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来源 :成长·读写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今天我们要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的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地培养儿童的品德和习惯,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引发儿童探索的欲望,让他们能够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健康地成长。
  【关键词】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习惯培养
  一、引言
  培养一个知书达礼、举止文明的孩子,是社会、家长和学校的共同愿望。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基础,也是人素质高低的体现。而习惯的培养越早越好,老师在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方面有着不容忽视的责任。
  二、在活动中培养流利的语言
  培养学生的良好的习惯改变学生的言行甚至思考的习惯。
  为了培养学生说话和读书习惯,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口才历练法,即使课堂效率暂时下降也在所不惜,从逼迫学生说,到引导学生说,到学生愿意说,敢说,会说,强化日常学习总的口才培训和锻炼能力,使口才训练和传递信息,交流沟通信息互为提高。通过组织讲故事比赛、演讲比赛、辩论等各种口才训练之后,读书成为了学生学习和平时生活的主题内容。
  为了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我充分利用班会课,对学生进行安全方面的教育。通过讲解、示范、榜样激励等督促学生认真遵守纪律,使每个学生具有“服从集体,服从命令”的意识,具有自我约束力,形成良好的行為习惯,呈现出“活而不乱,严而不死”的良好班风班貌。作为班主任我积极参与到学生的课间活动中,既锻炼了身體,也能随时纠正班级学生的不良行为。同时我充分发挥班干部的职能作用,让他们大胆参与班级管理。另外我还制定一套班级奖励措施,每周开展雏鹰争奖等活动。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半个学期以来,学生的安全意识和纪律性都有很大的提升,基本上杜绝了打闹和叫骂的不良行为。
  三、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一)家庭、学校、社会、学生四位一体,齐抓共管
  1.加强教师身教。教师应该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学习榜样,教师一直是学生心目中最完美的形象,小学生会有意识地将教师的一言一行作为自己模仿的对象,也就是说教师对学生起了一个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教师不但要用真心去激励学生,而且要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让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地受到熏陶和教育。
  2.充分发挥家庭与社会的育人作用。家庭教育是学生养成教育的重要阵地。家长是学生的启蒙教师,与学生接触的时间相当长,家长的一举一动往往成为学生判断是非得失的标准。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在学校中已经接受了教师正确的引导,可是一回到家中又受到家长不良习惯的影响,而失去了行为习惯是非判断的标准。因此,要加强学校与家庭的沟通。通过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等多种渠道,密切教师与家长的联系,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和各方面的表现,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帮助家长提高育人意识和能力,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同步进行。同时还要与社会各个部门建立联系,及时反映学生在社会上的各种表现。结合学校行为规范的教育内容开展社区教育,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聘请校外辅导员到校进行法制教育,提高学生的法制意识,规范学生的行为。
  3.学生本身也是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在学校里,除了老师,学生接触最广的还是学生群体,教师要经常观察学生的活动,看看是否有不良现象的发生。有许多学生在老师面前可能有所顾忌,但在学生之间肯定会“原形毕露”。如若纵容下去,势必会影响到其他的学生。这时,教师可通过多种途径观察这种现象,然后以一个恰当的时间,用一个恰当的办法,对“症”下“药”,对他们进行“改造”,让他们改掉不良习惯。
  (二)注重反复,强化训练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形成的,必须依靠学生多次反复的实践。对他们要严格要求,反复训练,直到巩固为止。同时设计一些简单、易行、有意义的活动,让他们通过努力,都能享受成功的喜悦。实验证明,一项行为习惯至少要经过21天不间断的训练才能形成。可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必须长期坚持,反复训练。
  教师要充分利用《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来引导学生行为。每周可以提出切实可行的行为要求,及时将本周学生行为与规范要求相对照。并且每月根据学生实际更换新的目标,鼓励学生对照目标找出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同时,教师要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可以通过“电话”、“家校联系卡”的方式及时与家长进行交流,对孩子在家的行为提出要求,使家长有的放矢地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只有当某种良好的行为或动作通过强化训练,已经渗透到他的每一个细胞、每一滴血液和每一根神经中的时候,才能达到“自动化”的程度。这个时候他们的良好行为习惯才能算真正养成了。
  (三)依学龄段分层教育
  行为规范教育要根据不同段学生的年龄特征,有重点地分层次进行。如一二年级学生可通过儿歌、讲故事等形式,了解小学生行为规范,让学生在公共场所不乱扔果皮纸屑,不乱倒垃圾脏物,不在墙壁、桌面乱刻乱画,保持地面、黑板、桌凳、窗台的洁净;养成爱清洁的好习惯,勤洗澡、勤换衣、勤理发、勤剪指甲、早晚刷牙。中段年级小学生渐渐有了自我意识,开始会主动思考、判断是非对错。中年级通过编故事、行为规范知识竞赛、达标等形式强化常规制度。高年级小学生已基本上由他律转为自律。高年级可以通过出黑板报、演讲会等巩固常规制度。
  (四)注重体验
  小学低年级学生情感体验具有直接性和情境性,当引起学生产生某种情感体验的事物出现在眼前的时候,就会产生某种情感体验。如小学生刚入队时,站在队旗下宣誓,那庄严隆重的入队仪式会令每一个儿童回味无穷。这时教师适当点拨引导:“我们已是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了,我们应怎样做?”每周的升旗仪式也是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教育的良好契机。结合“小学生行为规范”进行各项竞赛活动,都能促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团结协助、刻苦拼搏的精神。
  四、总结
  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良好的生活态度,健全的人格,是一点一滴进行培养的,是通过不断的熏陶,正面教育而形成的,因此教师,要付出耐心,恒心,爱心去教育孩子,让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参考文献:
  [1]詹万生主编《整体构建德育体系总论》,教育科学出版社
其他文献
【摘 要】学生时期,老生常谈的有这么几个问题,一个是升学率,一个是青春期学生男女交往问题。青春期是感情萌芽期,学生们懵懂的感情,异性相吸,男女交往开始频繁。作为一个班级的班主任,如何机智理性的看待这个问题,对学生无论是感情还是学习都有很大的影响。不能用古板的方式来增加学生的心理压力,也不能过于散漫,放任其不管不顾。要让学生明白自己处于怎样一个状态,学习才是目前的重点,其余的事情只要处理得当,老师是
期刊
【摘 要】高中教师以生态系统健康理论为基础,以当前的教育价值观念为标准,对课堂教学进行标准化诊断,并发现总结出相关经验,对其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改正方法。分析课堂生态的过程中,将活力、组织结构、恢复力这些因素考虑进来,以此组成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诊断方式,将高中语文课堂中学生的活力充分调动,促进高中语文教师的专业能力,改善高中语文的课堂结构,以此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综合素质,对建设更生态的语文
期刊
虞永平教授在《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思路》一文中指出:课程游戏化关键在教师,焦点在幼儿,幼儿行为折射教师的思想和作为。要从实际出发,从蓝本(幼儿园现有的课程方案)出发,从生活出发,从改造出发,走向创新和发展。我园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为导向,充分挖掘园所和地域资源价值,尝试以“转化”和“链接”的策略来开展幼儿生活、游戏、运动和学习自主的实践探究,让游戏精神贯穿幼儿一日生活。
环境可以塑造人,环境可以改变人,好的环境可以促进人的成长,而一个学校的文化环境对于一个学生的成长,也起着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所以,不仅城市学校需要校园文化建设,农村小学结合自身学习实际,针对学生特点,创建更有利更有效的校园文化,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品行各方面的教育都会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一、门廊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钥匙  学校的大门展现给学生的是学校的第一印象。虽然校门可以不大,墙壁可以不新,但
期刊
车辆耐撞性是一个涉及多因素的强非线性问题,而传统响应面模型柔韧性又不足。为克服传统响应面法在拟合车辆耐撞性问题输入与输出之间的映射关系所带来的不精确性和耗时性,这里通过建立一个经试验验证准确性的耐撞性仿真模型,提出采用均匀设计法来提高车辆耐撞性仿真试验的代表性并减少仿真试验次数。通过采用一个具有良好韧性的三层神经网络来拟合车辆耐撞性问题输入与输出之间的映射关系,并基于多目标遗传优化算法NSGA-H,得到了一组以峰值加速度、B柱最大位移以及吸能比为耐撞性指标的Pareto解集。优化结果显示,所提方法能够高效
【摘 要】小学英语教学的目的就是要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培养学生进行语言交际的能力。使学生们敢于大胆开口,获得英语语感,打下较好的语音和书写基础,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他们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怎样才能实现这个目的呢?本文就如何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效果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效果  一、精心备课,以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要想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效果,精
期刊
【摘 要】调整一颗健康积极的班主任心态,正确应对压力、管理好个人的情绪,以家长和学生需求为导向,通过主题探讨,帮助班主任解决管理过程中的相关问题,在互动分享中实现共同成长。  【关键词】班主任;快乐;动能;正能量  一、形成自己积极客观的教育理念,拥有一颗健康、阳光的教育心态  首先来解读一个词语“文化”,特·F·墨菲的定义:[1]文化是意义、价值、和行为标准的整合系统,社会的人们据此生活并通过社
期刊
【摘 要】教师灵活运用课堂组织教学,唤起学生注意、引发学习兴趣、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轻松学习知识。  【关键词】兴趣;评价;技巧  一节课上得好与不好这与课堂教学组织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教学组织是教师通过协调课堂内的各种教学因素,有效地解决各种突出问题的过程,课堂教学组织是艺术性和创造性于一体的工作,运用好课堂组织的技巧,可以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效果倍增。  一、激趣  做好导入课。教师在一个新的
期刊
【摘 要】班主任对班级建设与管理对一个班级的各方面有着深刻的影响。加强班级建设,积极探索高职院校班级管理的新模式,树立班级管理新理念,对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健全人格有着重要意义。本文旨在结合当前高職院校班级建设的现状,从辅导员的角度根据班级建设现存的主要问题,从而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班级建设;班级文化;学生干部  班级是学校的最基础单位,班级建设是学校综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