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理论在初三年级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校园英语·月末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qt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写作作为语言学习的四项基本技能之一,一直以来在英语教学中备受关注,写作也是学生语言综合能力的最好体现。然而,目前初三英语教学中的写作教学是语言教学中的一个薄弱环节,教师英语写作教学能力不强,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也不强,影响到了学生语言综合能力的提高。教师根据支架理论的教学原则(因材施教的原则、适度性原则和动态性、渐退性原则)和教学环节(搭建脚手架、创设情境、探索认知和效果评价),结合最近发展区理论,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给学生搭建不同的支架,逐步进行,以帮助学生产生兴趣,增强写作意识,获得较强的写作能力,达到较高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支架理论;初三年级;英语;写作教学
  【作者简介】王艳艳,河南省洛阳市老城区教育体育局教研室。
  一、研究背景
  随著社会的发展,英语已经成为一种全球化的语言,作为表达技能之一的英语写作在英语学习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对初三学生来说,写作在他们的英语学习中至关重要,作为英语老师也应倍加重视。最近几年,有越来越多的国内研究者开始研究不同的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因此,在英语写作教学中出现了许多方法和理论,比如,过程写作法、任务教学法、合作学习法、建构主义理论、图式理论等等,也有许多支架理论在英语写作中的运用,但是,很少有关于初三年级英语写作教学的支架理论的应用研究。
  二、研究意义
  《初中英语课程标准》对英语写作的要求如下:能根据写作要求,收集准备素材,能独立起草短文、短信等,并在教师指导下进行修改,能使用常见的连接词表示顺序和逻辑关系,能简单描述人物或事件,能根据所给图示或表格写出简单的段落或操作说明。写作是一种表达能力,这种能力的提高需要教师立足学情,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其达到理想的高度,尤其,面对即将进入高中阶段的这个初三年级的特殊群体学生,教师更该给予高度的重视。
  用英语写作就是要求用英语来体现作者的综合技能。在写作过程中,作者必须充分调动思维能力、经验积累、语言知识和写作技巧等多方面的储备,再用英语进行恰当的表达。根据Chomsky的理论,人类先天具有习得口语的能力,但却无法自然习得书面的交际能力。无论是第一语言还是第二语言,写作技能都不能自然习得,都需要经过一个主动地、自觉的学习过程,必须通过长期训练才能达到一定水平。而社会发展对英语写作的需求不断增长,英语写作教学就受到越来越多的教育者的重视,对其研究也日渐增加。
  英语写作,这个是令师生畏惧的一项任务。教师苦于教,学生苦于学,一直以来是很多英语教师想攻破的课题。怎样让彼此都能对这个都畏惧的“写作”卸下思想包袱?这要求教师要动脑筋,想思路。笔者采用支架理论,在教学中指导初三年级学生进行英语写作教学研究,将对其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三、理论支撑
  最近发展区理论是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独立解决问题的实际发展水平与在成人指导下或在与有能力的同伴合作中解决问题的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 “实际发展水平”是指个体现有的、已经成熟的、能够独立完成一定任务的发展水平;“潜在发展水平”则是指个体在现有能力下自己所不能达到,但在一定外在条件的帮助下即能完成一定任务的机能水平。
  鉴于此,在支架理论支撑下的英语写作教学过程中,就要搭好支架,既要考虑学生当前的发展水平又要兼顾他们潜在的发展能力,也就是说,要把握好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这样才能促使学生向更高一级的水平发展,并形成独立的英语写作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把握好支架教学的教学原则和掌控好支架教学的教学环节是很必要的。
  四、支架理论的教学原则
  1.因材施教原则。维果斯基提出:教学要利用学生已有的发展水平与教学要求之间的矛盾来促进学生的发展,并据此确定知识的广度、深度和教学的进度,以促进每个学生得到积极主动的发展。由于不同学生间的知识、能力水平差异较大,用统一的教学标准来教所有的学生,可能会出现程度好的学生轻而易举地完成了学习任务,学习能力得不到提高;而程度稍差的学生则感觉困难重重,劳而无获。这样的教学,显然是不科学的。因此,针对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要设置不同的教学标准。比如,对基础较好的学生,提供的支架可以抽象一点、少一些,锻炼他们独立完成的能力;对基础较差的学生,提供的支架要具体一点、多一些,加强对他们的支持,让他们对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掌握渐渐地内化为自己的能力。
  总之,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考虑他们的现有水平和潜在水平,正确处理教学中的各种关系,使教学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每一个学生有一个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通过他人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跳一跳,摘到桃”。因材施教的原则在一定程度上就达到了这个目的。
  2.适度性原则。维果斯基指出:“教育目标只有恰好落在被教育者最近发展区的公共之内,才能调动最大多数人的积极性,教育才有决定意义。”在教学中,每个学习支架都应该有阶梯性,目的是给学生留有恰当的发展空间。让学生站在支架上通过自己“跳一跳”,才能“摘到桃子”。这告诉笔者们:搭好脚手架,把握它的度,是很重要的。在教学中,一定要根据知识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认识水平,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逐步深入,促使学生积极思考,既要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挑战性,又要让学生树立解决问题的信心。确定合理、可行的教学目标,才会产生有效的教学。
  3.动态性、渐退性原则。支架式教学强调教师在“最近发展区”内设置支架,应是“敏感的,动态的,与儿童暂时的能力相适应的,而且随着儿童能力的增长,逐渐撤离的”。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因此给学生提供的支架也应该是动态的。当学生能力达到一定的水平能够自己解决问题时,教师就没有必要再给学生提供同一个支架,而是要渐渐撤出,并在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上提供新的支架,始终给学生提供适宜的挑战和新的支持,激发不断学习的热情,使学生的学习始终保持在“最近发展区”内。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经验会发生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提高,因此,教师需要适时地调整教学方法,将学习的主动权移交给学生,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逐渐地撤离原有的支架。
其他文献
【摘要】英语是一门利用听、说表达感情与感想的学科,学生在进行英语课程的学习中,需要根据该学科的核心素养掌握四大方面的能力,包括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以及学习能力。对此,教师在进行高中英语教学时,应以英语学科素养为出发点,并融合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促进对学生文化意识方面的培养。本文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教学展开探讨,分析其文化意识培养方案。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英语;英语教学;文化
1. Introductio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Lettered words have become more and more popular. Lettered words, as the non-Chinese characters, contain at least one Roman letter
【摘要】英语写作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英语学习不同于其他科目的学习,此门科目需要不断地进行巩固与复习,因此,要想确保学生能够将英语作文写好,就一定要掌握大量的词汇与语法知识。基于此,为了提升初中生的英语写作水平,文中重点分析了反思性教学方法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初中英语;写作教学;反思性教学方法;应用  【作者简介】赖碧芳,广东省珠海市平沙第一中学。  由于
【摘要】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与成长的关键时期,英语学科是初中教育的重要课程,也是学生学习的基础课程,听、说、读、写四种能力是初中学生学好英语的关键。英语听力能力是学生学好英语的基础,只有学生掌握良好的听力能力,才有助于学生后续的英语学习,因此初中英语教师应该加强注重听力教学,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运用多元化的英语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英语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英语听力能力,促进初中学生未来发展。由
【摘要】高中阶段的英语词汇教学至关重要,是学生能够学习和运用英语的基础,学生对英语词汇的学习和积累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成绩。因此,为了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就可以应用将微课引入到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充分发挥微课简洁快速的优势,近而提高学生英语词汇学习能力。本文分析了微课与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特点以及应用微课的必要性,浅谈将微课应用到高中词汇教学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微课;高中;英语词汇教学;有效性  微
【摘要】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的商务往来越发频繁,商务交流与沟通成了跨文化交流中不可会缺的一个重要组成,在商务活动中,口译人员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是活动的重要组成环节,在一定程度上,口译人员对于商务活动的推进和结果产生了重大影响,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甚至说决定性作用也不为过。这就使得行业对于口译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有着较高的要求,口译人员不仅需要具备熟练的翻译能力,还需要具备良好的语言、
【摘要】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一直被强调,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很多教师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在高职英语的教学中,由于学生已具有一定的学习基础,教师就更应该对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给予重视,最大化地激发其学习主动性,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本文的主要内容是对高职英语教学中发挥学生学习主体性的教学策略进行探析,以此来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职英语;学生;主体性;参与  【作者简介】洪梅,甘肃财贸职
【摘要】在解读高中英语文本时,笔者认为教师应以学科核心素养为标杆,可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文本解读:文本主题、文本内容、文本文体和文本语言,多维度帮助学生有效理解课文内容。  【关键词】文本解读;说明文;学科核心素养  【作者简介】景冉,王超杰,于慧,纪雪慧,聊城大学。  文本解读是提高高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关键,也是以读促写的重要手段之一。教师做好文本解读,对于深入理解文本,确定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
【摘要】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就是结尾教学,这个环节可以说是非常的重要,因为在课堂的结尾处,通常教师会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一个总结,让学生能够对本节课所授的内容有全面地了解,并加以巩固。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的结尾工作,教师要能够根据所授课的内容的不同,来采取不同形式的课堂结尾工作。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堂;结尾;内容  【作者简介】严春香,江苏省镇江市伯先中学。  教师在进行授课的时候,总
【摘要】本文以元认知策略为理论基础,探讨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听力教学的改革思路,以提高英语专业听力教学的质量,进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本研究通过对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英语专业大一、大二、大三208名学生和23名英语专业教师展开问卷调查,以了解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学生元认知策略的使用情况。研究结果表明,英语专业学生认为自己不了解元认知策略,在英语听力学习中极少使用到元认知策略中的计划、监控、评估策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