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减乘除四重奏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pplechen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是师生生命意志得以张扬的神圣场所。历史教学离不开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学生,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关于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笔者总结为“加减乘除四重奏”。
  一、加法:增加课堂的多元化(优化组合)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但是知识的接受者,更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他们是以自己的理解能力和经历体验去主动接受知识,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应增加课堂的多元化,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案例分析1】
  本校赵素文老师在2010年下半年的区级公开课上,选用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作为教学内容。
  赵老师用洪秀全的图像顺利导入新课。在教学过程中,她抓住了学生个性的多元化和课堂的多元化,以时间为主线梳理知识结构,让学生系统掌握历史;并以重难点为依托,在师生共同探究的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多元的个性化感受,让学生在感悟历史中神采飞扬,各抒己见。
  赵老师还使用了图片、情境创设以及分组合作等方法,紧紧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师生在完全坦诚、愉快的氛围中说出彼此的感受,在对话中顺畅地交流;在随机点拨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感的升华,有了多元化的接受方式。对于练习,赵老师选取了贴近生活的题目,杜绝死记硬背。
  万紫千红总是春。课堂的多元化,促进课堂的有效化。教师应想办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加课堂的多元化,使课堂有效起来。
  二、减法:删繁就简(厚积薄发)
  新课程改革如一缕春风,吹绿了课堂,也吹活了课堂。但是有些课堂内容繁杂,整堂课充斥了大量信息,让人目不暇接,学生如坠入云雾之中。所以,历史课堂需要减法:删繁就简。
  1.要调整教学目标,明确目标。在课堂上,每节课可以准备一个与本节课内容有关的问题的讨论,用上三四分钟的时间,其教育效果是不错的。
  2.转变观念,摈除落后的教学观念和方式。在课堂上,教师应积极创设有利于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情境,促使学生认真思考,大胆探索,并且勇于发表不同意见。
  【案例分析2】
  本校的任洁老师在2010年的区级公开课上,选用了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的《第7课启蒙运动》作为教学内容。
  任老师运用启蒙运动代表人物的图片导入,用简单的方式刺激了学生的视觉,顺利进入该课的学习,效果显著。在教学过程中,任老师使用合作探究和引导学生阅读材料,删除不必要的内容,使用简单的方法,學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完成了本课的学习。
  在情感升华中,任老师只是选取了启蒙运动代表人物的代表性话语,让学生各抒己见。简短精练的话语,不仅让学生对整节课进行了一个完整的回顾,更让学生有了思想上的升华,在感悟历史中提升个人的历史素养,一举两得。
  郑板桥有句诗: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智慧的课堂应该是简简单单中蕴涵睿智,朴朴实实中标新立异。
  三、乘法: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借助外力)
  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全面运用,必将导致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深刻变革,并最终导致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教学理论乃至整个教育体制的变化。
  【案例分析3】
  本校赵素文老师在2010年11月份进行的汇报课上,选取了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六单元的《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作为教学内容。
  赵老师首先利用多媒体播放一首《七子之歌》,为整节课奠定了一个渴望统一和渴望回归的基调,学生立刻有了情感上的认同。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赵老师使用了多媒体,将内容串联起来,学生更容易直观地学习和感受历史。最后,又回到《七子之歌》,引起对台湾问题的展望而结束本课。
  四、除法:除去不安分的因素(思想教育)
  每一段人生都应该是充满希望,充满激情的。十七八岁孩子的人生更应该是多姿多彩的。高中阶段他们更多的是跟随老师学习。
  在教学任务完成后,笔者常常会和学生谈心,把自己的大学生活介绍给他们听,把自己在社会上的感受同他们分享。也曾开班会,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理想,树立对美好未来而奋斗的目标。
  关注学生的生活,才能让学生集中精力学习,教师也才能顺利地开展教学活动。
  (责任编辑 庞丹丹)
其他文献
语文知识的积累和素养的提高绝非一日之功,是要靠平时聚沙成塔般积累的。许多学生苦于语文基础知识的琐碎和语文素养的无形,早就望而却步。如何帮助学生梳理基础知识,提高语文素养呢?  一、勿畏难,勿轻略,帮助学生树信心  许多学生认为语文基础知识太零散,涉及的内容又太多,简直如大海捞针,加之平时不注重积累,突击时又无从下手,于是就干脆放弃,到考试时瞎蒙一气。也有一些学生平时下了不少工夫,可是收效甚微,看着
“注重实践和体验”是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之一,它要求我们从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的高度来审视我们的课堂预设。课堂预设作为课堂生成的前提,可以说是教学规划实施的蓝本,动态的生成需要良好的预设,良好的预设能对生成起到导向的作用。所以,如何科学而艺术性地处理好课堂预设成为教学环节中不容忽视的一个关键点,它直接关系到“实践和体验”的生成,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能否顺利实现。而初中法律课的预设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无疑给课堂教学的改革吹来了缕缕春风。但由于课程改革的复杂性,人们对新课程理念理解、领会的偏差,以及实施者缺乏相关的经验,课堂教学改革出现了形式化、低效化、预设与生成冲突等现象。课程改革在课堂教学层面所遭遇到的最大挑战就是“有效性”问题。  目前,美术课堂教学依然存在着下列问题:1.教学设计老做“表面文章”,不断地花样翻新,实则无效,学生不是“学有所得”;2.一些课片面强调“学生活
花鸟画作为传统中国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传承久远的绘画艺术形式之一,它讲究笔墨、色彩、意境和情趣美,多以花卉、竹石、鸟兽、虫鱼、蔬果等为主要表现内容,并因贴近生活而为社会大众所喜爱。而中国画的写意描绘俗称“粗笔”,即用率性、精练的笔墨,表现出物象的形态神韵,象征其精神内涵,成为传统文人墨客寄托情怀的主要表现形式。  写意花鸟画是初中美术课的一项学习内容:让学生了解中国画,学习和掌握花鸟画用笔
7月22日,中国官方突然接到美方通知,要求中方72小时内关闭驻休斯敦总领馆,领馆人员被要求离开。7月24日,中方也通知美方关闭驻成都总领馆,以示回应。  大国之间,剑拔弩张。一种不安的气氛日益浓烈。  自2018年以来,“新冷战”的阴云便笼罩全球未散,而变化之迅猛也始料未及。此次“领事馆事件”之后,有评论直言,一场“最热的冷战”已然蠢蠢欲动。  曾经的“超级全球化”与“全球共同体”美梦似乎正在梦碎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势必要引起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情感教学模式正是适应新课改的需要,针对传统教学重知轻情的弊端提出的。本文浅析了政治课实施情感教学的价值定位,着重探索了新课改背景下政治课实施情感教学的具体策略。    一、“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教学价值定位  情感教学心理学认为:“所谓情感教学,从最根本的课义上说,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充分发挥情感
第一次见到陈朝辉本人,是在三个月前,由他主办召开的一次中部企业家云端投资俱乐部的年会上。  年会的地点,就在他一手创办的品牌设计公司——东意堂的接待大厅。说是接待大厅,其实,不过是由一所民居别墅的客厅改造而成,随着100多位企业家的陆续到来,这个本来就不算太大的客厅,显得更加拥挤不堪。小区内的交通,因为这100多个企业家豪车的驶入,而一度造成拥堵,主办方的员工们只好不停地在外场充当起了交通指挥员。
美中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在《未来之路》中指出,计算机将渗透到未来生活的每个细微方面。而尽早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技术将会极度大地的提高他们步入社会后的生活素质、生存能力。因而,当今世界,计算机和Inter教育是最紧迫的战略任务。而提高信息技术课教学成效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创设条件,激发兴趣是内在动力    1、演示信息技术的神奇魅力,诱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我校学生大多数
一、对话式教学的含义    对话教学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借助有意义的交流,不断探究和解决教学中生成发现的问题,以增进教学主体间的理解,提升师生教学生活质量的过程”。  在对话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对话主体,对话使得教师的话语霸权被消解,使得教师失去了以往的专制地位,需要教师以学习者和合作者的身份跟学生展开对话。    二、对话式教学的设计步骤    “对话式”教学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对话改变师生关
现行的教材都编排有自读课文,对于自读课文的处理,常常出现两种尴尬局面:一种是“牛不喝水强摁头”,学生被强迫读书;另一种是“越俎代庖”,教师干脆自己讲,满堂灌。这两种方式都是事倍功半的,都是吃力不讨好的。特别是对于文言文自读课文,学生常常是望而却步,即使自学也常常是或虎头蛇尾,或半途而废。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主动积极地自学、自读课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某天我突发奇想:何不让学生做一回老师,为某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