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法制备大豆蛋白活性肽的工艺优化、分离纯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来源 :粮食与油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thdream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大豆蛋白粉为原料,水解度为考核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正交试验对碱性蛋白酶制备大豆蛋白活性肽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水解工艺为水解pH 11、水解温度55℃、加酶量0.6 g,在此条件下水解度为24.8%。利用Sephadex G-25凝胶柱对产物进行分离纯化,产物和对比标准物的洗脱图谱分析表明,绝大部分产物是小相对分子质量的蛋白活性肽,相对分子质量大都在1400以下。产物的抗氧化活性随着水解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强,当水解度为25.5%时,其抗脂质体氧化活性为68.6%、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
其他文献
针对雷达系统课程教学中思政元素相对零散、难以与专业知识无缝对接等问题,从课程育人价值取向、课程思政一体化教学设计、教学实践与效果等三方面阐述了课程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的一体化设计思路,提出了该课程教学“三步”设计方法.教学实践表明,该方法显著提升了学员的专业水平和思政素养.
为研究现阶段存量较大的大型公共建筑结构强震作用下地震响应和抗震性能,针对一含软弱层的大空间RC框架结构,设计了几何相似比为1∶6的模型,开展设防烈度下多种激励的模拟地震动试验。通过对模型破坏形态、动力性能、加速度与位移响应等指标的测试分析,研究大空间混凝土(LRC)框架结构相对常规混凝土框架结构在动力响应与变形特征等方面的差异。试验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LRC框架结构的损伤集中在软弱层,其柱端抗弯能力对整体结构的抗震性能影响最大;楼层加速度和相对位移经软弱层传递后易发生突变,LRC框架结构相对常规结构呈现出
稻谷储藏是保证稻谷品质与质量安全的重要环节,目前对于稻谷储藏环节的研究多集中在基础的理化性质及应用组学技术对稻谷储存过程中各组分之间变化的探究。介绍组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稻谷储藏过程中的应用进展,为稻谷储藏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为了推进实战化教学模式创新发展,提升军事技能实战化教学效果,在分析军事技能实战化教学模式内涵的基础上,论述了教学模式构建的基本原则,提出了实装对抗、演练嵌入和技能融合等实战化教学模式,并进行了实际运用.教学实践表明,上述实战化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增强战斗素养、提高学员战斗技能和培养作战指挥能力.
采用一锅法制备了硅藻土固载铁掺杂的硅钨酸(FeSiW/硅藻土)固体酸催化剂,使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催化剂的结构及形貌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铁掺杂的硅钨酸较好的分散在硅藻土的表面。将其应用于油酸与甲醇为反应物的生物柴油制备体系,催化活性研究发现在催化剂用量3%(以油酸质量为基准)、油酸与甲醇摩尔比为1:8、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4 h的条件下,酯化反应转化率为72.5%,且催化剂重复使用6次后,转化率仍高于70%。此外,FeSiW/硅藻土催化剂还适用于催化各种长链羧酸的
通过挤压改性处理燕麦粉,并将其与山药粉、红豆薏米粉、白砂糖进行复配,制备冲调型复合营养燕麦粉。单因素试验分别研究了复配粉中燕麦粉、山药粉、红豆薏米粉、白砂糖的添加量对冲调型复合营养燕麦粉感官品质的影响,确定4种组分的添加量范围分别为燕麦粉45.00%~54.00%、山药粉9.00%~14.00%、红豆薏米粉20.00%~27.00%、白砂糖17.00%~24.00%。以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采用Design Expert v8.0.6软件进行最优混料设计试验,得到复合营养燕麦粉的最优配方(以复配粉总质量为基
为了保障粮食储藏安全,提出了一种采用遗传算法优化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判断粮情安全等级的方法。选取对粮仓安全影响因素较大的6个参数(仓气温、仓气湿、粮温、水分、二氧化碳、虫害)作为模型的输入,通过遗传算法优化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核参数和惩罚因子,输出当前的粮仓安全等级。方法经过仿真数据的验证,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和良好的泛化能力,应用前景很好。
研究了不同添加量(质量分数1%、2%、3%)的大豆蛋白水解物对面包抗氧化和品质特性的影响,测定了面包提取物的自由基清除能力、Fe2+螯合能力以及面包的质构特性、色度和感官品质。结果表明:大豆蛋白水解物能够增加面包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显著降低面包硬度和咀嚼性,但面包的弹性和内聚性没有显著差异;还能够显著降低面包皮的L*值、增加面包皮的a*值,提高面包屑的a*值和b*值。同时能降低面包的硬化速度,增加
介绍了大肠杆菌中的几种毒力基因,综述了几种检测食源性致病大肠杆菌的方法,包括PCR技术、LAMP技术、基因芯片技术和新兴方法等,并比较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以期为有关工作者在实际检测中选择相关方法提供借鉴和参考。
采用常规均化(CH,15 MPa)和超高压均化(UHPH,100~300 MPa)处理豌豆蛋白稳定的乳状液,对其物理和氧化稳定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与CH处理相比,在100 MPa和200 MPa的超高压处理下,乳状液的乳化活性和乳化稳定性较好,产生的乳化液滴粒径较小,乳状液对乳脂和氧化反应具有很高的稳定性。但是,相比于100 MPa和200 MPa乳状液,300 MPa处理的乳状液粒径更大值,并且乳化性能有所下降,界面上的蛋白含量有所降低。因此,控制超高压均质的压力在200 MPa以下时,超高压均质能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