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生命的语文课

来源 :语文建设·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va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连中国老师的《语文课Ⅲ》,是继《语文课》和《语文课Ⅱ》后的又一部语文教学力作,这本书的副标题是《隽永的兴味与坚强的思考》。在我看来,此书在“兴味”和“思考”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让语文教学回归“语文”本身,让阅读和写作与人的内在世界息息相关,水乳交融。也可以说,这本书所呈现的,是人的精神世界的成长,人的心灵世界的丰富,需要通过阅读和写作(语文)来完成。
  一、抓住语言的根
  语言文字应该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丢失了这个根本,“语文课”也就没有了灵魂,没有了独特的价值和地位。凌虚蹈空地传播思想,丢开文本地启迪心灵,都是虚无缥缈的瞬间,不能从真正意义上提升师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的提升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对语言文字的感知、品评、玩味、揣摩、思索应该是语文课最为重要的学习活动,这样的学习活动也是构建语言的过程。叶圣陶先生甚至提出过“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的观点。连老师在书中也提出:“语文课,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以语言品评与认知为路径和抓手,帮助师生一起完成自我生命建构与发展。没有语言的建构与运用,就谈不上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审美的欣赏与创造、文化的传承与理解,自然更谈不上完成自我生命建构与发展。”在连老师看来,语文学:科的四项核心素养并非处于同等地位,其中“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才是首要的,其他三项都是借助于“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来完成的。这就让“语文”凸显出来,回归其本真,让“语文课”成为真正的“语文课”。
  鲁迅先生的《药》是篇经典课文,其思想价值不容置疑。在讲这篇课文时,连老师并没有撇开文本大讲特讲鲁迅的思想,而是带领学生通过品析文中“板滞”和“恍然大悟”这两个词语,来体会鲁迅心中对“历史”和“现实”那种汹涌澎湃的悲愴感。连老师让学生反复体会这两个词语,使课堂走向深入。这才是语言建构的过程,这才是真正的语文课。长此以往,学生的语文素养会在不知不觉中提升。
  二、触动心灵的引
  “语文课”应该是扣人心弦的诗篇,是打动人心的歌谣。没有了诗意,没有了感动,没有了内心的颤抖,“语文课”就成了干枯的朽木,成了无水的河道。“课堂应该是师生无忧无虑的地方,是精神充分成长的地方,是灵魂出窍的地方,是探求未知、开启未来、升腾内心走向无限可能的地方。”语文课正是通过这样一次次的滋养,一次次的撩拨,一次次的浸润,让师生的内心越来越柔软,也越来越强大,从而让语文课上的师生成为—个个真正的大写的顶天立地的人。
  连老师的语文课,少有知识的叠加,亦不是技能的训练,而是利用“语文”来培养一个人,改变一个人,完善一个人。在《三国演义》“三顾茅庐”一节中,连老师注意到了极容易被师生跳过去的细节:
  (玄德)至中门,只见门上大书一联云:“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
  连老师认为此处大有阅读的兴味和智慧,不可为追逐后边的情节而随便跳过。连老师还发现了毛宗岗对此处的评点极其精彩:淡泊宁静之语,是孔明一生本领。淡泊则其人之冷可知,宁静则其人之闲可知。天下非极闲极冷之人,做不得极忙极热之事。细读此处我们确实可以发现此对联道出了诸葛亮的内在修养和人生哲学,学生如果驻足于此,反复关联自己的心灵,自身的成长和完善也许就发生了,这就是浸润和感触的过程。
  如此才是叩问心灵的阅读,才是关乎人成长的阅读。真正的阅读很多时候不在于读了多少,也不在于读得多快,而在于停留,在于驻足,在于对文本沉下心来的感悟和真正的对话。用连老师的话来说就是能“读出什么”,因为“阅读伟大的作品,就是让我们的内心更有力量。在无尽的挑战、困苦甚至磨难中,人的内心应该永远自由、祥和并且富有灵性”。
  即便是面对高考试题,连老师觉得也不应仅仅是答题技巧的训练,也可以有心灵的感动和诗意的美好。有一道古诗鉴赏高考题选择了这首诗:
  初见嵩山
  张耒
  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
  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
  连老师通过对此诗一字一词的品味,解读出文字背后那个人的内在世界:
  一个“困”字,四面封堵,毫不透气,足见内心的压抑与沉重。一个“豁”字,将意想不到而突遇的明快爽朗、光明希望一下子就表现出来了。用“清瘦”状写山峰,不仅是拟人的手法,更重要的是朴字见色,如此一用,使雨后的山峰显得更加神采奕奕、意气勃发。“清瘦”二字里,没有丝毫的慵懒与懈怠,仿佛一个对世界充满向往、朝气蓬勃的青年人,一点也不油腻。
  阅读不是看故事、看表面,而是通过文字见识到背后站着的那个人,看到那个人的心灵和内在,看到那个人的情感和思想。文章背后的人是隐藏着的,需要我们用心去感受、用智慧去品读才能发现。只有这样的阅读才是真正的阅读,是心灵参与的阅读,是促进人成长的阅读。
  三、启发思想的导
  精彩的语文课离不开思想的启迪。“人”有了思想就会真正站立起来,对待这个世界就会有自己独特的判断和认识,就不会总是在暗无天日的小道上行走,就不会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帕斯卡曾说:“人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一个人的尊严就在于他是否能够思考。
  “思考力的丧失,是我们师生现在共同面临的严重的课堂危机”,一个逐渐发展着的人一定是思想逐步丰富、深刻的人。语文课承担的内容很多,思维和思想的培养应该是其所承担的重要责任。
  有一篇小学课文《雨点儿》,大雨点和小雨点有不同的选择,想要去不同的地方,最后它们都完成了自我价值的实现和追求。除了完成必要的识字,理解情境的教学,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辨阅读,以启迪心智,获得思想。
  连老师认为这篇课文的教学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这样几个问题:面对各自的选择,你更认同小雨点还是大雨点?为什么?关于小雨点和大雨点,你认为作者更认同哪一个?这样的追问鼓励学生突破原有的认识,让学生能重新思索人生的追求,也拓展了学生的认知视野,深化了学生的价值判断。这就是一种启发思想的语文教学,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会慢慢地冲破局促、狭隘的“小我”,见到更为雄阔、更为硬朗的“大我”。正如连老师所言:思辨应该始终指向“人”并且始终关心“人”;有“人”的语文才富有无限的生机和魅力;有人的语文才震撼人心,才得以在师生中一代一代传承。思辨的过程点醒了我们的生命状态,廓清了我们认知的迷雾,扫除了我们内心的阴霾,为师生今后的人生开辟出一条新路来。
  连老师的语文课,是诗意的、感性的,又是深刻的、理性的。他的语文课立足于品味语言,从而唤醒生命,启迪思想。他的语文课让沉睡的生命渐渐苏醒,让已经醒来的生命更加宏大,更加开阔,也更加温润。
其他文献
《语文自学能力培养法》的作者吴桐祯,是北京市中学特级教师、全国优秀语文教师,从事语文教学和研究工作已44年。此书在以下几个方面很有建树:  为了让学生“学会生存”,适应终身学习的需要,广大中学语文教师已认识到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但是如何培养,如何把培养语文自学能力这一抽象概念变为可控制、可具体操作的教学步骤,广大教师尚缺少切实可行的方案。《语文自学能力培养法》在这方面则做出了可喜的成绩。它经过1
宗璞写于1982年的作品《紫藤萝瀑布》是语文教材中的名篇,经常被作为写景散文的典范来欣赏和学习,其丰富的修辞手法以及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经常被论者称道。在统编语文教材中,这篇散文被选人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在课文后面的“思考探究”中,有这样一个问题:“从开头‘不由得停住了脚步’,到结尾又‘不觉加快了脚步’,你感觉到作者的情感有了怎样的变化?”  对于理解整篇作品,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该问题看似简单
美国国家教师职业标准委员会为青少年英语语言艺术教师设立了16条“评优标准”,每一条标准描述了优秀教师的一个重要方面。下面作一简介。    一、为促进学生有效学习要做的准备    1.关于学生的知识  优秀的青少年英语语言艺术教师要获得关于学生个体的、智力的以及社会发展方面的详细而精确的知识,并用这些知识提高学生在英语语言艺术中作为阅读者、写作者、说话者、听话者和观察者的成绩。  2.关于英语语言艺
为纠正高考语文命题中的非学科化偏向,教育部考试中心在《关于2017年普通高考考试大纲修订内容的通知》的“语文部分”中提出“能力目标设计学科化”的命题要求。由于基础教育中所有的“学科”都不是真正的学科,而是课程,语文课程的本质屙I生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所以“能力目标设计学科化”应当是“能力目标设计语文课程化”,也就是“能力目标设计语言文字运用化”。  这一考查要求,在2017年、2018年全国各
《礼记·大学》中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意在强调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教育发展至今,始终重视对人的精神、道德修养方面的教育,无论学习哪种专业知识,道德教育始终同行。高职阶段的语文课程作为综合公共基础课程,不仅需要提升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还需要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从高职语文教学实施德育的角度出发,《新编高职语文(第三版)》突出人的性格、品性等的教育,包
苏轼的代表性诗词往往笔势骞腾,兴象超妙,以清雄旷达之风尽显刚柔相济之骨。他的诗文有一个显著特征,即常常以哲思超越人生的痛苦和悲愤,从而使其作品的情感归于平和,更多地表现出理性的光辉。  苏轼学识渊博,不仅对儒、道、释三家都了然于胸,而且看到了三家之间“不谋而同”“相反而相为用”的关系。这样一种通达的思想不仅构成了苏轼人生观的哲学基础,也成为他在诗词当中处理情感与哲思关系的基本模式。他把儒家的坚毅精
袁宏道、袁中道兄弟的两篇同题游记《游高粱桥记》,写的是同一个地方景致,同一种季节月份,但却有不同的、甚至是相反的主题。一个赞美自己,美化得很高雅,高雅到以一般游人皆为痴呆;一个批判自己,批判得很严厉,严厉到说自己无耻。把这两篇散文放在一起来读,这对我们当前一味耽于美化诗化的游记散文应该有相当的警示。  袁宏道写的《游高粱桥记》,赞美高粱桥初春的景色,垂杨十余里,流急而清,清到鱼鳞都可以看得很清楚。
《反对党八股》严正指出“党八股”是主观主义、宗派主义的表现形式,是要被“清算”“打倒”的。这事关党的生死存亡,是很严厉的,但是在“打倒”和“清算”时,又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这种与人为善的姿态,针对的是“左”倾路线的“残酷斗争”“无情打击”。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代表大会上,《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第三次‘左’倾路线的代表者,为贯彻其意旨起见,在党内曾经把一切因为错误路线行不通而对它采取
二、作为诗人和诗论家的王子——  王力先生不止一次地说自己“是一个不会写诗的人”,“不是诗人”,这自然是王力先生的谦虚。《龙虫并雕斋诗集》表明,王力先生不是“不会写诗”,而是很会写诗;王力先生哪里“不是诗人”?他乃是一位经常诗兴大发、出口成章、才华横溢的诗人。当然,他不是一位专业诗人,而是一位业余诗人。如前所说,他的专业是他的语言学,他的翻译、诗歌、散文统统都是“业余”,都在“龙虫并雕斋”中占据从
《孔乙己》最初发表于1919年《新青年》第4卷第6号,处于思想容量膨胀期的鲁迅经由对文化、传统、时代、历史的进一步思考,在芥川龙之介《毛利先生》的直接启发下,创作了这一凝聚着复杂思想和充盈着美学张力的经典作品。然而,如今的中学语文课堂对《孔乙己》存在诸多误读,教师或抽离历史语境,仅凭自身对于文本的表层认识,将孔乙己的形象简化为“应被批判的、深受封建科举制度荼毒的迂腐童生”,或直接引用孙伏园的叙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