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理光GXR相机是理光公司最新推出的可互换镜头成像组件数码相机系统,它的颠覆性在于将镜头、感光元件和影像处理系统集成在一个镜头成像组件中,因此机身本身不附带感光元件,镜头单元通过排插与机身进行数据交换,这种机背与感光元件的分离设计,完全改变了数码相机一贯的设计方式,完全颠覆了我们对可换镜头相机的理解。
理光GXR目前拥有两个镜头单元,其中GR LENS A12 50mm1:2.5MACRO镜头单元集成了一块1230万像素,23.6×15.7mm的APS-C规格的CMOS感光元件,F2.5的最大光圈,放大倍率1∶2,最近对焦距离7cm,该镜头由8组9片镜片组成,当中含有大口径非球面镜片,采用浮动结构,像差小,散焦效果柔和自然。
另外一只镜头单元RICOH LENS S10 24-72mm1:2.5-4.4VC则集成了一片像素为1000万的1/1.7英寸CCD,3倍光学变焦,囊括了广角到中焦的常用焦距段,1cm的最近。拍摄距离,更加小巧的体积,非常适合于风景建筑或新闻场景的抓拍。
回归经典的设计理念
拿着这台小巧而独特的相机,看着50mm的A12镜头,不禁想起了人文摄影爱好者非常推崇的法国摄影大师卡蒂埃·布列松。
这位提出了著名的“决定性瞬间”理论的摄影家一生中使用的摄影器材是最少的, 35mm平视取景小型相机,一只50mm的镜头,几乎是他的所有配置。而且,他从不使用闪光灯等附加光源,当光线不足时,他宁可使用高速胶片。这位现实主义风格的摄影大师不希望他的拍摄引人注意,总希望把客观存在的瞬间展现给人们。
我想,这台理光GXR和布列松先生的器材亦有异曲同工之妙,轻巧的黑色镁合金机身,视场自然,视角与人眼几近相同的50mm1∶2.5镜头非常适合人文纪实、人像等题材的拍摄。轻巧的机身能够让您几乎感觉不到摄影器材是一种负担,也不会引起被摄者的注意,让你能够像大师一样轻松抓住决定性的瞬间。
不过,设计如此与众不同的理光GXR相机,它的性能如何,优势在于哪里,APS-C格式的感光元件能够带来单反级别的成像吗,高ISO的控噪表现是否能够让人满意,能否让我们也像摄影大师那样,在夜晚也可以抛开闪光灯拍摄,都是我们需要了解的。
大感光元件带来大宽容度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就用现场实拍来检验这台“前无古人”的新相机系统吧。
正好有一位妹妹相邀在上海田子坊拍摄,我带着GXR相机欣然前往,可惜去的时候匆匆忙忙,竟然忘记带反光板,只好硬着头皮开工了。拍的时候心还是虚的,担心效果会不好,可是一场拍摄下来,证明自己的担心是多余的,得益于A12 50mm镜头单元的大尺寸感光元件,GXR的宽容度非常好,即使逆光拍摄,妹妹的脸部肤色和细节都还原得很完美,而且色温白平衡准确,焦外虚化柔和自然,即使在最大光圈F2.5下拍摄,焦点处仍很清晰自然,92万像素的液晶屏能够让我即使在室外强光下也能轻松观察对焦,显示图片的颜色准确细腻,看来GXR的确是一台能够让人惊喜的相机。
随时随地随心而摄
田子坊的小酒吧、西餐厅、画廊很多,一片艺术的氛围,被誉为上海的“798”。酒吧里的美酒、精致的杯子、迷离的光色,都能够让人沉醉,我们躲在小酒吧里,为这天的拍摄成功庆贺,同时也感谢妹妹的辛劳。几杯美酒,一台GXR,一只放大倍率1:2的A12镜头,7cm的接触,让我留下了一张自己喜欢的相片(右图)。
可以把玩的抓拍利器
把玩GXR几天后,渐渐对它爱不释手了,到哪里都随身带着它,理光GXR机身和两个镜头单元合起来一共才580克,和一台小型单反机身的重量相仿,而且尺寸小巧,携带方便,由此我出门单反也很少带了,图的就是轻便。
圣诞节前,要到天津和北京出差,作为一个摄影爱好者,相机是不能少的,随时随地拍摄,是我的需要,但大冷天的,行李很多,轻便的GXR肯定是最佳伴侣了。
大包小包地挤上了火车,放好行李,刚好对面有一位美女,忍不住掏出GXR拍了一张,列车上的乘客对我的举动毫不在意,虽然不是记录决定性瞬间,但却真实随意,能够随时记录生活中的点滴,也非常的开心。
高感光度画面令人满意
到了平安夜,我还在天津“流浪”,好在有影友相陪,这样浪漫的夜晚,别人拍拖,我们拍照,一样是拍,各得其所,都一样的开心。
GXR A12的高ISO表现非常的出色,ISO1600的时候,噪点依然非常的少,ISO3200也完全可用,在晚上拍摄基本不用带三脚架了。而且,由于GXR创新的设计,CCD或者CMOS芯片密封在镜头单元里,防尘防污性能出色,排插的接口设计,让我可以在充满灰尘或者油烟的地方更换镜头也毫不担心,这点相比数码单反,更显优越,让同行的影友非常羡慕。
素质优秀的变焦大广角镜头
圣诞节过后,我到北京的三里屯转了转,那里的建筑很有特色,很现代的玻璃墙随处都是,和田子坊的风格完全不一样,我换上了GXR的另外一个镜头单元S10 24-72mm 1∶2.5-4.4VC,它虽然采用的是1/1.7英寸的1000万像素的CCD,但成像也很出色,对焦很快,24mm的广角很适合表现三里屯的建筑和各种场景,而且,S10镜头单元的体积更小。
回到家里后,浏览着旅行中用GXR记录的图片,感觉非常良好。我尤其喜欢A12镜头单元的成像表现,虽然其对焦速度和单反镜头相比,略显不足。但如此小巧的身材,却拥有单反级别的成像和性能以及优秀的机身操控手感,每秒4张的RAW连拍,丰富的手动功能设置,快速的存储能力,1280X720的高清录像功能,让人惊叹的高ISO表现……我还能强求些什么呢?而且,理光GXR的后续镜头单元也会进一步完备,机身在未来还会扩展如打印机、扫描仪、投影机等功能。
当我们这些摄影爱好者在数码单反的出色成像与笨重中左右为难时,当我们在单反威武的外观所带来的虚荣中冷静下来的时候,我们会告诉自己的内心——其实,我们真正需要的不过是一台轻便的、成像能和单反一样出色的、更可以让自己随心所欲进行创作记录的摄影工具而已。
(责任编辑:郭轶)
理光GXR目前拥有两个镜头单元,其中GR LENS A12 50mm1:2.5MACRO镜头单元集成了一块1230万像素,23.6×15.7mm的APS-C规格的CMOS感光元件,F2.5的最大光圈,放大倍率1∶2,最近对焦距离7cm,该镜头由8组9片镜片组成,当中含有大口径非球面镜片,采用浮动结构,像差小,散焦效果柔和自然。
另外一只镜头单元RICOH LENS S10 24-72mm1:2.5-4.4VC则集成了一片像素为1000万的1/1.7英寸CCD,3倍光学变焦,囊括了广角到中焦的常用焦距段,1cm的最近。拍摄距离,更加小巧的体积,非常适合于风景建筑或新闻场景的抓拍。
回归经典的设计理念
拿着这台小巧而独特的相机,看着50mm的A12镜头,不禁想起了人文摄影爱好者非常推崇的法国摄影大师卡蒂埃·布列松。
这位提出了著名的“决定性瞬间”理论的摄影家一生中使用的摄影器材是最少的, 35mm平视取景小型相机,一只50mm的镜头,几乎是他的所有配置。而且,他从不使用闪光灯等附加光源,当光线不足时,他宁可使用高速胶片。这位现实主义风格的摄影大师不希望他的拍摄引人注意,总希望把客观存在的瞬间展现给人们。
我想,这台理光GXR和布列松先生的器材亦有异曲同工之妙,轻巧的黑色镁合金机身,视场自然,视角与人眼几近相同的50mm1∶2.5镜头非常适合人文纪实、人像等题材的拍摄。轻巧的机身能够让您几乎感觉不到摄影器材是一种负担,也不会引起被摄者的注意,让你能够像大师一样轻松抓住决定性的瞬间。
不过,设计如此与众不同的理光GXR相机,它的性能如何,优势在于哪里,APS-C格式的感光元件能够带来单反级别的成像吗,高ISO的控噪表现是否能够让人满意,能否让我们也像摄影大师那样,在夜晚也可以抛开闪光灯拍摄,都是我们需要了解的。
大感光元件带来大宽容度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就用现场实拍来检验这台“前无古人”的新相机系统吧。
正好有一位妹妹相邀在上海田子坊拍摄,我带着GXR相机欣然前往,可惜去的时候匆匆忙忙,竟然忘记带反光板,只好硬着头皮开工了。拍的时候心还是虚的,担心效果会不好,可是一场拍摄下来,证明自己的担心是多余的,得益于A12 50mm镜头单元的大尺寸感光元件,GXR的宽容度非常好,即使逆光拍摄,妹妹的脸部肤色和细节都还原得很完美,而且色温白平衡准确,焦外虚化柔和自然,即使在最大光圈F2.5下拍摄,焦点处仍很清晰自然,92万像素的液晶屏能够让我即使在室外强光下也能轻松观察对焦,显示图片的颜色准确细腻,看来GXR的确是一台能够让人惊喜的相机。
随时随地随心而摄
田子坊的小酒吧、西餐厅、画廊很多,一片艺术的氛围,被誉为上海的“798”。酒吧里的美酒、精致的杯子、迷离的光色,都能够让人沉醉,我们躲在小酒吧里,为这天的拍摄成功庆贺,同时也感谢妹妹的辛劳。几杯美酒,一台GXR,一只放大倍率1:2的A12镜头,7cm的接触,让我留下了一张自己喜欢的相片(右图)。
可以把玩的抓拍利器
把玩GXR几天后,渐渐对它爱不释手了,到哪里都随身带着它,理光GXR机身和两个镜头单元合起来一共才580克,和一台小型单反机身的重量相仿,而且尺寸小巧,携带方便,由此我出门单反也很少带了,图的就是轻便。
圣诞节前,要到天津和北京出差,作为一个摄影爱好者,相机是不能少的,随时随地拍摄,是我的需要,但大冷天的,行李很多,轻便的GXR肯定是最佳伴侣了。
大包小包地挤上了火车,放好行李,刚好对面有一位美女,忍不住掏出GXR拍了一张,列车上的乘客对我的举动毫不在意,虽然不是记录决定性瞬间,但却真实随意,能够随时记录生活中的点滴,也非常的开心。
高感光度画面令人满意
到了平安夜,我还在天津“流浪”,好在有影友相陪,这样浪漫的夜晚,别人拍拖,我们拍照,一样是拍,各得其所,都一样的开心。
GXR A12的高ISO表现非常的出色,ISO1600的时候,噪点依然非常的少,ISO3200也完全可用,在晚上拍摄基本不用带三脚架了。而且,由于GXR创新的设计,CCD或者CMOS芯片密封在镜头单元里,防尘防污性能出色,排插的接口设计,让我可以在充满灰尘或者油烟的地方更换镜头也毫不担心,这点相比数码单反,更显优越,让同行的影友非常羡慕。
素质优秀的变焦大广角镜头
圣诞节过后,我到北京的三里屯转了转,那里的建筑很有特色,很现代的玻璃墙随处都是,和田子坊的风格完全不一样,我换上了GXR的另外一个镜头单元S10 24-72mm 1∶2.5-4.4VC,它虽然采用的是1/1.7英寸的1000万像素的CCD,但成像也很出色,对焦很快,24mm的广角很适合表现三里屯的建筑和各种场景,而且,S10镜头单元的体积更小。
回到家里后,浏览着旅行中用GXR记录的图片,感觉非常良好。我尤其喜欢A12镜头单元的成像表现,虽然其对焦速度和单反镜头相比,略显不足。但如此小巧的身材,却拥有单反级别的成像和性能以及优秀的机身操控手感,每秒4张的RAW连拍,丰富的手动功能设置,快速的存储能力,1280X720的高清录像功能,让人惊叹的高ISO表现……我还能强求些什么呢?而且,理光GXR的后续镜头单元也会进一步完备,机身在未来还会扩展如打印机、扫描仪、投影机等功能。
当我们这些摄影爱好者在数码单反的出色成像与笨重中左右为难时,当我们在单反威武的外观所带来的虚荣中冷静下来的时候,我们会告诉自己的内心——其实,我们真正需要的不过是一台轻便的、成像能和单反一样出色的、更可以让自己随心所欲进行创作记录的摄影工具而已。
(责任编辑:郭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