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下我国职业教育体验学习进展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_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体验学习、职业教育为关键词,对万方数据库中检索出来的新课程改革后(2001-2017年)发表的体验学习研究论文进行归纳分析,结果显示:体验式学习得到了广泛应用且发展迅猛,研究的内容主要有:体验学习的界定、国内外的研究状况、职业教育体验学习教学策略、职业教育体验学习展望。归纳总结:需进一步完善体验学习模式,在职教技能训练中培养体验学习能力。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职业教育;体验学习;展望
  新课程改革要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强调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呈现出来的状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增加过程性目标和体验性目标,丰富学生的情感和经验。发展体验学习已成为一种趋势,在高等职业教育中,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主要通过“做中学”培养也已成为共识。笔者以体验学习、职业教育为关键词,从2001年至2017年进行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的文献检索(万方数据库),并对论文进行归纳、统计、分析,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依据,促进体验学习研究的发展。
  一、 职业教育体验学习论文发表情况
  以体验学习、职业教育为关键词,在万方数据中检索,1992-2001年10年期间,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仅为7篇;新课改颁布的2001年起,体验学习研究论文的数量呈现出逐年增多的态势,2001-2017年共17年间,发表论文1510篇。下列表格统计出2001-2017年间发表的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数量,2015年发表的期刊论文最多为128篇,2011年学位论文最多为79篇。
  二、 体验学习研究主要涉及的层面
  (一) 体验及体验学习界定
  1. 体验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体验”的解释为“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亲身经历”;哲学中,体验不仅指人经历过了某件事情,而且在经历中获得了某种体悟,有了某种深切的感受;心理学中,体验是指由诸多心理因素共同参与的心理活动;教育学中,体验本身是教育所要达到的目标,体验是教育过程的本质之一,体验是达到教育目标的方式和手段等。可见,体验既是一种活动,也是活动的结果。
  作为一种活动,即主张亲历某件事情并进行反思;作为活动的结果,即主体从其亲历和反思中获得认识和情感,它不仅包含了学习的结果—经验,也包含了学习的思维过程—反思。
  2. 体验学习
  体验学习的内涵是什么,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认识。但从上述对体验的界定,学术界普遍认为体验学习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通过亲身经历与反思感悟相结合来获得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的学习方式,使学习不仅成为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也成为身心和人格健全与发展的过程。
  体验学习具有如下的特点:情境性、反思性、行动性及自主性。从某种程度上讲,体验学习也可看成是“做中学”与“反思中学”的有机结合。职业教育的本质包含四个方面:一是以人为本,二是因材施教,三是科学管理,四是文化塑造。通过体验及体验学习的定义可以看出,职业教育更需要体验学习,有广泛的应用空间。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关于体验学习的研究源自杜威的经验学习,杜威认为学校教育应与生活情境密切联系,让学生充分接触社会生活,从中获得真切的体验。体验式学习始创于20世纪40年代,哈恩(Kurt Hahn)博士开创了体验式培训的先河,由于这种培训形式新颖、效果良好,体验式培训很快风靡了整个欧洲的教育培训领域。
  体验学习理论的完整提出归功于美国组织行为家凯斯西储大学库伯(David Kolb)教授,他的体验学习理论模型,即“体验学习圈”应用最为广泛。
  蕴含着体验学习的教育思想在我国源远流长,如《淮南子·汜论训》中提出“圣人以身(亲身)体(体验)之”;《礼记·中庸》概括出学习过程的反省,即“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其后,王守仁、蔡元培、陶行知等人的教学思想中都有关于体验教学的思想源泉;体验学习的大规模研究始于21世纪初的新课程改革,检索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及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的各类论文,显示2000年前没有发表过一篇以“体验学习”为题名的研究论文,也未有人将体验学习作为学位论文的选题,2000年后呈现出逐年增长的态势,论文多数属于学科教学范围,把它提高到一个理论层次来进行系统讨论的不多。
  理论研究方面,如西南师大辛继湘的博士论文《体验教学研究》系统论述了体验教学的历史渊源、理论基础和基本理念;杨四耕在其著作《体验教学概说》中对体验教学的理论基础、过程与模式、策略与方法和评价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王灿明教授及其科研团队翻译出版了库伯的体验学习理论并进行了系列本土化的研究等。
  体验学习首先在基础教育层面得到了更多的响应,研究者将体验学习应用到具体学科教学中,如英语、语文、德育、物理、综合活动课程、信息技术课程等,同时体验学习也逐渐运用到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中。教學实践层面有代表性的研究可归纳为两类,第一类是关于体验教学模式和教学设计的研究,如刘艳丽的“基于体验学习圈的职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策略探析”、赵军的“基于体验学习理论视角的我国高职实训教学设计研究”、许亚峰的“面向体验学习的未来课堂设计”等;第二类是将体验教学应用于各科教学实践或具体学科内容的教学实验,如陈玲的“情景体验式教学在脑卒中病人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张洋洋的“基于体验学习理论的高职综合实践课程实施”、吴伯军的“体验学习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胡辰的“体验学习圈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卢晓燕的“体验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等。
  三、 职业教育领域体验学习教学策略
  研究者就体验学习应用于职业教领域给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如赵军在“我国高职实训教学设计研究—基于体验学习理论视角”中,立足于实训教学现状,基于体验学习理论视角,对实训教学设计进行系统建构;王素华在“论体验学习在高职高专教学中的运用”中,采用创设真实或高仿真的体验学习情境、推行校外体验活动、运用反思与讨论巩固学习体验等策略;张洋洋在“基于体验学习理论的高职综合实践课程实施”中,高职实践课程的教学应以工作项目为核心,采取由具体体验、反思观察、抽象概括和行动应用四个阶段构成的体验学习圈模式使学生在做、思、学、再做的循环过程中生成经验,重视反思与行动的多重循环。   陈玲在“情景体验式教学在脑卒中病人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中,体验学习能引导学生换位思考,体会病人的心理状态,并提出问题“你能以最优质的护理帮助病人吗?”从充分激发学生体验的兴趣,有助于提高职业素养、有利于促进团队合作,有效地提高了学习效能。
  在国内外体验学习研究现状分析、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技能教学现状分析基础上,结合多年的教育经验,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及结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精心设计临床高仿真的体验情境和护理技能体验活动,以引导学生亲身经历具体体验;构建有启发意义的问题策略,搭建学生交流展示的平台,以促进学生对技能体验活动进行反思观察、反思内省及抽象概括;鼓励学生将每次技能体验学习活动中的点滴感悟启迪,通过角色扮演多次全身心地护理“病人”。
  四、 职业教育体验学习的展望
  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要让更多的职校生掌握好技能,而体验学习能让学生对技能表现出较浓的兴趣,以技能为载体,基于“体验学习圈”,探索体验学习在高职护理技能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可作为职业教育今后研究的一个方向。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以专业知识和技能为主线,采取体验学习的方法在做中学、在学中做,能提高学生到临床工作适应的能力,也能促使教师的教学能力不断提高,给教育者提供一个选择的空间,也促使体验学习进入主流教育。
  参考文献:
  [1]张美娟.新课程改革下我国自主学习研究进展[J].职教通讯,2016(1).
  [2]辛继湘.体验教学研究[J].课程与教学论,2003.
  [3]杨四耕.体验:一种生命化的学习方式[J].当代教育论坛,2007(1).
  [4]刘艳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中的体验学习活动设计[D].南京师范大学,2007(6).
  [5]赵军.我国高职实训教学设计研究—基于体验学习理论视角[J].华东师范大学,2010.
  [6]徐亞锋.基于体验学习的未来课堂的设计与应用[M].电化教育研究,2013(5).
  [7]陈玲.情景体验式教学在脑卒中病人护理教学中的应用[M].中华护理教育,2017(7).
  [8]张洋洋.基于体验学习理论的高职综合实践课程实施[M].职业技术教育,2012(2).
  [9]吴伯军.体验学习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N].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Z1).
  [10]胡辰.体验学习圈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N].物理通报,2015(8).
  [11]卢晓燕.体验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M].课程与教学论西南大学,2011.
  [12]王素华.论体验学习在高职高专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与职业,2009(6).
  [13]李文君.体验式学习理论研究综述[J].教育观察,2012(6).
  [14]车清明.新教改背景下传统文化体验式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J].教育现代化,2017(3).
  作者简介:唐银华,张美娟,江苏省南通市,江苏省南通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其他文献
摘要:小学语文教材主要由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课文组成,这些课文又以单元的结构形式存在,同时各单元编排了习作和阅读训練、学习园地等板块,都是每个单元教学内容中不可分割的部分。笔者认为紧扣年段教学目标,进行单元整合教学能更好地突破阅读以及写作之间的鸿沟,实现读写一体的高效率的语文教学。  关键词:教学策略;单元整合教学;读写一体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特意指出:语文教学必须加强教学内容整
摘要:主题式案例,是指根据学习目标,选择以某一主题贯穿课堂教学始终的“整体案例”作为教学情境,师生围绕案例开展学习和研讨。本文以《广泛的民主权利》教学设计为例,通过主题式案例《小明的多彩生活》,提出了思品课主题式案例编写“三要”,即素材选择要牵手生活、情境呈现要形式多样、课堂教学要互动探究。  关键词:思品;主题式案例;三要  【课例设计】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 了解我国公民
摘 要: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信息化的微信时代,高中生是这个时代的先锋,运用先进的信息手段——微信来进行高中生的语文教学是一个时刻在发展的命题。笔者就微信教学的定义、高中语文教学困境和微信教学应用到高中语文教学的途径加以分析和阐释,以期为高中语文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微信教学的作用不可忽视。  关键词:微信教学;高中语文教学;困境;应用  我们现在所处的是一个数字化、信息化的互联网时代,根据中国互联网络
摘 要: 有效课堂是指问题设计精准,情境创设适当,以学生自我展示和互动交流为主体,以教师价值追求和关键点拨为核心的课堂。本文通过评析小学数学“一个数除以小数  海德格尔说:“教育永远在路上,在旅途中。”在教育的路上,我们寻觅着有效课堂。有效课堂的根在教师对教材和学生的解读上。为实现有效课堂,教师要寻觅知识的生长点,寻觅儿童生活的情景,寻觅解答问题的策略和方法等;教师要直击教学核心,高屋建瓴地创设情
摘 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小学教育的重要任务。近年来,铁一小学一直将德育工作作为重点任务来开展,取得了突出的成效。本文就笔者的亲身经历总结铁一小学的德育工作开展过程,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铁一小学;传统文化;德育教育  在党的十六大报告当中有明确指出:“文化建设过程中应当将民族精神的培育与弘扬作为主要任务,贯穿于国民教育全过程,将其落实到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中。”身为一名德育教育
摘 要:“学进去,讲出来”教学方式已经悄然走进了我们的课堂,它改变了学与教的方式,落实了学生学习主体地位,而这种方式的课堂主要的组织形式就是“小组合作”。然而“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这则谚语,却时时提醒着我当前课堂小组合作存在着一些问题。  关键词:学进计划;小组合作;有效性  【案例一】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第二课时,我校一位老师设计了这样的环节:  师:课前同学
摘 要:《新课标》要求“小学生应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我们的语文教学,读,当然是重中之重。因为读,所以我们的课堂更有声有色;因为读,所以我们的文章更显得有血有肉;也因为读,所以我们的语文教学才能有本有源。  关键词:语文;教学;朗读  一、 朗读之益  常听人说,无益之事不做,有益之事多做。可以直接告诉学生,
摘 要:民族地区大学生精神贫瘠问题突出,这不利于大学生成长,也不利于民族地区的稳定发展。习总书记提出的“精准扶贫”思想内涵丰富,在面对大学生精神贫瘠问题时,高校应树立“精准扶贫”新理念,帮助精神贫瘠大学生有效实现精神脱贫。  关键词:民族地区;精准扶贫;大学生;精神脱贫  2013年11月习总书记到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的重要思想。2015年6月,总书记来到贵州省,强调要科学谋划好“十
摘要:项目教学法 吸收了高职项目化教学改革的先进理念,将教学内容设置为若干个模块,下设学习项目,学生通过完成任务,在实践中运用、检验理论,为今后的职业生涯和社会生活打下基础。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任务  一、 阿职院思政课教学情况  阿拉善职业技术学院是2011年1月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职院校,地处内蒙古西部阿拉善盟,是当地唯一一所高等
摘 要: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要不断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不断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数学教学要吸引学生来进行探究,让学生能够体会数学的逻辑思维。因此,教师在初中数学课堂上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设计相应的教学案例。本文根据七年级上册人教版数学第一章《有理数的加法》来进行教学设计,希望能给予教师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有理数;加法;教学设计  对于数学教学来说,很多知识都比较抽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