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中的化学能与热能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5693857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在中学化学学习过程中,化学能与热能的转换问题,因其不能像其他化学反应一起用实验进行展示,从而成为学习的难点。本文通过化学反应中关于能量转换的实验进行展示分析,从宏观和微观分别阐述化学能与热能的转换原理,进而论述能量转换中的守恒定律。
  【关键词】化学能 热能 能量转换 化学反应
  化学能指的是反应过程中所释放的能量,例如石油的燃烧、火药的爆炸、食物的消化等,都会释放出一定的能量,而这些由化学反应所放出的能量就是化学能。化学能不同于热能、电能等可感知的能量,通常只有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发生能量转换,从而被人们间接地感知到。在中学学习阶段,理解化学能与热能相互转换的原理、转换原因,并掌握化学能与热能之间遵循的能量守恒定律,并将其运用到具体化学问题的解答当中,是必修功课之一。
  一、化学能与热能相互转换的本质属性
  在化学领域,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原子最外层电子运动状态的改变。最外层电子运动状态的改变,不仅会产生新的物质,而且导致化学键的能级产生改变,从而发生化学能的变化。
  从宏观的角度,或从理论的角度来看化学反应的吸热或放热,如果反应物能量比生成物高,那么相应的化学反应就是放热反应;如果反应物能量比生成物低,那么相应的化学反应就是吸热反应。在这里,化学反应中的化学能变化,其实就是通过对热能的变化测量进行间接判断的。
  从微观的角度,或从实践的角度来看化学能与热能的转换,化学反应的吸热或放热,与化学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键之变化息息相关。反应物化学键的断裂,以及生成物化学键的生成,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以及热能转化为化学能的根本原因。例如,在HCl与NaOH的中和反应过程中,H原子与Cl原子形成H-Cl键需要放出Q1千焦尔的能量,H-Cl 键断裂重新变成H原子与Cl原子需要吸收Q1千焦尔的能量;同样的,Na原子与O原子、H原子形成Na-OH键需要放出Q2千焦尔的能量,Na-OH键断裂重新变成Na原子与O原子、H原子需要吸收Q2千焦尔的能量;而Na-Cl键的能量为Q3千焦尔,H2O键的能量为Q4千焦尔。从而形成以下方程式:HCl NaOH→NaCl H2O。
  而这其中,断开H-Cl键和Na-OH键所需要吸收的能量为(Q1 Q2)千焦尔,形成Na-Cl键和H2O键所需要释放的能量为(Q3 Q4)千焦尔。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整个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应当为:吸收(Q1 Q2-Q3-Q4)千焦尔。根据实验可以看出,HCl与NaOH的中和反应出现了温度的升高,因而其属于放热反应,化学能呈现出下降的态势。
  二、化学能与热能的难点要点
  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换,其第一要点便是能量转换遵循的规律。能量转换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客观现象,比如说风力发电是由势能向电能进行转换,电梯运行是先通过将电能向机械能转化过渡后,再转换为势能。在这种转换当中,能量守恒定律是必须遵守的一种规律,其基本内容是,一种能量的消失,必然会伴随着另一种或者几种能量的产生,并且消失的能量与产生的能量是等量的,总能量始终保持不变。在化学反应中,化学能与热能之间的相互转换,也要遵循这一定律。从能量变化的角度来讲,化学反应实际上是能量的一种储存或者释放的过程。
  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换,其难点在能量的变化。一是化学能除了转化为热能外,还可以转换成电能、光能等其他能量形式,因此化学能与热能的转换与测算,通常都是在理想状态下得出的结论,或者是对于其他能量数据忽略不计,并不表明化学能全部都转换成为了热能。二是化学反应的吸热、放热过程与反应条件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需要采取加热方式进行的化学反应,未必就是吸热反应,如煤与石油的燃烧,以及化学实验中常见的铝热反应等;而不需要加热就可以进行的化学反应,也不一定就是放热反应,如Ba(OH)2·8H2O 晶体和NH4Cl晶体的反应,虽然在常温下就可以发生化学反应,但其仍然是吸热反应。三是要厘清化学反应与物理反应的关系,虽然能量变化是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之一,但该论述不能倒推。
  三、化学能与热能转换的意义
  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和用到的知识,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换,是人类生活与工作、生存与发展的基础。
  一方面,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换,被广泛地运用于能源发电、机械加工、机器运转等过程中。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就是利用化学能转换成热能,形成热量为人们服务的情况。
  另一方面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换,并不仅仅是一种主动操作的现象,在自然界中也存在着多种多样的自发形成的能量转换。例如人和动物在获取食物后,通过对食物进行消化吸收,使其中的营养物质成为人体和动物身体的必需养分,并通过生物酶的作用使化学能转换为热能,为身体提供维持生命的热量。
  结束语
  化学能與热能的转换知识,是化学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但同时也是十分难懂、难以有效掌握的知识点。借助化学反应中的能量转换,可以为人们的生存与发展提供必需的能量和动力,辅助人们更好地进行生产和生活,是当今社会不可缺少的知识和技术。
  【参考文献】
  [1] 杨明生. 浅谈“化学能与热能”的有效学习[J]. 高中数理化,2017(13).
  [2] 李玉民. 化学能与热能、盖斯定律的综合应用[J]. 中学生数理化:高二版,2012(9):42-45.
  [3] 卢文秀、赵晓磊. 关于化学能与热能的几个易错问题[J]. 中学化学,2013(7):41-42.
  (作者单位: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县第一中学)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文本研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对于学生阅读鉴赏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针对不同的文本,语文教师要运用自己的教学智慧,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多元化 问题 想象 意蕴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分为若干专题,不同的体裁、不同的文本、不同的作家给我们呈现了不同的文化盛宴。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是通过对作品的研读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从而树立正确的人
【内容摘要】体育是初中生必须修习的重要课程,是德智体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每一位初中生的身体健康、意志力的培养,引发了人们普遍的关注和重视。随着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的提出,初中体育教育在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在“健康第一”理念的指引下,在体育教学中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激发每一位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让每一位初中生都能热爱体育、热爱运动,
【内容摘要】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这就在客观上造成了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内容滞后,为了跟上科技的发展步伐,弥补教材中教学资源匮乏的不足,教师可以将微课这一新的教学手段引入到信息技术教学中,进而促进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笔者在本文中围绕微课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作用谈了几点粗浅的看法,希望广大同仁能够从中受到启发,并将这一
【内容摘要】中职教育的目标是为社会培养一批在生产、服务、技术等第一线工作的技能型人才,而中职物理作为一门服务与专业课的课程,对中职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起着极大的促进作用。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对如何在中职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应用能力这一问题与大家进行深入交流和探讨。  【关键词】中职物理 应用能力 培养策略  由于中国现代教育体制的特殊,我国现在中等职业学校中的学生大多学习能力不足,基
【内容摘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只有改革创新教学理念,才能满足新课改教学要求。本文主要简述当前初中历史教学现状,以及新课程下初中历史教学新理念策略探析。  【关键词】新课程 初中 历史教学 新理念 策略探析  历史学科不但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掌握史料记载、人文知识,还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历史学科在初中教学活动中更是具有重要的教学地位作用。初中历史教师要摒弃传统单一的
【内容摘要】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化,人们越来越注重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教学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能有效的陶冶学生的情操,促使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就如培根曾说过:“读书能给你乐趣、文雅和能力。”因此,在当前新课改的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要深入的学习和贯彻新课改的要求,打破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采取有效的措施,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
古希腊大哲学家柏拉图曾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节思想政治课中巧妙的导入能迅速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正所谓惊艳开场,才能先声夺人。只有重视导课环节,遵循导课原则,优化导课方式,才能真正落实“高效课堂”,实现思想政治课智育和德育的双重目标。  一、思想政治课导课的意义  实践证明:巧妙的导课在政治课堂中能起到调动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热情,启迪学生心智,培养学生想象力的作用。
【内容摘要】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有利的思维工具,在高中教学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思维导图以图表的形式为主,高中地理巧妙地将枯燥的知识和思维导图结合起来,可以是知识点更加灵活的展示在学生面前,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善于思考的能力。本文将从高中地理教学的客观现实出发结合学生学习特点,对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课堂上的运用进行深入分析。  【关键词】思维导图 高中地理 教学运用  引言:高中地理知识纷繁复杂,每个知
【内容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在当今时代背景下,诸多新型的多媒体教学设备逐渐地出现在了人们的视野当中,并且在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当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所取得的应用成效极为显著,不仅极大地提升了小学教学工作的整体质量,同时还极大的提升了小学教育教学的趣味性。在这种情况,有效地将多媒体教学设备应用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工作当中,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水平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就以多媒体教学展现小学数学课堂
【内容摘要】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是需要越来越多的科技创新型人才,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在这种需求的刺激下,“导学互动”模式已然踏着春风扑面而来。这一教学模式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使其在相互交流和探讨的过程中学习数学,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通过教师深化初中阶段数学课本内容,加以适当的情境教学,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导学互动情境教学初中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