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教师教学行为的变革 促成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来源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shangdenglu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
  
  浙江省以“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为根本目的、以“学为中心”为宗旨的教育改革正在不断走向深入,两年多来,全省各地涌现了许多成功经验和典型范例。本期“前沿”着重介绍嘉善县“导学”方式区域推进的实践。嘉善县“导学”方式的区域推进是指教育局在全县各校自身实践的基础上,对具有校本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提炼和总结,找出其中的共性特征,建构基本的“导学”方式,再指导各校在“导学”方式总的框架内根据校情建构不同的变式,并进行教学实践。以下刊登的六篇文章,既有对这一改革项目的整体介绍,又有学校层面典型成果的展示,以期与同样致力于此的教育工作者们共同思考、深入探讨。
  方龙云屠局长,您好!当前,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各种各样的“导学”模式不断涌现。顾名思义,这些模式最突出的特点是注重“导学”。而从实践的主体看,这些模式多数是以学校为单位整体推进的。在这样的背景下,嘉善县提出了“导学”方式的区域推进。首先请您介绍一下“导学”方式区域推进的具体所指。
  屠立平好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期望也越来越高,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我们教育人义不容辞的责任。近几年来,我县教育事业飞速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同时在发展过程中确实也遇到了一些瓶颈,例如,转换育人模式,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就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面对问题,我认为推进教育改革是必由之路。不改革,最多维持原有水平;只有改革才可能寻找到新的突破口。经过调研,我们把课堂转型作为提高教育质量的一个突破口,并全力推进和实施。两年多的探索和实践,让我们在课堂教学改革上尝到了甜头,教育教学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学校领导和教师的教学观念有了很大的转变,各校初步形成了具有自己校本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或者说范式)。为了能更好地引领、推进区域课堂教学改革,形成具有嘉善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提升嘉善教育的竞争力,促进嘉善教育科学发展示范点建设,我们认为构建一个具有区域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显得尤为必要。基于以上的认识,2012年,县教育局下发了《嘉善县教育局关于全面推进“课堂转型”的实施意见》,鼓励各校根据学校实际、学科特点全面探索课堂转型。2013年底,我们对全县各校具有校本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提炼和总结,寻找到了各校课堂教学模式的共性特征——以教师教学行为的变革促成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即教师以引导、指导、辅导等方式组织教学,使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活动中习得知识、发展思维、培养能力,完成学习任务,实现学习目标。就此我们提出了“导学”方式区域推进的思路:各校在“导学”方式总的框架内,可以根据校情实际有不同的课堂教学模式变式,但课堂教学模式的目标指向是以教师行为变革促成学生学习方式转变为总的要求。
  方龙云这一思路的提出除了基于上述现实基础外,是否还有其他深层次的考虑?
  屠立平这一思路的提出还基于以下两个方面的考虑:
  第一, 教育改革的要求。2011年6月,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启动实施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全面启动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的“中小学教学改革试点项目”是其中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的一部分,而课堂转型是其重点。
  第二, 教学观念变革的要求。教学观念从“教为中心”变革为“学为中心”,其价值取向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即促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而教师的教学行为变革是关键。
  方龙云在具体的实施中,县教育局或者县研训中心采取了怎样的步骤或策略?
  屠立平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我们经过了三个阶段,主要采用了三大策略。
  第一阶段采取的是目标引领、个体成长的策略。2011年12月,我们通过调研和论证确定了“以标导学,以学定教,以学验教”的课堂转型目标,通过2012年的推行、探索和实践,课堂教学改革出现了几颗明亮的“珍珠”,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部分领军人物。
  第二阶段采取的是重点培养、以点带面的策略。具体是以重大课题、项目研究为课堂转型工作的切入点,重点培育部分学校与学科,并以此来影响和带动面上的工作。2013年初,我们通过竞标确定了4所学校组成县域研究共同体,重点攻克县级重点课题“构建高效课堂的实践与研究”。通过申报和推荐,全县又确定了6所课堂转型实验项目试点学校和14个试点学科,进行重点培育。同时,通过专家指导、名师工作室引领、校本研训、举办课堂展示周和展示日以及“课博会”等活动全力推进课堂“导学”方式的变革,改变教师观念,改进课堂教学方法,使教师的教学行为变革逐渐成为自觉的行动。此外,充分发挥教科教研片联动机制,以片组内课堂转型试点学校为龙头,以“一校带一校”“一校带多校”的形式,以点带面,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从而把“珍珠”串成发亮的“手链”。
  第三阶段采取全面推进、深化研究策略。2013年底,我们召集部分校长、教师和学科教研员座谈,对两年多来推进课堂转型的工作进行全面反思与总结,深层次研究各“手链”中已经形成的“课堂转型”范式,分析这些范式中“学生”与“教师”、“学习”与“教授”的哲学关系,寻找它们的实质和内涵,提炼总结出“以教师教学行为的变革促成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作为县域课堂转型的总要求,形成“‘导学’方式的区域变革与实践”实验项目,申请加入了浙江省中小学教学改革试点项目,由此形成了具有嘉善县域特色的课堂转型的“项链”。
  方龙云课堂转型似乎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但真正实施起来肯定会遇到很多困难。
  屠立平是的,在实施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困难:
  一是教师观念的转变问题。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部分教师还无法彻底摆脱以教材为本、以教师为主的桎梏,无法实现“学为中心”的蜕变和升华。
  二是教师专业素养的影响。课堂教学的改革,教师不仅要有智慧,还要有勇气和毅力。受教师的年龄结构和专业素养等影响,部分教师安于现状,怕承担改革失败的风险。
  三是行为定势的影响。久会而成习,久合而成惯,习惯性思维就会形成稳定的行为定势。从县、片、校各种公开课来看,教师的展示课总体上是非常精彩的,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教师能通过引导、指导和辅导的方式,组织教学,而回到常态课时,个别教师又捡起了“满堂灌”“填鸭式”的方式。
  方龙云虽然遇到了各种困难,但经过几年的实践,“导学”方式区域推进的实践还是取得了众多成果。
  屠立平“导学”方式区域推进实践的一个重要成果,就是形成了具有嘉善县域特色的“导学”课堂的基本模式,即以“导”引学—以“导”促学—以“导”助学—以“导”成学。基于这样的基本目标,各学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自己的变式,产生了丰富多彩的又围绕总体转型要求的课堂教学模式,如“一单五环生本导学课堂”“导—学—做三段式导学课堂”“学、做、问导学课堂”等。
  方龙云最后,请您谈谈“导学”方式区域推进的成效和今后的打算。
  屠立平两年多来,在县域范围内,我们在教育科研和教学实践两个方面积极推进“导学”方式根本性变革的研究,取得了初步成效。
  从县域课堂教学的层面上讲,目前,我县近四十所中小学、幼儿园在“导学”方式的探索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形成了一些具有校本特色的课堂教学“导学”模式,感性的认识得到了积淀,形成了具有区域特点的理性思考。
  从教师教学的层面上讲,教师的教学行为有了由“教”变“导”的本质转变,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在教学方式上,教师以引导、指导、辅导的方式浸润学生的学,实现了由“教为中心”向“学为中心”的华丽转身。通过课堂转型的实践与研究,教师业务能力得到显著提升,2013年在嘉兴市第四批名师评比中我县有23位教师被评为嘉兴市名师,与上届相比增加了12人,增幅在全市位列第一。
  从学生学习的层面上讲,通过教师以引导、指导和辅导的方式组织教学,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学生的自学、助学、群学意识不断加强,学习能力有所提高,走在全县课改前列的嘉善四中、干窑中学、陶庄中学、丁栅中心学校、大云中心学校等几所学校,学生的学业成绩明显提高,“导学”方式区域推进的成效已经得到了充分的印证。
  今后,我们将立足县域实际,以“‘导学’方式的区域性变革与实践”为抓手,通过专家引领、“课博会”展示、课堂评比、校本研训、专题论坛、科研支撑等形式,整体推进区域课堂教学的改革,不断促进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整体提升我县课堂教学的效率,向嘉善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其他文献
【摘 要】语文教学需要透过文本形式,穿越文本内容,抵达文本核心,而“文本细读”就是最根本最有效也是最可行的方法。“文本细读”,就是从文本出发,通过细致和反复的阅读,注重细节的品味和结构的分析,对文本所蕴涵的丰厚意蕴作出“丰沛的阐释”。教师要在教学中以“还原”法为核心开展文本细读:细品语言,还原情趣;前后勾连,还原情感;以情入文,还原背景;合理想象,还原场景。  【关键词】阅读教学;文本细读;段落 
期刊
【摘 要】精准阅读的内涵非常丰富,主要包括了阅读内容的指向性、阅读对象的具体性、阅读理解的确切性、阅读分析的细密性、阅读概括的简明性、阅读鉴赏的审美性、阅读评价的提要性、阅读探究的合理性、阅读发现的创意性等。“文本细读”与“精准阅读”的关系是:细读是过程,精准是目标;细读是基础,精准是提升;细读是能力,精准是智慧。  【关键词】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精准阅读  随着我国社会新常态的构建,“精准”逐渐
期刊
当前,源于美国的慕课与翻转课堂,已经掀起了一场席卷全球的教育革命。那么,翻转课堂的理念如何作用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科教学?翻转课堂要翻转什么?怎样翻转?作为华东师范大学慕课中心C20高中联盟的首批成员,杭州学军中学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深入的实践研究。本期“试点”呈现的这一组文章,既有学军中学陈立群校长对实践“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理念解读、方法引导,也有学军中学的教师们在各自课堂上的努力探索、
期刊
翻转课堂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互联网技术与先学后教教育理念的完美结合上。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翻转课堂的教学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总结起来,有三个问题值得我们思考:一是课前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二是课上如何组织学生深层探讨;三是课后如何保证学生持续提高。下面笔者以高中语文学科为例,谈谈关于翻转课堂课前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几点思考。  一、微视频  翻转课堂的微视频,可以说既受重视,又不受重视。说受重视,是因
期刊
记 者 陈校长,您好!最近,我刊编辑部收到来自学军中学的不少关于践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稿件。从稿件内容来看,各个学科都有。我想,这意味着,“翻转课堂”在学军中学已经成为一种有意识的价值追求。  陈立群 是的。当前,源于美国的慕课与翻转课堂,已经掀起了一场席卷全球的教育革命。作为华东师范大学慕课中心C20高中联盟的首批成员,学军中学于2013年12月26日承办了全国首届“翻转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
期刊
《论语》作为儒家一部经典著作,以简洁的语录体和生动的对话体,记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展示了人物形象。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该怎样把握《〈论语〉选读》的精髓,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传递《论语》的核心信息呢?  一、理  理,就是理清思路。《〈论语〉选读》的编者将同一类型的典型语句选在同一课中,并以课题的形式来作总体提摄,使《论语》的主要思想如“为政以德”“仁者爱人”“克己复礼”等体现出来。但这种粗线条的归
期刊
随着教育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和信息技术教师队伍的不断扩大,打造一支信息技术学科领域的名优教师队伍,日益显得迫切与重要。一流的学科教学质量,需要一流的名优教师;一流的名优教师,才能支撑起一流的区域教研品质。  近年来,我县信息技术学科教研工作高度重视名优教师培养,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一批各具特色的名优教师脱颖而出。目前,我县初中信息技术学科共有嘉兴市名师1人(全市该学科唯一)、嘉兴市
期刊
翻转课堂颠覆了传统课堂中知识传授与知识内化两个阶段。笔者在一次高中英语阅读课翻转课堂的实践中,以学生为主体,以学定教,设计课外学习材料,并根据学生自主学习情况设计课堂教学,在课堂上完成了知识内化。以下为笔者的教学设计:  一、背景描述  (一)教学对象  学军中学高三(7)班学生。该班为理科班,学生高二时参加省英语会考成绩全部为A,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他们基本功扎实,自主合作和探究能力较强,喜
期刊
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大背景下,方庄教育集群作为一种新型的区域教育发展模式,集群建设步步深入、不断升级,已经从最初的“抱团取暖”式的、以资源共享为主要功能的初级区域教育共同体,发展到了以课程为中心的区域生态教育共同体。现在又开始了以打通各学段学生的出口、改变区域教育结构为主要任务的现代化区域教育共同体建设,走过了一条由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不断走向成熟的道路。  一、方庄教育集群的酝
期刊
在近现代历史的学习中,初中学生由于受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和学习心理等方面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很难激起对历史课学习的热情,难以形成对历史的正确认识。如何让学生感受历史的真实、获得深刻的体悟?如何让学生建立正确的历史价值观、民族荣辱观?这是每一位历史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笔者以为,要解决这个问题,“神入历史”是一个很好的途径。“神入”(Empathy)一词的本意是指“同情、同感、共鸣”,引申为“感情移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