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教学细节 生成灵动精彩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i63724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问题生成:
  航天小学 158名同学参加夏令营活动,他们要到息烽集中营参观学习,每辆车限载乘客30人,怎样租车更合适?
  教学片断:
  生1:158÷30,把158看作150,因为150÷30=5,所以我认为要租5辆车。
  生2:我认为他的说法不对。如果租5辆车,肯定会有8名同学没有车坐,所以我觉得应该是5 1,要6辆车。
  师:同学们有意见吗?(大部分学生都表示没意见)
  生3:我觉得只为8名同学租一辆车太浪费了,能不能给8名同学租一辆座位少点的车呢?
  师:可以吗?
  生4:可以,我也觉得租一辆30座的车太浪费了。
  生5:我觉得去息烽集中营参观的可能还有其他游客,可以让8名同学和其他游客合租一辆车,租金由30人均摊就可以了。
  师:这个方法也可以。
  生6:去息烽集中营参观的同学肯定有个子大的和个子小的,将个子比较小的8名同学分到各辆车去,这样租5辆车就够了。
  生7:“限载乘客30人”,指的是成人还是小孩呢?
  师:我觉得应该是成人吧!
  生7:如果这样,我觉得刚才那位同学的方法也可行。
  生8:我觉得不行,那样就超载了,再说车上肯定没有多余的座位。
  师:如果开车的司机同意他的方案,谁愿意把自己的位置让给别人呢?(有很多名学生举起了手)
  生9:同学们也可以轮流坐,哪能让一个人总站着呢?(学生们都会意地笑了)
  ……
  感悟:
  1.本节课的能力目标是通过解决问题,引导学生明白除法估算时,数据什么时候该估计大些,什么时候该估计小些,应视实际情况而定,因而出现了意想不到的课堂生成。
  其实,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都会根据预设的教学流程,开展学生活动,但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和学习活动的多边性,使得教学活动有时不能按预设的轨道进行。因此,面对学生思维的岔道口,教师应与学生共同面对,共同解决出现的新问题。在本次课堂讨论中,学生所表现出的解决问题的热情、探究的兴趣以及严密的思维,犹如阵阵清风吹进了课堂。
  2.反思问题讨论得以精彩生成,与问题的提问方式有着直接的关系。
  这类问题在以前,一般会这样问:“需要几辆车?”把学生的探索活动压缩在单纯的解题训练这一狭窄的思维胡同中,造成数学课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的隔离。但在新课程理念下,问题的提出变成了“怎样……更合适”,这样就把权力和机会给了学生,学生的探索空间变大,已经不再是一个简单的计算问题,而是一个具有实际意义的现实生活问题。对解决问题合理性的分析、解释充满了挑战性,需要学生在现实生活的大背景下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才能确定解决方案,从而有效地推动学生的思维层次向纵深发展。
  3.精彩的预设强调教师通过理解教材与了解学生来反思和设计自己的教学设计,精彩的生成来自学生在教学情境中的感悟、理解、体验及教师的启发与引导。当精彩的预设与精彩的生成相遇时,课堂教学智慧就产生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就随之提升了。
  为此,教师在教学目标上,要从以知识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重心,通过精心设计教学流程,让学生融入课堂教学活动之中,唤醒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全身心地投入学习,积极主动地参与,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教师应把握学生总体的思维动向,及时处理各种突发事件,使学生的思考有深度、有意义,及时得到有效的指导,同时教师自身也得到诸多成长的感悟。在教学内容上,不仅重视静止的教材文本,也重视动态的“人”的文本;在教学过程中,不抑制学生的奇思妙想,及时引导那些“旁逸斜出”的东西为教学服务,更有效地促进教学。具体到教学中,教师要反思教学环节中的一切细节,小到学生交流,汲取可反思的东西及利用反思的结果进行再反思,对学生的奇思妙想具体分析,并结合教育教学智慧,确定有开发价值的问题生长点,合理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责编蓝天)
其他文献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也要关注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因此,新课程倡导“注重过程,促进发展”的学习评价理念,是“以人为本”,以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和谐
孔子曰:“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激发学生的思维,就要善于提问,使学生心中充满探究欲望,并且能够有依可循,有桥梁和阶梯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作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要善于设计问题,问在思维处,让学生学在精彩中。  一、设计有条理,问出思维广度  新课标对小学数学的重难点都有明确规定,教师要抓住重点内容设问,使学生思维保持条理性和连续性,为解决相关问题奠定基础。  在一些容易与其他内容相混淆的知识点上,教
一、问题的提出  课前预习是常规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它是新课的补充与延伸。通过预习,学生对所学知识提前有了认识,能更好地学习新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是对于数学课前预习,很多学生总是敷衍了事,随便看一下,或甚至不看。针对这一情况,采用书面测验法和访谈法相结合,对小学三、四年级学生的课前预习情况进行调查研究,试图针对中年级学生数学课前预习现状进行分析,对如何提高数学课前预习效果和作用提出自己的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实现知识的再创造。”我们不妨让学生“做”中学数学,不断地进行“再创造”,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和智慧,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五官之“眼”——提供观察的机会    眼睛是思维的窗户,观察是引导我们进行有目的、有选择的积极主动的信息收集过程。教学中,教师要给
在一次同课异构的数学研讨活动中,有两位教师执教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五册“认识分数”一课,两位教师的创意设计、机智调控给听课教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撷取两位教师教学中的精彩片断,与大家共赏。  教学片断一:在“动”中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  师:同学们,刚才你们用平均分的方法帮助猴妈妈解决了问题,现在你们能将信封中的学具(4个长方形、2个正方形与1个圆)和同桌平均分一分吗?(学生兴高采烈地分学具)  生
学生的数学能力是通过解决问题、实践操作来体现的。学生要以自觉地发挥数学能力为指导思想,去指导解决问题、推进解法,才能使解决问题快速、简捷、优美、创新。  一、突出重点,注重联系  1.立足基础,活学活用  复习课的知识都是学生已学过的知识,因此,一是要避开繁难计算和重视基础性的、思维逆向性的学习和练习;二是以实际生活为背景,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三是突出猜想、判断能力和知识内容的复习、练习
“概念奶”背后的秘密  舒化奶。舒化奶是指有效解决乳糖不耐受或乳糖酶缺乏问题的低乳糖奶。牛奶中含有乳糖,绝大多数人类断奶以后分解乳糖的能力逐渐消失。乳糖不被分解吸收,可能使微生物得到较多营养增殖,或者因为乳糖的存在,粪便中的水分较难吸收回来,所以体质较弱的小孩子喝牛奶容易出现腹泻、呕吐的情况,但不同的人具体情况差别很大。成年人因为身体机能更强,一般不会有明显感觉。因此,乳糖不耐受或乳糖酶缺乏的人喝
家庭作业在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具有重要的功用:巩固课堂知识,巩固教学效果,掌握学习进程。少而精的家庭作业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智力,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意识。  然而,传统的数学家庭作业在内容与形式上过于单一枯燥,虽然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1.作业形式单一。主要以书面的计算题和应用题为主,这不符合小学生喜新求异的特
世界建筑大师格罗培斯在设计迪斯尼乐园各景点之间的路该怎样连接时,他采用这样的方法:撒上草种,提前开放。在迪斯尼乐园提前开放的半年里,草地被踩出许多小道,这些踩出的小道有宽有窄,优雅自然。第二年,格罗培斯让人按这些踩出的痕迹铺设了人行道。1971年在伦敦园林建筑艺术研讨会上,迪斯尼乐园的路径设计因为适合游人在各景点的联接而被评为“世界最佳路径”。  教学中,什么方法才是最佳呢?笔者认为探究、合作、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