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营造一个学习气氛浓厚,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并能张扬个性,有较强凝聚力的班集体,这是班主任的工作宗旨、出发点。为达到这一目的,班主任要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去培养学生,即“有意栽花”;要营造活泼、健康的班集体,班级应是班集体的共同意志的体现,不是班主任的个人意志,应注重让每个个体都得到宽松的氛围和个性的释放,在班集体中创造个性张扬的广阔空间,让学生中潜隐的创新思维获得发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成长,即“无心插柳”,结构似乎较为松散,却实现了“有意栽花有花开”的目的。
一、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激活思维
长期以来,有那么一种约定俗成的师生模式:教师是长辈,学生是后辈;教师是教者,学生是学者。为改变这种旧的教育理念,充分发挥学生在班集体中的主体性作用,激活他们的思维,可以采取互动式的合作学习方式。互动式合作学习方式破除传统的以教师为唯一信息源、向学生单向传送的教育模式,它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开放性自主活动,让学生在各种教育活动因素的互动中,以“主人”的身份主动而积极地投入到学习的各项活动过程中去,自觉地搜集、分析、理解、交流信息,组织活动。这样才能达到启发心智、激发潜能、感染学生的目的,使学生在不断变革自己已有的知识结构,在不断改变约定俗成的行为习惯过程中形成创新行为习惯。实践证明,在平等、和谐、民主的环境下,学生求知欲旺盛、思维活跃、精神饱满、心情舒畅,学生敢想敢说,这正是萌发创造力所需要的环境和土壤。
在实践中,为了实现激活学生思维的目的,班集体的引导者——班主任需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班主任在组织与引导班级过程中,需不断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及参与各项活动的积极性和探究创新的欲望,倡导并实施个性化教育,尊重多样性和差异性,鼓励实践和创新,学会欣赏学生,换角度看问题,重过程,多鼓励,少批评,为每个学生提供公正、平等、自主探索的舞台和自我发展的机会。如对待一些表现暂时不尽如人意的学生,经常性地使用“角度不错”、“很好”、“你能行”、“试试看”等激励性用语,帮助学生树立信心,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思维潜能。
二、剖析社会热点案例,达成共鸣
班主任根据学校的教育工作要求及班级的情况,明确设计意图、指导思路,依预定目标进行选材,选出符合教育对象认识特征、年龄特征的一些社会热点典型案例,以口头或书面表达或录像投影等形式向学生讲述。班主任是活动的规划者,“教材”的编写者,对整个教育过程进行宏观监控。就材料主题,给学生自己采用多种灵活形式进行讨论或进行实地参观或模拟实践等,学生主体作用充分发挥,使每位学生都自觉、主动地积极参与和全身心地投入,并获得震撼心灵的深切体验,对活动中各种关系、情境、信息产生较多的领悟和心灵共鸣。
在学生组织活动过程中,当学生进入角色后,班主任适时隐入后台,成为学生在活动过程中遇到疑点的被咨询者、活动进展的促进者、探究成果的鼓舞者。但班主任的“帮”与“引”必须适度,既不能越俎代庖,也不可袖手旁观。如到活动最后,班主任可就预定目标进行艺术性的总结、点拨和提升,或发表自己的见解,达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三、学生在交流中培养兴趣,共同进步
学生互相学习交流能激发他们多方面的潜在兴趣,兴趣是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直接动力,它是人们探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科学文化知识和不断探求真理而带有情绪色彩的意向活动,这正符合青少年易于接受新事物、新知识、新观念的心理特征。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在心理上对学习活动产生爱好、追求和向往的倾向,是构成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的一种激发剂。
“藤生麻中不扶自直”,为了把学生放入“麻”中,班主任可引导班集体以爱好、意向为主分为各种不同的兴趣小组,依据学生的爱好,以有特长的学生为骨干,学生自行组织分组。“三人行必有我师”,使学生在互相学习中学会互相交流,取他人所长,培养多方面的兴趣。
学生有各方面的兴趣之后,学生的引导者——班主任需不断鼓励学生,使他们克服各种困难,培养顽强的意志品质,使他们的兴趣稳固下来,成为一技之长,从而使他们不断从中得到满足、自信、启迪和充实。
四、教师放下“架子”融入学生,事半功倍
师生之间应是民主的、平等的关系,应互相理解尊重。班主任的教育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不断激发思维、研究探索的过程,是不断提高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能力的过程,是独立意识、民主意识不断强化的过程。因此,为了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要求班主任摒弃传统的刻板面孔,放下“架子”融入学生当中去。
班主任在组织郊游、烧烤、社会考察等各种活动中,勇敢地从“圣坛”上走下来,以平等的身份站在学生中间,既当指导者,又当学习者,与学生合作,与他们心灵相通、感情相融,学习互动,管理互补,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成为学生的朋友。在这种融洽的关系中,在学生眼里,教师扮演着“老师”与“朋友”的双重身份,是诚实又可靠的朋友。因此,他们会有意无意地向班主任畅所欲言、吐露心声。如此一来,班主任就易于了解学生,思想工作有的放矢。班主任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表面上看,班主任似乎没个正形,但这样的教师却深受学生的欢迎,工作起来事半功倍。毕竟教师与学生之间既是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关系,又是两个独立的世界,只靠说教的方式是事倍功半的。
(责任编辑袁妮)
一、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激活思维
长期以来,有那么一种约定俗成的师生模式:教师是长辈,学生是后辈;教师是教者,学生是学者。为改变这种旧的教育理念,充分发挥学生在班集体中的主体性作用,激活他们的思维,可以采取互动式的合作学习方式。互动式合作学习方式破除传统的以教师为唯一信息源、向学生单向传送的教育模式,它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开放性自主活动,让学生在各种教育活动因素的互动中,以“主人”的身份主动而积极地投入到学习的各项活动过程中去,自觉地搜集、分析、理解、交流信息,组织活动。这样才能达到启发心智、激发潜能、感染学生的目的,使学生在不断变革自己已有的知识结构,在不断改变约定俗成的行为习惯过程中形成创新行为习惯。实践证明,在平等、和谐、民主的环境下,学生求知欲旺盛、思维活跃、精神饱满、心情舒畅,学生敢想敢说,这正是萌发创造力所需要的环境和土壤。
在实践中,为了实现激活学生思维的目的,班集体的引导者——班主任需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班主任在组织与引导班级过程中,需不断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及参与各项活动的积极性和探究创新的欲望,倡导并实施个性化教育,尊重多样性和差异性,鼓励实践和创新,学会欣赏学生,换角度看问题,重过程,多鼓励,少批评,为每个学生提供公正、平等、自主探索的舞台和自我发展的机会。如对待一些表现暂时不尽如人意的学生,经常性地使用“角度不错”、“很好”、“你能行”、“试试看”等激励性用语,帮助学生树立信心,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思维潜能。
二、剖析社会热点案例,达成共鸣
班主任根据学校的教育工作要求及班级的情况,明确设计意图、指导思路,依预定目标进行选材,选出符合教育对象认识特征、年龄特征的一些社会热点典型案例,以口头或书面表达或录像投影等形式向学生讲述。班主任是活动的规划者,“教材”的编写者,对整个教育过程进行宏观监控。就材料主题,给学生自己采用多种灵活形式进行讨论或进行实地参观或模拟实践等,学生主体作用充分发挥,使每位学生都自觉、主动地积极参与和全身心地投入,并获得震撼心灵的深切体验,对活动中各种关系、情境、信息产生较多的领悟和心灵共鸣。
在学生组织活动过程中,当学生进入角色后,班主任适时隐入后台,成为学生在活动过程中遇到疑点的被咨询者、活动进展的促进者、探究成果的鼓舞者。但班主任的“帮”与“引”必须适度,既不能越俎代庖,也不可袖手旁观。如到活动最后,班主任可就预定目标进行艺术性的总结、点拨和提升,或发表自己的见解,达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三、学生在交流中培养兴趣,共同进步
学生互相学习交流能激发他们多方面的潜在兴趣,兴趣是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直接动力,它是人们探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科学文化知识和不断探求真理而带有情绪色彩的意向活动,这正符合青少年易于接受新事物、新知识、新观念的心理特征。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在心理上对学习活动产生爱好、追求和向往的倾向,是构成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的一种激发剂。
“藤生麻中不扶自直”,为了把学生放入“麻”中,班主任可引导班集体以爱好、意向为主分为各种不同的兴趣小组,依据学生的爱好,以有特长的学生为骨干,学生自行组织分组。“三人行必有我师”,使学生在互相学习中学会互相交流,取他人所长,培养多方面的兴趣。
学生有各方面的兴趣之后,学生的引导者——班主任需不断鼓励学生,使他们克服各种困难,培养顽强的意志品质,使他们的兴趣稳固下来,成为一技之长,从而使他们不断从中得到满足、自信、启迪和充实。
四、教师放下“架子”融入学生,事半功倍
师生之间应是民主的、平等的关系,应互相理解尊重。班主任的教育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不断激发思维、研究探索的过程,是不断提高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能力的过程,是独立意识、民主意识不断强化的过程。因此,为了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要求班主任摒弃传统的刻板面孔,放下“架子”融入学生当中去。
班主任在组织郊游、烧烤、社会考察等各种活动中,勇敢地从“圣坛”上走下来,以平等的身份站在学生中间,既当指导者,又当学习者,与学生合作,与他们心灵相通、感情相融,学习互动,管理互补,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成为学生的朋友。在这种融洽的关系中,在学生眼里,教师扮演着“老师”与“朋友”的双重身份,是诚实又可靠的朋友。因此,他们会有意无意地向班主任畅所欲言、吐露心声。如此一来,班主任就易于了解学生,思想工作有的放矢。班主任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表面上看,班主任似乎没个正形,但这样的教师却深受学生的欢迎,工作起来事半功倍。毕竟教师与学生之间既是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关系,又是两个独立的世界,只靠说教的方式是事倍功半的。
(责任编辑袁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