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化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q19811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选择态度,是积极认识某种事物或参加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兴趣可以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激发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学生如对数学作业有了兴趣,就能全神贯注地投入,从而提升作业质量。数学作业趣味化,迎合了小学生只关注感兴趣的事情的心理,弥补了传统作业死板、机械、枯燥、乏味的缺陷,能充分激发学生对作业的兴趣,从而让学生感到做作业是一种享受。
  一、作业内容——突出“趣”
  有效的数学作业,主要依赖学生的自觉性来完成,而这种自觉性是建立在兴趣之上的。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学生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因此,教师在设计数学作业时应充分考虑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趣化作业内容,变“要我做”为“我要做”。
  ⒈与情境融合,趣化作业
  为了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作业设计时要摆脱机械重复的、枯燥乏味的、没有思维价值的练习。笔者认为,数学作业设计应做到“新”一点、“趣”一点、“奇”一点,通过多种渠道,把丰富知识、训练和发展创造性思维寓于趣味之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生动有趣的作业内容取代重复呆板的机械练习,以激发学生对作业的兴趣,使其产生一种内部的需求感,自觉主动地完成作业。
  ⒉与生活联系,趣化作业
  现实生活是数学的丰富源泉,让学生多动手、多操作、多实践、多体验,在与生活实际的对接中开发智慧、提升认识、增长能力。因此,趣味化数学作业应与生活紧密联系,这是激发学生作业兴趣的有效策略。
  例如,笔者在学生学了“小数乘法”后,设计了如下的作业:“过节你家买多少种水果?每种水果各多少钱一斤?每种水果各买了多少斤?每种水果各花了多少钱?你家买这些水果一共花了多少钱?”
  将丰富多彩的生活充实到学生的作业中,为数学作业注入了新的内涵,学生在这样的生活情境中完成作业,就不会把作业当作负担,而是一种享受。
  ⒊与各学科整合,趣化作业
  数学作业还应注重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融为一体,达到相互渗透、相互补充之效。例如,在学生学完平面图形后,笔者设计了如下的作业:请同学们用学过的平面图形设计自己喜欢的图案,给它起个名字,并统计出在自己设计的图案中所用平面图形的种类和数量。这项作业,不仅仅是对所学知识的练习,也是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同时渗透了统计学知识。这样的作业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打破了各学科之间的界限,让学生在妙趣横生中巩固所学知识,从而使作业成为展现学生才华的舞台。
  二、作业形式——体现“趣”
  有趣味的数学作业,其形式必然是多元化的。只有形式多样的数学作业,才能吸引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从而提升学生对作业的兴趣。因此,数学作业形式力求多样,力求在多样中体现趣味性。
  ⒈操作性作业——丰富学生的体验
  我们在布置预习和复习作业时,应适当加大实践操作的比重,让学生回家后动动手、动动脑,经历剪一剪、画一画、走一走、折一折、量一量等操作活动,从而丰富学生的数学体验。
  例如,笔者在学生学习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的体积后,设计了如下的课外作业:想办法测算出一个苹果的体积。
  ⒉超市式作业——满足学生的需要
  超市式作业是指像超市购物一样,让学生在所罗列的作业中选取一种或几种自己所喜欢做的,而且认为有能力完成的作业。为此,教师要把不同的作业归类并赋予其诱人的名称以吸引学生,如什锦盘、数学茶点、智力大冲浪、开心果、小书架、博览窗、大千世界等。这样就可以满足学生的需要,从而大大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进而激发起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1)定范围,“货源”自选
  由学生自己给自己布置作业,学生根据当天所学内容,从课本的习题中选择题目来完成,或者自己将课本上的例题作些变换,然后完成。在学生完成的数量上不作统一要求,学习能力差的可少做几道,学习能力强的可多做几道,对于优等生,则采取“小灶”待遇。如学了“周长”之后,让学生自己选择一种图形或一种物体并计算它的周长。学生会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相应的图形或物体,但不管选什么,都需要用到周长的知识。这种作业有弹性,能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
  (2)定“货源”,梯度自选
  定“货源”,即老师预先设计了相应的必做题和选做题,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选取相应等级的作业。例如,在学了“三角形的面积”后可设计如下作业:
  必做:给出三角形的底和高,计算面积是多少?
  选做:
  ①自己画几个不同大小的三角形,量出它们的底和高,再计算它们的面积。
  ②找出身边的三角形物体,量出它们的底和高,并计算它们的面积。
  (3)定目标,形式自选
  定目标,即学生必须要完成相应的作业目标,具体的形式可以由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灵活选取。如在复习时,开设“数学复习超市”活动,让学生去自由“选购”张贴或悬挂在墙上的作业(每道题都标有分值),并要求每个学生必须要得到多少分值,得到的分值越多,则给予相应的奖励。这好比是举行一次大型“商品自由贸易会”,每小组选派1-2名学生作评判员,给学生计分。活动结束要评选出最佳“采购能手”、“最佳采购小组”等。
  ⒊游戏式作业——适应学生的天性
  游戏式作业是儿童喜闻乐见的作业形式之一,它适应了儿童好动的天性。我们应根据学习内容适时设计一些游戏式作业。例如,在学生学完乘法口诀后,笔者设计了拍手对口令、小猫钓鱼(小朋友扮小猫,“池”中有小鱼,小鱼上写口诀的前半句或后半句,钓起一条答对了就归你)、算24点等作业。这样变着法儿,把枯燥无味的口诀练习变成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学生兴趣浓、情绪高,有效提升了作业的积极性。
  三、作业评价——利用“趣”
  教师不仅要重视作业的设计,同时也应重视作业评价的激励作用,就像一道美味的佳肴需要装盘点缀来增强食客食欲的道理一样,利用趣味评价能更大地激发学生参与数学作业的热情。
  ⒈全面评价,鼓励为主
  学生完成了其相应层次的作业,便可以得到鼓励和肯定。例如,全做对的,即可得一百分;书写工整的,在一百分后面再加一颗五角星;有进步的,再画上一个笑脸娃娃或写一两句评语。这一颗颗五角星、一张张笑脸、一句句富有期待、鼓励的话语,使学生产生成就感,从而更加喜欢做数学作业。
  2.重点评价,激励自信
  评价时改变过去那种“区分性评价”为“激励性评价”,不管是谁的作业,尽量捕捉他们作业中的闪光点。如有的学生字写得好,即可得五角星一颗;有的学生理解与众不同、富有创意,即可得笑脸一个;有的学生不仅字写得好而且作业质量高,即可得大奖并获“作业能手”称号。数学作业就是要想方设法激起学生学习的自信,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⒊自主评价,体验成功
  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作业评价可设置几个奖项:最佳策略奖、最佳合作奖、最佳表现奖、最佳操作奖。每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先提名或自荐,再把讨论表决的结果表述为人气指数,选出与奖项相适的、人气指数较高的学生。评价的结果作为班级每月的小干部竞选、学期评优的依据,并填入每月家校联系单。
  总之,趣味化的数学作业能够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能够激发他们的思维活力,从而提高作业的质量和效益。因此,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出富有趣味的数学作业,让数学作业不再是剥夺学生自由的“罪魁祸首”,而是学生成长中的“甜蜜负担”、进步的内在需求,让数学作业充满生机与活力。
  (责编 罗 艳)
其他文献
近期,听了学校“认识整十数”的同题赛课,对于教师如何准确把握教材、合理利用与开发教材应用于课堂教学略有所感,现呈现如下,与同仁探讨。  教学片断一:教学例1,感知整十  1.师A:谁来说说你捆了几捆?一捆是几个十,是几根?看,懒羊羊捆的和你一样多。(白板展示:1捆)  师A:有比他俩多的吗?说一说。(2捆、3捆)再来看看美羊羊的成绩。(白板展示:3捆)  师A:3捆是几个十,是几根?(三十)  师
应用题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一方面,它能够锻炼学生的算数能力、数学思维和逻辑思维;另一方面也能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和实际生活相联系,学以致用。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解答应用题的方法有很多,其中列方程解应用题最为常用。教师需要通过教学方法引导、布置课后作业等方式,让学生转变思路,利用列方程的方法来解决应用问题。  一、转变思路,化难为易  数学就像是城市中心的一座城堡,通往城堡的路有很多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中要重视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要重视学生学习的方法,更要重视学生在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关注学生是否学得主动、学得快乐,应该为学生提供足够的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在活动中发展自我,享受参与之乐、思维之趣、成功之悦。下面,我结合“用字母表示数”这一课教学的几个片断,谈谈自己的一些浅见。  片断一: 到生活中找寻  
画家简介:  葛涛,男,1971年9月9日生,字山魁、号静斋、九发居士。生于山东青岛、现居北京。师从贾又福、李铁生先生。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全国理论与书画高研班,导师团成员,山水教研室主任,作品在各地举办个展联展多次。  作品入编《中国美术》《水墨中国》《炎黄艺术》《中国画坛》《书画研究》《国尚》《海峡艺术》《中国水墨画》等国家级刊物,另外作品被编入《中国艺术研究院合集》《贾又福山水工作室学生优秀作品
“小数乘法和除法(二)”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本单元学习后,年级组检测试卷上出现了这样一道选择题:“3吨黄豆可榨油1.2吨,计算榨1吨油需要多少吨黄豆的算式是( )。①3÷1.2;②1.2÷3;③3×1.2。”学生的答卷上选②的人数最多,出现这样的错误在我的预料之中,因为以前学习这部分知识后,习题或考卷上常会出现此类题目,学生的错误率很高。我评讲的方法是引导学生理解小数乘法和除法与
估算是一种数学能力,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生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的培养,对于提高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数感。下面,笔者结合“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一课的教学,谈谈自己对估算教学的一些体会。  案例描述:  师:估算是怎么算的?  生1:估算时,把一个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整百、整千数再相乘,就得到了估算的结果。  师:这位同学说出了估算的
俗话说:“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学生在学习实践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错误,这是他们思想的真实暴露。作为教师,可将学生的错误作为课堂教学中的一种资源,有效、合理地加以利用,让学生在出错、纠错、改错的过程中掌握新知、领悟方法、发展思维、进行创新,较好地促进学生情感和智力的发展。  一、自主纠错——感悟数学交流  费赖登塔尔说过:“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就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
一、一道题目引发的思考  北师大教材四年级下册“用字母表示数”课后的练习题中有这样一道题目:哈雷彗星76年出现一次,在公元s年出现后,下一次出现将在公元( )年。旁边还附了一张哈雷彗星的图片。  在课前预设时,我认为这道题目挺简单,就放手让学生练习。结果却让我大跌眼镜,全班51人只有10人写出正确答案。问题的根源在哪里?“向学生讨教”是最好的途径。大部分学生都说对哈雷彗星的知识不了解。终于找到问题
数学计算的定义:计算不仅是数学的基础技能,而且是整个自然科学的工具。在学校学习时必须掌握计算这个基本技能;在科研中,必须运用计算攻关完成课题研究;在国民经济中,计算机及电子等行业取得突破发展都必须在数学计算的基础上。  就小学数学而言,一些数学概念的引入需要通过计算来进行;解决实际问题的解题思路、步骤、结果也要通过计算来落实;几何知识的教学要涉及周长、面积、体积的算法,这些公式的推导与运用同样离不
[摘 要]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抓住数学概念的本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促进学生构建科学、正确的数学概念。  [关键词]角 大小 内涵 重点 难点 含义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32-023  教学片断:  师:请同学们把手中的角的大小变化一下。  (1)体验把角变大:你是怎么变的?  生1:把角的两条边拉开,角就变大了。  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