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误区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st1912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运用于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已经是普遍性的,它能够有效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让语文教师在自己的教学活动组织过程中,显得比较轻松。同时,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工具,能够较好地让学生置身于具体的语文教学环境中,感悟知识的魅力所在。笔者从事语文学科教学多年,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也经常性运用多媒体去组织学生的语文知识学习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但是,多媒体的不合理运用,反而会降低课堂教学效益。多年的教学反思,积累了如下语文课堂中多媒体运用的一些弊端,提出来与语文教师共同探讨,以便于语文教师今后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发挥起最大的效益。
  语文教师要认识到多媒体辅助教学工具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发挥的巨大作用。新课程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多媒体技术已经在教学中发挥了相当不错的作用,它可以有效将语音技术、图像处理技术以及视听技术融何在一起,经过科学家的研究出能够非常方便地把需要的语音信号,以及需要的图像信号转化为数字式仓储在一起,便于使用者去存储、加工、控制、编辑、变换、查询、检索,这就非常方便人们在具体的生活中去使用,有效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同时,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也带来了课堂教学的革命。因此,语文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有效引导学生置身于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让学生去感悟,去获取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多媒体的使用,能够让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习紧密联系在一起,有利于语文教师创设和谐、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创设更加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从而达到寓教于乐,让学生积极参加到具体的语文知识学习活动中,强化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但是,随着多媒体手段进入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也呈现出许多弊端来,笔者通过调查访问等形式,总结、归纳出有如下: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有个别的语文教师在授课前,把准备好的教案,以文字的形式用电脑键盘输入电脑,通过电脑程序,把自己准备教学的各个环节编成电脑程序,就算准备好了教案,上课时用电脑放出来,语文教师认为自己已经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而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语文教师就坐在电脑旁,打开电脑,用鼠标点击画面,让学生随着画面去接受语文知识,这种教学模式从某种程度上讲,还是沿袭过去那种“教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模式,没有充分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学生被动式接受语文知识,感受不到学习的快乐。语文教师认为把语文教材放进电脑中,或者认为通过语文教师的加工把课文的内容在电脑里配上一些文字,结合一些图像和声音,在学生的面前一播放,就是运用多媒体这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在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这种做法是欠妥的,这种认识也是错误的,没有真正理会到多媒体教学的实质,是与新课程教学理念下相违背的,这成为语文教师在认识上的一个误区。
  众所周知,新课程的改革下,多媒体的运用,给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应该是带来了许多生机与活力,是与以前的教学手段无法比以的,不能替代的,这是许多语文教师共同的认识。但是,语文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为了体现出多媒体辅助教学工具应用在语文教学上,以显示语文的多媒体教学,这种做法,将会严重制约着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制约着学生个性发展,是一种盲目性的体现。
  语文教师要认识到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多媒体的运用要讲究一定的原则,教学需要用则用,不需要用,则坚决不用,防止教师滥用,占用教学资源。语文教师要认识到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合理性与必要性,尽量让多媒体在语文具体教学活动中发挥正常的作用,起到雪中送炭、锦上添花的效果。
  我国的语言,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语种之一,需要语文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来展现出新科技发展的优越性;同时,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也要认识到,仅凭多媒体教学有时也难以发挥其作用,是无法取代语文教学的。对此,笔者有以下几点认识:
  1.我国的汉语教学发展的规律让我们语文教师明白学生的语文能力的提高,必须借助于对语言文字的研读来实现的。比如在一些古诗词课文中,某些诗句只能靠语文教師对学生的引导,让学生去领会,是很难用图案或者声音来体现出来,常言道“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就是这个道理。因此,语文教师要引导并督促学生去朗读课文,通过多读,才能把课文中的内容弄过明白,把没有声音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学生就能够较好地让学生感悟课文的魅力所在。
  2.语文教学使用多媒体能够让学生在比较直观、形象与生动的画面中,感受到学习语文自身的乐趣。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需要有效去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要达到这个教学目标,语文教师使用多媒体,就可以让学生通过具体的画面,语文教师引导学生由远及近,由里及外等去发挥丰富的想象力,这种用多媒体去创设教学情境,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能够让学生唤起情感,引导想象,但决不能用屏幕、画面来代替文学意境。
  3.学生学习语文知识,需要领会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思想情感,与作者写作的动机。语文教学活动中,语文教师就要立足于课文情感,让学生能够充分感悟到这种情感的魅力。因此,语文教师不能忽视课文的情感因素,教师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围绕情感线索,引导学生去学习语文知识,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相互交流,达到学生之间情感的融合。这就需要语文教师时刻关注学生学习的情况,适宜采取教师用无声的语言去感化学生,让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获取语文知识,提升学生努力的平台。
  总之,语文教学离不开多媒体的使用,也需要语文教师正确去使用,才能发挥多媒体这个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优越性,有效高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摘要】送别诗是唐代诗篇中一个重要的题材,历来受到人们的传承和吟咏。送别诗无论是叙述友谊,还是咏叹离别;无论是记述离别,还是抒发情感,都不仅与诗人的个性特征有关,而且与时代的精神密切相关。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唐代送别诗  所谓送别就是与朋友告别。送别诗就是为朋友送别时写给朋友并用来共勉的诗。唐代的人给朋友送别时喜欢以诗相酬赠。按照惯例,送别诗一要叙述友谊,二要咏叹离别,三要祝前途平安。本文试
备课的明确定义:“教师在上课前的教学准备。备课是上课的前提。”  常言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备课不等于写教案。备课包括钻研教材、搜集信息、了解学生、处理教材、编写教案等。写教案只是备课的最后一个环节——把钻研教材、处理教材等方面的所思所得记录下来,是“备忘录”——供课前翻阅,以便把课上好。  什么是新课标备课?就是要转变观念,接受新的课改理念,按新课标精神备课。我们都知道理念决定行动,理念
三聚氰胺是一种用途广泛的有机化工原料,其生产方法主要为尿素法,在尿素法生产中需消耗大量的催化剂.本文对新一代三聚氰胺催化剂凝胶制备方法,制备条件的确定、物理性质、反
1-硝基及1,5二硝基及1,8-二硝基蒽醌分别与苯酚和氢氧化钾反应合成了1-苯基,1,5-二苯氧基,1,8-二苯氧基蒽醌。后三只化合物分别与苯乙炔基溴化镁反应,水解后以氯化亚锡的醋酸水溶液还原得到1-苯氧基,1,5-二
【摘要】本文根据新课程理念举隅了几种语文课堂教学增效路径,主要包括创设情境,激发学趣;融入文本,品读感悟;质疑释疑,提升能力;拓展空间,自主发展等方面。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增效路径  长期以来,初中语文教学陷入了传统教学模式的藩篱,无法形成活跃开放的教学环境。新课程教育理念,摒弃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桎梏,发挥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能,全面提升着学生的语文素养,推动了语文教学工作的向前发展,它为
【摘要】中学语文素质教育尽管已开展多年,但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并未引起教师的足够重视,学生仍将语文学习作为一种任务,导致语文教学质量不高。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注重素质教育。  【关键词】中学语文素质教育要求途径  近些年来随着素质教育在全国如火如荼的展开,所谓素质教育要使学生学会作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和学会审美,为培养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
在国家教育部大力倡导“提高学生素质,减轻学生负担”的今天,我们不禁要思索:如何在学生减轻课业负担的同时能学到该学的东西,并且能学的轻松、学的“精”?诚然,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提高课堂效率,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上下工夫。所以,我认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一定不能忽视导入语的形式和方法。  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文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是啊,都
近几年,多媒体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语文教学的实践中。毋庸置疑,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给传统的教学手段带来了一场革命。它集声、图、文于一体,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了对学生的感染力、趣味性、生动性,使学生能够在轻松快乐的气氛中获得知识,能有效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激发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乐学”落到实处,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一、优化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不同的教学内容应创设不同的教
多媒体教学是当前大力推广的一种新兴的教育活动,是教育改革、优化课堂教育过程的一项重要措施,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教学提供了一种图文并茂、动静结合、声情具有的环境,使视觉等多种感觉并用,逼真的表现效果,扩大了学生的时空,提高和加宽了学生认识客观世界的深度和范围,提高了教学效果。利用多媒体,充分调动学生视觉等感觉器官,引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强烈求知欲,使他们在有限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