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思维训练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zhiwangs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教学主要是师生思维活动的相互交流。课堂教学在传授知识、训练技能的同时,更应该重视思维能力的培养。能力是多方面的,而思维能力是各种能力的核心。思维又分为传统思维和创新思维,在当今正在开展素质教育教学改革的大潮中,对创新思维的训练和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思维训练
  创新能力的训练,必须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和关键。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把培养学生的阶段思维训练放在重要的位置,不断探索发展学生思维的科学途径和方法。
  一、指导学生学会观察,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心理学理论表明,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长时间的感知活动,包括视、听、尝、触、嗅等。观察是智慧的源泉,是一切思维活动的窗户,是人们识记、想象等一切智力活动的基础。人对世界的认识,绝大部分是通过视觉获取,无论是科学家还是艺术家,观察力往往是他们发现奥妙,激发创新动机,寻求创新思维非常重要的品质。要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这需要思维材料的存储。思维材料从哪里来?思维材料的积累是以对周围世界的认识为基础的。观察对于学生来说,不仅是认识世界的需要,也是丰富生活的需要,更是他们自身成长的需要。他们总是睁大眼睛看世界,因为世界对他们来说是陌生的,是新奇的,他们不仅用眼睛,用智慧,而且是用整个心灵去感知周围的世界的。因此,指导观察是必不可少的。在教学中,以观察为基础,引导学生在观察中审美,在观察中发现,在观察中探究,这需要老师持之以恒的培养和训练。教师应该从以下方面努力:一是注意培养学生观察的兴趣。兴趣是学生认识事物最好的老师。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做生活中的有心人,认真观察体会身边的景物、人和事。此外,还要尽可能解答学生在观察中所提出的各种问题,珍惜他们的好奇心,满足他们的求知欲,让他们变“无心”为“有心”,能够对周围的事物时时处处留心观察,对有意义的事情重点观察,进而形成强烈的观察兴趣和良好的观察习惯。二是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观察事物要讲究方法,要按顺序,有重点、抓特点,能开放各种感官去感知生活,体验生活。如观察西瓜好坏,让学生看西瓜的外形和颜色,拍打西瓜时,听其发出的声响,看西瓜的重量,品尝西瓜的味道等方法来辨别西瓜的好坏。这样就会使学生产生兴奋,通过这样的渠道就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为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打下基础。
  二、培养学生想象和联想,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观察是思维的基础,想象又是拓宽学生思维空间的途径,“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爱因斯坦语)“想象力是发明创造等一切创造活动的源泉。”(亚里士多德语)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善于创造就必须善于想象,因此,注重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已成为世界先进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
  想象力的培养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营造出不同的想象空间,才能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使学生的想象力得到全面的发展。引导学生的想象,必须在学生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例如,向学生讲述这么一个故事:一位学生在家里做了一个小时的作业,对那些难题仍无法解答,他便跑到阳台上玩去了。然后是故事的姑尾:突然,他好像想起什么,健步回到屋里,他拿起笔心平气和地演算起来。中间的内容可以启发学生进行想象:他在阳台上看见了什么?学生借助已有的信息,答案是各不相同的,有的说是他看到了阳台上花盆中耐早的仙人球而得到鼓舞;有的说他望到天面上的蜘蛛而受到启发;也有的说他望到阳台对面不远处,蓬勃兴起的开发区而获得力量……丰富了他的想象,激活了他的思维。
  想象,包括幻想,而幻想最能发挥创造性。因此,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的、积极的幻想尤其重要。在语文教学中,只要教师多想一些点子,多为学生的想象提供契机,学生的幻想就会呼之而出。例如在作文课堂上,教师可以向学生提供一些想象空间比较广阔的题目,如布置一次自由写作实践,要求学生寫想象作文,在下列两道题目中任选一题:(1)如果你现在置身于原始部落,遇见一群原始人,你怎么办?(2)如要你到了月球,你最想做些什么?怎么做?这两道文题,都是想象作文的范畴。写想象作文,对于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思维,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大有裨益的。以上两道作文题目,就给学生提供了从现代到古代的时空思维隧道
  和从地球到月球的空间思维隧道,让学生思想的骏马自由驰骋,不受羁绊,学生思维何愁达不到锻炼和创新呢?
  三、改进传统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传统教学是结构性教学,教师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这是陈旧的、传统的教学常规。这种状况再不改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就无从谈起。只有教师善于创设教学情境,教师善于“设疑”,学生勇于“质疑”,语文课堂上的思维训练将卓有成效。利用疑问激发思维像钻井,思维发散的方向是深处开掘,是纵式训练。
  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善于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思考,正所谓“一石激起千重浪”,让学生产生思维的浪花,使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结合,促使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加强,体现思维训练的深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预先设计好一些有针对性的问题,作为学生质疑的出发点,努力为他们的思考营造一个良好的开端。如杨朔的《荔枝蜜》一文结尾说:“这天夜里,我做了个奇怪的梦,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小蜜蜂。”对此,设计的问题是:“为什么作者这个好端端的人却想做一只小蜜蜂呢?”学生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讨论非常热烈,思想不受束缚,思维也跟着活跃了起来。诸如此类,在许多课文的教学中,都可以精心设计一系列重点难点问题,让这些点充满趣味。只要教师善于“设疑,”学生就会勇于“质疑”,乐于“质疑,”这种方法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比较有效,同时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回答也许千奇百怪,但无论如何,教师都要从中寻找合理的成分,少求全贵备,多鼓励表扬,让每一个学生从成功中品尝活动的快乐,在思维活动的快乐中求取成功。
  另一方面,要很好地启迪学生思维,教师不仅要精心设计疑问,而且要善于引发“质疑”,也就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巧施良策。一是鼓励学生向教师挑战,敢于表达与教师不同的意见和观点;二是鼓励学生向课本挑战,敢于提出与课本不同的看法;三是鼓励学生向权威挑战,敢于质疑权威下的结论。因此,作为语文教师,任务不是把整理好的、已包装的知识硬塞给学生,而应该带领学生去探究,培养学生思维能力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从“鸡蛋”里面挑骨头的精神。
  总之,思维能力是各种能力的核心。运用科学的训练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不仅可以使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会学”,这将更有利于发展学生智力,更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更有利于活跃学生思维,更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索、创新意识,更有利于陶冶学生情操,更有利于塑造学生人格,才能提高教学质量,才可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达到教学目的。
其他文献
三聚氰胺是一种用途广泛的有机化工原料,其生产方法主要为尿素法,在尿素法生产中需消耗大量的催化剂.本文对新一代三聚氰胺催化剂凝胶制备方法,制备条件的确定、物理性质、反
1-硝基及1,5二硝基及1,8-二硝基蒽醌分别与苯酚和氢氧化钾反应合成了1-苯基,1,5-二苯氧基,1,8-二苯氧基蒽醌。后三只化合物分别与苯乙炔基溴化镁反应,水解后以氯化亚锡的醋酸水溶液还原得到1-苯氧基,1,5-二
【摘要】本文根据新课程理念举隅了几种语文课堂教学增效路径,主要包括创设情境,激发学趣;融入文本,品读感悟;质疑释疑,提升能力;拓展空间,自主发展等方面。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增效路径  长期以来,初中语文教学陷入了传统教学模式的藩篱,无法形成活跃开放的教学环境。新课程教育理念,摒弃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桎梏,发挥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能,全面提升着学生的语文素养,推动了语文教学工作的向前发展,它为
【摘要】中学语文素质教育尽管已开展多年,但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并未引起教师的足够重视,学生仍将语文学习作为一种任务,导致语文教学质量不高。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注重素质教育。  【关键词】中学语文素质教育要求途径  近些年来随着素质教育在全国如火如荼的展开,所谓素质教育要使学生学会作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和学会审美,为培养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
在国家教育部大力倡导“提高学生素质,减轻学生负担”的今天,我们不禁要思索:如何在学生减轻课业负担的同时能学到该学的东西,并且能学的轻松、学的“精”?诚然,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提高课堂效率,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上下工夫。所以,我认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一定不能忽视导入语的形式和方法。  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文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是啊,都
近几年,多媒体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语文教学的实践中。毋庸置疑,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给传统的教学手段带来了一场革命。它集声、图、文于一体,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了对学生的感染力、趣味性、生动性,使学生能够在轻松快乐的气氛中获得知识,能有效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激发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乐学”落到实处,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一、优化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不同的教学内容应创设不同的教
多媒体教学是当前大力推广的一种新兴的教育活动,是教育改革、优化课堂教育过程的一项重要措施,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教学提供了一种图文并茂、动静结合、声情具有的环境,使视觉等多种感觉并用,逼真的表现效果,扩大了学生的时空,提高和加宽了学生认识客观世界的深度和范围,提高了教学效果。利用多媒体,充分调动学生视觉等感觉器官,引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强烈求知欲,使他们在有限的教学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运用于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已经是普遍性的,它能够有效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让语文教师在自己的教学活动组织过程中,显得比较轻松。同时,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工具,能够较好地让学生置身于具体的语文教学环境中,感悟知识的魅力所在。笔者从事语文学科教学多年,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也经常性运用多媒体去组织学生的语文知识学习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但是,多媒体的不合理运用,反而会
该文介绍一台10t/h链条炉改造为三联产用的循环流化床锅炉(CFBB),以及与CFBB相配的带有管式提升炉的三联产系统的特点,实验室气汽联产台架试验。对气汽联产系统的热载体循环作了分析。10t/hCFBB已投入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