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到点子上“学”得一级棒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gxyj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我们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些不良趋势:改变之前的满堂灌为现在的满堂问。一节课40分钟,启动一问一答式,教师问的琐碎,无效;学生学得无聊,被动跟随。常看到,教师在课堂上不舍得多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提问”走过场,“回答”无惊喜。要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问能力,培养具有创新型的人才,教师就应该精心设计问题,提的问题要注重趣味性;提问方式,层次要分明;力争做到“问”到点子上,“学”得一级棒。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提问;艺术;有效
  大家都知道一节40分钟的课占据最多时间的就是师生问答,恰当的提问,不是教师在课堂上灵机一动,偶然想出来的,而是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深入钻研教材,在掌握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的情况下,围绕着教学重点、难点、关键,精心设计出来的。问题要问得恰到好处,问得具体,问得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那是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才能实现的。课堂上的提问是门艺术,需要我们认真研究,不断实践,才能起到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发展逻辑思维能力的作用。
  一、 问题导入,注重趣味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一节课的开始——导入环节可是会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一关。教师要充分应用有效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为整节课的学习做好心理铺垫,而设置“问题情境”是一种常用的导入形式。这个“问题”最好具有挑战性、发散性,最好可以“一题多解”,这样的话,学生就可以在很短的时间里提出各种不同的见解,展开讨论。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上提出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趣味性问题,可以降低知识的难度系数,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采用猜谜、游戏、小竞赛等方式来开展教学活动。问的有趣,孩子们也一定答得积极,定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在教学“四边形”一课时,教师先出示一个信封袋,告诉学生里面藏着不同的图形,猜猜是哪些?这个开放式的问题一丢下去,学生就七嘴八舌的回答。接着教师让孩子们通过分类、观察、比较发现四边形按平行边的组数可以划分为三类:平行四边形,梯形、不规则的四边形。之后教师又拿出一个更大的信封,只露出图形的一小部分,又让学生猜:这是什么形状的?孩子们陆续有不同的发言,有错也有对,在互相补救过程中加深对各类四边形特征的理解。教师慢慢地把图形从信封中抽取出来,孩子们发现居然是长方形,紧接着教师追问:现在这个长方形应该归到哪一类?孩子们就可以表达自己不同的见解,最后经过激烈的辩论,一致认为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应该归入第一类。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对学习材料的深入理解,不断地提出疑问,解答疑问,体验到独立思考的乐趣,思维的变通性和独特性也得到了提高。
  二、 问题搭桥,探究新知
  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是学生以一种积极的心态,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尝试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同化新知识的主动建构过程。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需要教师对教材进行科学处理,为其提供大量思维素材和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性材料。而教师的问题在此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学生对这些材料进行观察、操作、思考,认知水平逐步由感性向理性推进,从而发现知识的本质和规律。
  例如:在“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的教学中,学生对小数点位置的移动(特别是位数不够时)难以掌握,因此,教师创设了一个贴近生活的问题情境:学生边看动画片边收集孙悟空金箍棒长短的数据:0.008米、0.08米、0.8米、8米。接着让学生自主观察、汇报。有些学生只从上往下观察或从下往上观察。这时,教師可引导提问:“还可以按怎样的顺序观察?小数点是怎样移动的?小数的大小又有什么变化?你发现了什么规律?”然后,让学生独立观察,思考、交流,最后由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出观察的方法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来。
  三、 提问方式,层次分明
  教师在课堂上提问的时候,问题难度要适中,更要把握好尺度,如此这般才能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思考。课堂提问要注意层次性,在相同的问题情景中,所提出的问题不同,收到的教学效果也是大不相同的。因此教师一定要考虑提问是否能引起学生的主动学习,再去设计问题。提问的方法很多,按其层次和作用可归纳为四种:一是复习型提问,即在讲课之前提问已学过的内容,以达到复习巩固的目的。二是引导型的提问,这是在教学过程中的提问,引导学生由旧知向新知的过渡。三是重点性提问,也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讲到重点的地方就必须提问,一方面是要引起学生的注意,另一方面则是通过提问让学生对问题了解得更清晰。四是总结性提问,即在新课结束之后,要提出这节课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重点是什么?要掌握哪些关系等等问题。这些提问内容较多,可灵活运用。但是课堂提问要讲求渐进性,先易后难,由表及里,不断加大难度,把思维引向深入。一个问题可能分解成几小步,每一步的提问都要恰如其分,提问既不能次序颠倒,又要前后衔接,使每一个问题都能恰到好处地起到引发学生积极思维的作用。
  四、 提问技巧,精心设计
  众所周知,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我们应该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这就要求教师提问时要突出重点,不能处处设问。如果老师不停地问,学生只能疲于应付,难以自主学习。况且问得太多,会导致重点不突出,关键问题反而不能引起学生注意,这样不仅效果大打折扣了,还会使学生的思维处于停滞状态。因此,教师在课堂上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应精心设计,问题要合理、巧妙设疑,根据儿童的心理,引导学生对问题产生兴趣,积极思考。
  例如:在教学“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时,教师利用实验操作,让学生真实感知到,上升水的体积就是投入的不规则物体的体积。上课伊始,教师就抛出了阿基米德巧测皇冠的故事情境,提问:故事听懂了吗?从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其中隐藏的数学秘密你知道吗?问题一抛出就得到学生们热情的回应,各种猜测,阐述使得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接下来教师让学生们动手实验,验证各自的猜想,讲评反馈环节,一个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归纳出“不规则物体体积=排出的水的体积”,此法为“排水法”。这时教师就顺着学生的思路追问:如果水没有溢出来呢?又可以怎么求体积?如果容器上没有刻度呢,又该用什么方法求出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吗?问题一环扣一环,层层逼近结果,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这样的巧妙设疑,不仅让学生增长了知识,还不受课本知识的局限,对培养学生密切联系生活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课堂提问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随着课堂环境的变化,课堂提问活动就会表现出更多的灵敏性和独特性。教师只有形成对课堂提问的正确认识,才能在教学实践中让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表现得淋漓尽致,让我们的数学课堂精彩不断,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智力角逐的乐趣。
  参考文献:
  [1]伊恩·史密斯.剑桥教育学习性评价丛书:提更好的问题[M].教育科学出版社(译),2011.
  [2]叶炉斌.小学教师课堂提问技巧[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4(18).
  [3]李伟.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艺术[J].读与写,2015(03).
  [4]国占岭.如何设计小学数学课堂提问[J].学周刊,2016(02).
  作者简介:
  张艳,福建省福州市,福州市交通路小学。
其他文献
摘要:项目教学法 吸收了高职项目化教学改革的先进理念,将教学内容设置为若干个模块,下设学习项目,学生通过完成任务,在实践中运用、检验理论,为今后的职业生涯和社会生活打下基础。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任务  一、 阿职院思政课教学情况  阿拉善职业技术学院是2011年1月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职院校,地处内蒙古西部阿拉善盟,是当地唯一一所高等
摘 要: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要不断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不断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数学教学要吸引学生来进行探究,让学生能够体会数学的逻辑思维。因此,教师在初中数学课堂上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设计相应的教学案例。本文根据七年级上册人教版数学第一章《有理数的加法》来进行教学设计,希望能给予教师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有理数;加法;教学设计  对于数学教学来说,很多知识都比较抽象,
摘要:以体验学习、职业教育为关键词,对万方数据库中检索出来的新课程改革后(2001-2017年)发表的体验学习研究论文进行归纳分析,结果显示:体验式学习得到了广泛应用且发展迅猛,研究的内容主要有:体验学习的界定、国内外的研究状况、职业教育体验学习教学策略、职业教育体验学习展望。归纳总结:需进一步完善体验学习模式,在职教技能训练中培养体验学习能力。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职业教育;体验学习;展望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国家越来越重视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体育学科在小学阶段越来越重要。体育学科不仅能够提升小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够让学生养成好的体育习惯,从而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然而在目前的体育教学中,许多教师依然采用演示法、竞技体育为主的教学模式,让许多小学生对体育学科不感兴趣。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要注重体育教学的趣味性,将体育小游戏融入小学体育教学中,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兴
摘 要:世人皆当知,无论对何事进行研究、探求,皆应知其本源,秉要执本,是而对此问完成解答。据此而论,在小学数学教学  方面,本人将所研究的主题分出以下重点:其一,当论何为情景式教学,搞定其定义及包含内容;其二,当论此教学方式对学生的作用及影响,并使为师者在教书时侧重此法进行教学;其三,当言师如何实施此教学模式。  关键词:小学数学;情景式教学;运用意义与途径  序言  在中国教育体制下,幼儿园教育
摘 要:高中地理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能让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应摒弃此前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并加强实践与理论的结合,如此方能在提高学生实践意识的同时,促使学生运用自身所学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继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促进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有效提升。  关键词:实践活动;高中地理;提升素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其新的教育理念要求高中地理教学
摘要:本文以大数据时代为背景,结合丹东地区产业及人才需求特点,改革传统教育方法,创新教学模式,突破传统的教育理念,并对职业技术教育的创新和发展提出了相应的举措。  关键词:大数据;职业教育;创新研究  一、 大数据  大数据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大规模、复杂的数据集合。其基本特征是:数据量大、数据类型繁多、数据密度相对较多及处理速度快、时效性高。大数据是信息通信技术发展的积累,是当今科技发展,信
摘要:该文运用分析学中的Hlder不等式探究了凸体理论中的混合体积,得到混合体积的一个界值估计。  关键词:凸体;Hlder不等式;混合体积  一、 引言与预备知识  分析学、几何学与代数学是数学的三大方向,他们相互映衬,相互渗透。分析学中的Hlder不等式是分析不等式中的基本不等式(参见[1]),它在代数学、几何学中占有重要作用。该文将运Hlder不等式去探索凸体理论中几何量之间的关系。凸体理论
摘 要:中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数学课堂的有效性,是数学教育工作者都在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而针对这一问题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工作经验总结出以下几个方面: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归纳提炼、问题解决,在课堂教学中需要学生主体参与,需要学生积极思考,需要老师引导,这样可以使课堂效率大大提高,从而突破数学的瓶颈。  关键词:数学教学;学法指导;课堂教学有效性  一、 问题的提出  近几年鸡西的中考,数学学科均成为
摘要:高中生教育中,教师要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特点,特别是要引导学生与同学之间坦诚相待,诚恳地开展自我剖析教育,并互相指点、共同进步。  关键词:高中生教育;自我教育;分析研究  在高中班主任工作中,引导学生坦诚相待开展自我教育,是对学生人生与品质的一次提升。笔者在教育工作中开展了“敞开心扉你我他”自我教育活动,下面结合具体实例进行简要分析。  一、 开展“敞开心扉你我他”教育的背景  高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