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悲哀,回归“乐园”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huo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在的孩子号称有史以来最幸福的一代。他们生活空前富足,父母宠爱无比,衣食住行样样不愁。然而,物质上的富足却无法替代精神上的匮乏。对于小学生内心的真正心声我们的社会、学校、父母则一致漠视。他们正处在“被安全”、“被学习”、“被劳动”的泥沼中,等待救贖。这其实是所有人的悲哀。小学学什么?如何让孩子们走出悲哀,关键是舍弃“被”字,遵从孩子真正的内心,引导儿童自由、自觉、自主,让孩子学得快乐,快乐而学,才能他们回归“乐园”。
  【关键词】悲哀安全与被安全学习与被学习劳动与被劳动
  我从来不认为一个人在他的孩提时代,能背几首诗,能认多少数字、能写多少单词、能弹多少乐谱会比童年的快乐重要。——张晓岚
  纵然长大后赢了全世界,但输了快乐的童年时光,生活又有什么意义呢?
  ——黄素君
  是的,孩子的快乐比什么都重要……追昔抚今,身为教师的我,感到莫名的悲哀与失落!与亚当和夏娃一样,我们的孩子如今已然被赶出了“儿童乐园”,来到了“失乐园”。他们正眼巴巴等着有人来“救赎”。我们究竟该让孩子在小学学什么?才能让他们拾回原本属于他们的快乐。
  悲哀之一:安全与被安全
  【引发】:近些年,学校安全事故频发,国家、社会、百姓对此给予空前关注。连电视台也整日播放“校车安全”公益广告。安全当然重要,但也许我们已走入了一条偏颇的不归之路。
  【现状】:
  这是一个独生子女的时代: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生活基本富足,孩子们个个成了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家人为其马首是瞻。捧在手心,含在嘴里,宠爱空前。整个社会对孩子的保护也有愈演愈烈之势。
  如此形势下,身为学生安全教育主阵地的学校及老师们对学生的保护周全自是责无旁贷。一切可能导致不安全因素发生的东西全一棍子“打死”:劳动与技术课上剪刀不准带,改为撕纸;课间陀螺不准玩,因为它们是“凶器”;春游、秋游等外出活动一切免谈。很多孩子们连最常见的花草树木都难以分辨!为何?因为他们“足不出户”(学校),更因为两个字——安全。任何领导和老师头上都压着“安全”这座大山,动弹不得。如今春游、秋游只在孩子梦里。
  【过往】:
  单单因为每学期至少一次的出游活动(有时两次或三次),现在回想起来,自己儿时的时光真是幸福无比。
  记忆犹新的是有次永康方岩游。老师带我们坐车来到了方岩山脚下。虽说刚入春,山脚下却开满了茂盛且富有生机的迎春花。一入山,清冽的芳香迎面而来。哦,原来我们来到了花的王国。清脆的鸟声,呼呼的风声,还有往来的行人……好不令人欢喜——我触摸到了春天的脸!
  出行前一天晚上,我妈为我们出游特意包的粽子。说是带在路上吃。(登上方岩天门,吃着老妈包的粽子,那叫一个香啊,那叫幸福啊!同学们羡慕的眼神扫射过来,我都快倒了。)如今的孩子再也不会明白啥叫“带在路上吃”了。
  【醒悟】:安全固然重于泰山。但如今当一个个孩子“被安全”而不知道春游、秋游是何滋味的时候,他们的自由在哪呢?快乐何在?眼界与胸襟又何在?……是否我们又走入另一个极端?
  现在的孩子一个个看起来比我们小时候聪明、能干甚至幸福得多。但遗憾的是,什么蝈蝈、蛐蛐,什么蜻蜓、小鸟,什么蚯蚓、泥鳅,什么打水漂、捕知了、捡松果、拔草……他们一概不知。在他们眼里那些都只是书上的文字和影视中的影像,他们永远也享受不到我们80后孩提时玩的快乐,不是他们不想玩,而是被“安全”绑架着,根本没有机会。谁也不敢为他们“松绑”。
  当然孩子们在“被安全”同时,失去了童年的快乐,童年不再是童年,这是所有人的悲哀。救救孩子吧!还孩子以“安全”。
  悲哀之二:学习与被学习
  【引发】:
  陶世龙先生在《我的小学生活》强调了自主学习的重要性:“我的学习是自主的,是感到有兴趣才去学,而不是把学习作为一种负担。”
  【现状】:
  每当高考结束,便有学生以撕书、烧书作为狂欢。可以想见,学习对今天的学生来说是一种多么无奈的事情,多么痛苦的事情!
  现在的孩子身上看不到我们儿时的快乐。他们唯一有的是学习、学习、再学习。有的是因自己喜好,觉得学习重要而学;有的是奉父母之命,要多才多艺而学;还有的是因不得已而学,为了赶上应该完成的学业。不管何种情况,他们都失去了快乐的童年,有的只是大人们所谓的幸福,大人们给他安排好的幸福。一个人一生之中最美的时光当是童年,但如今他们的童年却被轻易放空了,用考试、分数、等第等等填塞了。难怪现在的孩子早功利、早成熟、早世俗,其实原因全在我们大人身上。因为我们在“拔苗助长”。我们都是“帮凶”,我们罪无可恕!
  【过往】:
  记得我们这一代人(80后)的小学时代,在学习上完全是自由、自觉、自主的。父母从来不过问我们的回家作业,完成也好,不完成也好,似乎与他们无关。成绩好,只字不提;成绩差,也不必挨打。但似乎越发是因为父母这样,我们反而越发自觉,放学一回家,必先完成作业,再出去和伙伴们疯玩,满世界乱跑,这是常态;当然,如果碰上什么特殊时期,我们也会灵活处理,先去参与大家伙儿的活动,回来再将作业补起。每当遍地蘑菇飘香、雨后出新笋的时候,知了、青蛙不停叫的时候,村里、邻里闹哄哄的时候,我们就按捺不住内心的欣喜与激动,“总要去插一脚”。“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去看了再说。“作业回来再写”,这就是我们所做的决定。因为我们无法忽视心底那一股子好奇的劲!不去看心就安宁不了。
  【醒悟】:我们的孩子现在都是孤单的,只有自己一个人。想找个伙伴一起玩,老师、家长总有诸多理由阻止他出门。比如,你作业没做完;你的伙伴学习成绩如何,家庭如何;门口就是马路,车辆多,不安全……
  其实人是需要伙伴的,有了伙伴,就会懂得交往、合作、竞争……你争我赶,正是最好的学习。现在的孩子因为孤单,所以做什么事都提不起劲,因为孤单,所以不自信,因为孤单所以不自觉,因为孤单,所以不会作为,因为孤单,所以没法自立。   所以在小学阶段,老师、家长要多和孩子玩,更要多让孩子和孩子玩。正如萧默老师在书中所说:只有唤醒和带动小孩子天生就有的好奇心、求知欲、表达欲、成就感和童真的善良,尊重孩子们的独立性,给他们展开一幅廣阔玩的世界图景,尽情享受获得快乐,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习。老师、家长与孩子朋友式的关系、对孩子的尊重是孩子得以成长的源泉。孩子不需要师道或家道尊严,只希望老师、家长能蹲下身去,与他们做朋友,与他们一起欢笑。孩子们需要被救赎!还孩子以“学习”。
  悲哀之三:劳动与被劳动
  【引发】:我还要强调一点:教师的爱必须是惠及全体学生的。
  ————摘自《附小教育的三大特点》 钱理群
  【过往】:
  锄头和镰刀等劳作的农具陪我度过了儿时最快乐时光。这在现今是想都不可能想到的事,但那却是事实。那一切,真真切切在我心里,直到如今越发成了美好的回忆。
  记得我们村小后面就是一座小山,山上长满了针叶树。那后山是我们每天必经之地(我们小学的厕所就是建在这山头。),也是我们可以偷偷游戏的场所。我们不知在上面洒了多少汗水。
  那次砍柴的一幕幕至今仍深印在我脑海里,仿佛那一切就在昨天,离我那么近。那时我读三年级,前一天,老师叮嘱我们第二天要从家里带一把镰刀来。准备好镰刀后,我心里暗自猜测:老师明天到底要让我们干什么呢?不管怎样,明天肯定是与众不同的一天,会是好玩的一天。我满心期待着。
  原来学校食堂柴火快没了,于是学校组织了劳动。劳动地点是学校的后山。劳动内容是高年级同学(主要是男同学)负责爬树用镰刀砍下针叶树的枝桠,而低年级的同学(包括一年级的弟弟妹妹)则负责把地下的枝桠拖回学校操场。而且各年级拖回的柴火各堆一堆,都要上称并记录。个人要比,班级也要比,所以我们个个拿出吃奶的劲劳动着,那场面才真叫热火朝天。全员参与。已记不清劳动前老师的安全叮嘱,只记得我们个个喜形于色、卖力干着。在这样的劳动中,人人都有成就感。平时学习成绩不好的同学尤其得以大展身手。老师对其一个个绝口称赞,我们好生羡慕啊。那一天,我们每个人都气喘吁吁但却坚持来回跑着,比的是重量,是毅力,更是自信。自信自己能比别人做得更好,自己的班级也能比别的班级更好。所以每个人都努力着,累着,同时无比兴奋和期待着。拭目以待着自己和大家共同的成果
  【现状】:而今小学的劳动,平常我们更多地称之为“大扫除”。 然而有些班级、有些老师并未让学生全员参与。而总是像“甘蔗”,一头甜,一头不甜。要么是学习暂时落后的同学“打主场”,学习好的则“做辅助”,说是学习暂时落后的同学劳动能力强,出效果;要么学习优秀的同学“唱花旦”,学习暂时落后的则“连场也没得上”,说是留室补习,他们作业还来不及做呢,哪有时间劳动。真是有趣,这两种极端的做法我无法赞同。能干就该多“劳动”?作业来不及就不能“劳动”?可笑,可怜,可悲!我们常说人生而平等,但不知为何劳动却如此不平等呢?
  【醒悟】:我想“劳动”这件事上,孩子需要的是平等与民主的教育。而我们老师关于劳动的教育也必须要惠及全体学生。更重要的是这样的“惠及全体学生”,“让每个孩子都得到光亮和自由发展”才真正是现代民主、平等、自由理念的实践。现在的小学,“劳动”最本真的深层意义已经遗失了。很多孩子享受不了“劳动”的真正乐趣。甚至失去了“劳动”的权利。家里家务父母包办,学校劳动又每每不够格。那么请问他们该上、能上哪去“劳动”呢?还是他们天生就该会“劳动”?
  其实“劳动”是每个人都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和基本素质。是的,我认为是素质。一个不懂“劳动”,不会“劳动”的人,就是社会或家庭的残疾人。因此,我们现在的小学在“劳动” 教育上是有所偏颇的。它培养了大量的不懂劳动的“残疾人”。它没有教会我们的小学生何为“劳动”,“劳动”意味着什么。不信,你可以去问问孩子们,他们会回答你“擦窗户”、“扫地”、“倒垃圾”是“劳动”。简简单单,他们甚至不会懂得“劳动”是每一个人必须的、自觉的行为,是责任、能力、认识、技能的综合体。救救孩子吧。还孩子以“劳动”(民主与平等)。
  回首过往,展望未来。童年在向我招手;现实向我微笑点头。对于究竟“该让孩子在小学学什么?”这一问题,我有了自己的答案。那就是:不管在小学里学什么,关键是要让孩子学得快乐,快乐而学。我想必须引导儿童自由、自觉、自主,舍弃一些“被”字,从“被安全”回归“安全”;从“被学习”回归“学习”;从“被劳动”回归“劳动”。只有回归本真,能让他们拾回原本属于他们的快乐。 救救孩子吧!
  参考文献
  [1]《小学学什么》,蒋保华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年3月出版
  [2]《论语》
其他文献
教学诸如《唐雎不辱使命》等文言文,只要我们做到下列三个方面,就有可能构建精彩的文言文阅读教学课堂:一、创设情境激情邀趣;二、深品细究其义自现;三、关注体验平等对话等。  新课改理念下的《2012年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应该引导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故此,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入选了众多题材不一、内容丰富、情感美丽、人物形象生动鲜活、主题鲜明等文质兼美的中国
幸福是什么?什么是幸福?什么是属于特教人的幸福?从毕业到现在,工作已经两年多,一路走来,跌跌撞撞,有过挫折,有过失败,苦过、累过、哭过、笑过,却从来没有问自己一句:"幸福么?"  在我眼里,这些生来残疾的孩子就像是被大海遗弃的小海星,等待着重生的机会,而这个机会,恰恰是我们特殊教育教师所能够给予的。让一个个不幸的生命看到幸福的曙光,也许这就是我们特教人的幸福。  因为选择,所以幸福。选择特殊教育,
【摘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关键是增强学生的语感。增强语感靠反复的体会。体会的步骤分为教师的体会,引导学生体会。体会从文章概貌(课文梗概)入手,继而段落、句子、词语。关键是采用适当方法做到感同身受。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体会  阅读教学差的主要原因是学生的语感弱。怎样增强学生的语感呢?抓住阅读教学的关键——体会,体会,还是体会。先说明“体会”的内涵:根据吉林大学出版社(2007年修订版)《新编
【摘 要】兴趣和热情是推动学生作文的内部动力,也是提高作文能力的内部条件。就初中生写作文而言,老师更应该培养他们写作的兴趣,让他们感到写作文是愉快的、轻松的,为他们今后的写作打好基础。通过多年的教学,我在实际工作中,总结出几种培养学生作文兴趣和热情的方法……  【关键词】学生 作文 需要 培养 轻松 愉快 兴趣 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说明不论做什么事,人们只有从内心产生了兴趣,投入了十分的
【摘要】本文对探究式教学的理解,介绍了中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特点,并根据其特点谈了在探究式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以及设计探究式教学的方法。  【关键词】探究式兴趣实验设计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已经进入到实验阶段,现阶段我们使用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注重科学探究,强调以物理知识和技能为载体,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科学探究精神、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因此,在物
教师作为学校教育中的核心代表、道德人格的楷模、引导学生的专家,在教育活动中起着几乎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普通人的眼里,教师更是似乎无所不能的。然而美国心理学家威尔逊说过,“对他人高度负责的角色,都要经受相当多的内在冲突和不安全感”。教师在关心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的同时,是否也应该对自身的心理健康给予更多的关注呢?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一直是教师关心的话题。在我国,最新一次全国4~16岁少年儿童心理健康调
小学数学教学中,怎样复习更有效?复习究竟该做哪些事?查漏补缺、温故知新、沟通联系、“串线织网”……道理似乎大家都懂,可操作起来却又难逃题海战术、吃大锅饭,很难分层施教,真正做到“因生而异”,实施个性化教学。如笔者所任教的班级,两极分化现象比较明显。其实,这种现象不在少数,这就给复习与整理教学增加了难度。课堂上难以顾及全班同学的个性需求,课堂上“因生而异”的查漏补缺工作也很难进行。“学生的问题就是资
一、案例背景:  在培智学校语文教学中,理解韵文内容和識字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学生总是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如:注意力不集中、无法形象准确的理解韵文内容、生字笔顺错误等。下面通过培智校本语文韵文《司马光》一课,我将结合理解韵文内容和识字教学,谈谈多媒体在培智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二、案例描述:  本课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要学生理解韵文大意,掌握生字的音形意,能正确书写。其中,重点是理解韵文大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帮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解决与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的、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以发展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问题解决,从根本上来讲是把前面已学到的数学知识运用到新的情景中去的过程,并且这种运用不是一种简单的模仿操作,而是一种对已经掌握的数学概念、规则、方法和技能重新组合的创造性运用。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加深数学知识的理解并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过程。在新课程背景下,实施以问
【摘要】以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学为例,多媒体教学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实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由被动转化为主动。但是,由于多媒体教学的发展时间较短,方法不够成熟,在教学过程中,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如无法集中学生注意力到课本知识;学生只注重新奇,不注重知识;在课堂教学中偏离课堂主题,无法完成知识传授等等。在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一定要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让多媒体教学真正起到辅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