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数字化实验建构科学概念

来源 :湖北教育·科学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t52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字化实验系统(Digital Information System,即DIS,简称数字实验)是一种新型实验系统,主要由传感器、数据采集器、计算机及实验软件包(专用软件、通用软件)等构成。作为系统核心的传感器可以认为是人类感觉器官的延伸,通过传感器可以测量温度、pH、CO2浓度、O2含量、光强度等。数据采集器则是数字化实验的“显示器”,它能够显示各种测量数据,以数字的形式直观地呈现给实验者。数字实验具有变定性研究为定量研究、智慧、高效等优点。
  将数字化实验技术渗透到科学课教学中,可以将一些知识和问题通过具体的资料加以体现,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并在科学探究中通过数据采集过程,将数据转化为证据,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对概念的建构,有利于学生理解科学的本质。本文以《传热比赛》一课为例,谈谈数字化实验提供的数据和证据对概念形成的重要作用。
  一、数字化教学实验设计
  《传热比赛》一课需要引导学生经历完善实验计划、规范实施实验、获取实验数据、审视数据等探究过程,运用分析、综合、概括等思维方法,对感性认识进行理性加工,把数据变为支持自己观点的证据,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最后通过深化与拓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最终建构本课的科学概念。
  1.“传热比赛”传统实验
  教材中安排的环节是:
  (1)把塑料勺、木勺、鋼勺放在同一杯热水中,观察它们导热的快慢,区分出热的良导体和热的不良导体。
  (2)实验研究铜、铁、铝三种金属材料,认识它们的传热性能是有差异的。
  教材中设置的实验,没有具体数据,学生是凭着一系列感官体验得出科学概念,这样的实验方式学生难以记忆深刻、充分理解。
  2.“传热比赛”数字化实验教学设计
  [主要活动 具体活动 从生活中引入传热快慢的现象 图片出示烤羊肉串,通过对签子的讨论,引出材料与传热快慢的关系,引发学生争论,提出本节课的研究主题 观察多种材料的传热快慢 将涂有温变油墨的铜棒、橡胶棒、木棒、玻璃棒、塑料棒、铝棒放入热水中,进行传热比赛 不锈钢、铜、橡胶棒、木棒四种材料的传热比赛 借助传感器对4种材料进行传热比赛并进行数据分析,通过对曲线图的归纳整理,认识热的良导体和热的不良导体 归纳总结材料的各种特性 回忆三至五年级学过的有关材料特性的课程,归纳出材料的各种特性:硬度、吸水性、韧性、导电性、导热性等 生活中常见材料的热导率 图片出示热导率数值,了解生活中常见材料的导热能力 讨论生活中常见物品的材质 综合利用所学材料的特性,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将材料的特性与它的用途建立联系,建构本课第二个科学概念 ]
  二、“传热比赛”数字化教学设计特色
  1.定性研究——转化法的应用
  热在物体中的传递是肉眼无法看见的,五年级学生虽然具备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但若更直观地看到物体变化的过程可以更好地帮助其建构科学概念。所以,在本课的第一个环节,教师利用温变油墨遇热变色的原理,带领学生用直观的方式亲眼见证了热传递速度的快慢,将不易见的热传递现象转换成可见的直观现象,使他们意识到不同的材料导热能力有所不同。这种方法的不足之处在于传热速度慢的材料很难在短时间内看出效果,这种定性研究不能使学生进行更深入的科学探究。
  2.定量研究——传感器与采集器的应用
  课堂的第二环节,教师将温度传感器和数据采集器(图1)引入课堂,让学生通过实验数据发现问题。通过数据,学生会发现虽然第一个实验环节中的玻璃棒、橡胶棒等没变色并不是因为它们不导热,而是因为它们的导热速度比较慢,它们也可以导热。
  3.分析数据建构基础概念
  数字化的辅助设备帮助学生对抽象的热传递速度获得了具体的、详细的数据和曲线图,学生在实验中直观地看到了物体导热速度的变化趋势,进而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便能归纳出现象后面存在的规律。数字化教学正好填补了第一个环节中实验的不足(如图2)。
  可以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分析曲线图,例如,可以聚焦在某一个具体温度,分析这个点具体代表什么,位置高说明什么?位置低说明什么?通过曲线图上的什么,说明什么?
  接下来再让学生分析上升最快的几种材料有什么共同点?根据材料导热快慢进行分类,发现数据背后隐藏的信息:导热快的材料属于金属。由此便可水到渠成地归纳出本节课的第一个科学概念:像金属这样导热能力强的材料,我们称之为热的良导体;像塑料、木头这种非金属材料,导热能力差,我们称之为热的不良导体。
  在日常教学中,有时也会出现有问题的数据,这时不能简单地下结论,而是要引导学生一起分析原因,如有必要,可以收集更多的数据来佐证。
  在《传热比赛》一课中,曾出现有误差的数据(数据反映木棒导热能力比橡胶棒要强)。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分析问题数据产生的原因可能有:
  (1)各组之间的木头材质不一样,可能导致数据不一样。
  (2)木棒或橡胶棒本身材质有问题。
  这时需要老师鼓励学生针对以上假设因素进行探究,更换材料获取多次数据,排除偶然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4.建构科学概念,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学生通过一系列科学探究,知道了像金属这样导热能力强的材料称为热的良导体,像塑料、木头这样导热能力弱的材料称为热的不良导体。教师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深化,并联系生活中的材料,出示常见材料的热导率,引导学生利用所学,解决导入时提出的问题“做烤羊肉串的签子选择哪种材料更好”。在讨论分析中,学生会发现不锈钢这种材料不仅导热能力强、速度快,而且成本低廉、无毒无害,更适合使用。通过讨论,学生会意识到考虑问题不能局限于一个方面,要多角度考虑,从而解决问题。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与讨论:材料导热快慢与实际生活有什么关系?这样,学生会在脑海中建立起本课第二个科学概念:物体和材料特性之间的联系,即材料的特性不同,用途就不同。
  三、教学反思
  1.数字化实验可以促进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发展
  第一次传热比赛采用温变油墨遇热变色的原理,将实验内容可视化,充分发展了学生的感性具象思维。第二个实验利用数据采集器和传感器,在数字化实验的辅助下,引导学生对感性认识进行理性加工,可以让他们更好地理解不同材料导热的快慢,帮助他们更好地建构科学概念。
  2.数字化实验能将数据转化为证据
  第一次实验学生通过肉眼观察,根据直观感受得出一部分实验结果。第二次实验通过数字化设备的精准测量,用数据和曲线图,更清晰地展示出实验结果,更精确地测量出材料导热性的强弱,再通过对数据的详细分析,将其转化为证据,从而使学生发现物体导热性的更多差异,帮助他们建构完整的科学概念。
  3.应当灵活运用数字化实验器材
  本课的数字化实验器材只有木棒、橡胶棒、铜棒、不锈钢棒四种材料,大小粗细一样,体现了实验的公平性,但是选材较少。可以增加一些实验材料,利用传感器进行测量,让学生更直观地看到各种材料的特性,从而更有效地建构科学概念。
  北京市红英小学(100094)
  北京市首都师范大学实验小学(100094)
其他文献
【摘要】秘书学是一门综合性、应用性、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为适应西藏文秘人才需求,作为秘书学专业教师,不仅要给学生传授秘书学理论知识,重视理论知识与应用实践相结合,还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等,培养具有较高业务素质与技能的综合性文秘人才。  【关键词】秘书;实践;问题;路径  文秘专业最早创办于1980年的上海复旦大学上海分院,历经在专科层次增设文秘专业(1998年经教育部批准)、文秘教育、汉语言文学方向(
《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印发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通知》提出了五项工作要求:一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加强思想教育,着力解决党性不纯、政绩观错位的问题。从领导机关首先是中央和国家机关做起,开展作风建设专项整治行动,发扬斗争精神,对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进行大排查,着重从思想观念、工作作风和领导方法上找根源、抓整改。二要严格控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通过并生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是全国人大常委会根据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建立健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的决定》制定的。2020年6月3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第49号主席令予以公布。
科学的核心是探究,而观察是最主要的探究方式之一。我们常说的观察包括:通过运用各种感官对物体、生命体和事件进行仔细观察;并将可观察到的特征进行描述、分析;运用多种简单工具(如透镜、测量器具、天平等)来扩展自己的观察;通过多种呈现方式(如图画、简单图表、作品、动作等)来记录观察、解释观点。下面以养蚕为例谈谈在观察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以记录单为观察载体  小学科学课程倡导以探究式学习为主的多样
时隔16年,科学课重新回到了一年级的课堂。如何适应一年级的小朋友的特点,让科学课的教学有个良好的开端,是每一位教师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了解幼儿园的科学课,思考小学科学起始阶段的组织与教学  一年级的科学教师,上课之前可以了解幼儿园或学前班的《科学》教材,了解孩子们在幼儿园或学前班学习了哪些科学知识,具备怎样的能力。一年级的第一单元《植物》的知识,幼儿园期间孩子们就学习了一部分,如《植物的身体》
【摘要】发电企业党建工作一定要立足自身实际,坚持改革创新精神,才能打造具有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能源企业。尽管许多发电企业已经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党建工作,然而实施仍存在诸多问题。只有真正学懂弄通做实,结合企业实际,深入分析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才能真正做好发电企业党建工作这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发电企业;党建工作;探讨  杭州华电下沙热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下沙公司”)位于浙江杭州,2012年7月成立
植物为我们提供吃的食物、穿的衣服、呼吸的氧氣,以及供我们欣赏的花朵。许多小学生能够区别植物和动物,但是他们无法确定维持一株植物生存的物质是什么。在这个月的学习中,学生要探索植物的物质结构、植物是如何生长的,以及真正的一株植物是怎样的。  科普读物  《种子如何长大》  作者:海伦妮·丁乔丹  使用年级:三年级  内容梗概:带领读者“体验”一次种植大豆种子的旅程,读者将通过对种子如何发芽、根和茎的样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我校干部人事档案“三龄两历一身份”存在的问题,以相关政策文件为依据,探讨“三龄两历一身份”的具体认定方法,进一步提出改进人事档案管理的有效途径,从而确保人事档案的真实性、准确性及规范性,更好地为干部工作提供可靠依据。  【关键词】高校;人事档案;三龄两历一身份;认定  干部人事档案是反映干部情况的基本凭证,也是全面考察和正确选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必须体现真实性、准确性和严肃性。干
随着2017年《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实施,低年段的科学教育又重回大众的视野。那句“学习要像科学家那样认识和看待自然世界”便成为两者之间的桥梁,也是科学课程的主要任务。低年段的科学教学在开展实施过程中又应注意些什么呢?我认为,教师加强学生对现象观察和描述能力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  目标先行,整体把握教学内容  新课程标准里提到,科学教师应整体把握课程标准、教材的设
【摘要】基层党组织党建活动是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基层党建工作乃至基层工作业务开展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从定海航标管理站的党建活动现状和取得成绩展开,对党建活动开展过程中局限性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党建活动;基层组织;航标管理站  定海航标管理站(以下简称定海站),隶属于交通运输部东海航海保障中心宁波航标处,属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为正科级编制。定海航标站保障着宁波舟山