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针度去从君用

来源 :语文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rong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自学能力培养法》的作者吴桐祯,是北京市中学特级教师、全国优秀语文教师,从事语文教学和研究工作已44年。此书在以下几个方面很有建树:
  为了让学生“学会生存”,适应终身学习的需要,广大中学语文教师已认识到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但是如何培养,如何把培养语文自学能力这一抽象概念变为可控制、可具体操作的教学步骤,广大教师尚缺少切实可行的方案。《语文自学能力培养法》在这方面则做出了可喜的成绩。它经过13年的教学实验,使培养语文自学能力的教学过程形成了一个按一定程序把许多活动(包括思维活动)组织在一起的较为稳定的动作系统。这个系统强调以规律性的知识为指导,以学生的自学实践为桥梁,以教师的检查自学成果和精讲为保证,促进学生提高自学能力。关于如何指导学生,书中有详细的说明。
  教学本来包含教与学两个方面,但过去的语文教学中长期存在着“重教,不重学”的现象,这样不仅使学生不“会学”,也使教师的“教”失去了针对性,减弱了实效性。《语文自学能力培养法》则不同,它是立足于让学生今后在没有教师又无人帮助的情况下,能独立地获取知识、运用知识、整理知识,因此它对当前的语文教学改革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让学生不仅学会而且会学,同时通过这一过程在心智和情意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这是培养现代人特质的需要。《语文自学能力培养法》在安排教学过程时,既重视学生认识活动的参与,又重视学生的兴趣、注意力、性格、情感、意志等其他心理成分的培养,重视上述各方面在教学过程中受到教学的影响而发生的变化。因此,这个培养法能够适应培养现代人特质的需要。
  教师培养学生,教会他们动脑筋是根本。教会学生动脑筋,最主要的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按照方法去实践。正如古语所说:“金针度去从君用,为把鸳鸯绣与人。”在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按照方法去实践方面,《语文自学能力培养法》也丰富多彩。它不仅为师生提供了多种“认字、识词、释句、析段、统篇”的学习方法,而且讲述了学习规律,对填补培养语文自学能力的教学空白有重要贡献。
  《语文自学能力培养法》这本书将作文教学、“听”“说”教学与课文教学结合在一起。作文教学是以课文为范例进行的。“读写听说”教学,是在学生汇报自学成果、同学之间进行“智慧交锋”(即“智力杂交”)和回答教师的提问中进行的。这样做,既符合学生运用语言的实际,又不需另立“听说训练序列”,不失为一种可喜的尝试。
  学生提高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应以合理的语文知识结构为基础。《语文自学能力培养法》以初中学段的语文学习为例,对如何引导学生积累阅读与作文的“思维组合件”,从而建立合理的语文知识结构都有详细的阐述并附有示例,这也会给广大语文教师一定的帮助和启发。
  本书虽包括“教法”“学法”两部分,亦适合中学生和意欲自学深造的知识青年阅读。这是因为培养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教学是需要学生理解教学过程并参与其中的,同时这种教学的教法也是引导学法并渗透学法的,所以学生读一读书中的教法部分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基于以上各点,我们乐于把这本《语文自学能力培养法》出版发行,奉献给广大教师和有志于提高自学能力的青少年朋友。
其他文献
随着新的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创新教学给语文课堂注入了新鲜血液。创新课堂教学组织与设计的前提是树立创新意识,更新教育观念,敢于挣脱旧的教学模式的束缚。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创新都不是一件易事。那么,对于迫在眉睫的课堂教学改革,创新该从哪里入手? 由天津教育出版社出版、高云主编的《课堂教学微创新》一书,正是对此作了探索和研究。该书提出:在细节上打磨,从具体实践上丰富教师的课堂教学方法、关注学生为主体的课堂
在教育先哲们看来,有效教学的评判标准不外乎就是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知识中心课程理论明确学科知识与课程的关系,强调学科知识在课程发展中的优先性,当然有其积极的意义,有助于系统传承人类文化遗产,有助于学习者获得系统的文化知识。很难想象,如果一门教学不关注系统、完整的学科知识,任由教师天马行空、天南海北的口若悬河,该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混乱与无效。于是,关于有效传授知识的理论类和实践类书籍林林总总、屡见不鲜
【教学背景】  群文教学,并非简单增加文本数量,而是确定一个教学主题,把有关联的文本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阅读“群”,这个“群”,就是教学的资源。不管是语文基础知识,还是语文关键能力,抑或是某个人文话题,还是文化母题,都应该是通过群文性阅读,围绕教学主题,在语言、思维、审美、文化四个方面培育语文核心素养。从统编教材的编写体例中也不难看出对这种教学方式的鼓励与推行。当然,教师也可以在教材基础上另行选择
作为我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红楼梦》被列为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内容。统编教材九年级上册选取了《红楼梦》第四十回的部分内容,题为《刘姥姥进大观园》,其“阅读提示”指出,“刘姥姥不是《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却是塑造得最成功的形象之一”,要求学生“可结合整部小说,了解这个人物在全书中所起的作用”。考虑到《红楼梦》篇幅较长,作者构思时独具匠心,中学生理解起来实有相当难度,本文试对刘姥姥在《红楼梦》中的角色
历史研究的意义之一是求真,即竭力保存事实真相。然而史海钩沉,光是搜集、整理资料已属不易,至于史论结合,发前人之所未发,更需要一番坐冷板凳的定力和实力。张哲英先生的《清末民国时期语文教育观念考察——以黎锦熙、胡适、叶圣陶为中心》很能证明这一点。  本书论及的三位现代学人中,胡适虽然多方建树,但较之黎锦熙、叶圣陶,很少进入语文教育研究的视野。实际上,胡适与语文教育的渊源不浅:一是两篇长文《中学国文的教
在文选体制之下,教师要面对的是一篇篇包含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等诸多要素的课文,确定究竟应该“教什么”显得颇为重要。在我们大陆深受阅读教学内容如何确定问题困扰之时,同宗同源海峡对岸的台湾同行却很少有这等烦扰,究其主要原因,是其教科书编制体例周详,在教材层面为教师提供了相对确定的教学内容,保证了教学目标的实现。  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作为现代文学经典,向来受到教科书编制专家的关注。该文被台湾
随着《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以下简称《评价体系》)学科化的实践与推进,语文高考全国卷实用类文本阅读测试在巩固已有改革成果的基础上,有可能和必要进一步丰富、完善测试内容。要探讨语文高考全国卷实用类文本阅读测试未来可能发生什么变革,有必要先梳理其历程,把握其中的坚持与发展,从而推断其未来丰富、完善的侧重点。  一、全国卷实用类文本阅读测试历程概述  本文梳理的测试样本,2004~2010年的均采自全国卷
書名:古代文学理论研究  作者:罗宗强  出版单位;湖北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2年  ISBN:9787535132833  定价:31元  《古代文学理论研究》一书是由湖北教育出版社组织编篡的《20世纪中国学术文存》系列丛书之一,由陈平原主编。该书专门收集汇编有关我国古代文学理论形态和发展研究方面的现代名家力作,并力争较全面地反映出中国古典文学在理论层面的内在特性和发展轨迹,以及近代以来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登勃朗峰》记述了与友人游览勃朗峰的经历,是一篇别具风格的游记。马克·吐温以其深厚的写作功底描绘了登勃朗峰时所见种种美景和为他们赶车的车夫,我们读来甚至会觉得不像是游记作品。文章写法自由,不仅写游览之景,还写所遇奇人,绘景写人笔法多变,相映成趣。正如王坚先生所说:“文章虽名为《登勃朗峰》,然而作者没有着力描写登山的过程,而是注重勃朗峰美景的描写,更重要的是通过当地的车夫和导游,
数年前,笔者所在单位参加朗诵比赛,有幸请来张家声先生做指导,方知朗诵里实有大学问。但承张先生指点不过短短十余天,只能得到一点感性的认识,还是入不了朗诵的门。近日细细读了张海燕所著《经典诗文台词朗诵技巧》一书,才算是窥到了一点关于朗诵的门道。  简单地说,这是一本教你朗诵诗文并获得口头表达能力的书。作者有意淡化了理论色彩,而着重于方法与技巧的指导,着重于具体朗诵篇目的指导。以下就本书的重点内容简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