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运用思维导图指导学生构思作文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disonli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思维导图是表达思维过程的科学工具,为学生的构思过程提供建构思想的功能。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引入这个工具,可以帮助学生开发大脑潜能,培养思维能力,教师引领学生通过思维导图表达构思过程,协作讨论观点,对观点不断进行充实和更新,实现对作文构思的有效指导。本文为学生的写作构思搭建了脚手架,帮助小组协作和对话,给学生提供新的反思渠道,来完成作文构思的过程。
  ◆关键词:思维导图;初中语文;作文构思
  在初中作文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只是在思想上意识到构思的重要性,但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对作文构思的实际重视程度还是不够的。教师对学生的构思指导,一般在作文完成后,通过作文批改来完成。这样的指导往往不到位,在时间上是滞后的,学生构思能力的提高效果不明显。思维导图通过模拟人脑神经网络放射结构,可视化的再现思维过程。它顺应了我们大脑的自然思维模式,极大的激发了我们的右脑潜能。大量研究表明,思维导图具有多方面的教学优势。可以优化教师的课程设计、帮助学生组织和建构知识、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
  一、为学生的写作构思搭建了脚手架,帮助学生优化作文构思过程
  构思过程,就是思维不断清晰化、系统化的过程。学生的构思过程包括了审题聚材、立意选材、结构布局这三个具体的环节。借助思维导图这一工具,给学生的构思提供了线索与帮助,引导学生构建完整、系统的作文思路,促进学生构思能力的发展,搭建了脚手架。
  审题聚材的过程,相当于思维导图中的找中心,以关键词作为思维导图的中心,然后进行发散。在立意选材的过程中,对前一步骤发散的素材进行筛选、对比,选择和主题结合紧密的材料,去除表现力不强的材料。把感性的素材转化为理性的认识,对文章的主题和内涵进行全方位的思考和更加深入地挖掘,从而创作出立意新颖、选材角度独到的文章。在结构布局的过程中,利用思维导图可视化的特点,帮助学生建立文章布局的空间概念,更加合理地组织材料,形成富有表现力的文章框架。通过对发散材料的剪裁、取舍以及详略的处理,可以对细节更深入的关注。
  例如:
  2018年广东省资料作文题目:
  恒,是追梦路上的执着,是身处困境的坚守,是成功的压仓石。恒,就是不忘初心一笔一划去描绘心中的愿景。请以“恒”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问题;②不少于5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我根据作文材料绘制思维导图如下:
  二、帮助小组协作和对话,促进了写作构思思维的外化和表达
  在小组的协作过程中,借助思维导图,构思过程不仅被记录下来,而且以小组成员都可以获取的形式存在。思维导图能简单、清晰的表达构思过程,直观的反映观点的建构,使讨论变得更有效。小组创作,促进了学生对主题的深层次分析与理解。通过思维导图对思维的外化和表达的过程,还能帮助学生对自我作品进行反思,让观点持续推进深化。
  例如:
  1.先分组,将小组人数控制在4~6人,确保小组成员能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2.圍绕着一个话题,老师给每个小组分配不同的主题。组内的成员根据主题来选材,每个成员提供的材料必须与其他组员的不同。接着,每个成员在白纸上围绕着你所选取的材料画出内容分支。
  3.各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对组员画出的导图进行讨论,确定可选用材料,淘汰或修改或合并某些材料,和添加新的分支。最后由一个同学汇总画出属于本小组的思维导图,形成组内集体智慧结晶的思维导图。
  4.最后,进行小组展示。为了公平,也为了避免小组合作过程中,有的同学“搭顺风车”,便由组内抽签决定一两个同学来将组内的成果进行展示介绍。
  在整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每个小组,对有困难的小组或个人给予引导。
  三、给学生提供新的反思渠道,帮助教师有效的评价指导构思过程
  作文评价一直以来是作文教学的重点,是实现作文教学整体优化的关键所在。思维导图将学生的构思过程思维可视化,信息外显化,教师可以通过思维导图了解学生内部的认知结构,对构思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实时地对构思的每个环节有针对性地指导,有效提高了学生的构思能力。思维导图可以作为形成性评价的工具,关注和评价学生构思能力发展的过程。在写作完成后,思维导图还可以作为学生反思的依据,通过思维导图和作文,反思构思过程中的问题。
  例如:
  思维导图被成文之后,通过导图和成文对比,检查反思:
  1.作文立意是否明确。
  2.材料是否能准确地表现中心。
  3.中心是否突出。
  4.结构是否完整,条理是否清楚。
  ……
  因此,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学用借助思维导图这个思维工具进行写作构思,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协作、合作的探究过程中构建写作活动。关注学生的写作体验、写作兴趣,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真实的生活体验,让学生乐于写作,从中获得更多轻松愉快的时光。
  【此论文系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三五”规划课题《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整体语言教学研究——以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为例》子课题《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读写互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编号:2018YQJK272-16)的成果之一。】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摘 要:英语是当前在全球范围内受到广泛适应的语言类型之一,在新的时代经济与文化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占据重要的地位。这就为英语教育教学赋予了新的时代背景要求。交际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提出和运用,不仅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还能够切实加强学生英语实际交流能力,实现高职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本文将对高职英语教学中的交际法的运用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促使高职英语教学水平提升到新的层次,促进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摘 要:新课改理念对于新时期下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提出了更多要求与希望,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站在核心素养的角度来进行认知培养,同时也需要鼓励每一名高中生都能够将核心素养的理论概念充分的应用到实际行动当中。在强调个人修养提升、社会关爱增强、爱国情怀认知的同时,也能够充分的结合所学知识来重视自身发展、创新实践以及合作参与。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地理教学;策略探究  核心素养主要指通过一定的引导,帮
◆摘 要: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高中通用技术教学存在诸多问题,为适应新课改要求,解决高中通用技术教学的遗留问题,就必须探究多样化的高中通用技术教学途径。当下,对如何在高中通用技术教学中应用项目融合教学模式一直是教师热议的教育课题,而且已经取得了不小的研究成果,本文将根据这些研究成果,继续分析项目融合教学模式在高中通用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以期能为培养高中教师提出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普通高中;通用
◆摘 要:在新的教学理念下,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发展日臻重要,教师的教学活动要以提高学生核心素养为根本。作为物理教学关键环节的习题教学更要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目标,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关注技能训练,更要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探究能力、创新意识及科学态度等方面的培养。  ◆关键词:高中物理;核心素养;习题教学;能力;途径  一、物理核心素养的涵义  当今世界处于信息经济和创新经济时代,社会对公民的素养提
◆摘 要:对于农村孩子来说,课外阅读的书籍资料比较缺乏。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长期缺乏家庭读书氛围,父母对孩子的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则更低。无论从主观还是客观方面分析,都加大了农村小学生阅读、写作能力的培养的难度。因此它成为农村语文教师教学工作的重点和难点。笔者从事多年农村低年级语文教学工作。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不少学生害怕动手写作,一提起笔就犯愁。写出来的作文也经常是前言不搭后言,前后矛盾,词不成
◆摘 要:自古到今语文在我国学科领域里的地位举足轻重,小学语文在教育这一块的创新改革也成了专家们的首要任务,培養学生创新能力已成为重中之重。就教育与培养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学生;创新能力  一、前言  随着社会发展,人才辈出,一成不变的教材已经无法跟上脚步,也就是说,要建立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相应能力,积极表现自己,需要从根本上转换教师教学方式,这一系列的措施需要教师在授课过程
◆摘 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不断推进,加强学生素质教育的呼声在不断的提高,小学体育是小学生学习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在提高学生体质方面起着很大作用。教师是学生在体育课上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在课堂上所担任的工作非常繁重,而且非常重要。因此体育教师自身方面的要求也应该随着提高,教师要不断的充实自我,不断的改善当前学生的学习方法,加强学生在课堂上体育锻炼的意思培养,以及学生自主锻炼的习惯的培养。让学生能够
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移风易俗,莫善于乐。”这说明孔子很重视美育,也说明美育在我国有著悠久的历更传统。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之一。在音乐教育中实施美育,即是培养人的需要,又是社会性发展的需要,它对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有着独特的促进作用。  古希腊哲学家早就提出:“由体力、智力、美学、道德这四个方面编织在一起去构成一个完整的人。”该思想早已在欧美的中小学教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