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特视角下的新闻类文本教学初探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bei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信息爆炸时代,人们可以随时随地接触到各类体式的文本,而新闻则占据其中的半壁江山。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新闻作品的教学一直处于被忽视状态,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层面都不能给学生以明确的指导。《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作为新闻史上的佳作,因其不同于普通新闻作品的“客观报道”而影响深远,从教学角度来说,应该注重通过引导学生从品读文字入手,挖掘其人文内涵和生命教育价值,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阅读观和价值观。
  【关键词】《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新闻课堂实录
  【设计思路】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是美国记者罗森塔尔的新闻力作,现收录于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一第四单元《短新闻两篇》中,它因为突破“客观报道”“零度写作”框架,获得美国普利策新闻奖,作者通过自己和其他参观者在集中营的参观感受向读者展示“奥斯维辛”为什么“没有新闻”。基于此,笔者在教学设计时,尝试以参观者的主观感受作为教学重点,把本文不同于一般新闻的独特之处作为教学难点。力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断推动学生思维发展,使学生由浅阅读走向深阅读,从而达成共生之效。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从学生观看第66届奥斯卡获奖影片《辛德勒的名单》的感受以及影片中的那位红衣女孩导入,引导学生谈观看电影的感受,营造课堂氛围。同时,教师板书课题、作者,简单回顾文章写作背景,通过相关图片让学生对七十多年前的二战纳粹暴行有感性认识,在走进文本前奠定感情基调。
  [设计意图]
  丰富并且拓展学生的知识背景,让学生在更深层次上理解《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的写作背景。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要求学生根据提前布置的预习任务,梳理在文章开头与结尾部分作者用怎样的语言来描绘奥斯维辛集中营,并思考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2.学生浏览课文,圈点勾画重点字词句并准备班级交流。
  3.教师与学生共同进行交流,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阳光明媚”“白杨树婆娑起舞”“儿童在追逐游戏”“雏菊花”“温和地微笑”“人间地狱”等相关文字进一步感知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恐怖、可怕,体会作者对纳粹的惨无人道行为的无声控诉。教师适时板书:噩梦的遗迹、人间地狱。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将自己的问题还原到文本中的习惯,通过朗读课文、寻找体味关键词句、上下文背景等深入体悟把握作者思想情感。同时培养学生在探究中积极合作的学习习惯。
  三、精读课文,深入探究
  1.引导学生细读课文7~15段,并思考:(ppt呈现略)
  参观是按照什么顺序进行的?并具体说明。
  作者罗森塔尔笔下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给你怎样的感受?
  要求:边读边圈画出自己阅读感受深刻的词或语句,并在旁边做批注,写下自己的理解与思考。
  2.学生自主阅读。
  3.师生共同交流阅读感受,重点关注以下句子:
  (1)“在德国人撤退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预设:从“毒气室”和“焚尸炉”这两个地方,看到纳粹对生命的无情摧残。同时,还看到“雏菊花”在顽强的尽情的怒放,在如此恐怖的地方,居然还有如此鲜活的绿色生命,感受到集中营里的人们对生命的执着追求。
  (2)“在这样一大块地方,每夜要塞进去五到十人睡覺。”
  预设:六英尺宽,三英尺高,我们可以想象出它的大小,就是这么小的地方居然成了五到十人睡觉的地方,纳粹的残忍、无道可想而知。
  (3)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
  预设:这幅画面真美。想这个美丽的姑娘知道进到了这个地方就意味着什么,可是在她的脸上没有恐惧,而是温和地微笑,这难道不是一种对生的渴望么?……
  4.结合第六段文字研读新闻标题。(ppt展示略)
  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记者只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来源于一种不安的心情……作者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可供报道的新闻?为什么?可就是这篇没什么可供报道的新闻,却获得新闻界的普利策大奖。这篇新闻与一般的新闻有何不同?再次品读课文,寻找不同。
  学生小组合作总结如下:一般的新闻作者在叙述的时候非常客观、冷静,几乎不带有自己主观感情,而这篇新闻却恰恰相反,不仅带有情感,而且还有大量的具体的细微的描述,让我们感受到记者的情绪,读到记者的使命感。
  5.品读颁奖词,感受新闻的独特之处。
  (ppt呈现颁奖词略)
  预设:作者罗森塔尔突破“客观报道”“零度写作”的框架,把自己和其他参观者在奥斯维辛访问时的感受当作文章的主要内容,传达出每一个良知者的共同心声。
  [设计意图]
  基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中的“审美鉴赏与创造”,所以,打算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反复品读,体味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寻找自己的阅读体验。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其中之一就是:了解本文与一般新闻相比独特的叙述角度。这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四、悟读升华,拓展延伸
  1.教师小结
  战争可以毁灭一切,埋葬无数良知,ppt展示《辛德勒的名单》中的红衣女孩,引导学生明白:生命的象征就在这个人群中的红衣少女身上,当辛德勒看见她时,找回了自己的灵魂,唤醒了自己的良知,在那个时代,他需要做一个人该做的事。
  奥斯维辛确实没有什么新鲜的事情,走进这段逝去的血淋淋的历史这里,更是触动人们不安的灵魂。
  教师板书:不安的灵魂、永恒的追念
  2.仿写句子,拓展迁移
  ppt呈现:   例句:奥斯维辛的确没有什么新闻,有的是我们无限的感慨与追念。
  仿写:奥斯维辛的确没有什么新闻,有的是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时代的快速发展,对人才的培养提出更高要求。社会更加注重人才的综合素养。这无疑也是时代对学校教育的更高要求。而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在新修订的高中语文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更好地完成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真正发展素质教育。目前,社会上不少培训机构纷纷打着弘扬传统文化的旗号,轰轰烈烈的开展各类培训班。而学校各个阶段的教学也都积极开设传统文化课程,但到底我们想让学生
【内容摘要】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我国初中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已经普遍应用翻转课堂,这样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基于此,本文以翻转课堂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为研究对象,主要介绍了翻转课堂的概述及其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意义,而且提出了翻转课堂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运用的有效措施,希望可以为有需要的人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翻转课堂 初中英语教学 应用  当前,尽管我国在小学阶段已经开设
【内容摘要】新课改下要求学生们能够全面发展,这使得学校内的音乐教学也开始重新活跃了起来,我国的音乐课程并不在考试范围内,所以不少学校对音乐课程建设并不重视,导致学生的音乐素养得不到一定的提升。如今虽说已经有了一定的完善,但是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受到了不少因素的制约。本文通过对音乐课程教学资源开发中的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最终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相关策略,旨在加强学校内的音乐教学建设,帮助更多的学生通过
【内容摘要】试卷讲评课是学生考试后,教师从中获取反馈信息,对学生知识缺陷进行矫正的一种课型。要上好一堂试卷讲评课,教师必须首先理清四个关键词——节奏、合作、拓展、系统,形成节奏意识、合作意识、拓展意识和系统意识,然后再进行教学设计,实施教学活动,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关键词】试卷讲评课 节奏 合作 拓展 系统  测试考试是语文教学评价的主要方式,尤其是在毕业班备考复
【内容摘要】随着现代教学中对于学生的要求越来越多,教学中不单是要求学生会解题,会考试,还要求学生对相关知识融会贯通促进综合能力的培养。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不仅使学生打开抽象化数学世界的大门,还使学生拥有了初级的数学思考能力,通过数学思想的培养与思维模式的建立,使学生构建完整的数学学科理论知识框架。所以本文通过分析现阶段数学教学的问题,针对性的做出课堂改革,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初中
【内容摘要】虽然说在新课标的积极作用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效果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是在学生具体的阅读中仍然出现了一些问题,这就需要得到初中语文老师的帮助,有效的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协助其合理的规避无效的阅读模式,为初中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和健康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所以说,此文简单的阐述了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进程中出现的困境,并积极探索探索了强化初中语文阅读效果的具体方法,以此来推进初中语文阅读的健康教学进程
【内容摘要】高中学生在历史考试中提高成绩,必须充分利用在校时间,提高学习效率;积极与老师交流、沟通;注意“史实”与“思维”;宏观总结历史,形成知识框架。  【关键词】高中历史 学习方法 学习效率 师生交流 史实 思维 知识框架  很多学生进入高中以后立即就感觉到很大的学习压力。从高一年级开始就开设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共九门文化课,和初中相比不仅数量增多,而且难度更大
【内容摘要】教师在对初中信息技术课堂进行翻转的过程中,可基于课前准备、课中授课、课后训练三个阶段进行具体实施。并能在各个环节科学的设计教学模式与教学内容,完全以学生为中心,巧妙的实施每一个教学步骤。从而,真正展示出翻转课堂教学的优势,为学生创建一个更加轻松、舒适的学习环境。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课堂;翻转教学;应用策略  翻转课堂实际上实际将“教”与“学”进行翻转,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教学流
【内容摘要】初中阶段的历史学科主要任务是讲解世界历史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世界观以及历史素养。而社會主义核心价值观属于我国社会发展的指导性理念,在初中历史学科教学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能够提升历史学科的教学质量以及效率,同时还能够实现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培养。本文主要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融入。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初中教学 历史教学 策略分析  初中阶段的学生是社
【内容摘要】文章以化学情境创设为研究主题并进一步对化学情境创设的条件、如何进行化学情境创设做了具体的阐述与分析,期望为广大化学教师提供一些具有参考性的意见。  【关键词】真实化学 情境创设 化学教学  前言  化学情境的有效创设会激发学生们的求知欲望,会让他们不自觉的快速进入到学习状态,主动去寻求知识探索与问题解答,从而使化学教师的教学效果能够得到迅速的提升,这也是教师提高自己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