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没有农药的萝卜

来源 :特别健康·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ppleq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70年代,日本经济高速发展,对于普通民众来说,好莱坞电影里的奢华生活似乎不再是遥远的梦。大量年轻人从农村涌入城市,“落后”的传统农业被“省力高效”的近代农业取代。与此同时,也出现了让人感到担忧的现象,工厂的浓烟随意排放,工业用水流入江河和海洋,人们的生活环境遭到极大破坏。
  1974年,藤田和芳在报纸上读到了一篇名为《毒气研究中产生的肥料、矿物质让粮食增产》的报道。这篇报道中的主人公高仓熙井曾经在二战中当军医,在西伯利亞成为战俘,返回日本后,他发现港口周围的异味和自己曾经研究过的毒气味道一样。当时日本大量使用DDT驱逐害虫,田间到处漂浮着毒气,于是高仓熙井开始劝说农户不要依赖农药。
  身为编辑的藤田和芳对高仓熙井的经历很感兴趣,于是登门拜访,希望能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报道。当地的农民也加入到藤田和芳与高仓熙井的讨论中。藤田和芳了解到,有很多农民知道农药的危害,但不用农药根本活不下去。有一次,农协来收购卷心菜,因为发现了两棵带虫眼的卷心菜,一卡车两吨的卷心菜都被迫以低价收购。农民们表示,只要有人买,他们就愿意不使用农药。藤田和芳很自信,觉得一定会有人买,销路问题他来解决。
  藤田和芳的第一次推销就失败了。由于价格比市场价要高,没有商家愿意进货。藤田和芳打听到一个小区有些居民对没有农药的蔬菜感兴趣,他决定去碰碰运气。他在参加学生运动时锻炼出来的大嗓门也派上了用场,小区里不断传来他卖力的吆喝声。
  出人意料的是,菜竟然卖得很顺利。有一些关心蔬菜安全的主妇正想买这种蔬菜,但一直不知去哪儿买。藤田和芳的生意越做越好,不但同事来帮忙,后来还请了兼职大学生。随着顾客越来越多,藤田和芳决定给自己的事业一个名分,“守护大地市民协会”就此诞生,一年后更名为“守护大地协会”。
  1975年8月,300名农民和消费者参加了“守护大地协会”成立大会。协会的宗旨是:驱逐农药公害,联合生产有机农产品的农户,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健康的食物。
  藤田和芳希望人们能重新审视现代社会推崇的“享乐花哨的生活方式”,选择与虫子共生。他坚信用一根萝卜就能改变世界,虽然开始只是很小规模的运动,但这是向理想靠近的一小步。这个理想的口号是:“让消费者买到一根没有农药的萝卜!”
  为取得消费者信任,藤田和芳带着他们走到农户的地里,看看安全的蔬菜到底是怎么种植出来的,让他们慢慢接受有机农业的理念。藤田和芳总想改变这个世界,在他看来,“这不只是让消费者知道我们什么农药都没有放,更是想要构建一个互相友爱、帮助、信任的社会形态。”
  在今天的日本,虽然支持有机农业的人只占人口总数的5%,但正是这少数的力量让日本政府改变了政策,颁布有机农业认证标准,同时设立了国家认证的有机农产品的检测机关。
其他文献
4月场景从云林二仑转到沿海的口湖乡.同样是深耕土地的一抹浪漫红,口湖4月盛产的小西红柿,却非短命红颜,而是扎根十年才有的欢颜.这种取名玫瑰西红柿的浪漫小果,令人难以相信
芝麻酱只是一种调料,但是我从小就爱吃。那时芝麻酱是非常珍贵的,全凭副食本购买,每人只有一两。当时我们家是八口人,一个月能买八两芝麻酱。这八两芝麻酱非常金贵了,我妈能用它做出很多好吃的菜来。  春天来了,有了菠菜,我妈就买上一捆儿,用开水给焯了,焯完以后在凉水里一泡,再把它捞出攥干了,切碎之后放上蒜泥,拌上调好的芝麻酱,别提多香了!我能吃一大碗。当菠菜卖到一两分钱一大捆的时候,家里更要天天吃这个菜了
小龙虾曾经身份低贱。何故?一是取之易,只要有心、有闲,下手或下钩于浅河深沟,无虑空手而归。通常它不过是顺手带过的附属品,好比走在马路上,小姑娘向你散发小广告,不拿,深恐坏了她一天的事情,让她多在街头游弋些时间;拿呢,又多半不肯浪费目力,免不了急着找垃圾桶,塞入完事。物以多为贱,是为宿命。二是食者寡,一般人嫌其洗刷麻烦,尤其是要将其身上的“肠”(排泄管)剔出,需要耐心、细心,加之还要扳钳剪须,投入不
茶诗里最著名的莫过于唐代卢仝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  一天,卢仝在家中睡觉,酣然之时,被一阵敲门声惊醒。开门一看,是好朋友孟谏议的新茶送到。他迎进新茶,马上冲泡,细细体会茶中的妙趣,并写出了一首为后世传诵的好诗。  他从茶中体会到了什么呢?卢仝喝了七碗茶,喝出了七种不同的意境。  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
美食从来不单纯是一个味觉概念,还涵盖着视觉、嗅觉,当然还应该有听觉。如果你在中国大饭店的夏宫吃饭,厨师长侯新庆可能会为你做一款鸡粥,这是吃鸡不见鸡的典型菜品,犹如川菜之中的鸡豆花。鸡肉打成蓉,做成粥,洁白清雅,犹如临水照花。妙的是搭配在旁边的馓子,酥脆,咀嚼在口,就是一阵一阵的酥麻。我喜欢吃馓子那种簌簌的声音,远胜其味道。  传说慈禧年轻的时候喜欢吃炸猪皮,别有称号是“响铃”,形容其酥脆。到后来,
我有一个姑父,嗜酒。他的早晨常常从下午开始。他起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喝酒,喝完,到街上转一圈,或者打几圈麻将,回来,又是一通喝,然后拥被而睡。睡到凌晨两三点的时候,找点咸菜,趴在被窝里再喝,喝得差不多了,把酒瓶子往旁边一推,倒头呼呼大睡,一直到第二天下午。  喝醉了,他常耍酒瘋,骂骂咧咧。谩骂的内容,多少年没有变过:你们这些王八蛋,干吗往我的酒里兑水?  其实,哪里有人给他兑过水。  另一个故事,
目的分析T2DM患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与胰岛β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选取确诊为T2DM并符合纳入标准的181例患者,根据B超检测有无脂肪肝影像将糖尿病患者分为非酒
大多数人说“美食”,其实说的是“美味”。讲究食材,讲究烹调,全在于好食材、好烹调能出好味道———味道甘美、口感舒畅,美食才算成立。  现代社会之前,美食美味登峰造极处,荼毒生灵。《清代野记》里有则故事。山东一家餐馆专卖生炒驴肉,在店门口钉四个木桩,把驴子的四足绑在木桩上,客人点驴臀肉或驴肩肉,当即用滚烫的汤水生汆,汆熟后割下,“味极鲜美”,“方下箸时,驴犹哀鸣也”。  当代的美食产业就是美味产业。
舌尖的追求,无关乎绝对,全凭各人喜好。一个有趣的生理现象:味的重量,似与年龄有关。  儿童的味偏轻。人之初,有些东西是不吃的。比如,慈菇、药芹、芫荽,就不喜欢吃,有一种淡淡的苦味。孩子原本对味觉奢求不多。尘俗中那些经历,让他们品尝到成功或失败,得意或沮丧。品尝太多,味蕾就适应了各种各样的味道。  年轻人味偏重。臭豆腐,物极必反,臭中透出食物丝丝缕缕的醇香,是美女们的大爱。活泼开朗美女喜欢逐“臭”,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磐松楼六楼住院病房里,67岁的陈德华先生俯下身来轻轻吻了吻89岁、如今卧病在床的余安迪医生的手。余安迪是陈德华51年前的救命恩人。陈德华说:“父母之外,我一生中最感谢的人就是余医生。”  1962年,15岁的陈先生出现了血尿,经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检查,他患上左侧肾结核。住院治疗期间,他不止一次听到其他医生说:“左肾不行了,切除好了。”但时任主治医生的余安迪极力反对,提出尽量把左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