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在中小学教育改革中扭转应试教育的不良影响?有专家指出,可随时考试、随时出答案的机考能够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应试教育难题。信息技术的进步提供了机考的可能。教学类游戏软件已经培养出大批熟练上机学习和在线考试的中小学生,但在中小学教学实践中,用电脑进行教学和考试还没普及。目前,部分省市的高考和中考已经实施英语口试在线考试,从技术手段和设备普及的程度看,机考条件已经成熟。
部分地区尝鲜机考
2014年安徽省淮南市初中毕业升学信息技术考试,首次采用无纸化上机考试方式。凡参加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的应、往届初中毕业生,均须参加这次初中毕业升学信息技术考试。几年前,淮南的信息技术课程还是高中课程,现在则成了初中毕业生的必考课程。与往年相同,淮南2014年的信息技术考试分值仍为10分,计入高中阶段学校录取总分。单人单机无纸化上机考试——即整个考试过程使用统一专用考试软件单人单机在多媒体电脑网络教室进行。
《教育》记者了解到,从2012年起,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信息技术科目已在新疆范围内推行机考,并逐步取代该门学科的纸质考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办公室工作人员介绍:新疆地广人稀,使用在线考试能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最重要的是能有效保证考试如期进行,防止舞弊事件发生。
在山东青岛,2014年九年级英语口语和听力考试也采用了机考。2013年青岛市内三区首次实行英语口语考试的人机对话模式;2014年听力测试也实行了人机对话。口语和听力考试分别上机之后,这部分的分值从以往的40分缩减为30分,考试时间缩减为30分钟,题量也从以前的听力4道、口语3道,缩减为一共5道题目。青岛的英语机考经验显示:减少了监考教师,提高了考试效率,从每个考生轮流考试变成了一批考生同时考试;考生在答题时不用面对监考教师,对着电脑说英语会更放松。以前,考听力考场放录音,前排和后排的考生听的效果不一样;机考时,每个考生单独面对一台电脑,戴一副耳机,听到的音量大小都是一样的。青岛26中初三英语备课组长江泓老师介绍,考生参加听力和口语的联合机考,首先要进行语音设备的测试,在模拟测试达到100分之后再确认登录考试系统。“2013年首次实行人机对话考口语时,很多考生提交的录音,音量非常小,甚至听不清楚,这样肯定会影响得分的。”机考让考生不适应的地方是,口语和听力测试实行机考后,考生不允许携带纸笔进考场,不能边听边记关键词。英语口语和听力测试不允许考生提前交卷。
在以往的英语口语考试中,考试教师难以做到对所有考生标准如一,而机考则保持稳定的状态。人机对话中,只要考生和设备达到高度兼容,就能考出稳定的成绩。机考还杜绝了教师因人而异打分,因为教师会更关注形象好的考生,从而“听得更清楚”。而实行机考后,阅卷教师则只能根据音量大小和发音的准确性给出评分。
教学游戏早已包含机考
湖南郴州煤矿小学王新乐,虽然只是小学一年级学生,但对机考已经十分熟悉了。他从3岁开始在平板电脑上玩教学游戏。教学游戏有很多,以其中一款孙悟空教学游戏为例,孩子先在地图上按照指示选择场景,然后听故事,按照游戏的指导学习,最后在游戏中考试,考试内容就是通过做对知识点选项来帮助孙悟空打败天兵天将和妖魔鬼怪。操作正确的话可以得到分数,系统可积累备案,并对错误率较高的知识点重复练习、重复考察。王新乐的小学班主任孙福玲介绍说,班里很多小学生都有玩教学软件的经验,这些软件主要是英语、数学和语文内容。针对学生的基础,孙福玲也在教学中适度运用游戏软件教学,并用游戏软件进行学习情况测试。整个过程就是玩游戏,但学习效果非常好。
北京市海淀区羊坊店小学4年级学生宋宇申也是多款教学软件的玩家。这些软件多半是他的小学教师推荐的。宋宇申在入学前就通过教学游戏掌握了上千汉字,能阅读电器说明书。小学四年级时,已经达到剑桥英语中级考试的十级水平。这是英国学生初中毕业的水平。达到这种程度根本不劳教师和家长费心,只要每天玩一小时游戏就行了。由于每天游戏中都包括当天所学知识和部分此前学习知识的测验内容,家长和教师能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巩固程度。
对于这些孩子来说,机考是十分正常的事情,像游戏一样。反倒是用纸笔涂抹答题卡,在他们看来是一件很傻的事。孩子们觉得,在答题卡上涂抹正确的选项和在电脑上给正确的选项打钩,功能是一样的,但是用笔涂抹效率太低,容易出错,错了还不容易改正,还弄得手上脏呼呼的。他们还不知道,随着年龄的增长,今后参加的考试,大都要涂抹答题卡。
高考可尝试机考
在现行的高考中,只有部分省市的英语听力考试采取了机考。绝大多数科目的考试采用的是笔试。在客观题方面,考生要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把正确的选项涂抹成黑色的方块,不能出格,不能不饱满。在判卷时,阅卷工作人员要把答题卡放到阅卷机器上,通过自动扫描获得准确的计分。整个过程中要使用大量人力物力。这种客观题选项考试,在驾驶员考试、证券从业资格、保险从业资格和银行从业资格等国家正规考试中,早已使用电脑机考。
除了客观题之外,高考还有主观题考试。这些主观题试卷的阅卷老师也是见不到试卷的。主观题试卷被扫描到电脑中,阅卷老师坐在电脑前,面前的桌子上放着阅卷规则,电脑屏幕上播放着考生的主观题答卷电子版。这样的考试阅卷,其实与直接在电脑上输入答案的机考是没有区别的。
2012年,湖北实行高三网络英语机考调查测试,87所高中的7253名高考生首次在线考试。在电脑上输入高中课改平台账号,屏幕上便出现考试操作指南。系统自动分发试卷,考生进入作答界面,试卷题型、分值与英语高考笔试一致。作答客观题时,考生可利用鼠标进行勾选、拖动;主观题则直接通过键盘输入。考生答完试卷后,可点击交卷。考试时间结束,试卷会自动保存提交。系统总工程师宁垒介绍,考试全部采取机器阅卷,系统还会对数据进行分析,生成备考建议。宁垒表示,高考是非常严肃的事,机考难过大众心理关。随着高考改革的推进,实行网络高考是趋势,“比如创建题库,实行一年多考,都是可能的。” 技术能力不成问题
《教育》记者从一些软件公司了解到,一些中小学校已经投资建立了自己的在线考试系统。莱芜市陈毅中学从2012年开始使用天柏公司的考试系统。该系统能自动给Word题、Excel题、PowerPoint题评分,并能给出中文解析。
2014年1月21日,浙江省台州市书生中学购买了小雨考试系统。几乎与此同时,云南蒙自市搬迁农场中学也购买了小雨考试系统一套。《教育》记者从多家软件公司了解到,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前黄中心小学、山东省青岛第十九中学等也建立了自己的在线考试系统。青岛十九中的考试系统较为独特。该系统不是通常的计算机机房系统,是通过平板电脑无线接入,上课、考试、做作业全用平板电脑。早在2012年9月,青岛十九中率先试点平板电脑班。教室中有两个大屏幕显示器供老师讲课时使用,学生则手持平板电脑围坐在教室中间的圆桌周围。上课前,老师将这一堂课的内容用PPT等电子格式提前准备好,上课时,以无线传输方式,将授课内容发到所有学生的平板电脑上。老师的讲课内容以引导为主,学生可以用平板电脑实时上网查资料,了解背景知识。在地理课中,当教师讲到名川秀水时,学生可以根据地图功能,确定位置,还可以通过大量的图片搜索,对其有一个直观印象。数学课上,通过三维课件的演示,学生可以对几何体更好地把握。
学生通过平板电脑学习的过程,同时成了考试的过程。学生做作业、考试后,老师直接在系统中批改作业,当场调出试卷,测试后立即给出答案,教学效率大大提高。在整个教学、考察的过程中,系统的全程记录功能起到监督学生的作用。学生做作业、考试中,作弊或偷工减料,总会被发现。
专家:机考是考试改革方向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余胜泉表示,现在的教育评价的确过多地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用电脑学习和考试则为发展性评估提供了可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有革命的影响,必须高度重视。”余胜泉介绍说,挪威正在试验使用笔记本电脑进行考试,目前已有大约6000名学生进行了该项试验,未来有望在全国的学校推广。挪威北特伦德拉格郡政府在学生年满16岁的时候便会向他们发放笔记本,帮助学生完成家庭作业和课堂作业。在用笔记本进行考试时,特别定制的软件可防止学生作弊。给学生们配的这些笔记本带有标准的软件,包括Word、电子表格和计算器等,也有为课程设置的专门软件程序。媒体专业学生的笔记本可能就会配置Adobe Photoshop软件。
香港中文大学心理系教授张学新在华中师范大学“名师讲坛”上提出:用电脑机考的“海量高考”消灭应试教育,实现教育创新。张学新认为,统一高考能给考生平等的机会,但无法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机考则避免了这个问题。张学新建议:建立公开的海量题库。一门课可以出500万道左右的试题,考试时,从题库中随机抽取题目进行自适应考试。自适应考试,指在考试过程中不断修正考题难度,去适应学生的实际水平,使评估过程快捷高效、评估结果精细准确。
张学新解释说,学生在电脑上考试,电脑程序自动从题库里抽取题目,并根据学生解答的对错,调整难度,抽取下一个题目,最终达到对学生能力水平的评定。考试时间可以在4月至6月的3个月时间内进行,考生可自由选择最佳状态完成考试。“海量高考”的考试内容还是“3 X”的模式。张学新说,计算机自适应考试早就在托福和GRE(美国研究生入学考试)等考试中得到应用,效果不错。最近,国家汉办的商务汉语考试也采用了这种形式。
部分地区尝鲜机考
2014年安徽省淮南市初中毕业升学信息技术考试,首次采用无纸化上机考试方式。凡参加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的应、往届初中毕业生,均须参加这次初中毕业升学信息技术考试。几年前,淮南的信息技术课程还是高中课程,现在则成了初中毕业生的必考课程。与往年相同,淮南2014年的信息技术考试分值仍为10分,计入高中阶段学校录取总分。单人单机无纸化上机考试——即整个考试过程使用统一专用考试软件单人单机在多媒体电脑网络教室进行。
《教育》记者了解到,从2012年起,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信息技术科目已在新疆范围内推行机考,并逐步取代该门学科的纸质考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办公室工作人员介绍:新疆地广人稀,使用在线考试能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最重要的是能有效保证考试如期进行,防止舞弊事件发生。
在山东青岛,2014年九年级英语口语和听力考试也采用了机考。2013年青岛市内三区首次实行英语口语考试的人机对话模式;2014年听力测试也实行了人机对话。口语和听力考试分别上机之后,这部分的分值从以往的40分缩减为30分,考试时间缩减为30分钟,题量也从以前的听力4道、口语3道,缩减为一共5道题目。青岛的英语机考经验显示:减少了监考教师,提高了考试效率,从每个考生轮流考试变成了一批考生同时考试;考生在答题时不用面对监考教师,对着电脑说英语会更放松。以前,考听力考场放录音,前排和后排的考生听的效果不一样;机考时,每个考生单独面对一台电脑,戴一副耳机,听到的音量大小都是一样的。青岛26中初三英语备课组长江泓老师介绍,考生参加听力和口语的联合机考,首先要进行语音设备的测试,在模拟测试达到100分之后再确认登录考试系统。“2013年首次实行人机对话考口语时,很多考生提交的录音,音量非常小,甚至听不清楚,这样肯定会影响得分的。”机考让考生不适应的地方是,口语和听力测试实行机考后,考生不允许携带纸笔进考场,不能边听边记关键词。英语口语和听力测试不允许考生提前交卷。
在以往的英语口语考试中,考试教师难以做到对所有考生标准如一,而机考则保持稳定的状态。人机对话中,只要考生和设备达到高度兼容,就能考出稳定的成绩。机考还杜绝了教师因人而异打分,因为教师会更关注形象好的考生,从而“听得更清楚”。而实行机考后,阅卷教师则只能根据音量大小和发音的准确性给出评分。
教学游戏早已包含机考
湖南郴州煤矿小学王新乐,虽然只是小学一年级学生,但对机考已经十分熟悉了。他从3岁开始在平板电脑上玩教学游戏。教学游戏有很多,以其中一款孙悟空教学游戏为例,孩子先在地图上按照指示选择场景,然后听故事,按照游戏的指导学习,最后在游戏中考试,考试内容就是通过做对知识点选项来帮助孙悟空打败天兵天将和妖魔鬼怪。操作正确的话可以得到分数,系统可积累备案,并对错误率较高的知识点重复练习、重复考察。王新乐的小学班主任孙福玲介绍说,班里很多小学生都有玩教学软件的经验,这些软件主要是英语、数学和语文内容。针对学生的基础,孙福玲也在教学中适度运用游戏软件教学,并用游戏软件进行学习情况测试。整个过程就是玩游戏,但学习效果非常好。
北京市海淀区羊坊店小学4年级学生宋宇申也是多款教学软件的玩家。这些软件多半是他的小学教师推荐的。宋宇申在入学前就通过教学游戏掌握了上千汉字,能阅读电器说明书。小学四年级时,已经达到剑桥英语中级考试的十级水平。这是英国学生初中毕业的水平。达到这种程度根本不劳教师和家长费心,只要每天玩一小时游戏就行了。由于每天游戏中都包括当天所学知识和部分此前学习知识的测验内容,家长和教师能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巩固程度。
对于这些孩子来说,机考是十分正常的事情,像游戏一样。反倒是用纸笔涂抹答题卡,在他们看来是一件很傻的事。孩子们觉得,在答题卡上涂抹正确的选项和在电脑上给正确的选项打钩,功能是一样的,但是用笔涂抹效率太低,容易出错,错了还不容易改正,还弄得手上脏呼呼的。他们还不知道,随着年龄的增长,今后参加的考试,大都要涂抹答题卡。
高考可尝试机考
在现行的高考中,只有部分省市的英语听力考试采取了机考。绝大多数科目的考试采用的是笔试。在客观题方面,考生要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把正确的选项涂抹成黑色的方块,不能出格,不能不饱满。在判卷时,阅卷工作人员要把答题卡放到阅卷机器上,通过自动扫描获得准确的计分。整个过程中要使用大量人力物力。这种客观题选项考试,在驾驶员考试、证券从业资格、保险从业资格和银行从业资格等国家正规考试中,早已使用电脑机考。
除了客观题之外,高考还有主观题考试。这些主观题试卷的阅卷老师也是见不到试卷的。主观题试卷被扫描到电脑中,阅卷老师坐在电脑前,面前的桌子上放着阅卷规则,电脑屏幕上播放着考生的主观题答卷电子版。这样的考试阅卷,其实与直接在电脑上输入答案的机考是没有区别的。
2012年,湖北实行高三网络英语机考调查测试,87所高中的7253名高考生首次在线考试。在电脑上输入高中课改平台账号,屏幕上便出现考试操作指南。系统自动分发试卷,考生进入作答界面,试卷题型、分值与英语高考笔试一致。作答客观题时,考生可利用鼠标进行勾选、拖动;主观题则直接通过键盘输入。考生答完试卷后,可点击交卷。考试时间结束,试卷会自动保存提交。系统总工程师宁垒介绍,考试全部采取机器阅卷,系统还会对数据进行分析,生成备考建议。宁垒表示,高考是非常严肃的事,机考难过大众心理关。随着高考改革的推进,实行网络高考是趋势,“比如创建题库,实行一年多考,都是可能的。” 技术能力不成问题
《教育》记者从一些软件公司了解到,一些中小学校已经投资建立了自己的在线考试系统。莱芜市陈毅中学从2012年开始使用天柏公司的考试系统。该系统能自动给Word题、Excel题、PowerPoint题评分,并能给出中文解析。
2014年1月21日,浙江省台州市书生中学购买了小雨考试系统。几乎与此同时,云南蒙自市搬迁农场中学也购买了小雨考试系统一套。《教育》记者从多家软件公司了解到,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前黄中心小学、山东省青岛第十九中学等也建立了自己的在线考试系统。青岛十九中的考试系统较为独特。该系统不是通常的计算机机房系统,是通过平板电脑无线接入,上课、考试、做作业全用平板电脑。早在2012年9月,青岛十九中率先试点平板电脑班。教室中有两个大屏幕显示器供老师讲课时使用,学生则手持平板电脑围坐在教室中间的圆桌周围。上课前,老师将这一堂课的内容用PPT等电子格式提前准备好,上课时,以无线传输方式,将授课内容发到所有学生的平板电脑上。老师的讲课内容以引导为主,学生可以用平板电脑实时上网查资料,了解背景知识。在地理课中,当教师讲到名川秀水时,学生可以根据地图功能,确定位置,还可以通过大量的图片搜索,对其有一个直观印象。数学课上,通过三维课件的演示,学生可以对几何体更好地把握。
学生通过平板电脑学习的过程,同时成了考试的过程。学生做作业、考试后,老师直接在系统中批改作业,当场调出试卷,测试后立即给出答案,教学效率大大提高。在整个教学、考察的过程中,系统的全程记录功能起到监督学生的作用。学生做作业、考试中,作弊或偷工减料,总会被发现。
专家:机考是考试改革方向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余胜泉表示,现在的教育评价的确过多地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用电脑学习和考试则为发展性评估提供了可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有革命的影响,必须高度重视。”余胜泉介绍说,挪威正在试验使用笔记本电脑进行考试,目前已有大约6000名学生进行了该项试验,未来有望在全国的学校推广。挪威北特伦德拉格郡政府在学生年满16岁的时候便会向他们发放笔记本,帮助学生完成家庭作业和课堂作业。在用笔记本进行考试时,特别定制的软件可防止学生作弊。给学生们配的这些笔记本带有标准的软件,包括Word、电子表格和计算器等,也有为课程设置的专门软件程序。媒体专业学生的笔记本可能就会配置Adobe Photoshop软件。
香港中文大学心理系教授张学新在华中师范大学“名师讲坛”上提出:用电脑机考的“海量高考”消灭应试教育,实现教育创新。张学新认为,统一高考能给考生平等的机会,但无法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机考则避免了这个问题。张学新建议:建立公开的海量题库。一门课可以出500万道左右的试题,考试时,从题库中随机抽取题目进行自适应考试。自适应考试,指在考试过程中不断修正考题难度,去适应学生的实际水平,使评估过程快捷高效、评估结果精细准确。
张学新解释说,学生在电脑上考试,电脑程序自动从题库里抽取题目,并根据学生解答的对错,调整难度,抽取下一个题目,最终达到对学生能力水平的评定。考试时间可以在4月至6月的3个月时间内进行,考生可自由选择最佳状态完成考试。“海量高考”的考试内容还是“3 X”的模式。张学新说,计算机自适应考试早就在托福和GRE(美国研究生入学考试)等考试中得到应用,效果不错。最近,国家汉办的商务汉语考试也采用了这种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