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电影双重奏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yibab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死亡诗社》这部电影在冲击着人们的视觉的同时,其古典风格的音乐背景也在不知不觉的渗入其中,默默扮演着它自己的角色,和电影画面进行了完美的结合,很好地表达了电影的情节,并带领观众随着音乐随着画面进入到了那个特定的场景里。
  [关键词]电影音乐 古典音乐 功能 作用
  
  电影是一门综合艺术,包容文学、戏剧、音乐、美术、舞蹈、建筑、摄影等因素。十九世纪末。电影一出现就迅速成为一种为世界各国亿万群众所欢迎的文化传播媒介方式和生动的贴近生活的娱乐方式,其社会影响之大,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各个方面。
  《死亡诗社》这部电影想必很多人都看过,它在冲击着人们的视觉的同时。其古典风格的音乐背景也在不知不觉地渗入其中,默默扮演着它自己的角色,和电影画面进行了完美的结合,很好的表达了电影的情节,并带领观众随着音乐随着画面进入到了那个特定的场景里。
  《死亡诗社》讲述的是在1959年,威尔顿预备学院以它凝重朴实的风格受到了人们的尊敬。在当时那个时代,教育的模式是一成不变,不仅单调而且束缚了人们的思想。然而这一切在一个新教师的手中却发生了很大的改变。John Keating用反传统的教育方法给学院带来了一丝生气:在他的课堂上。他鼓励并允许学生站在课桌上,用一个崭新的视角去观察周围的世界并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他所看到的世界:他向他的学生们介绍了许多有思想有内涵的诗歌:他所提倡的自由发散式的思维哲学在学生中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渐渐地,一些人接受了他。开始勇敢地面对每一天,把握他们自己的人生。可是不幸也在这时发生了……
  《死亡诗社》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中开始了,50年代末美国佛蒙特州的一所男生大学预科学校——韦尔顿学院,家长们都把谈话声压得很低,在这略显得紧张、肃穆的气氛中,一个个乳臭未干的男孩依依不舍地离开了父母的怀抱。举行开学典礼的礼堂中,响起了苏格兰风笛那哀婉的声音。这件富于民族和地域特征的乐器。令人明确无误地感受到了一股来自其发源地的古风的存在和一种对发源于旧大陆的悠久传统的自豪。韦尔顿学院已有百年历史。今天,它又接纳了数十名新的学员……。影片《死亡诗社》的片名,取自情节中韦尔顿男生寄宿学校的学生们组织的秘密团体的名字。“死亡诗社”的成员深夜聚集在校园附近的山洞里,他们朗诵伟大诗人的作品,吹奏萨克斯管。抽着烟抒发己见。学生们是从新任英语教师那里得知“死亡诗社”的存在的。基廷先生过去正是这一秘密团体的成员。在学校里。他反对狭隘的、有局限性的教学方法,向校方所尊崇的古风和传统提出了挑战。他热爱自己的职业和自己的学生们。教导他们珍惜自己的青春年华,要“抓住每一天”去汲取生命的精华。他想尽办法激发每个学生的灵感,让他们摆脱习惯与性格的束缚和羁绊,唤醒每个人心中创作的激情和成就的欲望。后来,由于一个热爱戏剧表演事业的学生尼尔·佩利的死。基廷先生成了校方的眼中钉和替罪羊。尽管他最后被迫离开了学校,但是他赢得了全体学生的敬仰和尊重。
  电影从无声到有声,经历了一个巨大的转变过程。20世纪初,人们逐渐领悟到无声电影需要用音乐来渲染剧情,也可以以此掩盖放映机的噪音,于是就尝试在电影中加入音乐。1908年11月17日,法国巴黎公开放映的《基斯大公的暗杀》,是世界上最早配乐的故事片。这部影片由卡米尤·桑萨恩斯作曲。电影音乐是人们喜爱的一种音乐。它是戏剧音乐的一种新的形式,即它同歌剧、舞剧、话剧等有着联系,同时又与交响乐或室内乐截然不同。这样,电影音乐作为一种新的形式,为作曲家探索各种奥秘提供了可能性,并产生了一系列有趣的问题。许多看电影的人把音乐为电影配乐当成天经地义的事情。然而,当他们看了一段时间的电影,却还是答不出音乐在其中所起的作用。
  电影音乐是影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电影情节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优秀的电影音乐能够突出影片主题和反映剧中人物的喜怒哀乐,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加深了艺术感染力,使观众在优美的旋律中得到情感的升华,完美地体现电影艺术的魅力。早期的电影,多注重故事情节,音乐只是起点缀作用。随着观众欣赏水平的提高,电影公司开始注重电影音乐对电影故事情节的渲染作用,由于音乐在情感的表达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当语言不能到达时,音乐就出现了”。所以许多电影情感层面的表达是由音乐来完成的。在音乐进入电影以后,成为电影这个综合艺术的一个有机部分。是一种新的音乐体裁。它在突出影片的感情、加强影片的戏剧性、渲染影片的气氛方面起着特殊的作用。在电影中,音乐最重要的作用是确定氛围。音乐风格、配器和情感特征的选择在引发导演的想象方面是很重要的。在某些影片中。作曲家为整个故事确定一个单独的主旋律。无论银幕上发生何事,主旋律是不变的。
  但另一方面,在融入电影以后,在它的表现形式上也发生了相应的较大的变化。电影音乐是一种诗意化的音乐符号,自从旋律与画面结合以后,他们仿佛就成了结伴而行相映成趣的情人,带给人无限美好的整体享受,人们因为那些画面记住了凝结相随的音乐,在某个不经意的日子,也会因为一段熟悉的旋律,再次涌起动人的回忆,作为电影艺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电影音乐,百年来,经历了曲折的发展、演变过程,从而使它由幼稚走向比较成熟。随着电影艺术的发展,随着世界各国著名音乐家对电影音乐的参与,如今电影音乐已逐渐成为音乐艺术的一个重要分支,电影音乐美学也逐渐成为电影美学中的一个独立篇章。电影是综合艺术。从电影本体分析,它综合了文学、戏剧、摄影、美术、音乐……从接受者的角度讲。电影是视听艺术。所谓视。就是眼睛所看到的电影画面:所谓听,就是耳朵听到的电影中音乐……
  电影《死亡诗社》音乐作曲家莫里斯·雅尔(Maurice Jarre)1924年出生在法国里昂。他曾经是世界名导演——英国的大卫·里恩爵士(Sir David Lean)的作曲搭档。自60年代两人合作以来,他三次荣获了奥斯卡最佳原作音乐奖《阿拉伯的劳伦斯》(1962)。《日瓦格医生》(1965)和《印度之旅》(1984)。80年代,在他的合作者名单中,出现了一位生机勃勃的澳大利亚人彼得·威尔。从1983年的《危机四伏的年代》(The Year Of LivingDangerously)开始,彼得·威尔在美国拍摄的几乎每一部影片都由莫里斯·雅尔作曲。在1985年的《目击者》中,正直的警官约翰·布克被迫隐居在阿门人村庄里。伤势痊愈之后。他参加了村民们共同为一户人家建造谷仓的行动。影片的这一场景中,著名演员哈里森·福特充分施展了他的木匠手艺。而让观众最难忘的还是镜头中令人感到温暖激动、心如潮涌的主题音乐:“建造谷仓” (Building the Barn)。莫里斯·雅尔为此获得当年学院奖的最佳音乐提名,而这段音乐也成了这位法国作曲家80年代的代表作。在以剧情取胜的这部影片中,音乐设计得可谓恰到好处,言简意赅而又丰富多彩。影片开始,作为开学典礼的组成部分,我们看见一架风笛奏着一支苏格兰民谣。这是一首形态规整的、十六小节的曲调,具有“起承转和”的明显结构。而配乐创作的核心素材,就是这首听上去古老而又单调的旋律的动机。莫里斯·雅尔创作的一支富于青春与现代气息的曲调,与之形成了鲜明对比。它从风笛动机变化而来,用电子合成器演奏。
  影片《死亡诗社》音乐整体构思的丰富多彩,还表现在古典音乐段落的贴切使用上。幽默风趣的基廷先生在上体育课的时候,让学生们排成一列纵队,每人手里拿着一张纸,写上含义深刻的诗句。每踢一次球,都要大声念出一句话,同时他还现场给大家播放音乐。导演在这一场景中使用了德国作曲家亨德尔的《水上音乐》第2组曲中的快板乐章。在亨德尔的F调、D调和G调第1、2、3首水上音乐中,这是唯一使用了小号和圆号的一首组曲。两支小号和两支圆号的对答呼应,使乐曲的色彩绚丽,情绪欢快。基廷先生想通过这段充满活力的巴洛克音乐来激发学生们的热情和想象力。
  生性腼腆的托德在老师的督促启发下克服了怯懦,被激发了灵感。在他当众赋诗,引来喝彩的时候,剪辑师采用“音响先行”的方式让镜头中出现了贝多芬的《欢乐颂》的旋律。随后引出了一组动人心弦的画面:足球场上,身着大红运动衫的学生们在基廷先生的鼓动下,尽情地奔跑、追逐、嬉闹。师生问的深情厚谊溢于言表。情之所至,大家索性把基廷先生扛在肩上。开始狂欢似的绕场奔跑。在金色的夕阳中。那永远照耀着人类理念的不朽旋律似乎也带有了一种新的色调。富于灵感的导演恰如其分地使用了一部伟大的音乐作品。让它在同自己的作品结合的时候产生了新的内涵。在基廷先生的感染、启迪之下,成长中的孩子们的心灵得到了洗涤和净化,他们的精神境界已经获得了升华……
  影片中,尼尔与父亲发生争执后,被迫决定退出剧组。当他来找基廷先生倾诉内心的彷徨时,谈话背景上悄然飘出了一支高雅、轻柔的钢琴旋律——贝多芬第五钢琴协奏曲(皇帝)第二乐章的中间段。似乎是出自基廷先生宿舍里的音响、又好像是被导演不经意地使用的这段古典旋律,实际上起到了烘托场景气氛、映衬人物内心的作用。这一乐章曾被法国伟大作家罗曼·罗兰推崇备至。在影片里,作为师生之间推心置腹、坦诚相见的谈话的音乐背景,它在含蓄地歌颂着为人师表的基廷先生所拥有的平和心境和坦荡胸怀。
  全片的尾声是令人无不眼帘润湿的最高潮。校长当众勒令最后一次到教室取东西的基廷先生尽快离去。就在他走向门口的瞬间,“托德主题”也最后一次响起。经过内心的痛苦挣扎,破釜沉舟的托德做出了决定。在音乐的强拍上。他迈开有力的步伐踏上了书桌,向着已经站在门口的心爱的老师,喊出了大家都使用过的、出自著名诗篇的那句亲密的称呼:“Oh,Captain,MyCaptain!”——船长,我的船长!……
  此刻的“托德主题”一改过去压抑、踌躇、柔弱的形象,已经变得明亮、坚决而有力。随着镜头中一双双穿着黑色皮鞋的脚坚定地踏上一张张课桌的特写,简洁的主题中逐渐加入不断增强的定音鼓音色。旋律主体在不断反复的过程中也变得愈加丰满。经过由原调(降8)到(降E)的两次移调,当风笛群奏的响亮音色也开始进入的时候,音乐已毫不掩饰地充满了颂扬之情。看着这些默默站在书桌上向他致敬、告别的学生们,眼含热泪的基廷先生只有深情地道一声:“谢谢。孩子们!谢谢……”。
  电影音乐根据该影片需要,确定了它的音乐的风格、主题音乐的性格特征、音乐布局和高潮的设置、音乐和影片中语言音响等声音的有机结合和安排、每段音乐的起止、情绪气氛以及画面的关系。情感也是音乐中的一部分。人们总认为感觉与情感是音乐中的主要的东西,令你有所感,有哀伤,有痛苦,或胜利或心灵喜悦,但奥妙的是莫扎特、海顿是会让你有那些感觉的,伟大作曲家创作音乐时,都会让你感觉到深刻的情感。因为他伟大,因为他在音乐中有话要告诉你。因此伟大音乐家的音乐会永远持续,或许到永远。那种永恒的特质,就是古典,古典是永垂不朽的东西。
  《死亡诗社》从头到尾都让我被一层一层的激情侵袭着,但这里不是天堂,它从未离开过现实世界。美国女影星乌比·戈德堡曾说“拒绝改变,变得与大众一致并没有错,但拒绝与大众一致是条漫长的路。”通往天堂的往往是地狱之旅。
  今天,当我们拥有一个相对较宽松的环境,个人价值在被越来越多地得到重视的时代。我看到了托德站在桌子上时那个坚毅的眼神。我听到了托德发出了自己内心真正的呐喊“船长,我的船长”:我恍然大悟。冰天雪地中托德显得苍白,孤独,但不再胆怯:我明白了,原来今天的生活是跟随着像托德这些勇敢坚持自己的人们的脚步到来的。基汀老师在那一刻笑了,疲惫但幸福,他预见了他所期望的那一天,他的战士们踏上了征程。
其他文献
[摘要]江苏开放大学(南通校区)与江苏永达电力电信安装工程有限公司进行订单培养式的深度合作,对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改革,以解决学生在技能培养、专业知识构建、专业实习和毕业就业等问题。在校企深度合作的基础上,进行了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的校本开发,形成教学标准,利用课谱化的教学执行设计管理教学内容,逐步形成了人才培养的实施方案,构建了专业课程体系,为现代学徒制的校本开展提供理论依
[摘要] 动画美术中民族化的造型设计是多元化渗溶的,要符合现代社会流行的审美标准,更要强调人性化和真实性,在造型设计的细节上都需要美术师将传统创作理念融会贯通并大胆的进行创新。  [关键词] 动画美术 民族化 造型设计    在电影诞生的短短一百年间,动画伴随人们走过了动荡而艰难的时代并一如既往地将人们心中的梦想童话变为现实。要使现代的动画作品整体呈现出鲜明的民族风格特性。在造型设计的细节上都需要
理光GXR相机是理光公司最新推出的可互换镜头成像组件数码相机系统,它的颠覆性在于将镜头、感光元件和影像处理系统集成在一个镜头成像组件中,因此机身本身不附带感光元件,镜头单元通过排插与机身进行数据交换,这种机背与感光元件的分离设计,完全改变了数码相机一贯的设计方式,完全颠覆了我们对可换镜头相机的理解。  理光GXR目前拥有两个镜头单元,其中GR LENS A12 50mm1:2.5MACRO镜头单元
「一」  情人节那天,魏蕾又和老公宋宇开起了玩笑:“要不是这个破水杯,我才不会嫁给你这个呆瓜呢!”话虽这么说,可在她的心中,这个水杯比什么都重要,这么多年,不锈钢的杯面仍然一尘不染,洁净如初。注视着水杯,魏蕾的记忆仿佛又回到了十多年前。「二」  那时候,魏蕾正在读大四,同寝的好姐妹姜妍交了个男朋友,是个警校大学生。魏蕾非常羡慕,因为她从小就崇拜警察,做梦都想嫁个警察。姜妍猜到了她的心思,不由得眉毛
高瓦,潘老师,视觉共振设计工作室创始人。作为书籍装帧设计师,夫妻二人低调地完成了大量优秀的设计作品:2008年整体设计奥运会国家礼品《纸上奥运》,2012年设计香港回归十五周年官方纪念画册《香港影像》。《男孩的冒险书》《孩子,挑战》《梁思成图说西方建筑》等均出自他们夫妻之手。但是,他们最优秀的作品是他们的一双可爱的女儿。  我们家的书房,就是我和我先生工作的地方。每天,我们背靠背坐在电脑前做同一本
[摘要]电影《长江七号》和《三峡好人》,建构起了对小人物命运的挚切的关注和别样复杂的意绪,以,不同的方式揭示着主人公悲惨的生存本相。道出了对生命本身的尊重和热爱,完成了对真实人生的深刻展现,以强大的精神力量撼人心魄。  [关键词]《长江七号》《三峡好人》真实人生 抒写    《长江七号》和《三峡好人》两部影片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把目光对准下层生活的平民。展示的视角都是对生命本身的尊重,对小人物命运的
摘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难点,教学中比较常见的困难有两个:第一是学生对话题不感兴趣,无从下笔;第二是学生写得不具体、不形象,因而文章显得不生动。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创设贴近生活的话题,激发学生写作欲望;在生活中学习表达,说与写相结合;注重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创新之花”三个方面展开论述,以达到立足生活,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立足生活;写作能力;作文教学  “作文难,作文难,作文
摘要 电影,就是用最认真的态度做出来的最虚假的东西,这种虚假有时跟真的一样。电影是虚像,生活是虚像,人心是虚像,这,就是真相。  关键词 电影艺术 悟道 虚像 真实    什么是生活的真相?电影有如生活,其本质是虚幻的。再进一步说。由于各人所处角度不同,人生经历千差万别。处理事情的动机不一样,人们的生活感受是有如天地之不同的。生活存在着多种可能。  在此,一位伟大导演的一部伟大电影——日本导演黑泽
贾秀芳于1999年10月创办哈尔滨市博能汽车销售有限公司,秉承“真诚做人,细心做事”的经营理念,服务好每一位客户,现已发展成集汽车销售、职业教育、医疗康复于一体的民营企业。一路走来,贾秀芳不仅用智慧与汗水做大了企业,更用无私大爱与善行回报了社会。  今年疫情期间,贾秀芳积极响应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的倡议,第一时间在公司内成立防疫攻坚小组,分成统筹、物资、运输、保障等分支,由她亲自指挥调配,
[摘要]《花木兰》、《功夫熊猫》这两部融中西元素于一体的三维动画之作,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交流与融合中存在着诸多相似之处,但也表现出明显的区别和差异性;尤其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和理解上,二者所反映出的迥异差别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探讨。  [关键词]《花木兰》 《功夫熊猫》 中西文化 碰撞 融合    暑期临近,梦工厂的创作者们再一次开始了全球策略。这一部由派拉蒙电影公司出品,云集杰克·布莱克、达斯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