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评价机制 提高评价水平

来源 :中学文科·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stcity_onli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评价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长期以来,许多学校在学生评价方面还存在着评价范围狭窄、评价手段单一、评价内容片面等问题。在实施评价的具体过程中,也普遍存在着简单化、唯量化等弊端。学生管理是学校教书育人之本。为了推动学生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实行“等级 特长 评语”的学生素质综合评价办法,是近年来对学生评价管理的重要方法。通过几年来的摸索,我们取得了一些经验,为了交流经验、促进工作,现将我们的具体做法总结如下:
  
  一、全员参与,齐抓共管
  
  为了把素质教育工作落到实处,为了淡化不必要的分数竞争,为了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和心理负担,更客观、科学地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评价方法的科学性、合理性,加强学校与社会、学校与家庭的广泛联系,学校首先成立了学生评价领导小组。组长由主要领导担任,组员由各班班主任担任,并把学生评价工作纳入教师目标管理之中,使学生评估体系趋于规范。为了提高教师们对学生评价工作的认识,让教师掌握具体的评价方法,我们组织有关人员对相关材料和规定进行了认真的学习,并提倡教师们站在教育、教学的高度开创性地开展工作。
  为使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我们制定出了“分工合作、齐抓共管、贯彻落实、全面推进”的方针,并对这一工作进行不定期、不定人的督导,为工作的落实添加动力。每学期结束时,我们还对学生的评价工作进行纵向深入、横向扩大的比较,分出优劣,以推动工作的开展。
  
  二、抓大放小,科学评价
  
  我们在对学生评价体系进行深入学习的基础上,让师生结合班级实际制定出适合本班的评价标准,使教师在“大政方针”不变的前提下,创造性地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在成绩评定上教师根据学生的智力发展情况,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要求,在平时表现上根据学生思想、行为变化情况给予客观评定。在对学生的评价中我们既坚持“抓大”原则,即符合国家教育方针,符合创新教育的需要,注重个人与团体、传统与时代、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着力培养学生的责任心、自信心;又注意“放小”,即在评价中注意把学生的点滴小进步放大处理,给学生以成就感,使他们认识到自己是整个集体不可缺少的一分子,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同时,提出“成人重于成材,成材先要成人”的学校教育理念,即先从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和健康心理素质抓起,再从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实践能力进行评比,这样评价方法变得既简单又便于操作,使评价结果既客观又科学。
  
  三、分阶段进行,抓好落实
  
  在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时,我们采取了三种方式:学期初提出新要求、确定新起点的诊断性评价;评价中调控改进的形成性评价;学期末总结性的操行评价。针对不同的评价阶段,学校对教师的评价过程采取“一听、二看、三问、四了解”的方式进行监督。一听是学期初听安排,听班主任对本学期评价活动的安排;实施中听汇报,听各项工作的进展和落实情况。这样就使整个评价活动有了计划性,少了盲目性。二看是看填写形成性评价是否完整、及时,总结性评价是否真实、具体,学生在评价前后是否有了变化。三问是问学生、问家长对评价工作的意见,问教师填写的根据,从而推动评价工作的科学发展。四了解是了解学生的成长历程,同时对学生自评互评的客观性进行了解。通过不断探索,评价中的方方面面得到了充实和完善,使其更具科学性、客观性。由于工作到位、措施有力,我们的学生评价工作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为使评价工作深入人心,我们还主张通过召开主题班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自我教育活动,上好专门的评价课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形式多样的宣传、评定、教育,并以此为手段,变少数参与为全员参与,真正使评价工作落在真处、实处。
  
  四、坚持原则,全员参与
  
  在学生评价中我们坚持从实际出发,并确立了三为主原则:教育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家长是主线。为了客观、科学地再现学生的成长历程,评价过程在坚持“三为主”原则的基础上本着公开、公平的精神,使评价工作落到了实处。由于评价工作涉及面广,评价人员必须在一项项的对应评价中,对被评人员进行全面分析,并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指导。
  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教师是学生素质综合评价标准的解释者及新增评价项目的制定者,而且还是评价过程的组织者和学生行为的指导者。学生互评、自评是其正确认识自己,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发挥他们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的重要手段。家长客观地评价学生在校外的表现,并通过手册、问卷等方式主动与教师保持联系,随时沟通有关情况,从而真正达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师生广泛参与、公正评价的氛围,把学生的言行都置于大家的监督下,形成了正确的舆论导向,使学生从小养成了“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的良好行為习惯。
  
  五、重视过程,注重育人教书
  
  评价结果是学生素质发展的外现,是学生素质评价的落脚点,它主要通过评价等级、阶段性评语等方式体现。结合学校实际,我们制定了具体的方案和实施细则,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评价活动。对学生的成功事例、操行评语采用定性语言表述的方式进行,在实施过程中,分两个步骤进行,第一是阶段性评价,在平时工作中进行;第二是总结性评价,在期末总结时进行。
  结论自过程来,反过来科学的结论又推动过程的发展,在两者的辩证统一中,我们更注意过程,因为它能更全面、更科学地反映学生的发展情况,对确立阶段性的新目标,推动下一个阶段的新工作起到指向标的作用。人是发展变化的,所以我们注重结论但不一味地相信某一次结论,而是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审视结论、改进结论并产生新的结论,以推动育人工作的顺利开展。
  
  六、鼓励为主,及时反馈
  
  学生评价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各个方面,不仅记录学生一学期中所取得的各项成功,包括比赛获奖、作品发表,甚至还包括生活、学习上的点滴进步。为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我们创造条件让学生去体验成功,感受成就与光荣,学校班级定期组织级别高低不同、范围大小不同的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展示自己,给学生创造闪光的机会。在活动中教师认真地指导、积极地鼓励,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分给学生“闪光”任务,并创造条件让学生“闪光”。为了促进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结合,我们还建立了“联系卡”式的“家长回音”,它的建立有利于家长和学校沟通,便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相互结合。为使其落到实处,收到回音后,各班班主任应在认真总结的基础上上报学校,以便于今后工作的改进、完善。
  完善的评价体系的建立,为学校学生管理工作奠定了基础,使学生管理工作做到了有“法”可依,在依“法”办事中,学校管理工作一定会更进一步。我们应清楚地认识到,教育在飞速发展,人也在不断变化,在这千变万化的过程中,我们的评价工作还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但为了学生健康成长乃至成材,我们会加倍努力。相信有上级领导作为我们坚强的后盾,有教师作为我们的先锋,有家长作为我们的中坚,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我们都能无坚不摧、无难不胜,真正使学生评价工作在我校全面开花,并结出丰硕的果实,我们将以此来回报社会,回报教育事业。
其他文献
课堂是师生生命意志得以张扬的神圣场所。历史教学离不开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学生,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关于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笔者总结为“加减乘除四重奏”。  一、加法:增加课堂的多元化(优化组合)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但是知识的接受者,更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他们是以自己的理解能力和经历体验去主动接受知识,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应增加课堂的多元化,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案
社会发展到今天,早已进入了大协作时代,人际间的横向联系大大加强,在社会工作与社会交往中,许多时候需要谈判、辩论、宣传、演讲……我们的学生不论他们将来从事什么工作,都需要有一定的社会交际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外事工作、商业谈判、法庭辩论、企业公关哪项不用口语?教师、记者、节目主持人、导游、推销员谁个不需口才?就是汽车售票员、商场营业员、宾馆服务员也要有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出色。当今社会,
营造一个学习气氛浓厚,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并能张扬个性,有较强凝聚力的班集体,这是班主任的工作宗旨、出发点。为达到这一目的,班主任要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去培养学生,即“有意栽花”;要营造活泼、健康的班集体,班级应是班集体的共同意志的体现,不是班主任的个人意志,应注重让每个个体都得到宽松的氛围和个性的释放,在班集体中创造个性张扬的广阔空间,让学生中潜隐的创新思维获得发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成长,即
这几天,北京正处于雾霾的红色预警中,满街的人们都带着白色的口罩。这段时间,国内外都在关注中国经济发展速度,议论7%左右速度是不是有点低,经济的下行压力有点大。  把这二者联系起来,我们可以看出这样一个事实:雾霾已经给人们强烈的提醒,中国经济不能单纯考虑速度指标,环境指标必须同步考虑;中国经济不能沿袭传统粗放、高能耗模式,走科技、节能、环保的转型之路刻不容缓!  用全球眼光和历史眼光看,我们不要说7
一、要富有准确性    历史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要力求做到表达科学简炼、清晰、不能使学生心存疑虑,出现费解甚至误解散。这是对历史教学工作者首要的、也是最起码的要求。  有些历史地点、人名和称呼,已不等同于现在常用读音。如鸭绿(lu)江、会(kuai)稽山;陆贾(gu)、苻(pu)坚;可汗(ke hdm)、单(chdn)于等。凡此种种,教师在教学中就应按其特殊读音进行,使历史课堂教学规范严谨,并富有“
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树立自信心是十分重要的。学生们拥有自信这轮金色的太阳,就能够照亮他们的前程。现根据我的教育经历,具体谈谈我的看法。    一、自信心的力量与重要性    自信心是指对自己的能力与力量所持的一种肯定性态度,是对待自我态度方面的一种性格特征,是后天习得的结果。人们从事各种实践活动都需要有相应的自信心,才能取得成功,学生的学习亦是如此。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是随着生理、心理的逐渐成熟,在客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思想品德课教学从理念到实践,从设计到模式,从方法到手段都发生了一系列深刻变化,全新的情境教学法模式开辟了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教学的新天地。    一、情境教学法的理论依据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以及教材内容,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形象、生动、具体的场景,使学生获得一定的体验,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高
新课程改革已进行多年,而我们在教育中所要推崇的改革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笔者从事高中地理教学多年,经历了从传统教学到新课程改革后的教学,感觉到在课堂中,教师与学生的行为在课堂上改变较多。传统教学中,普遍是这样一种模式,老师上课满堂灌,填鸭式教学,而学生在课堂上所做的就是认真听,记笔记,而且是偶尔回答一些问题。在这种教学过程中,老师几乎不给学生探讨的机会,学生是被动地学,不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
在教学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三节“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一节内容时,部分教师总觉得在处理教材第15页中图1-3-4“二分二至时地球的位置”内容有些力不从心,有时甚至会在学生的追问下把自己给“绕”进去。这一知识点一直困扰着我们的一些地理教学同人。    一、集体备课出智慧    1.以教材中的模式为“蓝本”,做样子,重在基础知识的掌握  首先,教材中的这一幅图,是观测者假想其站在北极上空绘制的
摘要:近年来,许多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在招聘新教师或举办课堂教学比赛时采取“模拟教学”的选拔方式。本文阐释了“模拟教学”的含义,结合实例从“模拟教学”的策略和反思两方面进行论述,力求对“模拟教学”进行优化改进。  关键词:模拟教学;策略;反思  近年来,许多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在招聘新教师时采取“模拟教学”的选拔方式,甚至一些课堂教学比赛也采用“模拟教学”的竞赛方式。“模拟教学”可以考查教师的教学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