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学军中学翻转课堂的实践

来源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y1000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源于美国的慕课与翻转课堂,已经掀起了一场席卷全球的教育革命。那么,翻转课堂的理念如何作用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科教学?翻转课堂要翻转什么?怎样翻转?作为华东师范大学慕课中心C20高中联盟的首批成员,杭州学军中学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深入的实践研究。本期“试点”呈现的这一组文章,既有学军中学陈立群校长对实践“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理念解读、方法引导,也有学军中学的教师们在各自课堂上的努力探索、积极思考。
其他文献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中明确指出,在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全面提高普通高中生的综合素质”,需要“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加强对学生的理想、心理、学业等方面指导”。浙江省高考新方案的实施,也引导着高中生需要及早进行自我生涯的规划和管理。由此可见,高中学段实施生涯规划教育,不仅是学生个体生涯发展的需要,也是当下教育所面临的一个重大而又紧
期刊
【摘 要】作为比较法的一种,语文教学中的“删·比”法,指的是教师删去教学文本中的某些句子、语段,形成一篇新的文本,并引导学生对新文本与原文进行比较探究。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删·比”法要注意: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选择适合的文章;忌浅尝辄止。  【关键词】初中阅读;比较法;“删·比”法  比较法是我国传统教学的基本方法,在古代教学专著《学记》中就有专门的论述:“古之学者,比物类丑(同类事物相较)。”在
期刊
【摘 要】高中语文教材基本都选了《逍遥游》,且节选的都是第一部分,而“汤之问棘也是已”之后的那部分内容却很难索解。究其原因,此处佚失二十一字。高中语文教材在编选时应将这佚失的二十一字补上,归还《逍遥游》的本来面目,让师生都能读到一个完整的《逍遥游》,彻底走出“汤之问棘也是已”的困惑。  【关键词】语文教材;教材编选;《逍遥游》  一、《逍遥游》之公案问题  《逍遥游》是庄子的代表作品,是庄子思想的
期刊
郁达夫的《江南的冬景》是一篇经典散文,无论是人教版高中教材还是苏教版高中教材,都选用了这篇文章。但是多年来,在这篇经典散文的教学中,不管是各类赛课还是常态课,始终有一个问题没有讲清楚,很有厘清的必要。先看几段课堂教学实例:  【片段1】  [学生读课文。]  师 本文主要写江南的冬景,为什么却从北国的冬天写起?  [学生思考,讨论。教师请学生发言。]  生 通过与北方的冬天的比较,写出了江南的冬景
期刊
在数学活动过程中,许多学生由于受某种思维定势的影响,对扩展的、变化的问题不理解,进而思维受阻,难以进展。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寻求解题方法。有时在教学中,我们可围绕重点教学内容,精心设计题组,通过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背景,从多个方面变更所提供的数学对象或数学问题的呈现形式,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启发学生解决一系列的问题,以达到对问题本质的深刻理解,进而掌
期刊
随着社会的发展转型,传统民族文化在不断地发生变迁,民间信仰作为多元民族文化中的一元,也在面临着各种因素的冲击。目前学界对多民族杂居区的民间信仰及其变迁问题的研究较少,尚需资料进行补充。黔东北滑石社区是典型的多民族杂居区,民族成分构成多样,民间信仰文化底蕴深厚。在多民族杂居区,日常交往便是文化互动交往的过程。滑石社区的民间信仰正是在长期的互动交往中逐渐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信仰内容,主要包括自然崇拜、祖先崇拜、观音和关帝信仰、傩信仰等内容。文章以参与观察、个别访问和文献研究等方法为主,综合运用田野调查资料和文献
【摘 要】语体知识应该成为语言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语体分析可以从词语运用、句式使用、修辞手段等角度展开。在语文教学中,辨明语体、因体定教应充分关注选文的语境与语体的关系,引导学生去主动探索语言现象,同时还要确认课文的语体、细分课文的语体以及辨析语体风格。  【关键词】语体知识;语体分析;语境  一、从《斑纹》说起  周晓枫的《斑纹》经删改后,被收入苏教版《语文》(必修五)的“科学之光”专题。在
期刊
近几年来,海盐县教育局教研室以“培养、优化、充实、提高”为指导方针,构建了教师区域性分层培养模式,并通过扎扎实实地开展培训工作,打造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而所谓分层培养,即把教师培养分成三个层面:教师全员培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和名优教师再提升培养。本期“前沿”,我们约请了海盐县教育局教研室的教研员撰文介绍教师区域性分层培养模式构建与实施的总体情况,并
期刊
【摘 要】语文教学需要透过文本形式,穿越文本内容,抵达文本核心,而“文本细读”就是最根本最有效也是最可行的方法。“文本细读”,就是从文本出发,通过细致和反复的阅读,注重细节的品味和结构的分析,对文本所蕴涵的丰厚意蕴作出“丰沛的阐释”。教师要在教学中以“还原”法为核心开展文本细读:细品语言,还原情趣;前后勾连,还原情感;以情入文,还原背景;合理想象,还原场景。  【关键词】阅读教学;文本细读;段落 
期刊
【摘 要】精准阅读的内涵非常丰富,主要包括了阅读内容的指向性、阅读对象的具体性、阅读理解的确切性、阅读分析的细密性、阅读概括的简明性、阅读鉴赏的审美性、阅读评价的提要性、阅读探究的合理性、阅读发现的创意性等。“文本细读”与“精准阅读”的关系是:细读是过程,精准是目标;细读是基础,精准是提升;细读是能力,精准是智慧。  【关键词】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精准阅读  随着我国社会新常态的构建,“精准”逐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