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16层移动CT扫描391例患者头部的临床应用分析

来源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yezi4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自主研制的国内首台新型16层移动CT头部扫描成像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

陆军总医院附属八一脑科医院自2017年3月19日至2017年6月13日应用新型16层移动CT扫描391例患者头部,扫描地点为急诊室131例、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ICU)156例、手术室69例、救护车35例,疾病分类为脑外伤68例、脑出血122例、脑梗死120例、脑肿瘤59例及面肌痉挛等22例。从391例受检者中随机抽取35例同时行美国进口8层移动CT头部扫描,其中脑外伤12例、脑出血6例、脑梗死12例、脑肿瘤3例、面肌痉挛等2例。比较16层移动CT与8层移动CT头部扫描成像的分辨率及成像质量、辐射剂量、个人功耗及性能稳定性。

结果

16层与8层移动CT脑组织图像分辨率分别为9l p/cm、7l p/cm。2种移动CT头部扫描断层成像均符合诊断要求。8层移动CT辐射剂量为82.52 mGy,而16层移动CT辐射剂量为40.43 mGy,较8层移动CT下降51.01%。8层移动CT检查时个人功耗为0.47 kW·h,16层移动CT检查时个人功耗为0.29 kW·h,较8层移动CT下降38.30%。16层移动CT性能稳定,在临床试验期间未发生任何故障,而8层移动CT同期发生2次停机故障。

结论

16层移动CT的成像质量达标,且图像分辨率高,辐射剂量低,功耗低,性能稳定。

其他文献
侵袭性垂体瘤是颅内常见肿瘤,其特点是肿瘤呈侵袭性生长,手术全切困难,复发率高,单一手术治疗常难以达到满意效果,因此手术治疗及术后的综合辅助治疗尤为重要。本文围绕侵袭性垂体瘤的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和放疗简要综述如下。
目的探讨跑台运动对孤独症大鼠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择正常Wistar大鼠10只作为对照组,丙戊酸钠(VPA)诱导的孤独症模型大鼠20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和训练组。训练组大鼠进行4周跑台运动,对照组和模型组仅置于跑台上但不转动跑台。训练结束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随后处死大鼠取海马组织检测氧化应激相关指标。采用Nissle染色和神经元核抗原(NeuN
目的探讨青少年型亨廷顿病的临床特征及遗传学特点。方法对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神经内科2015年2月收治的一临床拟诊为青少年型亨廷顿病家系成员的临床资料进行收集,绘制遗传系谱图。同时按照知情和自愿参与原则,对该家系7人基因,运用片段分析方法对IT15基因进行检测。结果该家系遗传系谱图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该家系共3人发病,2人已死亡,其中2人为青少年期发病,临床表现以肌张力障碍、构音障碍、共济失调及认
目的比较内镜手术及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无锡市锡山人民医院及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自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69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患者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分为内镜手术组(32例)和显微手术组(37例)。分析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血肿清除率、再出血及预后情况。结果内镜手术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止血时间均明显少于显微手术组,差异均有
目的探讨垂体腺瘤患者各类垂体激素的整体水平及"垂体总体激素"对垂体腺瘤分泌功能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福州总医院神经外科自2009年1月至2013年4月收治并手术治疗的66例临床无功能性垂体腺瘤患者。收集患者手术前后的垂体激素水平及MRI资料,根据腺瘤直径分为大型腺瘤组(1 cm<腺瘤直径<3 cm)与巨大型腺瘤组(腺瘤直径≥3 cm),根据手术切除程度分为大部分切除组(切除程度>60%)和部分切除组
目的探讨内质网应激对胶质瘤U87细胞替莫唑胺(TMZ)化疗敏感性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1)体外常规培养胶质瘤U87细胞,培养24 h后加入0、12.5、25、50、100 μmol/L TMZ作用24 h,MTT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观察TMZ的半抑制浓度(IC50);0、2、4、8 μmol/L内质网应激诱导剂衣霉素(TM)处理U87细胞6 h后加入50 μmol/L TMZ作用24 h,MTT检
目的探讨溶栓时间窗外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患者发生进展性运动功能缺损(PMD)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神经内科自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123例溶栓时间窗外急性MCAO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患者入院5 d内是否出现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运动项目评分增加>2分且持续>24 h将患者分为PMD组和非PMD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
目的评估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患者行血管内机械取栓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初步分析其基线临床特征与预后的关联。方法回顾性收集自2016年2月至2017年3月在浙江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行血管内机械取栓治疗的27例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患者的血管再通情况、手术并发症及临床预后,并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不同预后患者间基线临床特征的差异。结果27例患者中24例(88.9%)血管成功再通,发病至再通时间平
目的探讨可吸收聚乙醇酸血流导向支架(PGA-FD)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可行性。方法将成年新西兰大白兔20只,采用弹性蛋白酶诱导制作颅内宽颈动脉瘤模型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第1组大白兔7只,将PGA-FD置入载瘤动脉内并覆盖瘤颈,观察期为3个月;第2组大白兔7只,将裸金属支架置入载瘤动脉内并覆盖瘤颈,观察期为3个月;第3组大白兔6只,将PGA-FD置入载瘤动脉内并覆盖瘤颈,观察期为6周。观察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