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悔的选择

来源 :海外文摘·文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encl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走路的难题是遇到坑坑洼洼,做人的难题是怀揣歉疚不安。这是来到前何村的第一天,韩宇南内心最深刻的感受。
  2015年,河南省周口市税务局干部韩宇南主动请缨,来到太康县马厂镇前何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
  5年多过去了,到村子第一天时的情景,韩宇南至今仍记得清清楚楚。那天,刚刚下过一场大雨,村中道路坑洼不平、泥泞不堪,有的甚至成了“小河”,水边是冲积到一旁的垃圾。那一刻,韩宇南深深意識到驻村工作将要面对的困难,并下定决心,首先要将这些“坑坑洼洼”填平,让村民们走路变得容易。
  可又有谁知道,那一天,韩宇南是带着妻子潘丽英的埋怨来到村里的。一想到出发前妻子为他整理行囊时的不舍,韩宇南就感到无比歉疚。尤其是那句“父亲都八十多岁了,要是有个好歹,可咋办”,更是说到了他心坎上。不过,说也说了,怨也怨了,妻子最终还是尊重了他的选择,她了解他的执着。
  也正是这份执着,让韩宇南迎难而上。他开始积极着手解决那些“坑坑洼洼”。村里一位老大娘拉着韩宇南的手问:“韩书记,俺都八十多了,俺闭眼之前,能看到咱修的路吗?”他恳切地答道:“大娘,一定能!”为了这个“一定能”,韩宇南在村里一次次开会动员,一家家走访劝说,对村道进行实地丈量,再加班加点将测量数据绘制成图。他一面向政府部门申请道路项目,一面带领村民修路基,一把铁锹从早干到晚。
  10个月之后,一条新修的11公里水泥路,终于通到了前何村的家家户户门前。
  二
  2016年元旦,妻子潘丽英打来电话让韩宇南回家吃饺子,可韩宇南实在走不开。潘丽英说,那我去吧。想到50多公里的路程,要坐公共汽车,下车后还有10多里的乡间小路,韩宇南有点不放心,便骑上电动车,在妻子下车的路旁等候着。当接过妻子手中的口袋时,他看到了她在家中精心准备好的饺子馅。
  来到村里,潘丽英才真正深切地感受到了韩宇南的忙碌。回城里后,内退在家休养的潘丽英便和家人商量起来。商量的结果是,她来村里照顾丈夫。
  妻子也要来“驻村”?她来到村里能适应吗?
  没想到,潘丽英来了之后,很快就融入了前何村这个大家庭,甚至慢慢也变成了一个跟丈夫一样为前何村奔忙的人。她成立了舞蹈队丰富村民文化生活,组织妇女们编藤椅、织渔网增加收入,给孤寡老人买来防寒棉帽,为残疾儿童买来轮椅……“说是来陪我的,结果跟村民在一起的时间,比和我在一起多多了。”说到妻子,韩宇南笑了。
  潘丽英大力支持丈夫的工作,可韩宇南还是做了一件落妻子埋怨的事。2016年春节前,潘丽英拿着韩宇南的工资卡去取钱,发现卡上无故少了两万元。韩宇南只能对妻子实话实说:两万元他拿去买春辣椒种子了。他想带领村民通过种辣椒来提高收入,为此村里还引进了辣椒加工厂。可到了真正要播种的时候,大家还是不愿意种,怕赔钱。他怕错过了播种季节,便自己贴钱买了种子,并对村民们说:“赚了是你们的,赔了算我的!”
  潘丽英知道后,埋怨丈夫“傻”,可韩宇南却说:“为了前何村早日脱贫,就应该‘疯’着干。为了村民有福气,我宁愿冒‘傻’气。”这之后,他又自筹资金3.12万元,购买了夏季辣椒种子,并和村干部一起整理苗床、浇水、施肥、打药、覆盖农膜,精心呵护着这一粒粒增收的希望。
  潘丽英那头呢?体会着韩宇南的良苦用心,听到村民说“有困难,找老韩”,看到村里的辣椒丰收了……慢慢地也开始理解丈夫了。用韩宇南的话说:“她没影响住我,我影响住她了!”
  很快,第一个两年任期将满。村民们一再挽留韩宇南,他也确实放不下建设中的扶贫车间、光伏电站、小学教学楼,便留了下来。他给自己的第二个两年任期定下目标:在前何村的扶贫路上,不落下一户贫困家庭、一个贫困村民。韩宇南做到了——2018年,前何村顺利退出贫困村序列。
  三
  前何村脱贫了,但是韩宇南仍不满足。他在想,村里还没有一个可持续发展、让村民做到稳固脱贫的产业。经过多次考察,他终于找到了一个门路:种植迷迭香。这种植物用途广泛、市场稳定,种下之后,可以连续收割15至30年,地里还可以套种梨树。为形成规模化种植,韩宇南拿着麦克风,拖着大音箱,在村里沿街宣传讲解、动员村民,最终敲定了300亩土地流转的协议。但村民们对此还是有顾虑:“韩书记,俺是看你的面子才签的合同”“你要是走了,这事会不会受影响啊”……看到乡亲们担心,看到挽留他的红手印,望着自己亲手种下的迷迭香,憧憬着村民增收、前何村变成一片花海的韩宇南,于2019年再次向组织提出申请,继续留任驻村第一书记。同时留下的,还有一名共产党员的铮铮誓言:“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韩宇南不回,潘丽英则始终追随着他。她说:“现在,前何村就是俺的家,村民就是俺的亲人。”每年除夕,夫妻俩都会和村里的孤寡老人一起包饺子、吃团圆饭。村里的何大爷临终前,两人一直守候在老人床前。他们还长年照顾着一位八十多岁的老大娘。
  2020年4月,已经驻村第六个年头的韩宇南,又做了一件让人意想不到的事——将已过90岁的老父亲也接到了前何村生活。因为驻村,他照顾不到老父亲。妻子若是留在城里照顾老人,又会牵挂他。姐姐、弟弟、妹妹的家里也都有实际困难。而自己在家中是长子,本应担起照顾老人的责任。思前想后,韩宇南作出了这个决定。
  与妻子潘丽英一样,老人到了村里后,很快成了前何村的人,村民也待老人如亲人。有人送来鸳鸯蛋让老人补养身体,有人包了包子、饺子给老人送去,有人蒸了地锅馍给老人拿来。韩宇南夫妻俩忙时,总有人给老人端去面条。村民郭秀荣说:“韩书记把老人接来,是忠孝两全。老人在家,他肯定会挂念。他们有事时,俺们过来看看,端个茶,倒个水,都是理所当然的。”
  四
  在前何村的一间小屋里,摆满了韩宇南获得的各种奖牌和荣誉证书,还有村民们送的各种锦旗。虽然韩宇南一再说,不要再花这个钱了,但还是挡不住质朴的感谢挂满了墙。
  韩宇南站在这些荣誉前,52岁的他头上已有了不少白发,然而6年前刚到前何村时的他,却是满头黑发。回想近6年的驻村扶贫路,韩宇南感慨:“我到前何村之后,一直梦想着做到‘城里有啥咱有啥’。现在前何村路宽了,灯亮了,桥修了,机井打了,高压线架了,农民体育广场、党群服务中心建好了,扶贫车间开工了,光伏电站发电了,小学教学楼建起来了,天然气人村了,自来水、宽带户户通了……我自己心里也觉得越来越敞亮了。”
  临近饭点,潘丽英在他们前何村家中的厨房里忙活着。她麻利地将擀好的面饼放进电饼铛,然后擀下一个。说起丈夫在前何村做了哪些事,潘丽英如数家珍。那些话语里,透着对丈夫的理解和支持,更让人读到了一个妻子的无怨无悔。
  2021年2月11日,又是一个除夕。今年,韩宇南没有和村民们在一起,因为他去了北京,参加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以一名驻村第一书记的身份亮相《向祖国报告》的特别节目。这次,妻子没有追随他。为了防控疫情,春晚导演组只邀请了韩宇南。但潘丽英一样开心:“没事儿,你上春晚,就是咱俩上春晚。”为了赶第二天早晨7:20出发前往北京的高铁,两位村民凌晨4:30就起床了,他们把韩宇南送到高铁站。韩宇南说:“知道我要上春晚,这俩老乡比我还高兴!”
  大年初一下午,从北京返回周口的韩宇南一下高铁,就将在春晚舞台上手捧的鲜花送给了妻子。当天晚上,他在微信朋友圈里写道:“这6年,她跟随我在农村,志愿扶贫,无怨无悔。我没礼物送她,导演让我送她春晚的鲜花,谢谢她。”接过鲜花的那一刻,潘丽英笑得很甜。作出这样的选择,她始终无悔。这其中的甘苦,她知道,他更知道。
  原载《人民日报》2021年3月1日
其他文献
在雪花飘舞里,新年又到了!  腊月二十三四,家家户户蒸馍,不管日子穷富总要蒸上几锅白面馍。大人蒸馍的时候,小孩子不得乱讲话,比如:“蒸完了吗?还有吗?”这一类的话不吉利,说了要挨训的。  枣山一定要蒸。大的、小的,单层的、双层的,还要蒸带枣的小花馍,小鸟、兔子、小猪等,象征着来年的丰收景象。蒸完了几锅白面馍,再蒸些黑面皮的干菜角子。那时候,白面很少,过年蒸的馍不够吃。初一,一家人围在一起吃团圆饭,
【训练主题】  “文贵出新”“文似看山不喜平”,这些古训都在传达着一个共同信息—选材新颖。写文章是为了给人看的,内容新颖有趣才能吸引读者,对于大家熟知的材料谁都会感到索然无味。因此,文章新颖是赢得读者和使读者从中受益的重要因素。而且,为了避免和别人“撞车”,我们也应该有创新的意识。那么,怎样选材才能使文章显得新颖呢?  【指点迷津】  一是选择新鲜素材。隔夜好茶不好喝,干花不如鲜花美。时代的进步一
妈妈是我们最熟悉的人。想一想,妈妈在日常生活中是什么样子?她有哪些特点?本期的《畅所欲言》让我们来看看两个小作者笔下的妈妈吧!  “标点符号妈妈”  安徽省怀宁县一德实验学校六(1)班 汪明寒  我有一个“标点符号妈妈”,她在日常生活中一会儿是个“问号”,一会儿是个“感叹号”,一会儿又变成了一个“省略号”……  妈妈喜欢追问,像一个不知疲惫的“问号”。前天,我正准备出门玩耍,妈妈却像“门神”一样挡
十九年后,故鄉已不再是故乡,那些前朝的执着故事已经逐渐地被遗忘,宛如林黛玉吟葬花词、祝英台化蝶后翩翩起舞。  那些曾经的爱情终成悲剧,而悲剧成就了残缺的美,残缺到名字和情节逐渐被人们遗忘。就像赫斯嘉总是会说:“明天又是新的一天,仿佛昨天已经远去。”  爱就是不爱,痛苦也不是那般痛苦,于是春暖花开、草木葱茏、四季更替。痛苦生活与幸福生活之间的距离,其实是遗忘。  责任编辑:曹景峰
法国皇帝路易十四年少时,酷爱芭蕾舞,经过不断的练习,舞蹈技艺大有长进,他创造了一些芭蕾舞的手、脚的动作和跳跃的动作,于是编排了一些较为简单的芭蕾舞剧,自己担任芭蕾舞剧中的男主角,这一下,征服了王公贵族、大臣及法国民众,同时在外交上用芭蕾舞拓展了国与国之间的政治、经济、海防、文化的发展,巩固了自己的政权。  今天的欧洲芭蕾舞,大致上可分为:俄罗斯舞、西班牙舞、意大利舞、奥地利舞、波兰舞、法国舞、匈牙
日本的大城市生活节奏非常之快,路上行走着的、奔跑着的,是焦急奔赴职场的公司白领或深夜满身疲惫的归客,他们没有时间在家里或是在餐厅喝早茶,而随处可见的便利店则是他们流动的“能量补给站”——随意拿起一个饭团或是一个热狗,付完钱后便继续赶路……  如果说日本的传统精髓是菊与刀,那么现代精髓中最常见的则是便利店。为什么说便利店俨然成为了文化?原因自然有很多,且听我徐徐道来。  首先必然是因为便利店自带的便
罕达犴是蒙古语的音译,汉语学名驼鹿,因两肩高耸而得名,属鹿科动物,俗称“四不像”,意指“头似鹿而非鹿,尾似驴而非驴,背似驼而非驼,蹄似牛而非牛”。其实,它还有个鄂伦春名字叫“悲运”(音)。原本觉得这两个谐音汉字颇有意涵,便想以此做题,以引发读者对驼鹿命运的联想与担忧;同时,避熟就生,也图个耳目新鲜。但这难免就有做作卖弄之嫌,几经思量,还是用了惯常名称。  我从未见过罕达犴。第一次见到,是在一位老猎
汉字是抽象的符号系统,但汉字又不是简单的图示符号,因为每个汉字都蕴含着一个独立的、生动的、鲜活的精神世界,是一张张可独立审视的生命面孔。因而识字教学离不开理性化的诠释,但过分的理性会导致课堂教学的程式化、功利化,这样的教学是苍白的,没有活力的。识字教学应该从过于理性中走向适度的感性,让学生在感同身受中,不知不觉地走进文本的意境,调动起学生的感性体验,激活印象。当生字带着音、形、义的印象,意味和情态
北宋初年,平民出身的宰相吕蒙正,写过一篇著名的《命运赋》:“马有千里之程,无骑不能自往;人有冲天之志,非运不能自通。”说明时运对人的重要,“地不得时,草木不生;水不得时,风浪不平;人不得时,利运不通”。  所谓时运,应该是天下大势吧?时光被天下大势揉成了无数的皱褶,人行走在那些皱褶里,有的顺畅,有的艰险,然后湮没于时光的无情烟云。  于是,人就走成了各色各样,万径人踪。  如他,走着走着,便走到了
孩提时,惧怕墨黑的夜晚。没有月亮、星星的夜空,村屋、人畜、树木、翠竹、花卉、庄稼、田埂悄然隐退,一望无垠的平原被黢黑团团笼住,黑暗成了夜的内核,夜的主宰。   村子西面隔一里处有几亩地的高岗,黄土中安卧着村里几个姓氏的先辈,男人女人、老者幼者。隆起的坟墓一个挨一个,重重叠叠,蔚然成片。茅草没过坟茔,高耸的榉树、松柏,枝叶苍茂,葳蕤森然。向晚时分,薄暮冥冥。途经此处,坟堆间阴风霍霍,乖戾阴鸷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