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如何进行审美教育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lle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构建高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重视美育渗透,从而使学生心理上产生愉悦、精神上得到满足、情感上产生共鸣、理智上得到启迪,不知不觉地在美的享受中获取知识。
  【关键词】语文课堂 审美教育 渗透方式
  【中图分类号】G623.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在构建高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如何渗透美教育。首先我们理解美育的含义,就是通过形象熏陶启迪感染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学生的灵魂。教师的教学过程,特别是语文教学,都与审美教育有着不解之缘。要将美育渗透到语文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获得美的感悟,受到美的熏陶,完善自我,在心理、思想等方面得到升华,从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那么,教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呢?
  一、赏析词句,品味语言美
  我们祖国的语言生动优美、博大精深,它表情达意的准确与细腻在世界上是罕见的。语文教材是美的载体,小学语文教材以其多姿多彩的艺术形象、凝练生动的文学语言和热情洋溢的抒情色彩集中体现了艺术作品的美。所选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语言精品,不仅具有典范性,而且各具特色:有的讲究韵律格式,表现出一种形式美;有的琅琅上口,洋溢着一种韵律美;有的浓墨重彩,描绘出一幅景观美的满怀深情,歌颂出一种人文美,无一不蕴含着美的成分,无处不闪烁着美的光芒。因此,我们应该引导学生进行品味和欣赏,从而感受美的熏陶,增强美的享受。
  二、创设情境,感受意境美
  兴趣是学习的力量和源泉。兴趣来源于寓教育于娱乐之中。让学生学习中感到精神和谐,就要创设好审美情境。对课文的欣赏实践,教师要指点门径,启发和引导学生去揣摩语感,以景生情,从情联想到境。为此,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意境、制造气氛、表情范读、看图描述、配乐朗诵等多种艺术手段,以情动情,使语文教学上升到一个更完美的境界。如教学《荷花》一课时,教师可创设情境,学生随着轻柔的音乐来到“荷花池”边,通过画面的展示,再加上生动的配乐朗诵,把学生带入课文所描写的意境之中。
  三、熏陶感染,体悟情感美
  语文美育也要靠感情的“渗透”及审美实践的感染和陶冶来实现。体味感悟是关键,是核心。体验是主客体的沟通,所以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实践、体验,通过教学艺术启发学生进入体验状态。叶圣陶先生说:“最要紧的在多比较、多归纳、多描述、多体会,一字一句不放过,引导学生揣摩语感、体味感情。”这样,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感染。大凡名篇佳作,无不包含着作者浓烈的情感。有的托物言志,有的借景抒情;因事缘情者有之,直抒胸臆者有之。因此,在教学中要力求准确地理解作品的内涵,把握住作者情感跳动的脉搏,并把作者创作时那种激奋的情感表现出来,让学生感受到课文中表现出的丰富优美的情感,激起学生心中美好的情感,从而产生思想感情上的共鸣,使学生在強烈的情感体验中理解课文的美,获得启迪和教益。采用多种方式启发体味,引导学生感情体验,并进一步扩展情思,是培养审美理解力的好方法。
  四、言行揣摩,领会形象美
  美好的人物形象能喚起学生对美的追求,从而产生蓬勃向上的热情和追求正义的感情。语文教材中描写了众多的优秀人物:有一心为民的孔繁森、大禹;有潜心科学研究的达尔文、爱因斯坦;有勤学苦练的梅兰芳、怀素;还有深爱自己母亲的陈毅、沉香……他们对事业、对科学、对真理、对人类之美孜孜不倦追求的责任感和义务感,无不体现在他们的一言一行中。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好好揣摩他们的言行,并透过表面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运用判断、比较等方法剖析他们的性格特征,寻找他们的思想根源,从而感知人物的形象与心灵。
  五、引导诵读,鉴赏整体美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凝练生动的优美词句,有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有引人入胜的深邃意境,也有强烈感人的抒情色彩。大自然中雄奇的山峰、广袤的原野、欢快的溪流、宽广的海洋、寒来暑往、鸟语虫鸣,都能在作家的生花妙笔下多姿多彩地呈现于学生面前,使学生体验到一种身临其境的美感。如何引导学生鉴赏这整体美?诵读课文就是一个有效的方法。通过美读感受和欣赏课文中的语言美和意境美,是审美教育的关键。叶圣陶称有感情的朗读为“美读”,他说:“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出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相通了。可见,有感情的朗读是感知美、欣赏美的重要途径。
  六、拓展延伸,学习创造美
  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能力,审美教育的归宿就是提高学生的审美创造力,创造美是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和宝贵的心理特征。在教学中,教师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当学生在语文课堂上体会到美时,就会产生跃跃欲试的创作冲动和灵感,这时教师就应趁热打铁、因势利导,引导学生把整个审美过程进一步提升。语文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特点,结合课文的学习,诱导他们开展一些行之有效的创造美的活动。比如表演,既是一种欣赏,又是一种再创造;进行写作练习,也是一种创造美的活动,可采用续写、仿写等多种表达方式进行表达美和创造美的训练。
  综上所述,在构建高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重视美育渗透,要生动而充分地展现课文的思想意境美、艺术形象美、语言结构美,从而使学生心理上产生愉悦、精神上得到满足、情感上产生共鸣、理智上得到启迪,不知不觉地在美的享受中获取知识、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升华人格。
其他文献
“每逢佳节胖三斤”.过节时,一家团聚外出聚餐,或是同学同事吃饭喝酒,一不小心就容易吃撑了.感觉胃部饱胀难受,或口干咽燥消化不良.此时不妨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简单易做的茶
期刊
【摘要】识字是小学低年级学生从口头语言过渡到书面语言的一座桥梁。低年级学生具有较强的记忆力、模仿力,是学习母语的最佳时期。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识字活动要通过视觉、听觉等方式获取外界信息,生字音形上的刺激强化大脑各区的神经联系和贯通,促进大脑的发育,并且增强脑的机能,对学生的智力发展有促进作用。因此,本文通过探讨如何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的方式,培养学生自主识字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多媒体,情境教学,自
摘要:小學语文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中的重要内容,与小学生的语文整体水平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时,教师要根据小学生自身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语文阅读教学,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关键词:提高 语文阅读 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23.23  阅读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对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且对于提高学
摘要: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是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英语阅读教学以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为主。通过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能够加强学生对英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整体英语水平。为此,可以将思维导图应用到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既能改善教师的教学效果,还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本文针对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进行分析,并发表一些观点。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思维导图  【中
摘要:文章分析指出,中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实效性提升的两大前提,在于调动起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并在学习中树立起自信心。而围绕这两大前提,笔者就实效性的提升,发表自己的观点和建议,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实效性;提升;建议  【中图分类号】G712  一、前言  实践教学的方法,在中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中,几乎涉及到每一个环节。通过实践教学,学生利用学到的知识进行实习,毕业时能够设计出
【中图分类号】G752.4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处祖国西北边陲,它不仅是我国最大的省级行政区,也是一个多民族、多语种地区。全区地理面积16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六分之一,共有40多个民族,其中维吾尔、汉、哈萨克等世居民族有13个,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区人口的60%以上。长期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把发展少数民族教育事业、大力推进“双语”教学作为落实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提高少数民族素质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
【中图分类号】G633.6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以人为本,要关注学生个性发展。因为社会需要的不是一种人才,教育的千人一面,使得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发展,巨大的潜能得不到发挥。因此,我们的数学教学也必须做到以人为本,发展个性。下面就介绍一下我自己在关注学生个性发展这方面的一些做法:  一、转变教育观念,尊重学生,发现个性。  没有民主就没有自主,只有自主才有创造。教师要从至高无上的宝座上下来,做学生的朋友
摘要:培养学生语感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感是非常重要的。培养语感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那么,在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语感呢?  【中图分类号】G623.2  一、以读为本,读中感悟  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说明多读易于理解文章,故在阅读教学时,要反复诵读,掌握句子表达的意思,读起来才能准确传情,产生语感。如《金色的鱼钩》中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