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教学之我见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jiao3954957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前不久的一份语文教学杂志上看到了这样一段文字,"在当代中学生的作文中,我们很难体会到那种触动人心的情感,很难沐浴到情感的雨露,处在花季的少男少女们的情感是丰富的,想象是多彩的,一棵草、一朵花都会引起他们无限的感慨;一句批评的话,一段感人肺腑的语言,会使得他们泪水涟涟、思潮翻腾。可是,那么丰富的情感、那么缤纷多彩的心灵世界却在一些同学的笔下变得僵硬,死气沉沉。
  那么,怎么才能培养学生对作文的兴趣?中学阶段,学生的好奇心和好胜心是很强的,形象思维强于抽象思维。根据学生这一特点,要培养学生写作文的兴趣,老师应在"新"字上下功夫。这就需要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转变观念,改变教学方式,让学生在作文课中"活"起来。
  一、营造写作氛围,激发写作兴趣
  1、以身示范,潜移默化。作为语文教师,需要广博的知识和较高的语言表达能力。倘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能旁征博引,妙语连珠,使得学生如沐春风。那么,学生自然会对语言文字产生浓厚的兴趣,开始萌发表达的欲望。同时在学生作文过程中,教师亲自动手写作,将现实的生活变成文字,可以是班内、校内的真人真事,也可以是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将作品拿到班内与学生分享,学生会觉得自己的语文老师很神奇,他们会自然而然的喜欢甚至是崇拜你,"亲其师,信其道",学生也许会因喜欢上他的语文老师而喜欢上了作文。
  2、开展活动,构筑平台。初中生都有自我表现和被肯定的需要,创办本班或本校特有的作文报刊,让学生拥有展现自我的舞台,无疑对学生的写作兴趣有促进作用。
  二、激发快乐写作兴趣
  单纯从作文教学上看,便是语文教学中"望文轻叹"的区域:学生搜肠刮肚却未凑得只言片语,教师费尽唇舌始终打不开学生的灵感之门。究其原因,大概在于:学生的社会实践少,信息渠道不畅,校园生活枯燥乏味,造成了思维的限制性;作文题目的陈旧俗套,内容单调重复,造成了思维的呆滞性;老师过分的公式化,概念化的作文指导,造成思维的单一性。这三性互为因果、互相影响、恶性循环,形成了一个"思维怪圈",造成学生脑细胞"萎缩"的现象,从而对作文写作倍感腻烦。基于以上问题和现象的现实存在,对语文作文教学的改革,是迫在眉睫的问题。而改革,首先要改掉学生的"苦"和"烦",还学生一个"乐学"和"乐写"。孔子有句名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那么,如何让学生"乐"起来呢?"快乐作文"是笔者近年在语文作文教学中探索最优化途径的一次尝试。
  三、生活素材,让学生的心"活"起来
  学生要写作,首先要有素材,而素材来源于生活。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作文言之无物,没有时代感,没有生活气息,根本原因就在于离开了写作的活水源头--生活。曾有人说:"语文一旦与生活相联系,马上就生动活泼起来。"要引导学生积极投入生活作生活的主人。长期让学生坐在教室里写作限制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无话可说,时间长了,写作给学生的心上加上了沉重的枷锁,周围的生活在他们眼前觉得很平常,没有新意,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很空洞,更多的学生则为了完成该任务,东搬西凑,写出来的文章没有真实性。
  四、指导积累,自主写作
  只有让学生从被动写作转变到自主写作的时候,我们的作文教学才真正把学生领上正轨。从信息论来看,作文是一个外界信息的输入、储存、加工、编码、输出的过程。信息的输入是前提,加工是中介,输出是结果,而这个信息输入→加工→输出的过程,全仗主体积极而有成效的工作,离开了主体的主动精神,信息既不能输入,也不能加工,更不会有信息的输出。所以首先要解决的是为学生创造外界信息输入的需求,可以采用各种丰富的活动来激发。
  例如:每课一讲、每周随笔、校园广播、美文大家晒等都是很好的形式。为学生搭建了展示的舞台,没有素材怎能上场,于是就指导学生学会有意思地去积累。关注生活,多读有益的课外读物,注意收集网络信息,当学生的信息输入到一定的时候,他们自然有一种表达、输出地欲望。这时候我们的教学就应该积极为学生的这种欲望创造自主表达的机会,千万不要给太多框框条条,束缚了他们的表达,尽量调动学生的主动精神--写作的自主性和能动性。是我要写,而不是要我写。然而在我们的教学中,学生作文更多的是遵命写作,是一项任务。教师为了应试有很强硬的理由,学生则有太多的无奈。他们没有选择余地,不能自主,写作也不是一种内在需要。因此交还学生作文的自主权,让他们真正喜欢作文,自由地"以我手写我心",是我们改变作文教学现状的重要环节。
  五、蹲下身来,分享成功
  教育心理学表明,生活使人面临难度不同的任务,他们必然会评估自己成功的可能性。力求成功的人,旨在获取成就,并选择能有所成就的任务。这种情况,最有可能发生在他们预计自己成功的可能性有50%的把握时,因为这给他们提供了最大的现实挑战。如果他们认为成功完全不可能,或者胜券在握,动机水准反而下降。所谓"跳一跳,摘桃子",如果使劲跳了,"桃子"还是遥不可及,那再次跳起的动力就丧失了。
  学生学习数理化的兴趣往往高于语文学习的兴趣,解答理科习题的劲头要比写作文的劲头足,原因在于一道理科习题解答出来,学生就摘到了"桃子",能尝到成功的甜头。而作文写出来了,只有少数同学有"摘桃子"的感觉,大多数人换得的是老师的冷冰冰的评语,甚至是讽刺和挖苦,有太多的失败和苦水。在此,我建议我们语文老师,不要高悬咱们的"桃子",不要拿"思想深刻,构思精巧,风格独特,语言优美"的要求苛刻學生的作文。
  学生毕竟是孩子,我们不能老拿大人的标准去评判他们,正视学生作文水平和作文能力的差异,在激发动机的基础上客观评定。多一点鼓励,少一点指责。在评价机制上,教师不搞一言堂,而是充分发扬民主,采取学生自评、互评、师生共评等多种形式。生生之间,师生之间要平等对话,没有高下之分,只有思想碰撞和逆耳忠言。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对一些比较差劲作文,教师要宽容,要尽量去发现其中的闪光点,因为我们的理念是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受成功。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认为:在写作前让学生实地去观察一下生活中的事物,让他们去了解事物,感受生活,使他们的心也随着新鲜的事物"活"起来。只要学生有一种写的欲望,就能从生活中找到活的素材,写出来的内容也是活的。并在野外的活动中引导他们找写作的素材,感受生活的美好,使他们有"心"去写。过了一段时间,我发现学生对作文不但不那么害怕了,而表现出了一种想写作的欲望,我认为这就是写作的一个很好的开始。只有学生的心活起来,写出来的文章才会活起来。在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让我们立足于实际,在新课标的指引下,多专研,多探讨,相信我们的作文教学一定会开出快乐的花朵,芬芳了我们教师,更芬芳了学生。
其他文献
课堂氛围,是师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感情的相互作用所构成的一种心理环境,它影响着课堂上师生思想和行为,教学效果和学生个性的发展。在教学中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重要条件,也是引导学生乐于学习的重要条件。  教育心理学认为,处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的师生,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教师精神振奋,思路开阔,动作潇洒自如,授课艺术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情绪活跃,兴趣浓厚,注意力集中,接受
期刊
长期以来,语文界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课文是否讲深讲透、环节设计是否紧凑成为评价一节好课的一把尺子。有的教师认为,自己只要环节设计合理、将教材内容讲深讲透就是完成了教学任务。因此,在教学中不知不觉地把自己束缚在教科书中,对每一篇课文都繁说细讲,生怕有半点遗漏,而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以影响教学环节、耽误教学进度、影响课堂秩序等为由置之不理。  在各种听课活动中,我们也经常发现有的教师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
期刊
摘要:病句的判断与修改是近几年中考中常见的题型,许多学生常常感到束手无策,所以结合中考中的病句试题进行分析,总结几种常见的病句类型,并提出修改意见。  关键词:常见的病句类型及分析  纵观各省市语文中考试题,不难发现病句的判断与修改,已成为中考常见题型之一。由于平时教学中淡化语法知识,对此类题很多学生感觉束手无策,甚至成为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如何解答这类试题呢?下面我就结合2011年中考病句试题进
期刊
【摘要】初中语文教学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创新素质为目标的。本文立足探讨初中语文教学的趣味性问题,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阐述了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中的一些问题及对策,以期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初中语文 教学趣味 学生兴趣 基础教育  一、初中语文趣味性教学开展的意义  语文教育是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是传播汉语和发扬祖国人文精神,培养创新人才的一种途径。中学语文课堂应该
创造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它的作用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而增大,它的威力将在知识经济时代百变得更加巨大和不可替代。创造性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体系,是对以往一切教学体系的继承和发展,是在信息社会来临之前超前实施的、符合信息社会要求的教学举措。综观作文教学的发展历程,创造性教学是最佳选择。  一、通过创造性作文教学,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向认识自然、认识社会的深度和广度跃进  作文教学通过正
期刊
作文是语文科的综合性、应用性很强的一种实践活动,是语文教学的综合训练。作文是制约小学生提高语文成绩的瓶颈,要使小学生比较正确地运用书面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教师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作文的基础训练。因此,作文教学应贯穿整个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作文指导,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养成勤写作的良好习惯,变怕作文为喜欢作文。  一、体验生活,培养兴趣  要想学生写好作文,教师必须从培
期刊
  本文通过测定肺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及尿液中血管抑素的含量,与其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血管抑素与肺癌诊断、转移及治疗的关系。  本文所分析的肺癌患者血清及尿液中血
当老师难,带农村小孩子更难,这是大部分小学老师深深地感触。是的,工作二十年来,一直工作在农村的我,越来越觉得农村小学老师这份工作的分量与负担,为了适应现行教育,在工作中,我不断摸索和改进新的教学方法。  一、情境教学  1、为了能使孩子们能很好的接受教学,喜欢学习,自觉学习。我在开学初认真研究新学期教材,针对教材安排设计各个环节的教学活动,特别是在布置教室上,我打破了以前的观念,思考着怎样才能使孩
期刊
"鉴赏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一种富于创造性的意识活动。如果说艺术创作是自己的生活体验借着语言、声音、色彩、线条等等表现出来,那么艺术鉴赏就是运用联想将语言、色彩、线条等等还原为自己曾经有过的类似的生活体验。"传统教学方法对诗歌意境美目标的追求存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状态,这样忽视了诗歌的情境,关注于孤立的"意象",没有以情感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自然难以达到对意境的感悟。在诗歌教
期刊
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语文教学中,如若针对小学生天真活泼,求新、求异、求奇、求趣的天性,把快乐引进课堂,广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将会起到学习的催化作用,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那么,如何运用快乐教学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让学生兴趣浓厚地去学习知识呢?我认为可从以下教学环节探索尝试。  一、引人入胜地导入  新课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首要环节,良好恰当地导入,会激发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