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运用多媒体 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AILANTIAN1123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媒体教学是当前大力推广的一种新兴的教育活动,是教育改革、优化课堂教育过程的一项重要措施,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教学提供了一种图文并茂、动静结合、声情具有的环境,使视觉等多种感觉并用,逼真的表现效果,扩大了学生的时空,提高和加宽了学生认识客观世界的深度和范围,提高了教学效果。利用多媒体,充分调动学生视觉等感觉器官,引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强烈求知欲,使他们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实现教与学的最优化。
  一、 优化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语言是一种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然而对那些缺乏生活经历的孩子们来说,要他们面对一大堆的抽象符号去理解、体会,可真是件苦事!怎么才能使学生愉快地学?兴趣是学生产生求知欲的动力。作为教师,每个人都希望学生在自己的课堂上,能在一种高涨而积极的情绪中从事学习和思考,那该多好啊!有一次,我听同行上课,他利用了多媒体教学,发现学生聚精会神。这才是我认识到电教媒体的效果。靠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这种教学模式,导致了学生学习被动。 于是,在教学中我尝试选择一些适当的时候,放一则故事、一幅幻灯,播放一段录像或一首音乐。以 “声”激趣,以“画”激趣,以“境”激趣,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心理反映。《荷叶圆圆》一文,洋溢着童真、童趣,描写了夏天小池塘里的美丽荷叶,小伙伴们都喜欢荷叶,把荷叶当成了自己喜欢的东西。学习本文,能让学生感受到夏天,大自然的美好。由于小学生生活经验少,对荷叶没有感性认识,任凭教师“千呼万唤”,学生对荷叶的喜爱之情也难以激发起来。而借助多媒体课件,进行情境教学,便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上这一课时,我先让学生欣赏动态的池塘荷叶,学生看到生动美丽的动画,都忍不住发出了呼喊“哇!”然后我将画面定格在一片荷叶上,让他们观察荷叶的形象,由此展开对荷叶的认识。根据荷叶的特点,学生便很容易了解小伙伴们为什么把荷叶当成“摇篮、停机坪、歌台、凉伞”。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还能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大胆设想自己能把荷叶当成什么,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智慧,激发想像,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怎能不乐于观赏和学习呢?
  可见,恰当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把真切的画面展现在学生眼前,可以使他们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充分调动多种感官展开丰富的想象或联想,激发起浓厚的学习兴趣,获得对课文的整体感知,从而培养学生丰富的语言表达能力、理解力及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二、 利用直观形象,理解课文重难点。
  古今中外的名家都非常重视启发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经过多媒体辅助语文学科的教学,能够把多种现代化媒体的视听功能融合在一起进行综合运用,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使语文课堂教学更形象,让学生能眼见其形,耳闻其声,形成大容量的信息传送,使抽象的概念成为具体的事物,使静止的画面成为活动的情景,从而使学生认知由感性上升到理性,更恰当地把握好教学的重点,掌握好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启发学生课后自行探求和应用知识,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在学习语文活动中进行深度思考,产生假设与推段,引起想象与联想,发展发散与聚合等思维能力。
  如《田忌赛马》一文,讲述了孙膑帮助田忌与齐威王赛马转败为胜的故事,孙膑对双方的马的强弱进行了简单分析的那一段,正是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良机。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出来的动画情景,演示出赛马出场顺序,让学生形象化地理解转败为胜的科学道理。接着启发学生分析有没有其他出马顺序同样能使田忌取胜,并配以动画,显示比赛结果。通过交流发现,孙膑设计的出场格局是使田忌赢得胜利的唯一方法。用这种教学手段诱导学生质疑问难,有效地满足了学生渴望探索的心理需求,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认识,增强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记忆。突破了教学重点,发展了学生思维。
  三、 激活思维,提高学生能力。
  1、运用多媒体,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在教学中灵活运用教学媒体,动静结合,声形并茂,能使学生的无意注意迅速转化为有意注意。如:我在教《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时,首先,用录像播放一个片断:西沙群岛的海水在阳光的照射下,海面上波光粼粼,如像亿万颗彩色的珠子在滚动,海底里有山崖、峡谷,海参在蠕动,还有大龙虾在爬行……这些奇妙的景物真实地展现在学生眼前,学生很快就被这些生动有趣的画面所吸引。此时,我进行配乐叙述:在我国的南海上,那里有五光十色的海水、嬉戲的鱼群、动着的海参、披甲的龙虾、美丽的珊瑚;海岛上有葱茏的树木、茫茫的沙滩、丰富的水产和矿藏,真是风光如画,物产丰富,她像一串珍珠在南海上闪耀着光芒,同学们想到那儿去游览吗?学生边眼观画面,边听其中之解说,深深地陶醉于西沙群岛的五彩缤纷,千姿万态的神奇世界中,产生新奇感。电教媒体的声画并茂,视听结合,动静相宜等特点。通过多媒体创设教学所需的情境,使学生在情绪上受到感染,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使他们轻松自如地集中注意力,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2、运用多媒体,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学生通过画面展开联想,能领悟内容,发展思维。小学古诗内容反映的年代久远,语句精炼,很多古诗课本中没有辅助插图,这样往往造成学生理解困难和认识肤浅,教师有时也难以讲清。因此,我们就可以利用CAI课件,将诗的内容转换为生动活泼的画面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那效果就不一样了。如学古诗《示儿》,通过展示一位八十多岁的老翁──陆游临终前用颤抖的双手费尽最后一丝力气写下的绝笔诗,以此训导儿子不忘报国之志后与世长辞的生动画面,让学生想象陆游的面部表情、动作以及当时内心的活动,就会使学生的脑海中栩栩如生地再现一位具有强烈爱国主义精神的可敬的爱国诗人形象,从而受到爱国主义思想的熏陶。
  3、运用多媒体,增强学生的记忆力。
  在教学过程中,利用电教手段也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文句的印象,增强记忆力。例如:小学语文《雷雨》一课要求全文背诵,让学生按正常方式背诵,有一定的难度。如有机使用《雷雨》一课录像带,先后播放出了雷雨前、中、后的画面。学生耳闻了风、雷、雨、蝉、蛙的声音,目睹具体的场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加深了,再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到一定程度,让学生试背,由于画面形象,声音传真,能引起学生的联想,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因此,学生便能很快地把这篇课文背出来。
  总之,多媒体技术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的教学手段,它为小学语文课堂注入了新鲜血液 ,改变了“教师 粉笔 黑板”的传统教学形式,也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在高昂的情趣中学到知识,锻炼思维,开发智力。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善于通过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实现教懂、教准、教活、教精,使学生达到乐学、善学、勤学、活学,从而使教学进入最佳状态。
其他文献
我是一个小学语文教师,同时又是一個小学生的家长。作为教师,作文教学是我的主要工作;作为家长,辅导孩子作文也是我的责任和义务。无论是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还是学生终身教育的需要;无论是语文教师的职责,还是家庭教育的任务,都注定我们有责任帮助小学阶段的学生培养作文的兴趣,打好写作的基础。双重身份,双重思考,下边我把自己点点滴滴的建议或意见整理成文,抛砖引玉,供老师和家长们参考与指正。  一、存在着种种问
【摘要】送别诗是唐代诗篇中一个重要的题材,历来受到人们的传承和吟咏。送别诗无论是叙述友谊,还是咏叹离别;无论是记述离别,还是抒发情感,都不仅与诗人的个性特征有关,而且与时代的精神密切相关。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唐代送别诗  所谓送别就是与朋友告别。送别诗就是为朋友送别时写给朋友并用来共勉的诗。唐代的人给朋友送别时喜欢以诗相酬赠。按照惯例,送别诗一要叙述友谊,二要咏叹离别,三要祝前途平安。本文试
备课的明确定义:“教师在上课前的教学准备。备课是上课的前提。”  常言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备课不等于写教案。备课包括钻研教材、搜集信息、了解学生、处理教材、编写教案等。写教案只是备课的最后一个环节——把钻研教材、处理教材等方面的所思所得记录下来,是“备忘录”——供课前翻阅,以便把课上好。  什么是新课标备课?就是要转变观念,接受新的课改理念,按新课标精神备课。我们都知道理念决定行动,理念
三聚氰胺是一种用途广泛的有机化工原料,其生产方法主要为尿素法,在尿素法生产中需消耗大量的催化剂.本文对新一代三聚氰胺催化剂凝胶制备方法,制备条件的确定、物理性质、反
1-硝基及1,5二硝基及1,8-二硝基蒽醌分别与苯酚和氢氧化钾反应合成了1-苯基,1,5-二苯氧基,1,8-二苯氧基蒽醌。后三只化合物分别与苯乙炔基溴化镁反应,水解后以氯化亚锡的醋酸水溶液还原得到1-苯氧基,1,5-二
【摘要】本文根据新课程理念举隅了几种语文课堂教学增效路径,主要包括创设情境,激发学趣;融入文本,品读感悟;质疑释疑,提升能力;拓展空间,自主发展等方面。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增效路径  长期以来,初中语文教学陷入了传统教学模式的藩篱,无法形成活跃开放的教学环境。新课程教育理念,摒弃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桎梏,发挥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能,全面提升着学生的语文素养,推动了语文教学工作的向前发展,它为
【摘要】中学语文素质教育尽管已开展多年,但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并未引起教师的足够重视,学生仍将语文学习作为一种任务,导致语文教学质量不高。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注重素质教育。  【关键词】中学语文素质教育要求途径  近些年来随着素质教育在全国如火如荼的展开,所谓素质教育要使学生学会作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和学会审美,为培养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
在国家教育部大力倡导“提高学生素质,减轻学生负担”的今天,我们不禁要思索:如何在学生减轻课业负担的同时能学到该学的东西,并且能学的轻松、学的“精”?诚然,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提高课堂效率,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上下工夫。所以,我认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一定不能忽视导入语的形式和方法。  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文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是啊,都
近几年,多媒体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语文教学的实践中。毋庸置疑,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给传统的教学手段带来了一场革命。它集声、图、文于一体,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了对学生的感染力、趣味性、生动性,使学生能够在轻松快乐的气氛中获得知识,能有效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激发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乐学”落到实处,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一、优化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不同的教学内容应创设不同的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