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品德教材,将成长的烦恼精心串编,却留下无数令人遐想的空间。巧用教材留白,建立起课程教学与学生生活之间的通道,充分发掘各类课程资源,重组教材,充分发挥“小课堂、大社会”的作用。
一、我们的创想,拓宽教学资源
一张合家欢的照片,可以回忆起浓浓的亲情;解读自己的名字,可以体会父母对孩子的期望。一段真实的体验,给人以心灵的促动,更可以成为品德教育的桥梁。
案例一:学生的一段对话,带给了我许多的思考,孩子们的消费经历中,并不一定都是快乐的。浮华、奢侈的追求,不应该成为一种流行。
结合《逛商场》探究式留白:买东西时有哪些学问?我开展“周末小当家——超市购物”活动,随个别同学进行现场拍摄,将他们购物时有趣的典型的场景展现在了全班同学面前,以此作为贯穿本课的教材。相似的体验活动,真实地再现。这一课时的教学,我仅围绕一个探究性的留白,“课前体验 ——课上体验——课后践行”,将孩子们的购物经验系统化、条理化,发掘出了孩子巨大的潜力。
利用教材留白,我们可以有重点地将孩子的现实生活作为品德课堂的素材,并成为课堂活动的主题,架起沟通桥梁。
二、袒露心声,孩子们也能创造教材
留白,有利于对话,它能让儿童表现而不再是倾听,成为对话参与者;留白处又是儿童对话的文本,它能引导儿童自己去选择,自己作出判断,自己去操作、创造教材。
案例二:《我想要 我能要》,一个容易沉沦为说教的话题,然而,由孩子们创编的教材,却以生活剧的方式,改变了这一切。同学们讨论的,不是应不应该的问题,而是自己对于购买板鞋的看法。重复消费、理性消费、体谅父母等问题好似春雨,“润物细无声”中体现教育的真谛。
孩子们创编的教材,教育了他人,更点醒了自己,架起了沟通心灵的桥梁。
三、家校合力,在小队活动中收获喜悦
创设心灵沟通和碰撞的平台,使心与心在这里得以
相遇。
案例三:《我们的合作》 ,为了让孩子们体验合作的快乐,假期中,我将班级学生分为各小队,充分挖掘家校资源,组织了丰富多彩的小队活动。孩子们一次次的活动中,学会了策划、懂得了各展所长,更在争吵中慢慢学会了谦让与理解,懂得了合作的真谛!
我们要让学生过一种健康、安全、积极愉快、有爱心有责任心、动脑筋有创意的生活,那么我们的课堂首先就应当是这样的。充分发挥留白的作用,让课堂充满“童趣”和“童乐”。
(常州市觅渡教育集团冠英校区)
一、我们的创想,拓宽教学资源
一张合家欢的照片,可以回忆起浓浓的亲情;解读自己的名字,可以体会父母对孩子的期望。一段真实的体验,给人以心灵的促动,更可以成为品德教育的桥梁。
案例一:学生的一段对话,带给了我许多的思考,孩子们的消费经历中,并不一定都是快乐的。浮华、奢侈的追求,不应该成为一种流行。
结合《逛商场》探究式留白:买东西时有哪些学问?我开展“周末小当家——超市购物”活动,随个别同学进行现场拍摄,将他们购物时有趣的典型的场景展现在了全班同学面前,以此作为贯穿本课的教材。相似的体验活动,真实地再现。这一课时的教学,我仅围绕一个探究性的留白,“课前体验 ——课上体验——课后践行”,将孩子们的购物经验系统化、条理化,发掘出了孩子巨大的潜力。
利用教材留白,我们可以有重点地将孩子的现实生活作为品德课堂的素材,并成为课堂活动的主题,架起沟通桥梁。
二、袒露心声,孩子们也能创造教材
留白,有利于对话,它能让儿童表现而不再是倾听,成为对话参与者;留白处又是儿童对话的文本,它能引导儿童自己去选择,自己作出判断,自己去操作、创造教材。
案例二:《我想要 我能要》,一个容易沉沦为说教的话题,然而,由孩子们创编的教材,却以生活剧的方式,改变了这一切。同学们讨论的,不是应不应该的问题,而是自己对于购买板鞋的看法。重复消费、理性消费、体谅父母等问题好似春雨,“润物细无声”中体现教育的真谛。
孩子们创编的教材,教育了他人,更点醒了自己,架起了沟通心灵的桥梁。
三、家校合力,在小队活动中收获喜悦
创设心灵沟通和碰撞的平台,使心与心在这里得以
相遇。
案例三:《我们的合作》 ,为了让孩子们体验合作的快乐,假期中,我将班级学生分为各小队,充分挖掘家校资源,组织了丰富多彩的小队活动。孩子们一次次的活动中,学会了策划、懂得了各展所长,更在争吵中慢慢学会了谦让与理解,懂得了合作的真谛!
我们要让学生过一种健康、安全、积极愉快、有爱心有责任心、动脑筋有创意的生活,那么我们的课堂首先就应当是这样的。充分发挥留白的作用,让课堂充满“童趣”和“童乐”。
(常州市觅渡教育集团冠英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