂志、网站、电视节目,在计划的开发阶段就邀请企业赞助人掺一脚。喜力啤酒(Heineken)在电视一台(1TV)播出的英国音乐暨青少年文化综艺节目“巴比伦饭店”(Hotel Babylon)中就是这么做的。1996年1月,尴尬的事发生了,喜力管理人员的备忘录流入媒体手中,内容是斥责制作人对尚未上映的节目“喜力”得不够彻底。科什(Justus Kos)还特别反对男性观众喝葡萄酒,而非“啤酒、威士忌等男性饮料”,他写道:“啤酒多多露面不只是要求,更是必需的”,并抱怨节目主持人“介绍来宾时不应该站在啤酒广告板的前方”。更劲爆的是,这位仁兄还抱怨“观众中黑人的比例太多了”。这项丑闻经媒体披露后,喜力首席执行官弗斯汀(Karel Vuursteen)公开道歉。
  从某些方面来说,这些故事不过是社论及广告之间老掉牙拉锯战的夸张版本,记者面临这个问题已有一又四分之一个世纪了。然而,企业不仅是想尽办法把产品塞进文章和照片里面,好让编辑与制作人成为其心照不宣的广告商,他们还要求杂志帮忙创造出刊登在杂志上的广告,好成为其名副其实的广告商。愈来愈多的杂志把办公室变成了市场调研公司,把读者变成焦点团体,通过大量的调查及问卷得出巨细靡遗的读者人口统计学资料,努力为广告主提供最宝贵的“增值品”。
  于是,许多杂志运用读者数据,为广告主设计出贴近目标的广告。举例来说,1997年10月《细节》(Details)杂志设计了24页的广告连环漫画,把雨果·波士(Hugo Boss)古龙水和Lee牛仔裤等产品编进某个职业滑冰选手每天的冒险故事。在各家商品卖力客串演出之后,下一页就是公司真正的广告。
  讽刺的是,这些品牌打造实验的做法似乎只会让品牌愈来愈厌恶主导自己的媒体。以生活风格为卖点的品牌也不免开始发出疑问:为什么他们要让自己和其他人的媒体企划案扯上关系呢?既然他们已证明自己最有资格与最时髦的杂志结合,为什么他们还得被晾在一边,更糟的是还被冠上“广告”这类字眼,有如香烟盒上的健康告示?于是乎,当生活风格的杂志愈来愈像设计师的目录时,设计师的目录也开始愈来愈像Abercrombie & Fitch、J. Crew、Harry Rosen等杂志,迪赛的目录则全改成了故事书的形态,里面有欢乐的人物并配上简单的绘图。
  想要一睹此类商标雄心的发源地,最好到网络上去看,在那儿,评论与广告之间从未有真正的墙。网上的营销语言已修炼到无招胜有招的境地:所谓不见广告的广告。大致来说,媒体广告的在线版用的也是直截了当的大标题,与平面版或影视版类似,但许多网络媒体广告混淆评论与广告之间界线的程度,比现实世界的广告还更有侵略性。举例而言,在《青少年》(Teen People)的网站上,读者一边阅读,一边即可点选、订购化妆品与服饰。在《娱乐周刊》(Entertainment Weekly)的网站上,访客可以点选、订购被评鉴的书籍与CD。在加拿大,《环球邮报》(The Globe and Mail)开辟的书评在线版ChaptersGLOBE.com使独立书商气愤不已;因为读了《环球邮报》的书评后,读者即可直接在Chapters连锁店(书评与零售商合组的“加拿大最大的在线书店”)选购书籍。《纽约时报》与巴诺书店(Barnes and Noble)的在线合作关系在美国也引发类似的争议。
  然而,这些网站不过是“品牌与内容整合”的小例证。愈来愈多的网站是“内容开发者”(content developer)所设立的,他们的角色就是制造评论,为大牌主顾布置舒适的基地。Parent Soup就是这类在线事业的例证,该站是内容开发者“iVillage”替Fisher-Price、星巴克、宝洁及拍立得所设的。它自称为“父母社区”,并试图仿效以用户为尊的新闻群组,然而当爸爸妈妈前往父母汤宝寻求建议时,总得到这类品牌化的建言:想要提升孩子的自尊?请多用拍立得拍他。再也不用骚扰或收买编辑了——只需弄出广告内含的自助手册内容即可。
  在网络上,企业界不再仅是出钱雇用某人制造内容而已,反而尝试扮演垂涎已久的“内容开发者”一角起来:盖普的网站提供旅行小秘诀,Volkswagen提供免费的音乐试听,百事可乐鼓励访客下载电玩游戏,星巴克提供其杂志《乔》(Joe)的在线版本。每个有网站的品牌等于是拥有了虚拟的、品牌化的媒体管道——一个足可让他们扩张深入其他非虚拟媒体的滩头堡。愈发明显的是,企业界不仅只是在在线贩卖自家产品而已,他们还在销售媒体与企业金主关系的新模式。因特网基于无政府主义的特性,开创出一个让这个模式能迅速实现的空间,但结果显然是为离线的输出品(off-line export)而设计。举例来说,绝对凯利设立一年后,该公司在《周六夜晚》(Saturday Night)杂志上完成了与评论彻底融合的壮举:九页摘录自莫德凯·里奇勒(Mordecai Richler)小说《巴尼的版本》(Barney's Version)的片段,最后一页是用绝对伏特加酒瓶的侧影包起来的。这不是广告,这是故事的一部分,但在页尾出现“绝对莫德凯”字样。
  尽管杂志和个别电视节目开始体验到品牌的魅力,但MTV电视频道才是彻底品牌化媒体的典范。MTV是企业赞助起家的,它是华纳传播(Warner Communications)与美国快捷(American Express)的共同投资。打从一开始,MTV就不仅是为其夜以继日推销之商品的营销机器(不管该商品是沐浴乳,还是与音乐录像带同步上市的专辑),它也是二十四小时为MTV自己打的广告:第一个真正品牌化的电视频道。虽然出现了不少模仿者,但每个商场老手都会告诉你,MTV的创举在于让观众感觉不是观赏个别节目,只是在观赏MTV而已。“依我们看,MTV才是明星。”该频道创办人弗雷斯顿(Tom Freston)如是说。因此,广告客户不只想在MTV台上做广告而已,还想与该频道合作,用一些大多数电视台梦想不到的方式打造品牌,包括赠品、比赛、电影、音乐会、颁奖典礼、服饰、倒数计时、排名、信用卡等。
  这种由MTV发扬光大的“媒体即品牌”模式,后来几乎每家大媒体公司都群起效法,不论是杂志、电影制片场、电视联播网,抑或个别的表演节目。嘻哈世代杂志Vibe(第一家大众市场的嘻哈风格杂志,创立于1992年)向电视、时装秀以及音乐研讨会伸出触角。福克斯体育台(Fox Sports)宣布希望其新一季的男装能与耐克搭配上市:“我们希望能将福克斯体育台的态度与风格从电视上带到男人的背上,创造出在全国到处走动的广告牌。”福克斯广播电台的首席执行官希尔(David Hill)如是说。
  品牌化的热潮在电影业最为引人注目。于电影中现身的名牌,对于耐克、麦金塔电脑及星巴克等公司而言,已成为无可取代的营销利器;与此同时,电影本身逐渐也被概念化为“商标媒体产业”(branded media properties)。新合并的娱乐企业集团总是在想办法穿针引线,好将自己分散的跨界营销(cross-promotional)网络股份串联起来,而这条线就是好莱坞强档片所营造出的名气。电影创造明星,让明星在书本、杂志和电视上为自己跨界促销,同时也将舞台提供给运动场、影视界和音乐界的明星,让他们“延伸”自己的品牌。
  更多内容请见《NO LOGO》原著
  
  [作者简介]
  
  娜奥米·克莱恩
  记者、作家、社会活动家,以其对全球化的批判闻名于世。在2005年英国《展望》杂志与《外交政策》杂志合作评选的全球一百位公共知识分子中,她排名第十一位。
其他文献
工作几年之后,什么因素能使你的领导力从人群之中脱颖而出?我们相信,这一因素是你自身、员工和团队的发展能力。在全世界——不论是美国、欧洲,还是中国、印度,都是如此——人类潜能将是新世纪至关重要的变量。然而,如果领导者认为能力是“现成的”、“固定的”资源,抱着这样的思路企图赢得人才之战,这只能给他们自己和所在的组织带来一系列的劣势。相反,如果领导者反躬自问,“我怎样做才能将我的工作场所变为世界上最适合
期刊
转型知识架构图书:《变革为何这样难》  在企业转型与变革的过程中,领导者以及领导团队必备的能力与其自身发展水平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而这些差距正是导致变革阻力的核心所在    『 点评人简介―』  傅强:智囊传媒总裁,《新智囊》杂志、《智囊悦读》杂志、中国管理传播网出品人和总编辑,传媒与管理咨询专家。机械工业出版社经管领域专家指导委员会成员,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MBA特聘导师。    变革,是几
期刊
转型知识架构图书:《与大象共舞》  中国企业可以在IBM持续不断地变革过程中,找到企业战略、领导力、创新机制、企业文化、商业模式及运营模式六个缺一不可的转型关键要素    『 点评人简介―』  白立新:工学博士, IBM(中国)运营战略首席顾问, IBM论坛主要演讲者之一, 他的研究和咨询领域是领导力提升与战略转型,目前负责推动IBM客户的商业模式创新和战略转型。    从硬件到软件和服务,IBM
期刊
服务转型路线图  IBM的服务转型变革  在完成从制造型企业向服务制造型企业转型的案例中,IBM是一个经典的例子。  上世纪90年代初,IBM陷入重重危机之时,临危受命的郭士纳洞察了服务市场的广阔机会,以服务整合IBM资源,使IBM获得重生。他引领了IBM的转型,将IBM公司割裂的部门和产品用服务进行了整合,使IBM公司完成了IT产品提供商向服务提供商,乃至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的华丽转型。在向服务转
期刊
【 悦读推荐 】  推荐理由:  《商界裸奔》是一本关于维珍和布兰森的最新商业书,它其实摈弃了大多数商业建议书籍枯燥、深奥的特质,布兰森也并没列举各种可为和不可为的条条框框。相反,书中列举了很多他在建立维珍集团过程中得到的经验,可贵的是,其中不但包含成功经验,也有失败的经历,比如,与可口可乐的市场竞争失败,收购北岩银行的败北等。是一本多样性的、能激发人心,且真正引导人步入成功的企业及生活经营的书。
期刊
转型知识架构图书:《动荡:企业的黄金机会》  虽然企业的管理者看到了市场上发生的动荡,但是僵化的思维模式还是将他们一次次地带回到他们自己熟悉的行动轨道中去    『 点评人简介―』  李晨晔:索奥(中国)总裁,战略管理专家。曾担任多家跨国公司高管,曾任美通公司(中国)总经理、美国加州微波公司副总裁、美国GDC公司中国首席代表。在多个行业和领域拥有丰富的管理实践经验和咨询经验。    《动荡》这本书
期刊
【 悦读推荐 】  推荐理由:  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我们都会遇到各种改变。股市会发生恐慌,企业会有兼并,即便聚焦到个人,我们也无时无刻不面对着各种改变:大多数人都会告别单身最终步入婚姻的围城之中,拥有他们的家庭和孩子。所有这些,都是改变。然而,对生活或者工作中的一些改变,我们却常抱以抗拒的态度。老师们常感叹顽皮的学生“冥顽不化”,企业管理者们常慨叹改革收效甚微,思想家们常感慨世界因为一成
期刊
在1995年的时候,巴西总统费尔南多·恩里克·卡多佐决定把该国的铁路线进行私有化。他将整个铁路系统分为7个不同的组成部分,然后拍卖铁路的运营权。因为之前的各届政府并没有对铁路系统进行过大量的投资,所以在进行拍卖之前,铁路系统的情况是一团糟。有一项研究得出的结论说:在整个路网中,50%的桥梁需要进行整修,而且其中的20%处于彻底崩溃的边缘。跟其他的发达国家相比,巴西铁路线上所使用的技术是远远落后的—
期刊
【 悦读推荐 】  推荐理由:  品牌、LOGO、广告和赞助在我们的生活中已无孔不入……在当下的中国,品牌和广告无所不在,存在于各种公共空间里,无论是电视、报纸、户外、电梯、大堂还是洗手间你都能看见企业广告。  品牌经营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不二法则,也逐渐成为大众认可的途径,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只有形成品牌才能生存。加拿大作者娜奥米克莱恩反其道而行,提出“no logo”。  作者认为,品牌充溢着我
期刊
过度品牌化的危害远远大于品牌意识不足,企业应该认识到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比起盲目的品牌化更是当务之急    《NO LOGO》与其说是一本反品牌的书,不如说是一本反跨国公司进而反全球化和的宣言。在这本书中,被作为反面形象批判的是被营销界人士奉为偶像的这样一些企业:耐克、麦当劳、星巴克、李维斯、CK等等。  中国人喜欢把中国制造的低端化归罪与中国缺乏世界性的品牌,因此只能承接国际化分工中附加值最低的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