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情感因素的渗透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c_xy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主要是学习教材上的课文,这些课文反映出当代的一些普遍社会现象,也表达了作者内心真正的想法以及独特的情感。想要真正的理解文章内容,学生一定要深入理解、掌握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以及写作意图,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情感因素的渗透。本文主要分析了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情感因素的几种策略。
  【关键词】高中语文 情感因素 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3.3
  语文是一門极富感情的学科,高中语文教材选编的文章一般都是文质兼美的经典课文,文章的语言功底不仅过硬,而且也蕴含着作者极为深厚的情感,想让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文章,更深层次的理解、掌握文章含义,学生一定要融入到文章角色中,和作者产生情感共鸣。由此可见,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渗透显得尤为重要。语文具有一定的工具性,在高中语文实际教学过程中,不仅应该传授相关的知识点,同时也应该注重学生语文情感的培养,有意识的将情感因素渗入到语文课堂中,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以教材为本,深入挖掘教材的各种情感因素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情感因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尽可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能够在体会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的基础上带着自己的感情欣赏、品读课文,如此才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以及学习效果。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在上新课之前,一定要吃透教材,高效整合语文教材的每部分内容以及教材中蕴含的所有情感因素,而且尽可能通过这些情感因素感染、刺激学生,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例如,学习陶渊明的《归田园居》这篇文章的过程中,教师如果没有渗透进情感因素,学生可能仅仅就是简单的认识诗人生活的那种田园环境,但是如果深入体会文章中蕴含的情感因素后,学生往往就会体会到一种自由的逍遥以及超然物外的感觉,深入体验到诗人那种淡泊名利、不好功名利禄的伟大情怀,也可以感受到一个隐士的高洁品质。高中语文教材中还有很多课文都蕴含着作者这样的情感,教师一定要仔细深入的挖掘出每篇课文蕴含的所有情感,尽可能用深厚的情感感染学生,陶冶学生的情操,从而有效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二、注重学生情感的自由表达,师生积极互动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同一篇文章而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高中阶段学生不管是生理还是心理上都已经比较成熟,在阅读语文课本内容的过程中,常常会融入自己的个人情感,而且也会带着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储备品读课文。因此,教师一定要充分尊重每一位学生对于课文独特的情感体验,多和学生进行互动,当然这种互动可以采用课堂提问方式,也可以采用平等交流的方式。学生提问的情况下,教师一定要注意因循善导,尽可能提高每个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主动性,小心的引导学生表达自身的意见以及观点,这样在教师的不断鼓励下,相信学生会产生自己对课文的独特情感体会,并且释放出自己的情感。当然,教师也应该和学生们坦白自己的个人观点,和学生们一起阅读、一起讨论,经过相互讨论的过程,相信会有不同的思想相互碰撞,进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三、通过朗读进行情感因素渗透,激发学生与文本产生情感共鸣
  高中语文教学中,朗读是其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假如语文教师没有强调朗读教学的话,语文课堂教学效果会大打折扣。高中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朗读进行情感渗透,带有情感的朗读可以给学生带来感官上、听觉上的双重刺激,进而打动学生,感染学生,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例如,讲解《沁园春·长沙》这篇文章的过程中,教师在朗读教学的时候,一定要整体把握这首词的主要特点,这首词描写的景物非常生动、形象,在朗读的过程中一定要显得“刚劲豪放”。例如,朗读到“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这一句的时候,语调可以适当放慢,但是朗读的语势一定要高涨,这样才可以让学生们觉得气势磅礴,充满活力。朗读“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一句的时候,教师应该注意调整语速,尽可能保持“慢—快—慢”的节奏,声调应该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而语气一定要铿锵有力,使学生可以充分体会到作者对于当时社会的强烈不满,以及誓死改变当时社会现状的雄心壮志。教师在朗读的过程中,也要慢慢的融入到文本设置的角色中,学生跟随教师的脚步进而深入体会到诗歌想要表达的情感,与文本、作者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四、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往往生动、直观、形象的情境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的情感、唤醒学生的情感,科学、合理的教学情境不仅有利于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同时也有利于调动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们提供一个声情并茂的教学课堂环境,使学生可以处于一种欢乐、轻松的氛围下学习语文知识。比如,学习《孔雀东南飞》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就应该考虑到很多高中生目前已经有了自己的思想,对爱情有自己的个人见解。为此,教师可以全面搜集相关资料,主要以古代凄美爱情故事為主干线搜集牛郎织女、西厢记、梁祝化蝶、红楼梦以及凤求凰等多个故事制作成一个多媒体课件,使学生们能够欣赏到凄美的爱情故事,深深的体会到文章中男女中主人公的爱恋,当然教师在多媒体课件中也可以多穿插一些化蝶、梁祝等爱情名曲,使学生们在忧伤、动人的旋律中深切的感受到文章中主人公的哀伤情绪,通过爱情故事以及音乐的刺激,更容易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总而言之,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重如何挖掘并且有效利用情感因素,不断研究探索有效的情感因素渗透技巧,在语文教学中不断进行情感渗透,从而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朱小蔓, 王丽娜, 唐俊倩. 情境教育与人的情感性素质[J].课程·教材·教法,2011(12).
  [2] 敖敦, 王中华, 金龙范. 论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意义[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2(11).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752.4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处祖国西北边陲,它不仅是我国最大的省级行政区,也是一个多民族、多语种地区。全区地理面积16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六分之一,共有40多个民族,其中维吾尔、汉、哈萨克等世居民族有13个,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区人口的60%以上。长期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把发展少数民族教育事业、大力推进“双语”教学作为落实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提高少数民族素质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
【中图分类号】G633.6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以人为本,要关注学生个性发展。因为社会需要的不是一种人才,教育的千人一面,使得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发展,巨大的潜能得不到发挥。因此,我们的数学教学也必须做到以人为本,发展个性。下面就介绍一下我自己在关注学生个性发展这方面的一些做法:  一、转变教育观念,尊重学生,发现个性。  没有民主就没有自主,只有自主才有创造。教师要从至高无上的宝座上下来,做学生的朋友
摘要:培养学生语感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感是非常重要的。培养语感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那么,在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语感呢?  【中图分类号】G623.2  一、以读为本,读中感悟  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说明多读易于理解文章,故在阅读教学时,要反复诵读,掌握句子表达的意思,读起来才能准确传情,产生语感。如《金色的鱼钩》中老
【摘 要】在构建高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重视美育渗透,从而使学生心理上产生愉悦、精神上得到满足、情感上产生共鸣、理智上得到启迪,不知不觉地在美的享受中获取知识。  【关键词】语文课堂 审美教育 渗透方式  【中图分类号】G623.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在构建高效小学语文
本文在介绍了数据采掘所获得的6种主要信息类型的基础上,阐述了数据采掘的方法、算法及发展现状;最后作者指出:宜先搁置学术界的争论,将现有的采掘技术加以充分应用,使其为决
摘 要:小学数学是小学阶段的基础性学科也是主要学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小学数学教学大纲的要求,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以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本文中,必要简要阐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性;现状;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随着国家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也在面临着改革和完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立
摘要:做好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是学科教育的一大关键,教育工作者必须着力改革、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引导和开发,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最终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的。文章结合实际,简述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6  数学教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欲,使学生人人都樂于加入到思考的
摘要: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鲜明、艳丽的色彩抱有极大的兴趣,在幼儿的眼中世界是五颜六色的。幼儿喜欢用色彩来描绘自己看到和想到的事物,色彩也成为了其表达内心情感的一种重要方式。因此在幼儿美术教学中,培养幼儿的色彩情感和表现力尤为重要,对提高幼儿的综合审美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幼儿;色彩;情感;表现力  【分类号】G613.6  幼儿阶段的色彩情感和表现力指的是幼儿凭借主观感知来构成画面色
【摘要】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目前我国初中阶段的语文教材中,小说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足以可见它在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的重要作用。但在现阶段的初中语文小说教学中,存在着林林总总问题,比如教师在小说的课堂教学中,会就只讲文本而讲文本,不对学生做一些课外知识的指导和引入,导致学生在小说阅读中的知识面越来越狭窄,使学生逐渐的厌恶小说的学习,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实践的综合能力。本文从初中语文小说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